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论述打造普通高中人文特色育人环境的策略:从课程改革入手,营造良好的课程育人环境;实行科学管理,推行“四级立体网络管理”模式;打造优秀教师团队,为建设人文特色校园做好相关工作;狠抓社团建设,发挥学生的特长;依托校园环境,营造潜移默化的文化育人氛围;搞好硬件设施建设,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活动空间。
【关键词】普通高中 人文特色 育人环境 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1B-0075-02
所谓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是重视、尊重、关心、爱护人的文化,是以人为本、发扬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精神。人文校园,就是学校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其包括整齐的环境、现代的教育理念、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让每个人都能在这里得到尊重、信任和激励。因此,学校要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先进的科技教育环境,为学生发展个性、陶冶身心、发展特长、锻炼品格提供优越的环境;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机制,形成民主和谐的校园氛围和融洽宽容的人际关系,使全校师生得到主动、积极的发展;在校园营造富有科学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的环境,有效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让他们拥有幸福快乐成长和学有所成的美丽和谐校园。本文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为例,探索如何打造独具特色的人文育人环境。
一、从课程改革入手,营造良好的课程育人环境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的前身是于 2013 年 8 月两校合并办学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职业技术学校和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中学。来这里就读的学生,大多数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动力不足。针对这一特点,学校于 2016 年秋季学期开始推行“四‘5’20 导学案教学模式”,全面进行课程改革,营造良好的课程育人环境。
“四‘5’20 导学案教学模式”内容包含四个“5 分钟”和两个“20 分钟”。其具体含义是:课前预习的“双基预习”和“双基训练”各占 5 分钟,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提出质疑”;还有“新课问题导练”和“课堂达标检测”各占 5 分钟,其目的是“互动探究、解决问题”。另外“20”就是老师讲授新课(新内容)的“重点难点突破”20 分钟,其目的是“突破重点、难点”。还有课后“强化训练”20 分钟,其目的是“挖掘潜力、提高能力”。每周还让学生进行各学科的双基检测和能力提升测试。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进行“四‘5’20 导学案教学模式”课程改革,最大特点是:要求每节课,各学科备课组教师事先集体备好课,印好导学案,上课之前必须发到学生手中;教师上课时,让学生“先学后教,先思后评,问题导学,互动探究”。用这套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主要抓好学生的“看、读、记、练”四个环节。
这项课程改革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克服了过去那种学生在课堂上只能听老师讲课、被动听课的情况。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学生很快突破课程重点难点,并能牢记要点;同时配合“双基”练习—— 大多数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每节课的知识要点,他们的学习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师生坚持长期运用“四‘5’20 导学案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形成了良好的课程育人环境。
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不但对各学科知识的“看、读、记、练”能力有了快速的提高,而且成为学习的主人,养成了自觉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实行科学管理,推行“四级立体网络管理”模式
一个好的学校必须是管理科学、规范的学校。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大力推行“四级立体网络管理”模式,三年多来,学校面貌有了很大改善。学生每天都能自觉、有序地投入到学习、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大力推行的“四级立体网络管理”模式,其内容包括:党支部书记、校长直接领导下的“第一级管理”,分管副校长领导下的“第二級管理”,中层各部门领导管理下的“第三级管理”,还有由学生社团、学生会、校团委、年级组、教研组、班级学习小组、学生家长联盟等管理下的“第四级管理”。学校各级管理相互关联,既集中统一,又各自分工负责,形成立体网络关联模式。
每学期,负责政教处工作的领导经常组织召开班主任工作交流会,学校领导还指导年轻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学校团委书记指导并组织好学生会、团委委员及各班团支部委员协助学校做好各项管理工作。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推行“四级立体网络管理”模式,让全体师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学校各项工作井井有条,自动化运行,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都有了很大提高。师生们的工作、学习,更是各负其责,井然有序,高效运转。
