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检查初读感受,导入文章内容
师:今天,我们学习澳大利亚女作家泰格特的小说——《窗》。透过这扇“窗”, 我们能看到些什么呢?(板书:窗)
师:先问几个小问题。这篇文章中,写了几个人物?
生:两个
师:哪两个?
生:一个是靠窗户近的病人,一个是离窗户远的病人。
师:这两个病人活动的环境是什么地方?
生:是一个病房。
师:这个病房有什么特点?
生:只能容纳两张床。
师:这篇小说最让你震撼的或者说最出乎你意料的是哪一句话?
生:文章的结尾: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其他同学也纷纷赞同)
二、细读“窗外的世界”,感受靠窗病人的“人性之美”
师:可文章第一段中有一句话:
(投影)病房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界。
师:离窗远的病人只看到一堵光秃秃的墙,而另外一个病人分明看到了“外界”。那个靠窗近的病人,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外界”呢?
(学生圈点勾画)
生读:“很显然,这个窗户……闹市区隐约可见。”
师:还有吗?
生读:“描述仍在继续:……又是一场扣人心弦的网球赛。”
师:看到这样的景象,你可能会和我一样发出感慨:生活是如此美好。
师:可这些是他看到的吗?
生:不是,是他想象的。
师:在说这些时,他可能会想起怎样的情景呢?
生:他可能会想到自己年轻的时候,和所爱的人手挽着手在树阴下散步的情景。
生:他可能会想起自己的孩子小时候也有过这样的危险,他还可能想到当时自己是多么的担心。
生:他可能想到自己当年健康时作为一名网球球员在赛场上搏杀的场景。
师:当他在病床上重温当年健康时的一段段生活时,他可能又会发出感慨:生活让人如此留恋。可是,他现在的情形是怎样的呢?
生:他的病情很重,需要静养,文中第三自然段写道:“他的病情不允许他做任何事情借以消遣,既不能读书阅报,也不能听收音机、看电视……只有静静地躺着。”
师:也就是说,他随时都可能离开这个世界,随时可能会再也看不到他描述的这些美好的生活了。再想想他描述的投影上的这些生活片段,你能理解他为什么每天说着自己并没有看到的美景吗?
生:从他描述的窗外的美景中,我感觉他很留恋憧憬以前的美好生活。
生:我觉得他特别热爱生活,特别乐观,他每天说这些看不到的美景,我感觉是在给自己打气,这样可以鼓起战胜病魔的勇气。
生:我认为他可能是在安慰他旁边的那个病人,告诉他外面的世界是那么的美好,让他撑到康复的时候,这样就可以再次看到外面美好的生活了。
师:从刚才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个病人对往昔美好生活留恋、不舍、憧憬、热爱的感情,看到了他的乐观、坚强与热爱生活。不仅如此,有的同学甚至读到了他不顾自己病痛,舍己为人。
三、细读“窗内的世界”,体会远窗病人的“人性变化”
师:那么,远离窗户的病人听了靠近窗户的病人每天描述的窗外美好生活后,他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生:一开始他是“津津有味地听着这一切”,“这个时刻……都是一种享受”。他很享受很满足。
师:还有吗?
生:“他听着这栩栩如生……所发生的一切”。从“栩栩如生”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的陶醉,“仿佛亲眼看到了”,又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的享受。
师:这个时候的他对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生:这个时候的他应该还是热爱生活的,对未来也充满着希望。
师:如果生活就是这样,该多么和谐美好啊。可是,后来他的心态发生变化了吧。请大家再接着找找看。
生:后文接着写道:“不靠窗口的病人,……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几天以后,……为什么不该是我呢?”
师:你能结合这三句话,分析一下他的心态变化的过程吗?
生:他先是“感到惭愧”,这说明他此时是羡慕另一个病人。而当他想“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时,他好像比较嫉妒那个病人了。
师:你看到了他由“羡慕”到“嫉妒”的过程。
生:后面还有一句话:“他白昼无时不……病情一天天加重了”。这里的“无时不” “所困扰”“彻夜难眠”几个词,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的纠结,多么的痛苦,多么的嫉妒了。
师:你们能够抓住关键词来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了不起。
生:我发现,刚刚我们找到的几个句子中有三个“为什么”。这三个“为什么”蛮有意思的。
师:你的目光很独特,能说说吗?
