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天府之国——成都,从不会缺故事。杜甫曾用如椽之笔写下“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张艺谋用恢弘镜头阐释“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2010年4月9日,酝酿已久的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概念规划图”一经公布,这块平静的土地迅速炸开了锅,从官方到民间,从工业到旅游,从房地产到轻轨、地铁,从平原到山川,都被一张“田园诗歌”般的概念规划图所打动。
“构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这不是成都的突发奇想,而是在其对过去六年统筹城乡发展的总结与提升,也是对西部内陆城市化进程的更高要求。道路尽管漫长,但是一旦这个目标实现,将在世界范围内树立起一个闪亮的标杆,成都也将随之真正成为一个独特而伟大的城市,成为人皆向往之地。
城乡统筹:一个内陆城市发展的突破点
八年前,成都走在了一个十字路口,一边是西部大开发的热潮涌动,另一边是东西部差距不断拉大的现实,加上成都本身城乡的二元分化发展,成都正被慢慢“边缘化”。一个有着3000年历史的古城,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该选择怎样的路径发展。
如何破解困局?成都提出的“田园城市”理念,其实就是要打破城乡对立的矛盾局面,走一条城市与农村互助双赢的新路。
2002年下半年,时任成都市市长的李春城给成都的各级领导布置了一个任务:熟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叶裕民所著的《中国的城市化之路》,思考成都未来改革的方向和方法。2003年,李春城担任市委书记之后,更是逢会必讲城乡一体化,把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其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发展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的“三集中”,到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再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成都城市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城乡统筹”一词。
“以前我们这儿可真穷,那时候我们最大的希望就是变成城里人,可是现在不一样了,连城里人都羡慕我们。”成都锦江区三圣乡的村民曾华美感慨这些年的变化。
所谓“三圣”,就是三国时的“刘关张”古代英豪,但刘关张的大名现在大概要被“五朵金花”所掩盖了。幸福村的“幸福梅林”,江家堰村的“江家菜地”,红砂村的“花乡农居”,驸马村的“东篱菊园”,万福村的“荷塘月色”,并称成都市的“五朵金花”,以花乡农居景区为特色,现在已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三圣乡绝不是成都市的个案。龙泉桃花节也办得红红火火。2003年至今,这里已经成功举办了7届桃花节,声名远播,每年吸引280多万游人前来度假,在为期10天左右的花期内旅游收入达亿元以上,切切实实地为农民带来了实惠。
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到成都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最早提出“田园城市”是英国人霍华德。霍华德是在认识到城市发展的弊端后,意图以“田园城市”理想限制与改造城市,进而改善人类的境遇。
成都市副市长刘仆表示,成都市的目标是——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与霍华德向往的目标大不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世界级、现代化、超大型和田园城市”四大基本要素与霍华德提出来的田园城市却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是世界级,是指具有世界影响,包括世界的经济影响力和文化影响力。第二是现代化。霍华德在100多年前提出了田园城市,翻译成中文后容易使人联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它只是一个田园,还谈不上城市。成都的田园城市是享受现代物质文明和现代精神文明的田园城市。第三是超大型。当时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是只有大约4平方公里、3万人的小规模,成都提出的超大型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成都1.24万平方公里,另一个是成都经济区约6.5万平方公里;从人口讲,成都户籍人口1200万,实际人口可能达1400万,未来30—50年成都的人口可能接近或超过2000万,而成都经济区的人口现在已超过3000万。所以说,超大型就是在一种大规模的城市群、大规模的城市体系、大规模的城乡体系下来建设田园城市。田园城市的本质还是落脚到城市,不是乡村。
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底气究竟是什么?中国城市规划院李晓江院长在编制成都市总体规划过程中,研究了成都的历史传承和自然条件,通过分析提出千年传承的“山、水、田、林”是成都构建现代田园城市的基础。一是山,有中国主要生态环境过渡带——龙门山脉,上接青藏高原,下接四川盆地,另一个是龙泉山。二是水,两千多年都江堰的水文明和水文化,养育和发育了天府之国和成都膏腴之地。三是田,成都是全国七大优质农区和七大优质耕地之一。四是林,主要是川西平原的林盘。我们的林盘具有全国独一无二的生态、文化及居住的传承。
其次,成都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一是成都周边有5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数量仅次于北京。二是成都有3000年可以考证的历史文化传承。同时,成都已具有相应的经济条件和经济水平。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通过近30年的发展,从GDP、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以及城镇人均收入和农村人均收入来看,成都都在比较高的水平。
13个战略功能区是成都未来发展的发动机
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总体规划按照田园城市的理念和要求,将整个成都分为四个总体功能区、13个市级战略功能区和11条示范线。
13个市级战略功能区分别是天府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区,金融总部商务区,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北部新城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西部新城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198”生态及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龙门山、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新能源产业功能区,新材料产业功能区,石化产业功能区,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国际铁路物流枢纽功能区。
