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城乡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城镇数量大幅度增加,开始进入依照城市规划进行建设的科学轨道。本文对城市规划的原则以及作用进行了介绍,对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城市规划 原则 作用 问题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城市规划是人类未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从更本质的意义上,城市规划是人居环境个层面上的、以城市层次为主导工作对象的空间规划。普通老百姓对城市规划缺乏应有的了解,也缺少对城市规划的支持和参与,由此城市规划管理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問题,是我们城市规划工作者需要关心的话题。
一、城市规划的原则及作用
(一)城市规划的原则
1、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原则。当前,人口、资源和环境持续协调发展战略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关注的焦点。城市是政治、文化的枢纽,更应当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大力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市容环境卫生建设。中国的很多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因此,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应当注意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2、从实际出发,科学预测城市远景发展的原则。城市规划的编制应当使城市的发展规模、各项建设标准、定额指标、开发程序同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从实际出发是指在编制城市规划时,确定人口和用地规模、人均用地面积、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等建设指标和定额指标,都应与国家和地方的财力、物力。科学技术水平相适应。科学预测城市的远景发展,是指合理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目标,进行各项建设的具体安排时,充分考虑未来一定时期内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需要。
3、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经济发展不均衡。随着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及人口的增长,对土地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应当珍惜每一寸土地,充分发挥每一寸土地的作用。特别是要保护耕地。
(二)城市规划的作用
城市规划是城市的发展计划,也是城市建设发展的蓝图和管理城市的依据。城市规划是一项科学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通过规划,可以合理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统筹安排各项建设,协调各方面在建设中的矛盾,使之逐步发展成为设施比较完善、环境清洁优美,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并能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现代化新型城市。因此,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城市合理布局及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互协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法制保障,导致规划缺位,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影响规划审批权
当前我国缺乏完善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规划行政处罚与违法行为不对称,缺乏对违法建设直接当事人的处罚。另外,地方性法规不完善造成规划权威性受损,同时规划行政处罚权分割影响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开展,行政程序立法不完善影响城市规划管理的规范化。还有就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影响规划审批权,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城市规划受政府和规划部门双重领导,负责城市规划管理各个部门在不同层次不可避免地存在既得利益冲突,由此所制定的政策,就难免会影响政策的贯彻和执行。
(二)规划不合理,缺乏人性化设计
1、城市人均绿化面积少。城市规划应遵循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人类城市人工环境的建设,必然要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这种改造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已经到了不能再继续下去的程度。在强调经济发展的时候,不应忘记经济发展目标就是要为人类服务,而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证。
2、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尚不完善。城市规划应遵循历史环境和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保持城市发展过程的历史延续性,保护文化遗产和传统生活方式,促进新技术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并使之为大众服务,努力追求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新科技运用之间的协调等,这些都是城市规划师的历史责任。
3、居住区、就业区和商业区分布不合理。居住用地的选择应以城市总体布局结构及其就业区与商业中心等功能地域的关系不协调,很多居民居住——工作、居住——消费的出行距离远时间长;有些地方居住用地过于大片密集布置,出现造成上下班出行距离增加,疏远居住与自然的联系,影响居住生态质量等问题。
二、上述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完善规划法规
建立健全规划法规体系,运用法律手段保证科学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进一步强化城市规划管理的综合协调职能,城市的土地利用各项活动都纳入统一的城市规划管理,实施统一管理,这样才能够保证城市合理发展和协调运转。充分运用法制管理手段,是切实搞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保证,这也就要求各级城市规划管理主管部门抓紧法制建设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效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注意运用法制手段维护城市规划及其管理的权威,将城市规划行政执法工作提高到新水平。要节制规划许可自由裁量权,使之遵守法定程序,严守合理性原则,逐步推行城市规划审批法制化、城市规划技术标准化,最终组成严密的管理体系,从而使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
(二)坚持人性化的设计规划理念
城市规划涉及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发展的关系,是一项与城市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主体性行为。所以说,不管规划设计任何项目,首先应该树立人性化服务的理念。假若一个城市的规划没有从人的思想出发,就算加之再完美的技术条件、再雄厚的物质投资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应该把城市的规划设计提高到人性的高度来对待,让城市中充满对人文的关怀。
结论:城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经济、文化 、社会等有机联系的环境。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创造各具特色、富有情趣、丰富多彩的城市面貌是百姓共同的呼声和原望。
参考文献:
