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求婚策划师,是最符合“达人”要求的,他们不用先“创业”,而是先利用自己的点子、能力、善良的感同心,来“成全别人”。我们从一个个他们亲身经历的故事里,能看到他们对这个职业的坚定,也能看出究竟怎样的“达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求婚策划师,而且在他们自己眼里,身为策划师,做的却远不止是“策划”而已……
袁超
年龄:85后
入行时间:6年
认为这个职业最难的地方:
与客户的沟通,在仅有的聊天过程中了解客户的信息,然后按照他们的情况策划出符合他们的求婚方案。
最轰动:求婚视频点击过万
2012年12月23日,三里屯Village,零下17度,据说是北京46年来最冷的一天。下午,在三里屯Village南广场突然上演大型舞蹈快闪求婚。而后,现场视频被博友频频转发,同时也吸引了数家媒体的报导和采访。这场异常火爆的求婚仪式,就是袁超一手精心策划的,而今年已经是他入行的第六年。
“最初选定三里屯为求婚地点,原因很简单,因为三个月前两人就是在这里认识的。”最初,男主角给袁超提出了三个基本要求:第一,准备25个礼物,因为他觉得很遗憾女朋友之前的25年没有遇到他,也没有送过她礼物;第二,加入跳舞的形式,因为女生非常喜欢舞蹈;第三,要准备出各种各样的制服在当天给跳舞者穿。于是,袁超依照客户的要求,制定出了一套严密的策划与执行方案,再依照方案,逐条筹备,执行:“对于每一场即将执行的活动,我想每一位职业求婚策划师的心理状态都是激动万分。”
说到那次轰动北京城的求婚,袁超依然很兴奋:“最初的方案出来后,我就激动得好几天没睡好,快到求婚当天,又是好几天担心得没睡好。”最终,求婚效果非常好,在微博上更收获了数万点击量。
但袁超坦白,他并不喜欢大型求婚。“给你十万块你也能做个很宏大的求婚,我认为最棒的求婚是用真心。”他希望能用很少的钱,体现出最大的价值。
最感人:“老婆我没钱,但是我有力量”
袁超做过数百上千的求婚策划,形式也千奇百怪,海洋馆求婚、电影院求婚、校园求婚,但是让袁超念念不忘的,是他入行初期的一次特殊经历。
那个求婚不轰烈,但非常感人。那时袁超刚开始做求婚,仅够勉强维持收支平衡,却倒贴了五百元给一位民工做一场特殊的“求婚”。
袁超的一个朋友是包工头,于是机缘巧合他认识一位出来打工很久的民工大哥。大哥说一个人在北京工作的他,非常想念他老婆。恰逢情人节,老婆要来北京看他,袁超便动了帮他们操办情人节的念头——虽然大哥对于啥叫情人节这事非常懵懂。
当时,袁超给大哥买了一大束鲜花,准备了一条大横幅,摆在工地。那条横幅上写的是:“老婆我没钱,但是我有力量”。本来袁超还想要加上“我爱你”三个字,但被民工大哥阻止了。
虽然最后的效果跟袁超的预想有些出入,因为两个人都是农村人,不明白这到底是在做什么,大哥的老婆也显得很害羞。但是这场活动让袁超印象很深刻。很多朋友都会调侃他,说他倒贴钱是在冒傻气,“但是我永远忘不了那个场景,灰灰的手捧着红色的玫瑰走出来的场景,这才是真正的浪漫。”
常柯
年龄:90后
入行时间:2.5年
认为这个职业最难的地方:
策划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
当常柯向记者透露他的年龄时,着实把人吓了一跳。这个看起来颇为成熟的男生,却是不折不扣的90后。“你别看我年纪小就觉得我没经验,我在这行的经历算是很丰富了。”
最难忘:老天爷成就的难忘求婚
常柯入行时间虽然不长,却已经策划了大大小小500次求婚。但问到最让他难忘的一次,他说是去年7月份的一次策划。
男主角找到他的时候,并没有提出什么特殊的要求,所以一开始,常柯只是筹备了一个简单的求婚仪式,但没想到。老天制造了一次最难忘的求婚。