“这13个市级战略功能区就是成都未来发展的发动机。”成都市规划局总规划师赵钢表示,未来,这13个功能区并非是单独的产业区域,而是形成一个具有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多功能新城,配套设施也非常完备。这13个战略功能区也将拉动成都优势产业率先发力,进入全国一流行列。
同时,在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这个新的定位和理念下,成都市城乡形态和空间布局总的要求就是要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城乡空间布局和人性化、生活化的城市空间结构,使它既有优美的田园风光,也有强大的现代化功能,并能体现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空间布局,要建成多中心的一个城市群,包括34个小市镇和151个小城镇。
刘仆表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实际上也是转变发展方式?一个是城市发展方式,一个是产业发展方式。
此外,要实现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宏伟目标,必须以强大的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成都市经委主任何礼表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迎头赶上,同时对传统产业实施技改,促使提档升级实现高端化,高端产业聚集化,努力构建以总部经济为核心、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基础,适应“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要求的强大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何礼透露,在一些新兴产业上,成都和沿海发达地区大致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在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速度有快有慢,主要还是看谁的工作做在前面,做得扎实,做得更有效。成都目前正在大力实施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战略,在新兴产业方面,比如新能源产业发展,成都市正抓紧推进包括太阳能发电、电动汽车、LED照明等在内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另外还有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目前也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全力促进。
可以想见,二十年后,成都不仅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城市,城市交通便捷,主城区公园绿地遍布,周围散布若干小城市,服务业非常发达,高新技术比肩世界一流的国际大都市,中国传统的文化与艺术、生活方式在这里得到现时代的充分演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幸福和谐,城市与乡村融为一体,成都人一直信奉的“天人合一”思想真正成为现实。
(本文作者为四川经济日报资深记者)
天府之国——成都,从不会缺故事。杜甫曾用如椽之笔写下“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张艺谋用恢弘镜头阐释“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2010年4月9日,酝酿已久的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概念规划图”一经公布,这块平静的土地迅速炸开了锅,从官方到民间,从工业到旅游,从房地产到轻轨、地铁,从平原到山川,都被一张“田园诗歌”般的概念规划图所打动。
“构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这不是成都的突发奇想,而是在其对过去六年统筹城乡发展的总结与提升,也是对西部内陆城市化进程的更高要求。道路尽管漫长,但是一旦这个目标实现,将在世界范围内树立起一个闪亮的标杆,成都也将随之真正成为一个独特而伟大的城市,成为人皆向往之地。
城乡统筹:一个内陆城市发展的突破点
八年前,成都走在了一个十字路口,一边是西部大开发的热潮涌动,另一边是东西部差距不断拉大的现实,加上成都本身城乡的二元分化发展,成都正被慢慢“边缘化”。一个有着3000年历史的古城,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该选择怎样的路径发展。
如何破解困局?成都提出的“田园城市”理念,其实就是要打破城乡对立的矛盾局面,走一条城市与农村互助双赢的新路。
2002年下半年,时任成都市市长的李春城给成都的各级领导布置了一个任务:熟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叶裕民所著的《中国的城市化之路》,思考成都未来改革的方向和方法。2003年,李春城担任市委书记之后,更是逢会必讲城乡一体化,把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其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发展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的“三集中”,到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再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成都城市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城乡统筹”一词。
“以前我们这儿可真穷,那时候我们最大的希望就是变成城里人,可是现在不一样了,连城里人都羡慕我们。”成都锦江区三圣乡的村民曾华美感慨这些年的变化。
所谓“三圣”,就是三国时的“刘关张”古代英豪,但刘关张的大名现在大概要被“五朵金花”所掩盖了。幸福村的“幸福梅林”,江家堰村的“江家菜地”,红砂村的“花乡农居”,驸马村的“东篱菊园”,万福村的“荷塘月色”,并称成都市的“五朵金花”,以花乡农居景区为特色,现在已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三圣乡绝不是成都市的个案。龙泉桃花节也办得红红火火。2003年至今,这里已经成功举办了7届桃花节,声名远播,每年吸引280多万游人前来度假,在为期10天左右的花期内旅游收入达亿元以上,切切实实地为农民带来了实惠。
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到成都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最早提出“田园城市”是英国人霍华德。霍华德是在认识到城市发展的弊端后,意图以“田园城市”理想限制与改造城市,进而改善人类的境遇。
