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活动是人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语文学习中,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选取《拣麦穗》一文,以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为主要出发点,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品味作者对人性真善美的讴歌以及拓展对比阅读等环节编写导学案,并完成与之相对应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初中语文;一课一导;审美鉴赏;创造
在均安中学推广“一课一导”课改模式之浪潮下,教师针对其授课内容,编写围绕教学内容、并能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导学案,已成为课改最为重要的一环。近两年,辅之思维导图进课堂,更是提高了文科学习效率,锻炼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笔者以《拣麦穗》一课为例,基于“一课一导”背景下,阐述如何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素养能力。
一、概念解释
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面对具体的现实生活情境时,分析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是学生个体解决语言文字领域和现实生活问题时所需的语文学科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正在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素养做出了明确说明:“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文字运用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素养”是指语文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和关键内容,主要包括“语言建构和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笔者本文中提及的语文学科素养中“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其中包括审美感情、审美品位、审美表达和审美创造。
二、实践体现
1.文本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的价值
《拣麦穗》是一篇叙事散文,通过对农村姑娘拣麦穗、“备嫁妆”情景的描写,以及“我”与卖灶糖老汉的一段交往,充分地展现了人间那种朴素的无比企望的真情。从散文的文学体裁上看,散文的写作方式灵活,有“形散神不散”之称,主要用来抒发作者真情实感,以优美真挚的语言为特色。从文章特色上看,本文演绎了小女孩对老汉从天真单纯的喜欢到依恋,进而思念,不断升华的感情故事。因此,本文作为教学蓝本,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
2.从审美鉴赏出发
①定义及鉴赏价值。审美鉴赏的定义是:能感受和体验语言文字作品所表现的形象美和情感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语言和文学作品,分析其思想情感和语言特点。
②教学目标。本节《拣麦穗》有三个教学目标,第一个教学目标为:“细读课文,鉴赏文中对老汉、小女孩的细节描写,分析老汉、小女孩的人物形象及其特点。”要求学生将文中两位主人公老汉和小女孩的语言简单梳理出来,并根据这些语言,鉴赏两位主人公的人物形象,用形容词概括其特点。
③导学案设计。相对应地,笔者为了令学生直观地感受,作者如何通过两位主人公的语言来刻画其人物形象,在预习案设计思维导图板块,令学生可在快速梳理文中主人公的细节描写之后,鉴赏文中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导学案设计如下。
问题导学:鉴赏形象。精读课文,品味文中对小女孩和老汉细节描写(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的片段,用思维导图梳理出来,并总结从这些细节描写里面,你能得出怎么样的人物形象?
《拣麦穗》导学案:学生预习案图例
《拣麦穗》写于上世纪70年代,展现的是当时的农村生活图景:环境闭塞,观念落后,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却纯洁无瑕。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会重新关注文中对两位主人公的细节描写,如语言描写“你家住在呵哒?”“我要嫁给那个卖灶糖的老汉!”“娃呀,你太小哩”等,这些语言描写真实重现了当时农村的生活风貌,代入感强,学生在此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不同时代、不同语言风格的文学作品的魅力。学生在梳理完文中的细节描写之后,需要对这些描写进行审美分析,鉴赏這两位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如,小女孩的语言“我要嫁给那个买灶糖的老汉!”六七岁的小姑娘还不懂婚姻为何物,在二姨的撺掇下,懵懂地说出了这样的话,学生自然而然可以概括出小女孩的性格特点:天真无邪,童真烂漫。这一个题目的设计,可令学生感受和体验语言文字作品所表现的形象美和情感美,完成审美鉴赏素养的培养。
《拣麦穗》导学案:教师思维导图图例
3.从审美体验出发
①定义。审美体验的定义是:能运用语言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现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态度和观念。
②教学目标。《拣麦穗》一课第三个学习目标为:“诵读感悟,品味本文真挚细腻的情感,感悟人与人之间至真至善的感情以及作者对人性美的讴歌。”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前文说到,《拣麦穗》的写作背景为上世纪70年代的农村社会,这距离我们学生的现实生活环境较远,学生会比较难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但在散文教学中,散文的主旨思想及审美感情是教学的核心,学生不仅要会理解文章的情感,而且还要会说、会写,这才是本课培养审美体验素养的目的所在。
③导学案设计。本文有一个理解难点:在文中,不仅主人公小女孩在“拣麦穗”,其他的农村姑娘也在“拣麦穗”。很显然,本文主要刻画的人物是小女孩,农村女孩只作为背景人物存在,但为什么文章的开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姑娘们“拣麦穗”呢?这明显不是作者的废话,因此为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创作意图,笔者在探究案中设置了这个问题:“本文主要围绕着‘我’的故事和‘我’的梦想展开,但为什么开头描写的是拣麦穗的姑娘的梦想?”
