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对住居的居住要求日益提高。文章基于实地调研,对传统民居建筑的自适应演化现象与机制进行探讨,并从建筑材料、立面构成、平面肌理等方
【基金项目】
: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项目编号:2019YFD1100801),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L17BSH008),201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课题(项目编号:DUT18RW2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对住居的居住要求日益提高。文章基于实地调研,对传统民居建筑的自适应演化现象与机制进行探讨,并从建筑材料、立面构成、平面肌理等方面分析了演化的形式、特点和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村民为主导的民居演化,不应仅仅关注功能,还应体现包括形式、节能等方面的考虑。尝试设计改造,试图为传统民居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寻找适宜的模式,使其既能保持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又能提高居住的舒适程度。
其他文献
某电厂超超临界清洁高效燃煤发电机组锅炉钢管发生泄漏。采用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拉伸试验、硬度测试及金相检验等方法对钢管泄漏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末级过热器
壁炉作为西方传统住宅室内取暖设备自传入上海后就伴随着本土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其中发展出一种亦中亦西、中西融合的海派装饰风格,成为近代上海西风东渐的见证。文章从近代上
本研究旨在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检验"产出导向法"在"日语口译"课程中的教学有效性,特别是对提高学生"产出能力"的有效性。研究发现,与笔者以往教授的口译课程的学生相比,接
乡土建筑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域文化不可或缺的载体,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目前,对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尚局限于传统的遗产本体技术干预,是一种
社区首诊制在许多国家已是一项应用广泛的医疗制度。通过对我国社区首诊制试点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目前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制度嵌入不够充分、全科医学人才缺乏、双向转诊名存
介绍了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几种过程强化技术,包括开发的超重力反应器技术应用于炼油厂废气处理过程,撞击流反应-混合技术应用于生物柴油酯交换过程和轻馏分油氧化脱硫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