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荷兰是为了去看凡·高的画,这个人对我影响很大。
他告诉我,人要对自己诚实、诚恳,才能到我们的境界。
挫折不是不好的事情,它是用作创作的力量。”
──徐克
在纯白的空间里,窗外偶尔有摩托车的引擎声,淡淡的雪茄味道,然后就是安静。他不讲话的时候,每一个表情里都是严肃,好像空气都要跟着稠密起来;而一旦说起他有兴趣的事,即使是谈了几十年的电影,眼神里总要闪现出温柔,便自顾自地谈笑起来──他就是徐克,身边的人都叫他“老爷”,亲切又恭敬。他和你想象的差不多,睿智、有幽默感,并随心所欲。
蝴蝶效应
有一种猜想,假如不是徐克要尝试3D水下摄影,你肯定觉得“在9米深的水池里动用了十多位潜水员辅助,请澳大利亚水下3D摄影师掌镜全球唯一水下3D摄影机”有些不可思议。而一切“不可思议”在徐克面前都显得不重要,他只会说一句,为什么不行?
1969年徐克到美国去学电影,“我从学校出来,到纽约的工业里做了一段时间,发现从学生到工业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我们常常花了好多年在学校里学东西,出来工作发现和工业其实是没有发生匹配的,你要修改你的看法,你那么辛苦去建立起来的系统都要改变。而到了工业里,在不同的族群也有不同的想法。”
十年后,徐克在香港执导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蝶变》,就像蝴蝶效应一样,“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命’。”这部奇幻武侠电影不仅成为香港新浪潮“先声之作”,对徐克自身的影响更是深远至今。
“那时候我总是搬着蝴蝶跑来跑去,后来有人问我你为什么不用特效?我才开始思考特效的问题。”在研究过程中,身边太多人劝他“算了”,因为“特效这件事儿中国人不能碰”,徐克反问,为什么不行?──“就算你做了你可以好得过好莱坞吗?”徐克又问,为什么不行?
“为什么不行?”成了一种思维方式,这不是要较劲,而是他真的好奇。对徐克而言,独特的梦想和充满好奇心的思考是很自然的事,“也许只是没有打开空间,大家对特效还陌生和不熟悉。那就一定要有人尝试!而且,实在不是没有人试过,实在是已经有很多人都做过了。我们中国十几亿人,文化深远,不能却步。”徐克这样说的时候,有一种荡气回肠的侠气,又透露出孩子一样的真切。大部分的人容易被不了解的事情迷惑,他只觉得,无非是复杂的挑战而已。
诚实的触觉
一个人绝不可以让自己心灵里的火熄灭掉,而要让它始终不断地燃烧。你知不知道,这是诚实的人保存在艺术中的最终必要的东西!然而并不是谁都懂得,美好的作品的秘密在于有真实与诚挚的感情。
──凡·高
徐克喜欢旅行,方向总是朝着印度、尼泊尔这种文化氛围鲜明的地域,但他特意跑去荷兰是为了看凡·高的画。这位表现主义先驱对他影响很大,“他告诉我,人要对自己诚实、诚恳,才能到我们的境界。挫折不是不好的事情,它可以是用作创作的力量。”
作为创作者就是会有一个习惯,一定要有冲动和激情,对某种事情有强烈反应和强烈需要,去创作可以与人分享的东西。“我们去观察一个人、一个事情、一个新闻,我们会想到为什么会这样?哪怕是一个飞机降落有意外,这个事情牵涉到什么样的人、事、物,你就会发现这个事情的发生有来龙去脉,以及后面的影响,很多的可能性……然后就会出故事。”
徐克常常会提醒自己,“做一个事情太多就会没有敏锐点”,于是要跟同行、朋友、观众有很真诚的交流。如果拍太多同样类型的东西,以为是有很多经验,却会因为太熟悉而没感觉。“还是要不断吸收新的东西,这个时代外界给你的新的信息。你还必须要了解和你兴趣相同的人。找到同一类人,了解他的初衷,理解他为什么这么想,他未必成功,但他一定有原因。”
“凡·高在他在世的那些年,作品都不被承认,但却流传到现在,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力。”很多时候,当代未必认同的,不代表它没意义,“所以触觉很重要,对自己诚实是必要的态度,会得到很多。作品必须有精神和感觉的交流,也要有诚意去了解别人的想法。我们都是在反映这个年代的创作者,做任何事情,都要尽量打开自己的空间,放大自己的想法。”