成都市副市长刘仆表示,成都市的目标是——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与霍华德向往的目标大不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世界级、现代化、超大型和田园城市”四大基本要素与霍华德提出来的田园城市却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是世界级,是指具有世界影响,包括世界的经济影响力和文化影响力。第二是现代化。霍华德在100多年前提出了田园城市,翻译成中文后容易使人联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它只是一个田园,还谈不上城市。成都的田园城市是享受现代物质文明和现代精神文明的田园城市。第三是超大型。当时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是只有大约4平方公里、3万人的小规模,成都提出的超大型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成都1.24万平方公里,另一个是成都经济区约6.5万平方公里;从人口讲,成都户籍人口1200万,实际人口可能达1400万,未来30—50年成都的人口可能接近或超过2000万,而成都经济区的人口现在已超过3000万。所以说,超大型就是在一种大规模的城市群、大规模的城市体系、大规模的城乡体系下来建设田园城市。田园城市的本质还是落脚到城市,不是乡村。
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底气究竟是什么?中国城市规划院李晓江院长在编制成都市总体规划过程中,研究了成都的历史传承和自然条件,通过分析提出千年传承的“山、水、田、林”是成都构建现代田园城市的基础。一是山,有中国主要生态环境过渡带——龙门山脉,上接青藏高原,下接四川盆地,另一个是龙泉山。二是水,两千多年都江堰的水文明和水文化,养育和发育了天府之国和成都膏腴之地。三是田,成都是全国七大优质农区和七大优质耕地之一。四是林,主要是川西平原的林盘。我们的林盘具有全国独一无二的生态、文化及居住的传承。
其次,成都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一是成都周边有5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数量仅次于北京。二是成都有3000年可以考证的历史文化传承。同时,成都已具有相应的经济条件和经济水平。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通过近30年的发展,从GDP、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以及城镇人均收入和农村人均收入来看,成都都在比较高的水平。
13个战略功能区是成都未来发展的发动机
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总体规划按照田园城市的理念和要求,将整个成都分为四个总体功能区、13个市级战略功能区和11条示范线。
13个市级战略功能区分别是天府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区,金融总部商务区,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北部新城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西部新城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198”生态及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龙门山、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新能源产业功能区,新材料产业功能区,石化产业功能区,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国际铁路物流枢纽功能区。
“这13个市级战略功能区就是成都未来发展的发动机。”成都市规划局总规划师赵钢表示,未来,这13个功能区并非是单独的产业区域,而是形成一个具有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多功能新城,配套设施也非常完备。这13个战略功能区也将拉动成都优势产业率先发力,进入全国一流行列。
同时,在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这个新的定位和理念下,成都市城乡形态和空间布局总的要求就是要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城乡空间布局和人性化、生活化的城市空间结构,使它既有优美的田园风光,也有强大的现代化功能,并能体现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空间布局,要建成多中心的一个城市群,包括34个小市镇和151个小城镇。
刘仆表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实际上也是转变发展方式?一个是城市发展方式,一个是产业发展方式。
此外,要实现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宏伟目标,必须以强大的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成都市经委主任何礼表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迎头赶上,同时对传统产业实施技改,促使提档升级实现高端化,高端产业聚集化,努力构建以总部经济为核心、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基础,适应“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要求的强大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何礼透露,在一些新兴产业上,成都和沿海发达地区大致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在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速度有快有慢,主要还是看谁的工作做在前面,做得扎实,做得更有效。成都目前正在大力实施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战略,在新兴产业方面,比如新能源产业发展,成都市正抓紧推进包括太阳能发电、电动汽车、LED照明等在内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另外还有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目前也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全力促进。
可以想见,二十年后,成都不仅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城市,城市交通便捷,主城区公园绿地遍布,周围散布若干小城市,服务业非常发达,高新技术比肩世界一流的国际大都市,中国传统的文化与艺术、生活方式在这里得到现时代的充分演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幸福和谐,城市与乡村融为一体,成都人一直信奉的“天人合一”思想真正成为现实。
(本文作者为四川经济日报资深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