梦想是美好的,尤其在《拣麦穗》一文中,小女孩(“我”)的梦想与拣麦穗的姑娘的梦想都是那么纯洁动人。因为老汉真心待小女孩好,不求回报地关怀、照顾她,因此小女孩的梦想是嫁给这个老汉,这固然是句玩笑话,背后蕴含的其实是老汉那颗真诚待人的纯洁心灵,感染了小女孩,也感动了所有人。拣麦穗的姑娘之所以要“拣麦穗”,是因为她们要将这些麦穗变卖换钱备嫁妆,在经济落后、知识匮乏的农村里面,嫁一个好夫婿,便是农村姑娘们最美的梦想。笔者的探究案以“梦想”为关键词,引导学生的审美意识,要求学生表达其对美好事物的认识和态度。更深一层,开头为何要描写与文中主人公不相干的拣麦穗的姑娘,是为了达到对比作用,以拣麦穗的姑娘们梦而不得便疲于反抗的表现,与小女孩虽美梦破碎却永远心存希望作对比,突出作者对人性真善美的讴歌,既提升了学生的审美体验能力,又与教学目标完美契合。 以下为探究案题目答案。
问:本文主要围绕着“我”的故事和“我”的梦想展开,但为什么开头描写的是拣麦穗的姑娘的梦想?
答:文章以姑娘们拣麦穗开篇,介绍了当时的婚姻背景:广大农村还较落后,广大农村妇女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农村姑娘也没有采取行动勇敢地追求梦想。姑娘们的梦破灭了,便丢掉梦想,屈服于命运;而“我”自老汉去世后,直到现在都依然执着地追寻那份美好纯真的感情,这种对比更能表达出“我”,乃至作者,对人与人之间纯真感情的怀念与渴望。
4.从审美创造出发
①定义。审美创造的定义为: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具有创新意识。
②导学案设计。文章学习至此,学生已经掌握了这节课的几个重点:人物形象、象征手法的理解与运用、作者对真善美的讴歌等,已经基本完成学习任务。但既然要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和创造素养,仅仅基于课文上的内容,似乎略为浅薄。笔者想起之前的阅读课班上统一借了一本书,是路遥的《人生》,里面的背景同样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女主人公同样是纯真善良的代表。因此,为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笔者在拓展案中设置了一个对比阅读问题:
“少女情怀总是诗。”文中描述的拣麦穗的姑娘们对婚姻怀着向往与憧憬,这种纯真又美好的感情感动了你我。联系阅读课上读过的《人生》一书,书中的刘巧珍与拣麦穗的姑娘们、“我”有何异同?
这个问题跳出了课本学习的框框,学生通过联系自己阅读过的课外书籍,对比课文中与之相似的人物形象,体现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人生》是一本短篇小说,虽然情节简单,学生还记忆犹新,但面对这么具体的问题,笔者摘抄了一些书中的选段,唤起学生记忆,供学生们快速把握刘巧珍的人物形象。
《拣麦穗》课件截图
其次,笔者用一个表格对刘巧珍、小女孩、拣麦穗的姑娘三者对爱情的态度总结出来,学生通过比对可发现,拣麦穗的姑娘们美梦破灭却不求反抗,而巧珍和小女孩面對爱情的破灭,依旧振作向上,积极面对。最后,学生可以感受到:梦想是要有的,但梦想破灭并不可怕,只要敢于面对,乐观顽强,人生的篇章亦可再次创造,这也是笔者教学这篇文章的审美意义所在。
三、结语
语文活动是人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并逐渐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位。因此,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笔者选取《拣麦穗》一文,以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为主要出发点,通过思维导图、品味作者对人性真善美的讴歌以及拓展对比阅读等环节编写导学案并完成教学设计,希望学生能培育“追梦”的勇气与能力。
参考文献:
[1]郑国民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语文学科能力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2.