三、打造优秀教师团队,为建设人文特色校园做好相关工作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是一所学校做好教育教学和推行各项工作的主要力量,是维系学校正常工作的主人。为了推进人文特色育人环境建设,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从打造优秀教师团队开始。
首先,每学年开学之初,校长在全体教职工会议上把“四‘5’20 导学案教学模式”课程改革意义、宗旨和思路说清楚。对教职工特别是对新入职的年轻教师讲明“四‘5’20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优势和特点。同时,对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让新老师能尽快运用“四‘5’20 导学案教学模式”进行备课、教学。期中,学校多次召开课程改革研讨会,校领导及时了解、掌握“四‘5’20 导学案教学模式”课程改革的进程和效果,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及时调整方案。
其次,是由各年级组、各学科小组教师按任务、按次序,各自编写好导学案、“双基”测试题和能力提升检测题。之后由教研处派专人负责印刷导学案、测试题,并由各年级派老师专人负责发到各班学生手上,让科任老师上课时能使用到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课后,教师们还要花很大精力进行检查、批改学生所完成的相关测试试卷。各年级组各科教师每周都开展“四‘5’20 导学案教学模式”公开课展示,从中发现课改优秀教师。每学期都派出优秀教师参加市内外的优质课比赛。 最后,学校要求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心态,多与学生交流,多关心学生,时常了解学生的心声,力争多为学生服务。在融洽的师生交流中,很多文化基础差的学生也能以最大精力投入到学习各科知识中,并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和社团活动。
四、狠抓社团建设,发挥学生的特长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的学生社团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主要得益于学校的高度重视,还有社团管理老师的积极工作和学生的积极参与。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善于抓住学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的特点,鼓励他们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特长。学校善抓、巧抓学生社团建设,让学生在繁重的学科学习中抽出时间和精力,较好地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各年级、各班学生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组成文学社、书法社、舞蹈社、篮球社、科技创新社等 38 个学生社团。每星期周一至周五下午第八节课后,以及星期日上午时间,是学生社团活动的主要时间。在这个时间段里,各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其中做得非常好的是书法社、美术社、舞蹈社、科技创新社、龙舟队。
每学期,学校都鼓励社团学生大胆走出去,积极参加各项比赛活动。放手让学生大力开展社团活动,形成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充分展示自己兴趣特长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增长才干,并健康快乐成长。这些学生社团在县、市、自治区级各项竞赛中,都取得很好的成绩。
五、依托校园环境,营造潜移默化的文化育人氛围
校园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能力、获得友谊并健康快乐成长的主要阵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一所学校发展壮大的基础。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的校园里,呈现出浓郁的文化气息。这些校园文化在时刻提醒着学生,给他们以积极向上的暗示,起着“润物细无声”的文化育人作用。比如在教室里、在教学楼楼梯口两边墙上都张贴醒目的名言、提示语,这是构成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六、搞好硬件设施建设,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活动空间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各级各类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教学配套也越来越好。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几年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获得中央、自治區不少的建设资金。
为了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于 2017 年起给每间教室都配备教学用大型一体机,并给教师配备用于备课和教学的手提电脑。学校还获得深圳市福田区对口帮扶资金,建设有专门的课展厅、录播教室、钢琴室、计算机网络云教室。
为了让师生们有一个稳定的办公、实验、教学和生活环境,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建设了一栋新的教师办公楼、两栋新的教学楼,还扩建了一栋学生宿舍楼和篮球场、田径运动场,学校体育馆也正在筹备建设之中。
多年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建筑面积增加到 34465 平方米,学校拥有集办公、教学、实验于一体的现代化“E”字形建筑群,有四栋学生公寓楼,有 5 个硅 PU 标准篮球场,有塑胶跑道田径运动场、足球场。目前一栋 6 层 24 个教室的新教学楼即将交付使用。现在还正在建设一个集大型报告厅、社团活动场于一体的建筑系统,也准备动工兴建一个占地 1000 多平方米的体育馆。这些都是为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活动空间,为建设人文特色育人环境—— 人文校园打好物质基础,为建设人文特色品牌高级中学打下良好基础。
