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建目标论

来源 :前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zi7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建设目标是指党通过自身建设要达到的境界或状态,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方向引领,是统筹推进“四个伟大”的关键所在,是党树立的一面旗帜。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规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后,围绕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与不同时期的革命和建设形势相适应,党的建设目标经历了一个探索、巩固发展和开拓创新的过程。“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总目标的新概括。新时代党的建设总目标是以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为逻辑起点和逻辑归宿的有机统一体。
其他文献
当前,高校不稳定因素频发,公共危机时有发生,大学生公共危机预防意识薄弱,这些现象都对高校生态系统产生了极大的破坏,阻碍了高校在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也影响了高校的社会声誉和形象。因此,高校必须要重视公共危机管理,整合各方资源,构建健全的公共危机教育体系。基于此,文章在对高校公共危机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从注重思想引领、健全组织体系、完善教育培训保障机制、拓展公共危机教育内容、创新公共危机预警机制五个
近年来,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屡有发生,在多元化信息传播的催化效应下急剧发酵,治理难度增大,给高校甚至社会的安全稳定带来消极影响和负面效应。文章立足罗伯特·希斯提出的危机管理4R模式,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的不良影响及诱发因素,再围绕缩减、预备、反应、恢复四个阶段,剖析高校舆情引导与处置工作中存在的盲点及不足,进而重点论述高校网络舆情治理体系的改良与革新。针对高校网络舆情治理体系的优化,文章提出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意味着中国共产党要在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前提下,形成长期执政的综合实力,创造世界政党连续长期执政的历史新纪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之一,深刻揭示了中国
期刊
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需要达成三重自觉:一是生产自觉,把握生产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即生产过程的单向性与自然界的循环性的矛盾、生产的机械片面性与自然界的有机多样性的矛盾、生产技术的局部性、短期性与自然界的开放性、持续性的矛盾;二是生态自觉,生态文明要遵循以生态法则为核心的生态之道,即生态关联法则、生态智慧法则、物质不灭法则和生态代价法则;三是生命自觉,生态文明要立足于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
玫瑰痤疮是一种以面中部持久性红斑伴或不伴有水肿、毛细血管扩张、面部潮红等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毛囊蠕形螨感染是玫瑰痤疮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就毛囊蠕形螨感染与玫瑰痤疮发病相关性及毛囊蠕形螨感染的治疗进行了综述。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强党的思想是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进程中,不断总结布尔什维克党的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创新成果。在探索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建设的实践中,列宁系统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推进理论强党的必要性以及理论强党的基本内涵、重要途径和具体方法,科学揭示了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建设的客观规律,极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尽管当今中国特色社
从公共精神视角研究乡村社会治理,看似一个较为微观的问题,但实际上却折射出乡村社会面临的现实困境。就现阶段乡村社会而言,公共精神不仅关系到如何动员农民参与公共事务和公共活动,如何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的现实问题,而且也关系到以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成败。因而,如何培育现代乡村公共精神,用之化解乡村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集体行动困境,是当
<正>如今,劳动教育成为必修课,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中的“劳”字不再可有可无。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在社会生活中创造价值。劳动教育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国外的劳动教育是怎么做的。日本:将劳动教育融入校园和家庭1.课程体系日本的劳动课程体系历史悠久,备受认可。劳动课程是日本中小学生的必修课。从幼儿园开始,
期刊
作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在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以“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并结合CiteSpace软件对目前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后发现:相关研究热度不断上升,但并未形成稳定的学术合作;当前学界围绕人类文明新形态从生成逻辑、科学内涵、价值意义等方面构建起研究范式,并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成果;但依然存在既有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