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者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中,对于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卓越的生态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指导,对于拓宽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视阈,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深入分析和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生态思想,其核心内容是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相处的思想。
(一)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
第一,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的辩证统一。马克思指出:“在人类历史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逐步形成的现实的自然界;在农业、工业文明的进程中逐步形成的自然界,是真实的、人类本真意义上的自然界。” 马克思关于“自然”的概念,注重强调自然较之人类社会所具有的优先性,主张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第二,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认为,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以物质生产为核心的关系,而在社会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关系是伴随着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的。别人只看见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马克思自然观看到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认为人与自然的相处实际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倒影”。
(二)人类主体价值与自然优先性的生态统一论
马克思提出“自然界优先地位”的观点,同时指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这是一以贯之的,这里已经出现了统一。”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人在人在改造自然、与他人相处的社会关系中起着主导性作用。第一,人类生存的需要是人与自然发生关系的根本目的和动力,即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是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为前提的;第二,人在劳动实践、生产过程中支配着一切可以为其所用的自然力,人类在自然界中充分发挥着其改造自然的智慧和能力,并不是无所作为的,而是通过劳动实践创造一个新的世界,即改造自然、改造世界,同时也改造人类自身;第三,人是自然界当中的一种自然存在物,是一种类存在物,人是一个受动的、有激情的存在物;最后,人类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再生产着整个自然界。通过这种生产,改造着整个自然界。
(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想
第一,正确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原则。如果人类在其社会实践中过分地榨取自然,毫无节制地开采自然资源,必将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使人类面临毁灭性灾难。为此,人类在生产实践中不能恣意妄为,而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否则不仅不能实现自己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反而会破坏自然界自身运行规律,最终遭致自然灾害带来的恶果。第二,“两大和解”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实现和谐统一的理想境界。马克思主义强调“世界革命化”,这种革命化包括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变革以及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变革。马克思、恩格斯把实现“两大和解”确立为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关系的最高追求和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提出了创造一个真正和谐自然界的历史使命。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生存效益的最佳组合。贯彻科学发展观,需要吸收借鉴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的人本思想精髓,并结合现实需要不断创新,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下实现“人的自由”的发展目的,在尊重自然生态价值伦理的基础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并进一步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目标。
第一,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人和社会是一个密切相关的整体,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统一性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人类只有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符合主体目的地利用和提升自然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满足人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科学发展观真是在尊重自然界地位的基础上,主张在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要注重保护环境,强调社会发展各要素之间是紧密关联、有序发展的,协调、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数量增长、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谋求经济增长同自然环境、社会发展、人类文明之间的良性互动、协同共进,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良好的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第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通过劳动实践与自然界产生紧密关联。传统工业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及其浪费,不仅破坏了人们的生存环境,打破了生态系统惯有的平衡,而且造成资源枯竭,给人类社会带来灭顶之灾。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人类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自然基础。科学发展观提出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等技术措施来调节这种物质变换,让资源得以合理利用,同时也就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这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要求的伟大实践。
第三,马克思主义认为,延续了数千年之久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达到极点的私有制造成了人与自然对立,自然环境恶化是资本家对自然资源疯狂掠夺的必然结果。在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实现科学发展的制度优越性,但是也会面临着利益的冲突、体制机制的约束等问题。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在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基础上来实现全面发展。但当前人们还没有深刻了解节约资源、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此,科学发展观倡导科学的生活方式,只有全社会的人都有这样的思想觉悟,才能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根据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生态文明的最高层次就是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两大关系的和解,是人彻底解放和全面自由的发展。在人类文明的历史框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对中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超越;从社会发展进程来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来看,生态文明是对其他类型文明的有益补充和提升。现阶段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应该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生态文明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一是发展性原则。发展是生态文明的中心。实现人的需要、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包括解决影响持续发展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只有在发展过程中才能实现。二是持续性原则。持续性是指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不能超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三是公平性原则。生态文明要求的公平的发展和建设。四是共同性原则。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共同的道义和责任,应在不同地区和民族的范围内和更深的层次上采取协调行动,共同努力处理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
实践是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变化的根源。在古代,人类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三种基本形式。当代,经济与自然生态的不协调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矛盾,保持生态环境具有现代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使用价值的劳动,就是保护环境、改善生态、建设自然的一种新型的劳动形式,这种生态生产实践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项新型的基本形式,有的学者称之为——实践的第四个基本形式。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四分法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奠定了科学基础。对于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实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根本方向,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核心价值观,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生态文明建设将实现两大显著转变:一是从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发展观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二是从重化工业生产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变,创造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生态文明的建设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于生态环境重要性的最高层次认识,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最高层面的战略部署,也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下,根据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探索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伟大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两大和解思想的伟大实践,是中国走科学发展道路的必然历史选择和现实路径。
参考文献
【1】[德]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2】柏益尧等.五律协同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白雪涛.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J].南京: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
【4】邓乐元.论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原因与缓解之道[J].重庆: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
【5】陈彩棉.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J].贵州: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09.