[2]王磊.学科能力构成及其表现研究——基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与迁移创新导向的多维整合模型[J].教育研究,2016(9):83-92.
【关键词】初中语文;一课一导;审美鉴赏;创造
在均安中学推广“一课一导”课改模式之浪潮下,教师针对其授课内容,编写围绕教学内容、并能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导学案,已成为课改最为重要的一环。近两年,辅之思维导图进课堂,更是提高了文科学习效率,锻炼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笔者以《拣麦穗》一课为例,基于“一课一导”背景下,阐述如何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素养能力。
一、概念解释
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面对具体的现实生活情境时,分析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是学生个体解决语言文字领域和现实生活问题时所需的语文学科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正在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素养做出了明确说明:“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文字运用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素养”是指语文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和关键内容,主要包括“语言建构和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笔者本文中提及的语文学科素养中“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其中包括审美感情、审美品位、审美表达和审美创造。
二、实践体现
1.文本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的价值
《拣麦穗》是一篇叙事散文,通过对农村姑娘拣麦穗、“备嫁妆”情景的描写,以及“我”与卖灶糖老汉的一段交往,充分地展现了人间那种朴素的无比企望的真情。从散文的文学体裁上看,散文的写作方式灵活,有“形散神不散”之称,主要用来抒发作者真情实感,以优美真挚的语言为特色。从文章特色上看,本文演绎了小女孩对老汉从天真单纯的喜欢到依恋,进而思念,不断升华的感情故事。因此,本文作为教学蓝本,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
2.从审美鉴赏出发
①定义及鉴赏价值。审美鉴赏的定义是:能感受和体验语言文字作品所表现的形象美和情感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语言和文学作品,分析其思想情感和语言特点。
②教学目标。本节《拣麦穗》有三个教学目标,第一个教学目标为:“细读课文,鉴赏文中对老汉、小女孩的细节描写,分析老汉、小女孩的人物形象及其特点。”要求学生将文中两位主人公老汉和小女孩的语言简单梳理出来,并根据这些语言,鉴赏两位主人公的人物形象,用形容词概括其特点。
③导学案设计。相对应地,笔者为了令学生直观地感受,作者如何通过两位主人公的语言来刻画其人物形象,在预习案设计思维导图板块,令学生可在快速梳理文中主人公的细节描写之后,鉴赏文中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导学案设计如下。
问题导学:鉴赏形象。精读课文,品味文中对小女孩和老汉细节描写(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的片段,用思维导图梳理出来,并总结从这些细节描写里面,你能得出怎么样的人物形象?
《拣麦穗》导学案:学生预习案图例
《拣麦穗》写于上世纪70年代,展现的是当时的农村生活图景:环境闭塞,观念落后,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却纯洁无瑕。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会重新关注文中对两位主人公的细节描写,如语言描写“你家住在呵哒?”“我要嫁给那个卖灶糖的老汉!”“娃呀,你太小哩”等,这些语言描写真实重现了当时农村的生活风貌,代入感强,学生在此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不同时代、不同语言风格的文学作品的魅力。学生在梳理完文中的细节描写之后,需要对这些描写进行审美分析,鉴赏這两位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如,小女孩的语言“我要嫁给那个买灶糖的老汉!”六七岁的小姑娘还不懂婚姻为何物,在二姨的撺掇下,懵懂地说出了这样的话,学生自然而然可以概括出小女孩的性格特点:天真无邪,童真烂漫。这一个题目的设计,可令学生感受和体验语言文字作品所表现的形象美和情感美,完成审美鉴赏素养的培养。
《拣麦穗》导学案:教师思维导图图例
3.从审美体验出发
①定义。审美体验的定义是:能运用语言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现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态度和观念。
②教学目标。《拣麦穗》一课第三个学习目标为:“诵读感悟,品味本文真挚细腻的情感,感悟人与人之间至真至善的感情以及作者对人性美的讴歌。”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前文说到,《拣麦穗》的写作背景为上世纪70年代的农村社会,这距离我们学生的现实生活环境较远,学生会比较难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但在散文教学中,散文的主旨思想及审美感情是教学的核心,学生不仅要会理解文章的情感,而且还要会说、会写,这才是本课培养审美体验素养的目的所在。
③导学案设计。本文有一个理解难点:在文中,不仅主人公小女孩在“拣麦穗”,其他的农村姑娘也在“拣麦穗”。很显然,本文主要刻画的人物是小女孩,农村女孩只作为背景人物存在,但为什么文章的开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姑娘们“拣麦穗”呢?这明显不是作者的废话,因此为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创作意图,笔者在探究案中设置了这个问题:“本文主要围绕着‘我’的故事和‘我’的梦想展开,但为什么开头描写的是拣麦穗的姑娘的梦想?”