自由的鹿
在美国学习电视制作的时候,有一次在棚里做摄影师,三个人每人负责一部机器拍舞蹈,忽然一位教授就跑下来拍拍徐克的肩膀,你看那些影子多漂亮?他于是将摄影机转向墙上的影子,便由此感受到,即使是别人不注意的事情,也是有很有趣的可能性。
这给徐克带来一种新的认识和好奇心,就好像去旅行时,他不会只见到城市、酒店、餐厅而已。他要找到自己的方式,“旅行不是为了减压这么简单,也不是只为换换环境。是你到了一个社会、文化背景里去,要结合跟自己的关系,而不是点到为止就跑回来。”
有时候我们去一个地方以为是这样,其实他不是这样。“不是从书本或者其它人给的一些印象,所以我觉得旅行是要对一个地方有认识,而且认识的程度深一点是最好的。比如说我们去印度、非洲也好,觉得不错,就不再回去了。可是你再回去其实就会有新的认识,认识当地人,你的概念会更清楚。”
常常去京都,因为觉得那里似乎布满中国唐朝遗留下来的痕迹。“在京都他们保持得很好,民风也不错。文化气息来讲,我觉得在中国我们也可以把我们传统的东西做得很整齐,思考怎么能让它保存得更好,发扬得更好。我去过很多次京都,每次都有不同的经验。特别是不同季节的时候,大自然和城市的关系很微妙。”
另一个让徐克难忘的景象,是从京都到奈良去的路上,有一个区域是博物馆。“博物馆外面有很多自由的鹿,没有人管,它们生活在路边、花园里,甚至人行道上。它们走到路上,没有人去伤害它们,它们也习惯和人在一起。这在人的社会里很少见到,它们特别不怕人,还会追人讨吃的。怎么做得到呢?一定是有人很有安排,让鹿活在人的世界里,不断鼓励它和人接触。 世界上还有没有其他这样的地方我不知道。我去过非洲safari(游猎),动物园里是不让人下车的,有些动物可能伤人。可是在奈良,那些鹿你摸得到,你可以和它玩。鹿都高大,但不会攻击人,人和动物、自然的关系很好。”他用手比出鹿角的样子,露出好奇的神情,他总归是喜爱自由自在地漫游,随心所欲地思考,让心灵不受羁绊地赏玩这个世界的种种奇事妙物。
一种沟通
第一次拿起相机的徐克,惊讶地发现镜头可以改变人们看世界的角度,电影和人的关系是很密切的情绪。“我们需要电影和我们需要音乐一样,开心或者不开心,都需要填补我们的精神空虚,需要跟外界有关系的东西。特别是当你牵涉到电影的时候,它很庞大,它是一个综合体,它会带来很多不同的感受,会补充生活中不足够的地方。”
电影对徐克而言早已是骨血里的东西,他更觉得人们现在都很需要这些精神食粮,“以前我们休闲的时间比较多,体会就会深刻一点。现在人们都很忙,在大都市里跑来跑去,为了要追一个时间表,为了要依照一个系统去做事情。也许我们很多东西就要放下,特别是我们关于自己的感受,我们追去的东西也迷失了。”
是的,以前我们追求的东西不一定是对的,可是至少我们有一些想得到的东西。“而电影会让我们再次记起,曾经的想法、感受、希望、期待。这些东西是电影和人绑在一起的很大的原因,它是主控你生活的精神力量。这些东西不是教育作用,是精神互动的状态,是一种沟通。”
可以上升到精神沟通的一定是没有界限的,1993年徐克监制的作品《少年黄飞鸿铁马骝》似乎早被尘封,而2001年时借《卧虎藏龙》获奖之风,被美国人拿出来再映了一轮,票房打进了排行榜前十。
或许徐克提到凡·高的真正用意是,要有未来意识,要对自己诚实,对手也只是自己而已,只要用心创作了,功过自在后人评述。徐克既像所有专于创作的艺术家一样醉心于打造可以传世的作品,他也在用电影和这个世界玩着冒险游戏。他可以让自己完全纵身于刺激之中,愈是投入,就愈是丰富。
凡·高被认为是“最孤独的男人”,一生不被理解,好在作品即是存在最有力的语言,画作替他抚慰同类人的灵魂,完成与这个世界的沟通,比他想象过的更持久。
LADY:您觉得您创造力、想象力的源泉是什么?
徐克:很多方面的,如果你非要说是什么,那可能就是身体里的生理的基因,分泌出来的荷尔蒙,所刺激到脑细胞。
LADY:作为创作者您觉得什么最重要?
徐克:一个画家、一个音乐家也好,最重要的是对事情的触觉和敏锐点。如果有,就不需要别人特别去提,就会有积累出来。不断创作的同时也不断地吸收,除非你对做的事情失去兴趣和热情。
LADY:您怎么看待外界都说您有“冒险精神”?