1、任致远,透视城市与城市规划,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夏海山,城市建筑的生态转型与整体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城市规划 原则 作用 问题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城市规划是人类未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从更本质的意义上,城市规划是人居环境个层面上的、以城市层次为主导工作对象的空间规划。普通老百姓对城市规划缺乏应有的了解,也缺少对城市规划的支持和参与,由此城市规划管理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問题,是我们城市规划工作者需要关心的话题。
一、城市规划的原则及作用
(一)城市规划的原则
1、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原则。当前,人口、资源和环境持续协调发展战略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关注的焦点。城市是政治、文化的枢纽,更应当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大力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市容环境卫生建设。中国的很多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因此,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应当注意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2、从实际出发,科学预测城市远景发展的原则。城市规划的编制应当使城市的发展规模、各项建设标准、定额指标、开发程序同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从实际出发是指在编制城市规划时,确定人口和用地规模、人均用地面积、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等建设指标和定额指标,都应与国家和地方的财力、物力。科学技术水平相适应。科学预测城市的远景发展,是指合理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目标,进行各项建设的具体安排时,充分考虑未来一定时期内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需要。
3、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经济发展不均衡。随着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及人口的增长,对土地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应当珍惜每一寸土地,充分发挥每一寸土地的作用。特别是要保护耕地。
(二)城市规划的作用
城市规划是城市的发展计划,也是城市建设发展的蓝图和管理城市的依据。城市规划是一项科学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通过规划,可以合理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统筹安排各项建设,协调各方面在建设中的矛盾,使之逐步发展成为设施比较完善、环境清洁优美,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并能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现代化新型城市。因此,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城市合理布局及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互协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法制保障,导致规划缺位,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影响规划审批权
当前我国缺乏完善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规划行政处罚与违法行为不对称,缺乏对违法建设直接当事人的处罚。另外,地方性法规不完善造成规划权威性受损,同时规划行政处罚权分割影响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开展,行政程序立法不完善影响城市规划管理的规范化。还有就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影响规划审批权,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城市规划受政府和规划部门双重领导,负责城市规划管理各个部门在不同层次不可避免地存在既得利益冲突,由此所制定的政策,就难免会影响政策的贯彻和执行。
(二)规划不合理,缺乏人性化设计
1、城市人均绿化面积少。城市规划应遵循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人类城市人工环境的建设,必然要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这种改造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已经到了不能再继续下去的程度。在强调经济发展的时候,不应忘记经济发展目标就是要为人类服务,而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证。
2、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尚不完善。城市规划应遵循历史环境和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保持城市发展过程的历史延续性,保护文化遗产和传统生活方式,促进新技术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并使之为大众服务,努力追求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新科技运用之间的协调等,这些都是城市规划师的历史责任。
3、居住区、就业区和商业区分布不合理。居住用地的选择应以城市总体布局结构及其就业区与商业中心等功能地域的关系不协调,很多居民居住——工作、居住——消费的出行距离远时间长;有些地方居住用地过于大片密集布置,出现造成上下班出行距离增加,疏远居住与自然的联系,影响居住生态质量等问题。
二、上述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完善规划法规
建立健全规划法规体系,运用法律手段保证科学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进一步强化城市规划管理的综合协调职能,城市的土地利用各项活动都纳入统一的城市规划管理,实施统一管理,这样才能够保证城市合理发展和协调运转。充分运用法制管理手段,是切实搞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保证,这也就要求各级城市规划管理主管部门抓紧法制建设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效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注意运用法制手段维护城市规划及其管理的权威,将城市规划行政执法工作提高到新水平。要节制规划许可自由裁量权,使之遵守法定程序,严守合理性原则,逐步推行城市规划审批法制化、城市规划技术标准化,最终组成严密的管理体系,从而使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
(二)坚持人性化的设计规划理念
城市规划涉及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发展的关系,是一项与城市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主体性行为。所以说,不管规划设计任何项目,首先应该树立人性化服务的理念。假若一个城市的规划没有从人的思想出发,就算加之再完美的技术条件、再雄厚的物质投资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应该把城市的规划设计提高到人性的高度来对待,让城市中充满对人文的关怀。
结论:城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经济、文化 、社会等有机联系的环境。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创造各具特色、富有情趣、丰富多彩的城市面貌是百姓共同的呼声和原望。
参考文献:
1、任致远,透视城市与城市规划,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夏海山,城市建筑的生态转型与整体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