梦想是美好的,尤其在《拣麦穗》一文中,小女孩(“我”)的梦想与拣麦穗的姑娘的梦想都是那么纯洁动人。因为老汉真心待小女孩好,不求回报地关怀、照顾她,因此小女孩的梦想是嫁给这个老汉,这固然是句玩笑话,背后蕴含的其实是老汉那颗真诚待人的纯洁心灵,感染了小女孩,也感动了所有人。拣麦穗的姑娘之所以要“拣麦穗”,是因为她们要将这些麦穗变卖换钱备嫁妆,在经济落后、知识匮乏的农村里面,嫁一个好夫婿,便是农村姑娘们最美的梦想。笔者的探究案以“梦想”为关键词,引导学生的审美意识,要求学生表达其对美好事物的认识和态度。更深一层,开头为何要描写与文中主人公不相干的拣麦穗的姑娘,是为了达到对比作用,以拣麦穗的姑娘们梦而不得便疲于反抗的表现,与小女孩虽美梦破碎却永远心存希望作对比,突出作者对人性真善美的讴歌,既提升了学生的审美体验能力,又与教学目标完美契合。 以下为探究案题目答案。
问:本文主要围绕着“我”的故事和“我”的梦想展开,但为什么开头描写的是拣麦穗的姑娘的梦想?
答:文章以姑娘们拣麦穗开篇,介绍了当时的婚姻背景:广大农村还较落后,广大农村妇女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农村姑娘也没有采取行动勇敢地追求梦想。姑娘们的梦破灭了,便丢掉梦想,屈服于命运;而“我”自老汉去世后,直到现在都依然执着地追寻那份美好纯真的感情,这种对比更能表达出“我”,乃至作者,对人与人之间纯真感情的怀念与渴望。
4.从审美创造出发
①定义。审美创造的定义为: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具有创新意识。
②导学案设计。文章学习至此,学生已经掌握了这节课的几个重点:人物形象、象征手法的理解与运用、作者对真善美的讴歌等,已经基本完成学习任务。但既然要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和创造素养,仅仅基于课文上的内容,似乎略为浅薄。笔者想起之前的阅读课班上统一借了一本书,是路遥的《人生》,里面的背景同样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女主人公同样是纯真善良的代表。因此,为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笔者在拓展案中设置了一个对比阅读问题:
“少女情怀总是诗。”文中描述的拣麦穗的姑娘们对婚姻怀着向往与憧憬,这种纯真又美好的感情感动了你我。联系阅读课上读过的《人生》一书,书中的刘巧珍与拣麦穗的姑娘们、“我”有何异同?
这个问题跳出了课本学习的框框,学生通过联系自己阅读过的课外书籍,对比课文中与之相似的人物形象,体现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人生》是一本短篇小说,虽然情节简单,学生还记忆犹新,但面对这么具体的问题,笔者摘抄了一些书中的选段,唤起学生记忆,供学生们快速把握刘巧珍的人物形象。
《拣麦穗》课件截图
其次,笔者用一个表格对刘巧珍、小女孩、拣麦穗的姑娘三者对爱情的态度总结出来,学生通过比对可发现,拣麦穗的姑娘们美梦破灭却不求反抗,而巧珍和小女孩面對爱情的破灭,依旧振作向上,积极面对。最后,学生可以感受到:梦想是要有的,但梦想破灭并不可怕,只要敢于面对,乐观顽强,人生的篇章亦可再次创造,这也是笔者教学这篇文章的审美意义所在。
三、结语
语文活动是人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并逐渐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位。因此,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笔者选取《拣麦穗》一文,以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为主要出发点,通过思维导图、品味作者对人性真善美的讴歌以及拓展对比阅读等环节编写导学案并完成教学设计,希望学生能培育“追梦”的勇气与能力。
参考文献:
[1]郑国民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语文学科能力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2.
[2]王磊.学科能力构成及其表现研究——基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与迁移创新导向的多维整合模型[J].教育研究,2016(9):8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