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商业急剧下滑的今天,与道德相关的话题重新引起了大众的关注,焦虑感充斥着现代文明的每一个角落。反百度联盟的出现,显示搜索引擎市场似乎已面临窘境。艾瑞咨询发布的2008年第3季度搜索引擎市场调查报告显示,百度期内的市场份额高达73.2%,领先谷歌超过50个百分点。同时,以流量为生的网站遭到沉重打击,业界对百度人工干预搜索结果、迫使用户参与其竞价排名的指责,正在不断升级。
在公布互联网搜索引擎新平台——“阿拉丁平台”计划之后,百度上海研发中心已经步入运营阶段。李彦宏表示,竞价排名的商业模式本身没有问题,百度不会放弃该业务模式,他自己则会在找到合适人选后考虑出让CEO职位。百度CTO李一男则表示,过多的垂直搜索会给用户带来混乱,百度超过1000名工程师投入到了“阿拉丁平台”的研发,以克服互联网大量“暗网”的障碍。假如现有信息流量是百亿级的话,暗网则是万亿级的——全球主流搜索公司都进行了大幅投入,百度丝毫不能放松。
百度的自由竞争立场很明确,李彦宏因此有理由强调其潜意识中的危机感:搜索引擎离破产永远只有30天。百度成立5年来不断创新,从基础搜索向竞价排名的转型,到顺应数字音乐潮流、网络社区化需求及Web2.0开发,其MP3搜索、百度贴吧、百度知道、百度传情、影视搜索、手机娱乐等增值服务,极大地延伸了互联网生态空间。
此间最大争议性在于,作为收费业务的竞价搜索排名,在商业领域是无可厚非的,但由于百度同时还是一个搜索服务提供商,搜索引擎在技术领域应该具备中立客观的道德属性。尽管追求商业利润的最大化是企业存在的终极价值,但搜索引擎的基本价值观所推动的社会责任早已被寄予了客观与公正的大众共识,问题的焦点似乎已经转移到“商业社会应当维系怎样的道德标准”。
一度拥有取代微软帝国势能的Linux阵线,通过其免费使用的宗旨及自由便捷的平台轻松击败了以Unix为代表的早期主流系统。然而,Linux并未如愿完成以下两大目标:技术领域的超越和市场普及的深入。首先,作为替代品竞争样板的Linux同样无法解决安全性障碍;其次,Linux未能在分散开发过程中建立真正的商业联盟,更准确地说是未能培育具备足够影响力的产业链;关键的是,Linux直到目前仍然不能自圆其说——开源系统并不必然是最优系统,尽管越来越多的人们对视窗不满。至于Unix,则离大众越来越远了。
互联网成为新的全球经济增长引擎,除了过去一段时期的盲目烧钱,我们可以感受到它给世界带来的诸多崭新变革,我们也听到许多互联网商业领袖在阐述未来的工作、生活、娱乐和学习模式,它不仅提高着社会效率,并根本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如果我们接受传统的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理论,那么,我们也应当包容新的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重塑。
毫无疑问,全球化并非所有企业的理想解决方案,但任何一家企业在当今全球化潮流之下,必然要选择不同的生存基础与发展模式。而搜索引擎的价值,在于对传统载体的颠覆。
可以设想,未来Marketing的绩效日趋依赖响应速度和创新周期,这绝非传统平台可以胜任。在传播领域的课题研究当中,时效的诉求远远超出其他指标,原因很简单,大众习惯了海量的信息冲击,认知疲劳早已成为企业的推广瓶颈——假如点击率数据可作为衡量门户价值的关键因素,那么搜索引擎的吸引力是与信息更新密切相关的。在华尔街,不会有投资者愚蠢到花200美元去购买1股公司股票,除非这家公司为投资者提供了巨大的成长前景诱惑,并在报告期内拥有漂亮的业绩和稳健的财务。谷歌在10年前做到了,百度也在5年前做到了,并且即使存在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搜索引擎的增长预期似乎也看不到更多的阻力,而专注所导致的单一盈利模式仍被认为是安全的优势。
眼下,对百度商业模式的抵触渐渐演变成对李彦宏本人的批判,更有一些危机公关专家将其列为跨年度的案例研究对象,不免有矫枉过正之嫌。
垄断之说暂告一段落,百度毕竟离这顶“高帽”相距甚远,而“不正当竞争”责难的此起彼伏,不难看出是市场化宗旨在翻越道德门槛的时候变异成为一种精神枷锁,其中的玄机在于如下一个命题:百度既然有收费的权利,是否也应承担免费的义务?
并非刻意强调所谓的“民族产业”彪炳,事实上那种阿Q的惯性在当今中国已经悄悄地弱化,何况百度及其中国搜索引擎尚未达到产业化高度。但是,百度的确给国人揭示了一系列较为纯粹的商业素材——它是一种脱离了传统渠道推进和政企融合模式的理念,继而质变为对真实需求的前瞻把握。它在非商业层面的表现并不完美,却丝毫无碍于其在投资者眼里优秀的公允价值,并继续为大众的下一代互联网梦想提供具亲和力的支撑。
如果一定要给百度套上道德框架,它更有理由将商业素材发挥充分。在中国,百度已经超越谷歌成就了不凡的商业奇迹,恰恰是这样的道德舆论环境有可能导致其迷失在对未来的预期中。纯粹的商业难道不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道德守则的一部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