生:第一个“为什么”,其实并没有疑问,当然是挨着窗户的人能观赏到窗外了,难道远离窗户的人才能看到窗外吗?也就是他太羡慕那个靠窗户的病人了,心态有点失衡。第二个“为什么”,他觉得自己没有得到靠近窗户的机会,很不公平,说明他已经开始嫉妒了。第三个“为什么”后面还有“不该”两个字,这就更能看出这个病人心态完全发生了变化,他这个时候已经有很强的嫉妒心了。
师:你抓住了三个“为什么”,并结合文章内容层层分析,让我们看到了这个病人的内心的变化。
师:当他这种想法愈加强烈的时候,病房里发生的事情,我们就可以理解了吧。我们先看看病房里发生了什么。
生:(读第8自然段),靠近窗户的病人忽然病情加重了。
师:重到什么地步?
生:从“大声咳嗽,呼吸急促,时断时续,液体已经充塞饿他的肺腔”可以看出,这个病人的生命非常危险了。 师:病房里不是有两个病人吗?另一个病人的表现呢?
生:“另一个病人却……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
师:你能分析一下这个病人的心态吗?
生:“纹丝不动”可以看出他的冷酷无情。“凭什么”, 可以看出他恨那个病人抢了他的窗口病床,心态已经完全扭曲了。
师:靠窗户的病床是那个病人抢的吗?
生:不是,可是,另一个病人就是这么想的。
师:前面是“为什么”,这里是“凭什么”,这两个词有没有什么区别呢?
生:“为什么”,我们看到的仅仅是羡慕和嫉妒,“凭什么”,我觉得,他很嫉恨这个靠近窗户的病人了。
师:好一个“为什么”,好一个“凭什么”。你能读出其中的不同来吗?
(学生朗读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分别重读“凭什么”“占据”“窗口”“他”几个词,深入体会远离窗口的病人心灵的扭曲程度)
师:通过我们刚刚不同形式的朗读,你能揣摩他此时的想法吗?
生:谁让你占据窗口的病床的,你活该!
生:“卡住了,哈哈,停止了。没呼吸了?哈哈,他终于要死了,我就好提出换病床了,我就可以看到外面的风景咯。”
师:他的内心经历了“羡慕、嫉妒”到“恨”的过程,在这种嫉恨的心理下,靠窗病人痛苦的咳嗽声,在另一个病人耳中似乎是美妙的乐曲。最终靠窗近的病人死掉了,而另一个病人呢?
生:“另一位病人仍然盯着天花板”。“仍然”,可以看出他的冷酷无情。
师:这个远离窗户的病人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他变成了一个自私自利,冷酷无情,见死不救的人。
生:他是个冷血动物,一点善心都没有了。
师:我们能读出这种心理来吗?
生:(朗读8—10小节,努力读出远离窗户的病人在病友病危时的心理)
师:靠近窗户的病人终于如离窗户远的病人之愿离开了人世。接着,远离窗户的病人又怎么做的呢?
生:“稍过几天,……让他挪到窗口的那张床上去。”
师:这句话你能读到哪些信息呢?
生:我可以看出这个病人既想得到窗口那张病床,又在掩饰自己。
生:我觉得,从“稍”字可以看出来他的迫不及待。
生:我从“是否”两个字看出了他其实很虚伪,他的内心是非常想占据靠近窗口的病床的,可是,他还提出“是否”能让他挪到那张病床上去。
师:如果你模仿这个病人向护士提出这个要求,你会怎么说?
生:(想了一会)“护士小姐,窗口那张床位已经空了,我想靠窗户近一点,这样能够呼吸新鲜空气,你能把我安排到那张病床上去吗?”
师:你模仿得很逼真。我们知道,其实他的心中哪里有什么“是否”啊,他觉得那张床位早就已经是他的了,只是他担心护士再安排一个病人进来,担心夜长梦多罢了。当他如愿以偿时,他做了什么呢?请在文中寻找。
生:他“舒舒服服”地“一个静静地躺在那儿”。
师:他为什么“静静地躺在那儿”? 他静得下来吗?