【6】邓喜道.以人为本实现发展的理由——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实践关系的论述[J].武汉:武汉大学学报,200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深入分析和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生态思想,其核心内容是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相处的思想。
(一)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
第一,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的辩证统一。马克思指出:“在人类历史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逐步形成的现实的自然界;在农业、工业文明的进程中逐步形成的自然界,是真实的、人类本真意义上的自然界。” 马克思关于“自然”的概念,注重强调自然较之人类社会所具有的优先性,主张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第二,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认为,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以物质生产为核心的关系,而在社会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关系是伴随着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的。别人只看见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马克思自然观看到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认为人与自然的相处实际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倒影”。
(二)人类主体价值与自然优先性的生态统一论
马克思提出“自然界优先地位”的观点,同时指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这是一以贯之的,这里已经出现了统一。”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人在人在改造自然、与他人相处的社会关系中起着主导性作用。第一,人类生存的需要是人与自然发生关系的根本目的和动力,即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是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为前提的;第二,人在劳动实践、生产过程中支配着一切可以为其所用的自然力,人类在自然界中充分发挥着其改造自然的智慧和能力,并不是无所作为的,而是通过劳动实践创造一个新的世界,即改造自然、改造世界,同时也改造人类自身;第三,人是自然界当中的一种自然存在物,是一种类存在物,人是一个受动的、有激情的存在物;最后,人类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再生产着整个自然界。通过这种生产,改造着整个自然界。
(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想
第一,正确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原则。如果人类在其社会实践中过分地榨取自然,毫无节制地开采自然资源,必将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使人类面临毁灭性灾难。为此,人类在生产实践中不能恣意妄为,而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否则不仅不能实现自己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反而会破坏自然界自身运行规律,最终遭致自然灾害带来的恶果。第二,“两大和解”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实现和谐统一的理想境界。马克思主义强调“世界革命化”,这种革命化包括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变革以及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变革。马克思、恩格斯把实现“两大和解”确立为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关系的最高追求和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提出了创造一个真正和谐自然界的历史使命。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生存效益的最佳组合。贯彻科学发展观,需要吸收借鉴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的人本思想精髓,并结合现实需要不断创新,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下实现“人的自由”的发展目的,在尊重自然生态价值伦理的基础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并进一步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目标。
第一,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人和社会是一个密切相关的整体,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统一性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人类只有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符合主体目的地利用和提升自然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满足人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科学发展观真是在尊重自然界地位的基础上,主张在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要注重保护环境,强调社会发展各要素之间是紧密关联、有序发展的,协调、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数量增长、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谋求经济增长同自然环境、社会发展、人类文明之间的良性互动、协同共进,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良好的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第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通过劳动实践与自然界产生紧密关联。传统工业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及其浪费,不仅破坏了人们的生存环境,打破了生态系统惯有的平衡,而且造成资源枯竭,给人类社会带来灭顶之灾。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人类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自然基础。科学发展观提出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等技术措施来调节这种物质变换,让资源得以合理利用,同时也就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这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要求的伟大实践。
第三,马克思主义认为,延续了数千年之久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达到极点的私有制造成了人与自然对立,自然环境恶化是资本家对自然资源疯狂掠夺的必然结果。在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实现科学发展的制度优越性,但是也会面临着利益的冲突、体制机制的约束等问题。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在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基础上来实现全面发展。但当前人们还没有深刻了解节约资源、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此,科学发展观倡导科学的生活方式,只有全社会的人都有这样的思想觉悟,才能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根据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生态文明的最高层次就是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两大关系的和解,是人彻底解放和全面自由的发展。在人类文明的历史框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对中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超越;从社会发展进程来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来看,生态文明是对其他类型文明的有益补充和提升。现阶段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应该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生态文明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一是发展性原则。发展是生态文明的中心。实现人的需要、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包括解决影响持续发展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只有在发展过程中才能实现。二是持续性原则。持续性是指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不能超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三是公平性原则。生态文明要求的公平的发展和建设。四是共同性原则。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共同的道义和责任,应在不同地区和民族的范围内和更深的层次上采取协调行动,共同努力处理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
实践是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变化的根源。在古代,人类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三种基本形式。当代,经济与自然生态的不协调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矛盾,保持生态环境具有现代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使用价值的劳动,就是保护环境、改善生态、建设自然的一种新型的劳动形式,这种生态生产实践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项新型的基本形式,有的学者称之为——实践的第四个基本形式。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四分法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奠定了科学基础。对于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实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根本方向,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核心价值观,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生态文明建设将实现两大显著转变:一是从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发展观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二是从重化工业生产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变,创造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生态文明的建设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于生态环境重要性的最高层次认识,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最高层面的战略部署,也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下,根据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探索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伟大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两大和解思想的伟大实践,是中国走科学发展道路的必然历史选择和现实路径。
参考文献
【1】[德]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2】柏益尧等.五律协同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白雪涛.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J].南京: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
【4】邓乐元.论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原因与缓解之道[J].重庆: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
【5】陈彩棉.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J].贵州: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09.
【6】邓喜道.以人为本实现发展的理由——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实践关系的论述[J].武汉:武汉大学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