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近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我国已告别"短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主要表现在,市场供求结构发生变化,但由于过去长期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我国经济出现了阶段性的生产过剩;在经济转轨和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结构调整已有实质性进展,但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企业和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市场化程度提高。这些变化表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结构调整时期,在这个过程中,需求不足将在一个较长时期存在,通货膨胀已不是经济增长中的主要矛盾,经济增长的速度会有所降低,就业压力将持续居高不下。经济大背景的变化,对货币政策的操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货币政策面临挑战。
如何评价货币政策传导中存在的阻滞
信用途径是我国目前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1998年,为适应市场化进程的变化,我国取消贷款规模管理,转而通过调控基础货币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在实行稳健货币政策的过程中,对调控手段进行改革,调控方式从行政计划控制逐渐转向市场间接调节,目前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主要手段;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大运用利率手段的力度等。应当说,近几年货币政策的改革是成功的,货币政策实施也是成功的。但在实践中,货币政策的传导不畅,存在阻滞,特别是对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货币政策传导阻碍的根源主要来自于实质经济。因为企业微观经营机制发生了变化,企业对于市场风险大、收益难以确定的项目不再盲目投资,也就不愿再像以前那样盲目贷款;银行机制也逐渐转变,风险意识增强,也不像以前那样重放贷轻收贷。因此,在目前生产能力过剩,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企业慎借、银行惜贷的情况较为普遍。
对于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变化,应该从负面评价多一点,还是从正面的评价多一点,这是目前货币政策传导争论的实质。
当前的货币政策调控的数量指标是否应重新确定
从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在1998年~2001年期间年均增长7.5%,保持了相对较高的增长。货币供应量M2增长基本在14%以上,远高于经济增长与物价变动之和。"高增长、低通胀、适度货币供应"构成了我国当前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
但也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主要是针对当前物价下降,贷款增长相对过去的高速增长时期的回落,认为货币政策实施不成功,提出当前应放弃稳健的货币政策,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目前这些人之所以持有以上看法,主要是以过去的经验为参照衡量的结果。在昔日的短缺经济时代,要求经济快速增长,计划经济内部也存在扩张机制,因此,宏观经济"一管就死,一放就乱"。那些年货币供给大起大落,出现过几次高的通货膨胀,总体看,货币供给和物价增长水平都很高,物价平均增长超过0%,有些年份货币供应量增长在30%以上。当时一般认为物价波动的合理区间为3%~5%,货币供应量波动的合理区间在23%~25%。。
我国处于经济结构调整阶段,经济年均增长7%~8%,比前些年降下一个阶段,这是由当前经济结构状况决定的。而对于物价变动,根据人民银行统计司的实证分析,物价平稳波动区间为-1.4%~4%,其中0%~4%为物价波动的最优区间。目前消费物价增长在-1%~1%之间波动,这种物价低增长状态基本上是合理的。与之相适应,货币供应量的增幅也应是平稳的,目前的年均增长13%~15%的调控目标,从实践看,处于既保证了经济增长的需要,也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合理区间,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是充分考虑了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现状的。
在物价低位平稳的情况下,是否应调整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过去的几年中,我国的物价基本上是围绕零增长上下波动。因此,货币政策制定要考虑为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双转变创造条件。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货币政策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使亏损企业继续得以喘息,不利于企业的优胜劣汰,会使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失去压力;过于紧缩的货币政策不能满足经济增长需要,会对就业产生更大的压力,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社会安定,最终影响我国战略任务完成,也是行不通的。
取消中介目标时机与条件是否成熟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实际上是整个货币政策框架的选择。当前,货币供应量仍然是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最佳选择。主要是因为:
首先,西方国家放弃货币供应量,转而采用利率,甚至直接盯住"通货膨胀率",主要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使货币与货币替代品之间的转换十分便利,货币供应量层次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中央银行已经难以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达到调控宏观经济的目的。而目前在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经济增长速度和物价水平变动的关系密切,中央银行具备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能力,货币供应量是可控、可测的。
其次,从我国现实来看,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处于发展阶段,尚没有形成一个有企业和社会公众参与的真正的债券市场,利率没有市场化,汇率也是"有管理"的,长期执行稳定汇率政策,使汇率变动的弹性很小。而采用利率目标和通货膨胀目标,要有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体系和稳定的银行体系;要求一国的经济结构基本稳定,中央银行能够对货币政策制定和预期目标有一个前瞻性的预测分析框架;也要求中央银行具有很高的独立性。这些条件在中国目前尚不具备。
另外,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依据分析,如果放弃货币供应量,目前我国也没有其他可以替代的金融工具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的中介目标。
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冲击有多大
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已有较大发展,但其对消费、投资、经济增长从而对货币政策影响多大,需要研究。
一是,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对我国居民需求的影响有限。股票价格的变动对消费的影响在美国表现得尤为突出,但有学者实证分析认为,在90年代后期,消费支出对股票净市值的弹性在0.03~0.07之间,且这一效应要在1年~3年的时间实现。在中国,资本市场的规模相对较小,占家庭资产的比重也远低于市场发达的美国,股价波动的财富效应对我国消费的影响要小得多。
二是,资本市场的投资效应对企业的影响有限。首先,我国股票筹资与贷款增加额的比重不到10%,数量不大。其次,企业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真正用于实物投资的数量也很低。2002年前7个月企业发行股票筹资用于企业实物投资的比例为13.1%,从1996年~2001年间这一比例基本上在10%左右波动,最高的1998年为14.1%,最低的2000年为5.9%。企业从资本市场中筹集了大量的资金,却没有真正用于实物投资,上市企业的机制仍然存在问题。
另外,资本市场的发展产生的一块用于证券交易的货币需求,这部分货币与用于实物交易的货币的波动规律不一样,因此要研究它的数量、变化规律,这是货币政策研究所不能忽视的。目前看,其数量不足货币供应量的10%。如何处理增加贷款与防范金融风险关系 今年以来,由于经济增长势头较好,在苏南、浙江等一些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区,由于经济结构调整比较到位,社会信用环境较好,企业运行机制比较完善,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矛盾大大缓解。但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缓慢、企业效益差,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高,对贷款项目的审查比较谨慎,贷款增长相对比较缓慢,企业喊"贷款难"的声音也相对大一些。
要解决贷款投放中的这种"结构性"的矛盾,应该正确处理好商业银行贷款增加与金融风险防范的关系,应该认识到经济不发展,贷款的风险更大。特别是在一些落后地区,不应片面强调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降低比率。目前应引导商业银行将经营目标转向利润最大化,在经济发展中消化不良贷款,防范金融风险。
一旦财政政策淡出货币政策如何应对
财政政策的取向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的选择。从1998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弥补了民间投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预期,对保证经济快速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银行配合这一政策购买了大量国债,增加货币供应量。一是银行持有国债而创造的货币,这一部分大约占货币供应量的10%左右;二是银行部门为国债投资项目发放的配套贷款,带动货币供应增加。另外一块是由于国债资金的使用,使企业资本金增加,以及财政贴息而带动的银行贷款。这三部分加在一起,不低于近几年货币供应量的20%。
有专家提出,目前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还很大,民间融资仍处于收缩状态,投资主要还是依靠政府投资拉动,经济结构性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这些问题的解决主要靠财政政策,因此应慎重考虑积极的财政政策淡出问题。但从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需要出发,货币政策应有应对预案。
如何应对世界经济的冲击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用对外贸易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中国的国际化进程已经不低。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的开放度进一步提高,国际经济的风吹草动都势必会在中国有所反映。外部的不确定性加大,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不仅要考虑国内的情况,还要考虑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
以汇率为例,今年以来,由于美元贬值后欧元相对升值,而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我国对欧盟的出口大幅度增加。今后,这类由于国际货币价值变化对我国出口和资本流动的影响会更多,应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加强对主要国家货币汇率变动的预测研究。