徐克:很多人因为压力太大而不愿意尝试,拍电影应该尽可能地减压。其实我们拍一部影片,主要是因为喜欢这个题材,想以自己的方式把电影拍得最好,同观众分享自己的一些思考与感受。所以,我认为一个导演应该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电影上,而不要考虑其他的事情。
他告诉我,人要对自己诚实、诚恳,才能到我们的境界。
挫折不是不好的事情,它是用作创作的力量。”
──徐克
在纯白的空间里,窗外偶尔有摩托车的引擎声,淡淡的雪茄味道,然后就是安静。他不讲话的时候,每一个表情里都是严肃,好像空气都要跟着稠密起来;而一旦说起他有兴趣的事,即使是谈了几十年的电影,眼神里总要闪现出温柔,便自顾自地谈笑起来──他就是徐克,身边的人都叫他“老爷”,亲切又恭敬。他和你想象的差不多,睿智、有幽默感,并随心所欲。
蝴蝶效应
有一种猜想,假如不是徐克要尝试3D水下摄影,你肯定觉得“在9米深的水池里动用了十多位潜水员辅助,请澳大利亚水下3D摄影师掌镜全球唯一水下3D摄影机”有些不可思议。而一切“不可思议”在徐克面前都显得不重要,他只会说一句,为什么不行?
1969年徐克到美国去学电影,“我从学校出来,到纽约的工业里做了一段时间,发现从学生到工业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我们常常花了好多年在学校里学东西,出来工作发现和工业其实是没有发生匹配的,你要修改你的看法,你那么辛苦去建立起来的系统都要改变。而到了工业里,在不同的族群也有不同的想法。”
十年后,徐克在香港执导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蝶变》,就像蝴蝶效应一样,“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命’。”这部奇幻武侠电影不仅成为香港新浪潮“先声之作”,对徐克自身的影响更是深远至今。
“那时候我总是搬着蝴蝶跑来跑去,后来有人问我你为什么不用特效?我才开始思考特效的问题。”在研究过程中,身边太多人劝他“算了”,因为“特效这件事儿中国人不能碰”,徐克反问,为什么不行?──“就算你做了你可以好得过好莱坞吗?”徐克又问,为什么不行?
“为什么不行?”成了一种思维方式,这不是要较劲,而是他真的好奇。对徐克而言,独特的梦想和充满好奇心的思考是很自然的事,“也许只是没有打开空间,大家对特效还陌生和不熟悉。那就一定要有人尝试!而且,实在不是没有人试过,实在是已经有很多人都做过了。我们中国十几亿人,文化深远,不能却步。”徐克这样说的时候,有一种荡气回肠的侠气,又透露出孩子一样的真切。大部分的人容易被不了解的事情迷惑,他只觉得,无非是复杂的挑战而已。
诚实的触觉
一个人绝不可以让自己心灵里的火熄灭掉,而要让它始终不断地燃烧。你知不知道,这是诚实的人保存在艺术中的最终必要的东西!然而并不是谁都懂得,美好的作品的秘密在于有真实与诚挚的感情。
──凡·高
徐克喜欢旅行,方向总是朝着印度、尼泊尔这种文化氛围鲜明的地域,但他特意跑去荷兰是为了看凡·高的画。这位表现主义先驱对他影响很大,“他告诉我,人要对自己诚实、诚恳,才能到我们的境界。挫折不是不好的事情,它可以是用作创作的力量。”
作为创作者就是会有一个习惯,一定要有冲动和激情,对某种事情有强烈反应和强烈需要,去创作可以与人分享的东西。“我们去观察一个人、一个事情、一个新闻,我们会想到为什么会这样?哪怕是一个飞机降落有意外,这个事情牵涉到什么样的人、事、物,你就会发现这个事情的发生有来龙去脉,以及后面的影响,很多的可能性……然后就会出故事。”
徐克常常会提醒自己,“做一个事情太多就会没有敏锐点”,于是要跟同行、朋友、观众有很真诚的交流。如果拍太多同样类型的东西,以为是有很多经验,却会因为太熟悉而没感觉。“还是要不断吸收新的东西,这个时代外界给你的新的信息。你还必须要了解和你兴趣相同的人。找到同一类人,了解他的初衷,理解他为什么这么想,他未必成功,但他一定有原因。”
“凡·高在他在世的那些年,作品都不被承认,但却流传到现在,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力。”很多时候,当代未必认同的,不代表它没意义,“所以触觉很重要,对自己诚实是必要的态度,会得到很多。作品必须有精神和感觉的交流,也要有诚意去了解别人的想法。我们都是在反映这个年代的创作者,做任何事情,都要尽量打开自己的空间,放大自己的想法。”
自由的鹿