2012年7月21日那天,常柯和男主角都以为只是会下小雨,没想到却“幸运”遭遇了特大暴雨。男生本想延期求婚,常柯却劝住了他,希望能够按照原计划进行。在他看来,在暴雨中坚持完成求婚仪式,意味着两人的感情“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勇敢地走下去”。于是,当天晚上男生背着女生,趟过齐腰身的水,来到积水的餐厅。在哗啦哗啦的水声中,圆满地完成了整场求婚,男生的这一举动,也让在场的服务员与其他客人觉得非常感动。这场原本并无特别的求婚因为意外降临的暴雨,与常柯的坚持,而变得令人难忘。
最文艺:在台上演自己的爱情
很多时候,大多数人认为求婚的形式不外乎鲜花、戒指、烛光晚餐。常柯策划的一次“剧院里的求婚”却不同寻常,颇具创意,被认为是他做过的最“文艺”的一次策划。
男主角在网络上找到常柯的时候,与女朋友已经分分合合了三次,这次终于鼓起勇气决定娶她,两个人一辈子都在一起。常柯觉得,经历了几次分合,最后终于能在一起,这经历本身就非常值得纪念。经过与男主角的沟通,他们决定通过话剧的形式将二人分分合合三次的曲折爱情故事在舞台上演。
想法虽然浪漫,却花费了常柯和他的同事们数月的时间准备。从精简故事,撰写脚本,到寻找团队,确定演员,再到排练,修改,不断完善。直到求婚当天,男生向女生说出“嫁给我吧”,那一刻,常柯觉得几个月的辛苦,都很值得,看到两人拥吻的场面,他甚至比当事人还觉得幸福和满足。
在求婚现场的效果呈现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女主角和旁边的看客也都只看到了浪漫和甜蜜,但为了这几分钟的完美,背后却要付出数十倍的辛苦。记者约常柯采访,也是约了几次才成形,采访过程还几次被客户的电话打断。“求婚策划”这份工作看起来有趣,尤其是看多了电影中的浪漫桥段,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照葫芦画瓢策划几场也并非难事,但其实也需要各方面的能力与悟性。常柯说,一个好的求婚策划师得是个“杂家”,除了性格开朗、思维活跃、良好的沟通和执行能力等必备条件外,还需要有灯光舞美设计、色彩搭配、心理学、星座学、微电影拍摄等方面的知识做辅助。名为“策划师”,做的可不止策划的事。
张倩
年龄:85后
入行时间:1.5年
认为这个职业最难的地方:
时间紧,有时候创意不能更完美地呈现。
无论是在求婚策划机构,还是独立的策划师群体中,女生都是绝对的少数。
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张倩,在很偶然的机会下成了一名求婚策划师。一开始对这一行并无概念的她,在一次次的策划中渐渐喜欢上了这份工作:“我爸妈也挺支持我做这个的,他们觉得特别有爱,特别正能量。”
虽说这个行业里男生居多,张倩却对自己有着充分的自信。相对于男生策划师,女生更能从“被求婚者”的角度去思考,在与男客户沟通的时候,更容易获得信任,同时,女生在感性思维方面的优势也更利于她们设计出浪漫的求婚方案。张倩笑称:“我们明明很有优势的啊!不知道为什么女生做这个的这么少。”
最成功:与最新潮的“密室逃脱”挂钩
张倩说她策划的最成功的求婚其实和最近流行的“密室逃脱游戏”有关。经过严密的策划并与男主角反复沟通之后,张倩和她的团队设计了一场密室逃脱求婚。“在请女主角进入密室之前,我们就已经把门外的场景布置得非常梦幻了。”张倩说。
那会儿,张倩让女主角从房间里一个密码箱里发现线索,是一张光盘,里面有向女生提的问题,她用对讲机答出我们问的问题,然后打开门出来,走向男主角。一路上,随着她向前走,就有一扇纱帘打开,身后的那扇纱帘同时关上,当最后一层纱帘拉开后,男主角抱着大捧的鲜花站在蜡烛的中间,等待着她。
虽说听起来很浪漫,但这样一环扣一环的方案执行起来其实是有难度的,因为万一其中有一个环节完成不了,后面的计划就完全进行不下去了。
那次求婚过程里,特别困难的是怎么让女生打开那个保险箱发现光盘:“所以我们和其中一个朋友商量好,让他在时间快到的时候找出预先准备好的钥匙打开保险箱,以防万一她不知道怎么打开,让整个求婚没法进行下去。”