生:因为医生还没离开,他只能装作静静地躺着。他表面上静静地,其实内心早已欣喜若狂。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文章接着写到:“医生刚一离开,……口中气喘吁吁。”“刚一离开”“就”,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的迫不及待。
师:“一……就……”这是一组关联词语,强调他的迫不及待。我们还能从哪些词语看出他的“迫不及待”?
生:“十分痛苦”“挣扎着”“ 支”“ 气喘吁吁”,这些词都可以看出,他尽管很痛苦,但是,他还是想起来看看窗外的风景。其实,他病得很重,医生是不允许他做任何事情的。可是,医生刚刚离开,他就不顾那么多了。
四、细读文章结尾,探寻作品的主题
师:可是,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现在,你读了这个结尾有什么感受?
生:太出人意料了。
师:出谁意料?
生:出这个病人的意料,也出乎读者的意料。
师:的确出人意料,还有其他的看法吗?
生:这个结尾太具有讽刺意味了。
师:具有怎样的讽刺意味?
生:这个病人好不容易得到了这张病床,好不容易爬起来,好不容易探出头去看,可是,他看到的是光秃秃的一堵墙。这好像是对他见死不救的讽刺和惩罚。
师:好一个“对他见死不救的讽刺和惩罚”。透过这扇窗,靠近窗户的病人看到的是美丽的外界;而远离窗户的病人看到的却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师:透过这扇“窗”,除了两个人看到的事物不同,我们还能看到些什么呢?
生:我看到了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从善良、热爱生活到变成利欲熏心、见死不救的过程。
师:你看到的是人性的扭曲。
生:我看到了人性的可怕之处。一个原来善良、热爱生活的人,因为嫉妒心不断膨胀,竟然眼睁睁地看着同伴在身边痛苦地死去,变得冷血冷酷。人性怎么会这样呢?作家安排这个结尾,可能是对人性罪恶的惩罚,对善良的一种呼唤吧。
师:你说的很深刻,你不仅看到了人性由善变恶,还看到了作家对善的呼唤,也许作家真是这么想的。
师:同学们,小说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现象呢。比如,当一种不好的欲望在我们心中萌生的时候,我们是否也会心态失衡呢?我们是否也有人性中的恶的这一面占上风的时候呢?
(学生思考、交流)
师:比如,我们在考试过后,那个成绩最好的同学,我们是不是都为他高兴呢?有没有羡慕嫉妒恨的呢?
生:(小声地说有)
师:我们可能会想:为什么考得好的是他,为什么不是我呢?如果,我们由着这种想法生根发芽,进而,我们可能会想:他凭什么考那么好呢?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可能会产生一种对他的恨意吧。
生:(点头附和)
师:我们小组交流交流吧。可以从生活中谈,也可以结合文章谈。
(学生小组交流,之后,全班交流)
生:我还想再谈谈这篇文章。文章可能还不仅仅是对人性中嫉妒的叙述,还可能揭露了人性的可悲。如果站在靠近窗户的病人的角度来说的话,我做了好事,可最后却被不靠窗的病人间接地害死。这就显示了人性的可悲。
师:你是站在靠近窗户的病人没被帮助的角度看到了人性的可悲。如果从另外的角度看,我们还能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生:老师,我有独特的见解。我是这么想的,很多小说喜欢用象征性的手法。靠近窗户的病人很可能真的看到了窗外美丽的风景。而远离窗户的病人看不到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他看到的不是光秃秃的一堵墙,他看到的恰恰是他光秃秃的可怕的内心,因为他的内心是光秃秃的,所以,眼前的美景消失了,变成了光秃秃的一堵墙。
师:我很欣赏你的看法。当美好的人性泯灭的时候,窗外的美景在远窗病人眼里变成了光秃秃的一堵墙;当人性闪耀着美丽的光辉的时候,窗外光秃秃的墙上被靠近窗户的病人打开了一扇见到美丽世界的窗。作家泰格特用这个像寓言一样的故事告诉我们在特定环境下,人性善和恶之间的关系,很值得我们深思。
希望这堂课能引发同学们对生活更多的思考。谢谢同学们,下课!