在美国学习电视制作的时候,有一次在棚里做摄影师,三个人每人负责一部机器拍舞蹈,忽然一位教授就跑下来拍拍徐克的肩膀,你看那些影子多漂亮?他于是将摄影机转向墙上的影子,便由此感受到,即使是别人不注意的事情,也是有很有趣的可能性。
这给徐克带来一种新的认识和好奇心,就好像去旅行时,他不会只见到城市、酒店、餐厅而已。他要找到自己的方式,“旅行不是为了减压这么简单,也不是只为换换环境。是你到了一个社会、文化背景里去,要结合跟自己的关系,而不是点到为止就跑回来。”
有时候我们去一个地方以为是这样,其实他不是这样。“不是从书本或者其它人给的一些印象,所以我觉得旅行是要对一个地方有认识,而且认识的程度深一点是最好的。比如说我们去印度、非洲也好,觉得不错,就不再回去了。可是你再回去其实就会有新的认识,认识当地人,你的概念会更清楚。”
常常去京都,因为觉得那里似乎布满中国唐朝遗留下来的痕迹。“在京都他们保持得很好,民风也不错。文化气息来讲,我觉得在中国我们也可以把我们传统的东西做得很整齐,思考怎么能让它保存得更好,发扬得更好。我去过很多次京都,每次都有不同的经验。特别是不同季节的时候,大自然和城市的关系很微妙。”
另一个让徐克难忘的景象,是从京都到奈良去的路上,有一个区域是博物馆。“博物馆外面有很多自由的鹿,没有人管,它们生活在路边、花园里,甚至人行道上。它们走到路上,没有人去伤害它们,它们也习惯和人在一起。这在人的社会里很少见到,它们特别不怕人,还会追人讨吃的。怎么做得到呢?一定是有人很有安排,让鹿活在人的世界里,不断鼓励它和人接触。 世界上还有没有其他这样的地方我不知道。我去过非洲safari(游猎),动物园里是不让人下车的,有些动物可能伤人。可是在奈良,那些鹿你摸得到,你可以和它玩。鹿都高大,但不会攻击人,人和动物、自然的关系很好。”他用手比出鹿角的样子,露出好奇的神情,他总归是喜爱自由自在地漫游,随心所欲地思考,让心灵不受羁绊地赏玩这个世界的种种奇事妙物。
一种沟通
第一次拿起相机的徐克,惊讶地发现镜头可以改变人们看世界的角度,电影和人的关系是很密切的情绪。“我们需要电影和我们需要音乐一样,开心或者不开心,都需要填补我们的精神空虚,需要跟外界有关系的东西。特别是当你牵涉到电影的时候,它很庞大,它是一个综合体,它会带来很多不同的感受,会补充生活中不足够的地方。”
电影对徐克而言早已是骨血里的东西,他更觉得人们现在都很需要这些精神食粮,“以前我们休闲的时间比较多,体会就会深刻一点。现在人们都很忙,在大都市里跑来跑去,为了要追一个时间表,为了要依照一个系统去做事情。也许我们很多东西就要放下,特别是我们关于自己的感受,我们追去的东西也迷失了。”
是的,以前我们追求的东西不一定是对的,可是至少我们有一些想得到的东西。“而电影会让我们再次记起,曾经的想法、感受、希望、期待。这些东西是电影和人绑在一起的很大的原因,它是主控你生活的精神力量。这些东西不是教育作用,是精神互动的状态,是一种沟通。”
可以上升到精神沟通的一定是没有界限的,1993年徐克监制的作品《少年黄飞鸿铁马骝》似乎早被尘封,而2001年时借《卧虎藏龙》获奖之风,被美国人拿出来再映了一轮,票房打进了排行榜前十。
或许徐克提到凡·高的真正用意是,要有未来意识,要对自己诚实,对手也只是自己而已,只要用心创作了,功过自在后人评述。徐克既像所有专于创作的艺术家一样醉心于打造可以传世的作品,他也在用电影和这个世界玩着冒险游戏。他可以让自己完全纵身于刺激之中,愈是投入,就愈是丰富。
凡·高被认为是“最孤独的男人”,一生不被理解,好在作品即是存在最有力的语言,画作替他抚慰同类人的灵魂,完成与这个世界的沟通,比他想象过的更持久。
LADY:您觉得您创造力、想象力的源泉是什么?
徐克:很多方面的,如果你非要说是什么,那可能就是身体里的生理的基因,分泌出来的荷尔蒙,所刺激到脑细胞。
LADY:作为创作者您觉得什么最重要?
徐克:一个画家、一个音乐家也好,最重要的是对事情的触觉和敏锐点。如果有,就不需要别人特别去提,就会有积累出来。不断创作的同时也不断地吸收,除非你对做的事情失去兴趣和热情。
LADY:您怎么看待外界都说您有“冒险精神”?
徐克:很多人因为压力太大而不愿意尝试,拍电影应该尽可能地减压。其实我们拍一部影片,主要是因为喜欢这个题材,想以自己的方式把电影拍得最好,同观众分享自己的一些思考与感受。所以,我认为一个导演应该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电影上,而不要考虑其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