由于各方面都设想得很周全,所以最后的效果非常好,“现场的气氛非常温馨,女主角一直忍不住地流泪,在场的所有人都被感动了。”
编辑 李颖
袁超
年龄:85后
入行时间:6年
认为这个职业最难的地方:
与客户的沟通,在仅有的聊天过程中了解客户的信息,然后按照他们的情况策划出符合他们的求婚方案。
最轰动:求婚视频点击过万
2012年12月23日,三里屯Village,零下17度,据说是北京46年来最冷的一天。下午,在三里屯Village南广场突然上演大型舞蹈快闪求婚。而后,现场视频被博友频频转发,同时也吸引了数家媒体的报导和采访。这场异常火爆的求婚仪式,就是袁超一手精心策划的,而今年已经是他入行的第六年。
“最初选定三里屯为求婚地点,原因很简单,因为三个月前两人就是在这里认识的。”最初,男主角给袁超提出了三个基本要求:第一,准备25个礼物,因为他觉得很遗憾女朋友之前的25年没有遇到他,也没有送过她礼物;第二,加入跳舞的形式,因为女生非常喜欢舞蹈;第三,要准备出各种各样的制服在当天给跳舞者穿。于是,袁超依照客户的要求,制定出了一套严密的策划与执行方案,再依照方案,逐条筹备,执行:“对于每一场即将执行的活动,我想每一位职业求婚策划师的心理状态都是激动万分。”
说到那次轰动北京城的求婚,袁超依然很兴奋:“最初的方案出来后,我就激动得好几天没睡好,快到求婚当天,又是好几天担心得没睡好。”最终,求婚效果非常好,在微博上更收获了数万点击量。
但袁超坦白,他并不喜欢大型求婚。“给你十万块你也能做个很宏大的求婚,我认为最棒的求婚是用真心。”他希望能用很少的钱,体现出最大的价值。
最感人:“老婆我没钱,但是我有力量”
袁超做过数百上千的求婚策划,形式也千奇百怪,海洋馆求婚、电影院求婚、校园求婚,但是让袁超念念不忘的,是他入行初期的一次特殊经历。
那个求婚不轰烈,但非常感人。那时袁超刚开始做求婚,仅够勉强维持收支平衡,却倒贴了五百元给一位民工做一场特殊的“求婚”。
袁超的一个朋友是包工头,于是机缘巧合他认识一位出来打工很久的民工大哥。大哥说一个人在北京工作的他,非常想念他老婆。恰逢情人节,老婆要来北京看他,袁超便动了帮他们操办情人节的念头——虽然大哥对于啥叫情人节这事非常懵懂。
当时,袁超给大哥买了一大束鲜花,准备了一条大横幅,摆在工地。那条横幅上写的是:“老婆我没钱,但是我有力量”。本来袁超还想要加上“我爱你”三个字,但被民工大哥阻止了。
虽然最后的效果跟袁超的预想有些出入,因为两个人都是农村人,不明白这到底是在做什么,大哥的老婆也显得很害羞。但是这场活动让袁超印象很深刻。很多朋友都会调侃他,说他倒贴钱是在冒傻气,“但是我永远忘不了那个场景,灰灰的手捧着红色的玫瑰走出来的场景,这才是真正的浪漫。”
常柯
年龄:90后
入行时间:2.5年
认为这个职业最难的地方:
策划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
当常柯向记者透露他的年龄时,着实把人吓了一跳。这个看起来颇为成熟的男生,却是不折不扣的90后。“你别看我年纪小就觉得我没经验,我在这行的经历算是很丰富了。”
最难忘:老天爷成就的难忘求婚
常柯入行时间虽然不长,却已经策划了大大小小500次求婚。但问到最让他难忘的一次,他说是去年7月份的一次策划。
男主角找到他的时候,并没有提出什么特殊的要求,所以一开始,常柯只是筹备了一个简单的求婚仪式,但没想到。老天制造了一次最难忘的求婚。
2012年7月21日那天,常柯和男主角都以为只是会下小雨,没想到却“幸运”遭遇了特大暴雨。男生本想延期求婚,常柯却劝住了他,希望能够按照原计划进行。在他看来,在暴雨中坚持完成求婚仪式,意味着两人的感情“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勇敢地走下去”。于是,当天晚上男生背着女生,趟过齐腰身的水,来到积水的餐厅。在哗啦哗啦的水声中,圆满地完成了整场求婚,男生的这一举动,也让在场的服务员与其他客人觉得非常感动。这场原本并无特别的求婚因为意外降临的暴雨,与常柯的坚持,而变得令人难忘。