以价格为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下调了5000多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同时取消了一部分商品的进口配额,物价较低的进口商品增加,一部分国产商品为与其竞争也降低销售价格。我国的物价水平将越来越明显地受到全球价格水平的影响,今后全球性的通货紧缩势必会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产生影响。
如何评价货币政策传导中存在的阻滞
信用途径是我国目前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1998年,为适应市场化进程的变化,我国取消贷款规模管理,转而通过调控基础货币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在实行稳健货币政策的过程中,对调控手段进行改革,调控方式从行政计划控制逐渐转向市场间接调节,目前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主要手段;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大运用利率手段的力度等。应当说,近几年货币政策的改革是成功的,货币政策实施也是成功的。但在实践中,货币政策的传导不畅,存在阻滞,特别是对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货币政策传导阻碍的根源主要来自于实质经济。因为企业微观经营机制发生了变化,企业对于市场风险大、收益难以确定的项目不再盲目投资,也就不愿再像以前那样盲目贷款;银行机制也逐渐转变,风险意识增强,也不像以前那样重放贷轻收贷。因此,在目前生产能力过剩,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企业慎借、银行惜贷的情况较为普遍。
对于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变化,应该从负面评价多一点,还是从正面的评价多一点,这是目前货币政策传导争论的实质。
当前的货币政策调控的数量指标是否应重新确定
从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在1998年~2001年期间年均增长7.5%,保持了相对较高的增长。货币供应量M2增长基本在14%以上,远高于经济增长与物价变动之和。"高增长、低通胀、适度货币供应"构成了我国当前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
但也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主要是针对当前物价下降,贷款增长相对过去的高速增长时期的回落,认为货币政策实施不成功,提出当前应放弃稳健的货币政策,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目前这些人之所以持有以上看法,主要是以过去的经验为参照衡量的结果。在昔日的短缺经济时代,要求经济快速增长,计划经济内部也存在扩张机制,因此,宏观经济"一管就死,一放就乱"。那些年货币供给大起大落,出现过几次高的通货膨胀,总体看,货币供给和物价增长水平都很高,物价平均增长超过0%,有些年份货币供应量增长在30%以上。当时一般认为物价波动的合理区间为3%~5%,货币供应量波动的合理区间在23%~25%。。
我国处于经济结构调整阶段,经济年均增长7%~8%,比前些年降下一个阶段,这是由当前经济结构状况决定的。而对于物价变动,根据人民银行统计司的实证分析,物价平稳波动区间为-1.4%~4%,其中0%~4%为物价波动的最优区间。目前消费物价增长在-1%~1%之间波动,这种物价低增长状态基本上是合理的。与之相适应,货币供应量的增幅也应是平稳的,目前的年均增长13%~15%的调控目标,从实践看,处于既保证了经济增长的需要,也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合理区间,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是充分考虑了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现状的。
在物价低位平稳的情况下,是否应调整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过去的几年中,我国的物价基本上是围绕零增长上下波动。因此,货币政策制定要考虑为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双转变创造条件。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货币政策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使亏损企业继续得以喘息,不利于企业的优胜劣汰,会使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失去压力;过于紧缩的货币政策不能满足经济增长需要,会对就业产生更大的压力,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社会安定,最终影响我国战略任务完成,也是行不通的。
取消中介目标时机与条件是否成熟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实际上是整个货币政策框架的选择。当前,货币供应量仍然是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最佳选择。主要是因为:
首先,西方国家放弃货币供应量,转而采用利率,甚至直接盯住"通货膨胀率",主要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使货币与货币替代品之间的转换十分便利,货币供应量层次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中央银行已经难以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达到调控宏观经济的目的。而目前在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经济增长速度和物价水平变动的关系密切,中央银行具备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能力,货币供应量是可控、可测的。
