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学期我执教三年级两个班,根据每个班的具体情况,我对上课方式做了调整。引导学生研究蜗牛时,在三(1)班由我提出问题,学生分小组观察,然后得出结论。在三(2)班教学时,我有意改变了教学方式。
我带着课前准备好的蜗牛走进教室,同学们都很兴奋,都想知道这节课又有什么有趣的实验。我故意卖了个关子,出了个小谜语。同学们很聪明,都猜到谜底是蜗牛,于是我请“客人”出场了。我把蜗牛放在玻璃板上,故意对学生说:“今天这个小家伙爬进了我们的教室,可是老师对它不是特别了解,同学们有知道的吗?
生:这是蜗牛,我经常在奶奶菜地里见到。
师:老师知道了它叫蜗牛。有没有同学知道它的更多信息?(学生这时明显没有前面活跃了)你们想认识它吗?
生:想。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认识它?
生:我们可以观察它。
师:你们想要观察蜗牛的什么呢?
生:我想观察蜗牛是怎么爬的。
生:我想观察蜗牛会不会睡觉。
生:我想观察蜗牛吃什么。
生:我想观察蜗牛是怎样生小蜗牛的。
生:我想通过观察,知道怎么区分蜗牛的公母。
……
学生说了很多他们想要了解的问题,有很多问题甚至超出了我的预设,如蜗牛怎么分公母?蜗牛的牙齿长什么样?蜗牛是怎么交流的?
我将学生提的问题一一列在黑板上,师生一起分析哪些问题是有价值的,让学生从中选择想要解决的问题。学生都很积极,每个小组都领到了自己的问题。
接着,学生开始了讨论,一些同学拿出了课前搜集到的蜗牛的资料与大家分享。看着同学们如此热情,我加入了他们的探讨。有些小组的学生在书本上找不到答案时,还会寻求网络帮助。
10分钟过去了,许多孩子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享自己查到的资料。
第一组介绍了蜗牛的种类,以及蜗牛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第二组介绍了蜗牛的身体分为几部分。第三组介绍了蜗牛会呼吸吗?用什么呼吸?第四组……
听着孩子们的讲解,我突然发现,原来很多事情不是孩子做不好,而是我们老师觉得他们做不好。
突然,传来了學生争吵的声音,原来他们为蜗牛是益虫还是害虫争论起来。有同学说:“蜗牛吃菜叶,是害虫。”有同学说:“我爸爸说了,蜗牛还能做药呢,所以我觉得蜗牛是益虫。”看着他们这样争吵,我感觉他们破坏了课堂的秩序,准备制止他们。可转念一想,孩子们的“较真”,不正体现了一种探究的精神吗?为什么不让他们继续学习下去呢?
孩子们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想到了我,都想让我给他们做主。我笑咪咪地说:你们这样争论是没有用的,要拿出证据啊。支持害虫说的学生,拿出了蜗牛吃过的叶子。支持益虫说的学生通过网络找到很多蜗牛做药物的证据。双方还是谁都不服谁,看来还是得我来“平息”:你们找的证据都很好,说的也很在理。但是世上有很多事不能简单地用对错来评判,就像蜗牛,不能简单地说它是害虫还是益虫,站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会不同。
一个孩子站起来说到:“老师,我知道了,也就是说在农民伯伯那里,蜗牛吃菜叶,所以它是害虫。但是在药物专家那里,蜗牛到处都是宝,可以治很多病,所以它是益虫。”
我突然发现原来学生这么聪明,为什么以前没有发现呢?
通过这节课,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孩子。他们虽然争执得面红耳赤,但获得新知识洋溢的微笑又是那么让人动容。我也深深地体会到,学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他们自己学出来的。
我带着课前准备好的蜗牛走进教室,同学们都很兴奋,都想知道这节课又有什么有趣的实验。我故意卖了个关子,出了个小谜语。同学们很聪明,都猜到谜底是蜗牛,于是我请“客人”出场了。我把蜗牛放在玻璃板上,故意对学生说:“今天这个小家伙爬进了我们的教室,可是老师对它不是特别了解,同学们有知道的吗?
生:这是蜗牛,我经常在奶奶菜地里见到。
师:老师知道了它叫蜗牛。有没有同学知道它的更多信息?(学生这时明显没有前面活跃了)你们想认识它吗?
生:想。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认识它?
生:我们可以观察它。
师:你们想要观察蜗牛的什么呢?
生:我想观察蜗牛是怎么爬的。
生:我想观察蜗牛会不会睡觉。
生:我想观察蜗牛吃什么。
生:我想观察蜗牛是怎样生小蜗牛的。
生:我想通过观察,知道怎么区分蜗牛的公母。
……
学生说了很多他们想要了解的问题,有很多问题甚至超出了我的预设,如蜗牛怎么分公母?蜗牛的牙齿长什么样?蜗牛是怎么交流的?
我将学生提的问题一一列在黑板上,师生一起分析哪些问题是有价值的,让学生从中选择想要解决的问题。学生都很积极,每个小组都领到了自己的问题。
接着,学生开始了讨论,一些同学拿出了课前搜集到的蜗牛的资料与大家分享。看着同学们如此热情,我加入了他们的探讨。有些小组的学生在书本上找不到答案时,还会寻求网络帮助。
10分钟过去了,许多孩子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享自己查到的资料。
第一组介绍了蜗牛的种类,以及蜗牛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第二组介绍了蜗牛的身体分为几部分。第三组介绍了蜗牛会呼吸吗?用什么呼吸?第四组……
听着孩子们的讲解,我突然发现,原来很多事情不是孩子做不好,而是我们老师觉得他们做不好。
突然,传来了學生争吵的声音,原来他们为蜗牛是益虫还是害虫争论起来。有同学说:“蜗牛吃菜叶,是害虫。”有同学说:“我爸爸说了,蜗牛还能做药呢,所以我觉得蜗牛是益虫。”看着他们这样争吵,我感觉他们破坏了课堂的秩序,准备制止他们。可转念一想,孩子们的“较真”,不正体现了一种探究的精神吗?为什么不让他们继续学习下去呢?
孩子们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想到了我,都想让我给他们做主。我笑咪咪地说:你们这样争论是没有用的,要拿出证据啊。支持害虫说的学生,拿出了蜗牛吃过的叶子。支持益虫说的学生通过网络找到很多蜗牛做药物的证据。双方还是谁都不服谁,看来还是得我来“平息”:你们找的证据都很好,说的也很在理。但是世上有很多事不能简单地用对错来评判,就像蜗牛,不能简单地说它是害虫还是益虫,站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会不同。
一个孩子站起来说到:“老师,我知道了,也就是说在农民伯伯那里,蜗牛吃菜叶,所以它是害虫。但是在药物专家那里,蜗牛到处都是宝,可以治很多病,所以它是益虫。”
我突然发现原来学生这么聪明,为什么以前没有发现呢?
通过这节课,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孩子。他们虽然争执得面红耳赤,但获得新知识洋溢的微笑又是那么让人动容。我也深深地体会到,学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他们自己学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