师:今天,我们学习澳大利亚女作家泰格特的小说——《窗》。透过这扇“窗”, 我们能看到些什么呢?(板书:窗)
师:先问几个小问题。这篇文章中,写了几个人物?
生:两个
师:哪两个?
生:一个是靠窗户近的病人,一个是离窗户远的病人。
师:这两个病人活动的环境是什么地方?
生:是一个病房。
师:这个病房有什么特点?
生:只能容纳两张床。
师:这篇小说最让你震撼的或者说最出乎你意料的是哪一句话?
生:文章的结尾: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其他同学也纷纷赞同)
二、细读“窗外的世界”,感受靠窗病人的“人性之美”
师:可文章第一段中有一句话:
(投影)病房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界。
师:离窗远的病人只看到一堵光秃秃的墙,而另外一个病人分明看到了“外界”。那个靠窗近的病人,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外界”呢?
(学生圈点勾画)
生读:“很显然,这个窗户……闹市区隐约可见。”
师:还有吗?
生读:“描述仍在继续:……又是一场扣人心弦的网球赛。”
师:看到这样的景象,你可能会和我一样发出感慨:生活是如此美好。
师:可这些是他看到的吗?
生:不是,是他想象的。
师:在说这些时,他可能会想起怎样的情景呢?
生:他可能会想到自己年轻的时候,和所爱的人手挽着手在树阴下散步的情景。
生:他可能会想起自己的孩子小时候也有过这样的危险,他还可能想到当时自己是多么的担心。
生:他可能想到自己当年健康时作为一名网球球员在赛场上搏杀的场景。
师:当他在病床上重温当年健康时的一段段生活时,他可能又会发出感慨:生活让人如此留恋。可是,他现在的情形是怎样的呢?
生:他的病情很重,需要静养,文中第三自然段写道:“他的病情不允许他做任何事情借以消遣,既不能读书阅报,也不能听收音机、看电视……只有静静地躺着。”
师:也就是说,他随时都可能离开这个世界,随时可能会再也看不到他描述的这些美好的生活了。再想想他描述的投影上的这些生活片段,你能理解他为什么每天说着自己并没有看到的美景吗?
生:从他描述的窗外的美景中,我感觉他很留恋憧憬以前的美好生活。
生:我觉得他特别热爱生活,特别乐观,他每天说这些看不到的美景,我感觉是在给自己打气,这样可以鼓起战胜病魔的勇气。
生:我认为他可能是在安慰他旁边的那个病人,告诉他外面的世界是那么的美好,让他撑到康复的时候,这样就可以再次看到外面美好的生活了。
师:从刚才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个病人对往昔美好生活留恋、不舍、憧憬、热爱的感情,看到了他的乐观、坚强与热爱生活。不仅如此,有的同学甚至读到了他不顾自己病痛,舍己为人。
三、细读“窗内的世界”,体会远窗病人的“人性变化”
师:那么,远离窗户的病人听了靠近窗户的病人每天描述的窗外美好生活后,他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生:一开始他是“津津有味地听着这一切”,“这个时刻……都是一种享受”。他很享受很满足。
师:还有吗?
生:“他听着这栩栩如生……所发生的一切”。从“栩栩如生”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的陶醉,“仿佛亲眼看到了”,又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的享受。
师:这个时候的他对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生:这个时候的他应该还是热爱生活的,对未来也充满着希望。
师:如果生活就是这样,该多么和谐美好啊。可是,后来他的心态发生变化了吧。请大家再接着找找看。
生:后文接着写道:“不靠窗口的病人,……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几天以后,……为什么不该是我呢?”
师:你能结合这三句话,分析一下他的心态变化的过程吗?
生:他先是“感到惭愧”,这说明他此时是羡慕另一个病人。而当他想“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时,他好像比较嫉妒那个病人了。
师:你看到了他由“羡慕”到“嫉妒”的过程。
生:后面还有一句话:“他白昼无时不……病情一天天加重了”。这里的“无时不” “所困扰”“彻夜难眠”几个词,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的纠结,多么的痛苦,多么的嫉妒了。
师:你们能够抓住关键词来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了不起。
生:我发现,刚刚我们找到的几个句子中有三个“为什么”。这三个“为什么”蛮有意思的。
师:你的目光很独特,能说说吗?