其次,从我国现实来看,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处于发展阶段,尚没有形成一个有企业和社会公众参与的真正的债券市场,利率没有市场化,汇率也是"有管理"的,长期执行稳定汇率政策,使汇率变动的弹性很小。而采用利率目标和通货膨胀目标,要有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体系和稳定的银行体系;要求一国的经济结构基本稳定,中央银行能够对货币政策制定和预期目标有一个前瞻性的预测分析框架;也要求中央银行具有很高的独立性。这些条件在中国目前尚不具备。
另外,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依据分析,如果放弃货币供应量,目前我国也没有其他可以替代的金融工具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的中介目标。
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冲击有多大
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已有较大发展,但其对消费、投资、经济增长从而对货币政策影响多大,需要研究。
一是,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对我国居民需求的影响有限。股票价格的变动对消费的影响在美国表现得尤为突出,但有学者实证分析认为,在90年代后期,消费支出对股票净市值的弹性在0.03~0.07之间,且这一效应要在1年~3年的时间实现。在中国,资本市场的规模相对较小,占家庭资产的比重也远低于市场发达的美国,股价波动的财富效应对我国消费的影响要小得多。
二是,资本市场的投资效应对企业的影响有限。首先,我国股票筹资与贷款增加额的比重不到10%,数量不大。其次,企业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真正用于实物投资的数量也很低。2002年前7个月企业发行股票筹资用于企业实物投资的比例为13.1%,从1996年~2001年间这一比例基本上在10%左右波动,最高的1998年为14.1%,最低的2000年为5.9%。企业从资本市场中筹集了大量的资金,却没有真正用于实物投资,上市企业的机制仍然存在问题。
另外,资本市场的发展产生的一块用于证券交易的货币需求,这部分货币与用于实物交易的货币的波动规律不一样,因此要研究它的数量、变化规律,这是货币政策研究所不能忽视的。目前看,其数量不足货币供应量的10%。如何处理增加贷款与防范金融风险关系 今年以来,由于经济增长势头较好,在苏南、浙江等一些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区,由于经济结构调整比较到位,社会信用环境较好,企业运行机制比较完善,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矛盾大大缓解。但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缓慢、企业效益差,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高,对贷款项目的审查比较谨慎,贷款增长相对比较缓慢,企业喊"贷款难"的声音也相对大一些。
要解决贷款投放中的这种"结构性"的矛盾,应该正确处理好商业银行贷款增加与金融风险防范的关系,应该认识到经济不发展,贷款的风险更大。特别是在一些落后地区,不应片面强调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降低比率。目前应引导商业银行将经营目标转向利润最大化,在经济发展中消化不良贷款,防范金融风险。
一旦财政政策淡出货币政策如何应对
财政政策的取向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的选择。从1998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弥补了民间投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预期,对保证经济快速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银行配合这一政策购买了大量国债,增加货币供应量。一是银行持有国债而创造的货币,这一部分大约占货币供应量的10%左右;二是银行部门为国债投资项目发放的配套贷款,带动货币供应增加。另外一块是由于国债资金的使用,使企业资本金增加,以及财政贴息而带动的银行贷款。这三部分加在一起,不低于近几年货币供应量的20%。
有专家提出,目前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还很大,民间融资仍处于收缩状态,投资主要还是依靠政府投资拉动,经济结构性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这些问题的解决主要靠财政政策,因此应慎重考虑积极的财政政策淡出问题。但从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需要出发,货币政策应有应对预案。
如何应对世界经济的冲击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用对外贸易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中国的国际化进程已经不低。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的开放度进一步提高,国际经济的风吹草动都势必会在中国有所反映。外部的不确定性加大,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不仅要考虑国内的情况,还要考虑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
以汇率为例,今年以来,由于美元贬值后欧元相对升值,而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我国对欧盟的出口大幅度增加。今后,这类由于国际货币价值变化对我国出口和资本流动的影响会更多,应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加强对主要国家货币汇率变动的预测研究。
以价格为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下调了5000多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同时取消了一部分商品的进口配额,物价较低的进口商品增加,一部分国产商品为与其竞争也降低销售价格。我国的物价水平将越来越明显地受到全球价格水平的影响,今后全球性的通货紧缩势必会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