(责编 李 言)
【关键词】普通高中 人文特色 育人环境 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1B-0075-02
所谓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是重视、尊重、关心、爱护人的文化,是以人为本、发扬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精神。人文校园,就是学校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其包括整齐的环境、现代的教育理念、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让每个人都能在这里得到尊重、信任和激励。因此,学校要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先进的科技教育环境,为学生发展个性、陶冶身心、发展特长、锻炼品格提供优越的环境;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机制,形成民主和谐的校园氛围和融洽宽容的人际关系,使全校师生得到主动、积极的发展;在校园营造富有科学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的环境,有效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让他们拥有幸福快乐成长和学有所成的美丽和谐校园。本文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为例,探索如何打造独具特色的人文育人环境。
一、从课程改革入手,营造良好的课程育人环境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的前身是于 2013 年 8 月两校合并办学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职业技术学校和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中学。来这里就读的学生,大多数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动力不足。针对这一特点,学校于 2016 年秋季学期开始推行“四‘5’20 导学案教学模式”,全面进行课程改革,营造良好的课程育人环境。
“四‘5’20 导学案教学模式”内容包含四个“5 分钟”和两个“20 分钟”。其具体含义是:课前预习的“双基预习”和“双基训练”各占 5 分钟,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提出质疑”;还有“新课问题导练”和“课堂达标检测”各占 5 分钟,其目的是“互动探究、解决问题”。另外“20”就是老师讲授新课(新内容)的“重点难点突破”20 分钟,其目的是“突破重点、难点”。还有课后“强化训练”20 分钟,其目的是“挖掘潜力、提高能力”。每周还让学生进行各学科的双基检测和能力提升测试。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进行“四‘5’20 导学案教学模式”课程改革,最大特点是:要求每节课,各学科备课组教师事先集体备好课,印好导学案,上课之前必须发到学生手中;教师上课时,让学生“先学后教,先思后评,问题导学,互动探究”。用这套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主要抓好学生的“看、读、记、练”四个环节。
这项课程改革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克服了过去那种学生在课堂上只能听老师讲课、被动听课的情况。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学生很快突破课程重点难点,并能牢记要点;同时配合“双基”练习—— 大多数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每节课的知识要点,他们的学习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师生坚持长期运用“四‘5’20 导学案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形成了良好的课程育人环境。
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不但对各学科知识的“看、读、记、练”能力有了快速的提高,而且成为学习的主人,养成了自觉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实行科学管理,推行“四级立体网络管理”模式
一个好的学校必须是管理科学、规范的学校。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大力推行“四级立体网络管理”模式,三年多来,学校面貌有了很大改善。学生每天都能自觉、有序地投入到学习、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大力推行的“四级立体网络管理”模式,其内容包括:党支部书记、校长直接领导下的“第一级管理”,分管副校长领导下的“第二級管理”,中层各部门领导管理下的“第三级管理”,还有由学生社团、学生会、校团委、年级组、教研组、班级学习小组、学生家长联盟等管理下的“第四级管理”。学校各级管理相互关联,既集中统一,又各自分工负责,形成立体网络关联模式。
每学期,负责政教处工作的领导经常组织召开班主任工作交流会,学校领导还指导年轻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学校团委书记指导并组织好学生会、团委委员及各班团支部委员协助学校做好各项管理工作。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推行“四级立体网络管理”模式,让全体师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学校各项工作井井有条,自动化运行,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都有了很大提高。师生们的工作、学习,更是各负其责,井然有序,高效运转。
三、打造优秀教师团队,为建设人文特色校园做好相关工作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是一所学校做好教育教学和推行各项工作的主要力量,是维系学校正常工作的主人。为了推进人文特色育人环境建设,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从打造优秀教师团队开始。