生:第一个“为什么”,其实并没有疑问,当然是挨着窗户的人能观赏到窗外了,难道远离窗户的人才能看到窗外吗?也就是他太羡慕那个靠窗户的病人了,心态有点失衡。第二个“为什么”,他觉得自己没有得到靠近窗户的机会,很不公平,说明他已经开始嫉妒了。第三个“为什么”后面还有“不该”两个字,这就更能看出这个病人心态完全发生了变化,他这个时候已经有很强的嫉妒心了。
师:你抓住了三个“为什么”,并结合文章内容层层分析,让我们看到了这个病人的内心的变化。
师:当他这种想法愈加强烈的时候,病房里发生的事情,我们就可以理解了吧。我们先看看病房里发生了什么。
生:(读第8自然段),靠近窗户的病人忽然病情加重了。
师:重到什么地步?
生:从“大声咳嗽,呼吸急促,时断时续,液体已经充塞饿他的肺腔”可以看出,这个病人的生命非常危险了。 师:病房里不是有两个病人吗?另一个病人的表现呢?
生:“另一个病人却……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
师:你能分析一下这个病人的心态吗?
生:“纹丝不动”可以看出他的冷酷无情。“凭什么”, 可以看出他恨那个病人抢了他的窗口病床,心态已经完全扭曲了。
师:靠窗户的病床是那个病人抢的吗?
生:不是,可是,另一个病人就是这么想的。
师:前面是“为什么”,这里是“凭什么”,这两个词有没有什么区别呢?
生:“为什么”,我们看到的仅仅是羡慕和嫉妒,“凭什么”,我觉得,他很嫉恨这个靠近窗户的病人了。
师:好一个“为什么”,好一个“凭什么”。你能读出其中的不同来吗?
(学生朗读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分别重读“凭什么”“占据”“窗口”“他”几个词,深入体会远离窗口的病人心灵的扭曲程度)
师:通过我们刚刚不同形式的朗读,你能揣摩他此时的想法吗?
生:谁让你占据窗口的病床的,你活该!
生:“卡住了,哈哈,停止了。没呼吸了?哈哈,他终于要死了,我就好提出换病床了,我就可以看到外面的风景咯。”
师:他的内心经历了“羡慕、嫉妒”到“恨”的过程,在这种嫉恨的心理下,靠窗病人痛苦的咳嗽声,在另一个病人耳中似乎是美妙的乐曲。最终靠窗近的病人死掉了,而另一个病人呢?
生:“另一位病人仍然盯着天花板”。“仍然”,可以看出他的冷酷无情。
师:这个远离窗户的病人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他变成了一个自私自利,冷酷无情,见死不救的人。
生:他是个冷血动物,一点善心都没有了。
师:我们能读出这种心理来吗?
生:(朗读8—10小节,努力读出远离窗户的病人在病友病危时的心理)
师:靠近窗户的病人终于如离窗户远的病人之愿离开了人世。接着,远离窗户的病人又怎么做的呢?
生:“稍过几天,……让他挪到窗口的那张床上去。”
师:这句话你能读到哪些信息呢?
生:我可以看出这个病人既想得到窗口那张病床,又在掩饰自己。
生:我觉得,从“稍”字可以看出来他的迫不及待。
生:我从“是否”两个字看出了他其实很虚伪,他的内心是非常想占据靠近窗口的病床的,可是,他还提出“是否”能让他挪到那张病床上去。
师:如果你模仿这个病人向护士提出这个要求,你会怎么说?
生:(想了一会)“护士小姐,窗口那张床位已经空了,我想靠窗户近一点,这样能够呼吸新鲜空气,你能把我安排到那张病床上去吗?”
师:你模仿得很逼真。我们知道,其实他的心中哪里有什么“是否”啊,他觉得那张床位早就已经是他的了,只是他担心护士再安排一个病人进来,担心夜长梦多罢了。当他如愿以偿时,他做了什么呢?请在文中寻找。
生:他“舒舒服服”地“一个静静地躺在那儿”。
师:他为什么“静静地躺在那儿”? 他静得下来吗?