最文艺:在台上演自己的爱情
很多时候,大多数人认为求婚的形式不外乎鲜花、戒指、烛光晚餐。常柯策划的一次“剧院里的求婚”却不同寻常,颇具创意,被认为是他做过的最“文艺”的一次策划。
男主角在网络上找到常柯的时候,与女朋友已经分分合合了三次,这次终于鼓起勇气决定娶她,两个人一辈子都在一起。常柯觉得,经历了几次分合,最后终于能在一起,这经历本身就非常值得纪念。经过与男主角的沟通,他们决定通过话剧的形式将二人分分合合三次的曲折爱情故事在舞台上演。
想法虽然浪漫,却花费了常柯和他的同事们数月的时间准备。从精简故事,撰写脚本,到寻找团队,确定演员,再到排练,修改,不断完善。直到求婚当天,男生向女生说出“嫁给我吧”,那一刻,常柯觉得几个月的辛苦,都很值得,看到两人拥吻的场面,他甚至比当事人还觉得幸福和满足。
在求婚现场的效果呈现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女主角和旁边的看客也都只看到了浪漫和甜蜜,但为了这几分钟的完美,背后却要付出数十倍的辛苦。记者约常柯采访,也是约了几次才成形,采访过程还几次被客户的电话打断。“求婚策划”这份工作看起来有趣,尤其是看多了电影中的浪漫桥段,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照葫芦画瓢策划几场也并非难事,但其实也需要各方面的能力与悟性。常柯说,一个好的求婚策划师得是个“杂家”,除了性格开朗、思维活跃、良好的沟通和执行能力等必备条件外,还需要有灯光舞美设计、色彩搭配、心理学、星座学、微电影拍摄等方面的知识做辅助。名为“策划师”,做的可不止策划的事。
张倩
年龄:85后
入行时间:1.5年
认为这个职业最难的地方:
时间紧,有时候创意不能更完美地呈现。
无论是在求婚策划机构,还是独立的策划师群体中,女生都是绝对的少数。
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张倩,在很偶然的机会下成了一名求婚策划师。一开始对这一行并无概念的她,在一次次的策划中渐渐喜欢上了这份工作:“我爸妈也挺支持我做这个的,他们觉得特别有爱,特别正能量。”
虽说这个行业里男生居多,张倩却对自己有着充分的自信。相对于男生策划师,女生更能从“被求婚者”的角度去思考,在与男客户沟通的时候,更容易获得信任,同时,女生在感性思维方面的优势也更利于她们设计出浪漫的求婚方案。张倩笑称:“我们明明很有优势的啊!不知道为什么女生做这个的这么少。”
最成功:与最新潮的“密室逃脱”挂钩
张倩说她策划的最成功的求婚其实和最近流行的“密室逃脱游戏”有关。经过严密的策划并与男主角反复沟通之后,张倩和她的团队设计了一场密室逃脱求婚。“在请女主角进入密室之前,我们就已经把门外的场景布置得非常梦幻了。”张倩说。
那会儿,张倩让女主角从房间里一个密码箱里发现线索,是一张光盘,里面有向女生提的问题,她用对讲机答出我们问的问题,然后打开门出来,走向男主角。一路上,随着她向前走,就有一扇纱帘打开,身后的那扇纱帘同时关上,当最后一层纱帘拉开后,男主角抱着大捧的鲜花站在蜡烛的中间,等待着她。
虽说听起来很浪漫,但这样一环扣一环的方案执行起来其实是有难度的,因为万一其中有一个环节完成不了,后面的计划就完全进行不下去了。
那次求婚过程里,特别困难的是怎么让女生打开那个保险箱发现光盘:“所以我们和其中一个朋友商量好,让他在时间快到的时候找出预先准备好的钥匙打开保险箱,以防万一她不知道怎么打开,让整个求婚没法进行下去。”
由于各方面都设想得很周全,所以最后的效果非常好,“现场的气氛非常温馨,女主角一直忍不住地流泪,在场的所有人都被感动了。”
编辑 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