首先,每学年开学之初,校长在全体教职工会议上把“四‘5’20 导学案教学模式”课程改革意义、宗旨和思路说清楚。对教职工特别是对新入职的年轻教师讲明“四‘5’20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优势和特点。同时,对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让新老师能尽快运用“四‘5’20 导学案教学模式”进行备课、教学。期中,学校多次召开课程改革研讨会,校领导及时了解、掌握“四‘5’20 导学案教学模式”课程改革的进程和效果,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及时调整方案。
其次,是由各年级组、各学科小组教师按任务、按次序,各自编写好导学案、“双基”测试题和能力提升检测题。之后由教研处派专人负责印刷导学案、测试题,并由各年级派老师专人负责发到各班学生手上,让科任老师上课时能使用到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课后,教师们还要花很大精力进行检查、批改学生所完成的相关测试试卷。各年级组各科教师每周都开展“四‘5’20 导学案教学模式”公开课展示,从中发现课改优秀教师。每学期都派出优秀教师参加市内外的优质课比赛。 最后,学校要求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心态,多与学生交流,多关心学生,时常了解学生的心声,力争多为学生服务。在融洽的师生交流中,很多文化基础差的学生也能以最大精力投入到学习各科知识中,并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和社团活动。
四、狠抓社团建设,发挥学生的特长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的学生社团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主要得益于学校的高度重视,还有社团管理老师的积极工作和学生的积极参与。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善于抓住学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的特点,鼓励他们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特长。学校善抓、巧抓学生社团建设,让学生在繁重的学科学习中抽出时间和精力,较好地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各年级、各班学生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组成文学社、书法社、舞蹈社、篮球社、科技创新社等 38 个学生社团。每星期周一至周五下午第八节课后,以及星期日上午时间,是学生社团活动的主要时间。在这个时间段里,各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其中做得非常好的是书法社、美术社、舞蹈社、科技创新社、龙舟队。
每学期,学校都鼓励社团学生大胆走出去,积极参加各项比赛活动。放手让学生大力开展社团活动,形成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充分展示自己兴趣特长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增长才干,并健康快乐成长。这些学生社团在县、市、自治区级各项竞赛中,都取得很好的成绩。
五、依托校园环境,营造潜移默化的文化育人氛围
校园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能力、获得友谊并健康快乐成长的主要阵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一所学校发展壮大的基础。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的校园里,呈现出浓郁的文化气息。这些校园文化在时刻提醒着学生,给他们以积极向上的暗示,起着“润物细无声”的文化育人作用。比如在教室里、在教学楼楼梯口两边墙上都张贴醒目的名言、提示语,这是构成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六、搞好硬件设施建设,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活动空间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各级各类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教学配套也越来越好。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几年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获得中央、自治區不少的建设资金。
为了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于 2017 年起给每间教室都配备教学用大型一体机,并给教师配备用于备课和教学的手提电脑。学校还获得深圳市福田区对口帮扶资金,建设有专门的课展厅、录播教室、钢琴室、计算机网络云教室。
为了让师生们有一个稳定的办公、实验、教学和生活环境,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建设了一栋新的教师办公楼、两栋新的教学楼,还扩建了一栋学生宿舍楼和篮球场、田径运动场,学校体育馆也正在筹备建设之中。
多年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建筑面积增加到 34465 平方米,学校拥有集办公、教学、实验于一体的现代化“E”字形建筑群,有四栋学生公寓楼,有 5 个硅 PU 标准篮球场,有塑胶跑道田径运动场、足球场。目前一栋 6 层 24 个教室的新教学楼即将交付使用。现在还正在建设一个集大型报告厅、社团活动场于一体的建筑系统,也准备动工兴建一个占地 1000 多平方米的体育馆。这些都是为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活动空间,为建设人文特色育人环境—— 人文校园打好物质基础,为建设人文特色品牌高级中学打下良好基础。
(责编 李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