生:因为医生还没离开,他只能装作静静地躺着。他表面上静静地,其实内心早已欣喜若狂。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文章接着写到:“医生刚一离开,……口中气喘吁吁。”“刚一离开”“就”,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的迫不及待。
师:“一……就……”这是一组关联词语,强调他的迫不及待。我们还能从哪些词语看出他的“迫不及待”?
生:“十分痛苦”“挣扎着”“ 支”“ 气喘吁吁”,这些词都可以看出,他尽管很痛苦,但是,他还是想起来看看窗外的风景。其实,他病得很重,医生是不允许他做任何事情的。可是,医生刚刚离开,他就不顾那么多了。
四、细读文章结尾,探寻作品的主题
师:可是,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现在,你读了这个结尾有什么感受?
生:太出人意料了。
师:出谁意料?
生:出这个病人的意料,也出乎读者的意料。
师:的确出人意料,还有其他的看法吗?
生:这个结尾太具有讽刺意味了。
师:具有怎样的讽刺意味?
生:这个病人好不容易得到了这张病床,好不容易爬起来,好不容易探出头去看,可是,他看到的是光秃秃的一堵墙。这好像是对他见死不救的讽刺和惩罚。
师:好一个“对他见死不救的讽刺和惩罚”。透过这扇窗,靠近窗户的病人看到的是美丽的外界;而远离窗户的病人看到的却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师:透过这扇“窗”,除了两个人看到的事物不同,我们还能看到些什么呢?
生:我看到了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从善良、热爱生活到变成利欲熏心、见死不救的过程。
师:你看到的是人性的扭曲。
生:我看到了人性的可怕之处。一个原来善良、热爱生活的人,因为嫉妒心不断膨胀,竟然眼睁睁地看着同伴在身边痛苦地死去,变得冷血冷酷。人性怎么会这样呢?作家安排这个结尾,可能是对人性罪恶的惩罚,对善良的一种呼唤吧。
师:你说的很深刻,你不仅看到了人性由善变恶,还看到了作家对善的呼唤,也许作家真是这么想的。
师:同学们,小说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现象呢。比如,当一种不好的欲望在我们心中萌生的时候,我们是否也会心态失衡呢?我们是否也有人性中的恶的这一面占上风的时候呢?
(学生思考、交流)
师:比如,我们在考试过后,那个成绩最好的同学,我们是不是都为他高兴呢?有没有羡慕嫉妒恨的呢?
生:(小声地说有)
师:我们可能会想:为什么考得好的是他,为什么不是我呢?如果,我们由着这种想法生根发芽,进而,我们可能会想:他凭什么考那么好呢?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可能会产生一种对他的恨意吧。
生:(点头附和)
师:我们小组交流交流吧。可以从生活中谈,也可以结合文章谈。
(学生小组交流,之后,全班交流)
生:我还想再谈谈这篇文章。文章可能还不仅仅是对人性中嫉妒的叙述,还可能揭露了人性的可悲。如果站在靠近窗户的病人的角度来说的话,我做了好事,可最后却被不靠窗的病人间接地害死。这就显示了人性的可悲。
师:你是站在靠近窗户的病人没被帮助的角度看到了人性的可悲。如果从另外的角度看,我们还能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生:老师,我有独特的见解。我是这么想的,很多小说喜欢用象征性的手法。靠近窗户的病人很可能真的看到了窗外美丽的风景。而远离窗户的病人看不到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他看到的不是光秃秃的一堵墙,他看到的恰恰是他光秃秃的可怕的内心,因为他的内心是光秃秃的,所以,眼前的美景消失了,变成了光秃秃的一堵墙。
师:我很欣赏你的看法。当美好的人性泯灭的时候,窗外的美景在远窗病人眼里变成了光秃秃的一堵墙;当人性闪耀着美丽的光辉的时候,窗外光秃秃的墙上被靠近窗户的病人打开了一扇见到美丽世界的窗。作家泰格特用这个像寓言一样的故事告诉我们在特定环境下,人性善和恶之间的关系,很值得我们深思。
希望这堂课能引发同学们对生活更多的思考。谢谢同学们,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