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波斯诗人萨迪曾在沙漠中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者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缓步的骆驼却继续向前。”
多少改革,都如匆匆旅人、疾驰骏马般急迫喧嚣,却又总是后继乏力,落在后面,直至最终化为一现昙花、一瞥惊鸿,让今人只得在记忆中概叹留念。
曾有调查显示,获得“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项目,约有三分之一都已名存实亡。这些改革何以常半路折戟?
被动改革,不可持续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知名政治学者俞可平是“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创始人。谈及原因,他认为,改革创新多由压力推动,可能是当地群众的直接要求,也可是上级政府的统一部署,甚至是周围的政治环境。但是,这些来自压力的改革和创新往往不可持续,一旦压力减弱,如果没有其他新的动力,改革创新就会停顿下来。
河北青县有个500多口人的时楼村,因家族关系远近,村里分成南北两院,南院人多,选票多,村干部多,很多南院村民受惠去村办唯一企业水箱厂上班。北院则人少村官少,很难对村里的大事说上话。村里二次承包分地不均,成了“南北战争”的导火索。村民连年上访,甚至要求分村,村组织几近瘫痪,县乡两级多次派遣工作组进驻,但均未见明显成效。而后工作组想出办法,以每10户为单位,选1个村民代表,有事南北合议。此举为两派之间提供了协商的平台,最终由代表投票决定,少数服从多数,于是双方都能接受。在此基础上,时任青县县委书记的赵超英于2002年末提出“青县模式”,并在全县推广。
然而,随着村办企业改制,水箱厂如今已因效益问题“黄了”。村内经济资源分配的焦点问题已不存在,分地问题也告一段落。到了“和平时期”,村内事务本就不多,村代会面临无事可议的尴尬,村民重新陷入“政治冷漠”。同时,村委会与村代会间的矛盾在“卖树”等问题上凸显。在村民观念中,村代会是最高决策机关,却已流于形式。村委会成为“谋利主体”,也在实质上把持村庄权力。
“青县模式”的诞生,无疑与当地的尖锐矛盾和危机密切相关。有学者指出,面对严重的危机,地方干部的思想比较容易统一,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也十分突出。由于没有退路,制度创新对既得利益调整的阻力会大大降低,腐败和官僚主义的活动空间被大大压缩,实事求是、让人民当家作主等一系列正确思想路线得到了较好地贯彻执行。
然而,危机度过,问题缓和,一切就将归为平静。
空中楼阁,难言成功
没有压力,改革容易泄气,而“气”太足的改革,同样也会面临失败的厄运。
四川省遂宁市步云乡,曾因14年前的乡长直选名噪一时。
之前的乡干部接二连三出问题,这让时任该市市中区区委书记的张锦明选择了另一条路:乡长直选——从选举办法、巡回演说,甚至到就职典礼上的宣誓,都打破传统模式。
谭晓秋正是“中國首任民选乡长”,这个名号曾令他备感荣耀。在他看来,乡镇领导直选完全可行,“选民对政治热情,也很公道”。
曾有94岁的蔡王氏让孙子背着冒雨投票,也有竞争对手在演说时被问及如何带领大家致富开“黄腔”而被哄下台。
谭晓秋称自己是民选的,觉得随时都有眼睛在盯着他看。他不抽烟,车也用得少,即使公务接待酒也都是自酿的。他说自己“把每一分钱都存着,用在选民头上”。
这一切,似乎看上去很美。
然而,记者时隔多年后走入步云乡,却发现民众口中的直选与谭晓秋的自我感觉反差很大。百姓们不以为然,称谭晓秋的班子虽做了些事,但却质疑他与以往的干部没有区别,也一样在各种工程中捞取好处;而且还因大搞建设寅吃卯粮,最多时让乡里背负了近400万元债务。
有群众还发出了这样的声音:“我们晓得,谁来当官都一样,但是挑干部,叫群众盲目选那都是‘稀’的,还是要由组织去考他们的真才实学,这才是‘干货’。”
对此,著名公共事务研究员王书亚曾专门调研撰文,无论群众所反映的问题是否确切发生,但显而易见,由于乡政府披露的信息不足,又缺乏公共舆论对其有效监督,因此,几乎没人相信谭及其他干部一清二白。
王书亚借用一名曾在步云任职的干部话指出,“步云的民主只是形式上的民主,离形式和实质统一的民主还很远”,还需要“进行全方位的综合配套改革”。
后来,随着直选总策划人张锦明的调离,步云改革没了推力,干部选拔回归从前。
不少人把这场“挺进式民主”的中断归结为人走茶凉。但这很容易让人陷入误区,忽略掉一个重要事实——改革需要坚实的根基和成熟的土壤,而不是疾风骤雨地单向突进。
步云直选,没能解决群众关心的发展及干部问题,老百姓并不乐意;而它过于挑战现实与法理,甚至被有的学者认为是违宪的。风波过后,张锦明亦反思,“基层民主生长,土壤何其脆弱,过分冲撞原有体制,其实是堵塞革新之路”。
阻力重重,人走政息
步云改革失败,或许更多源于当地对自我问题的检视与修正,然而,有的试点却真就印证了“人走政息”。
2009年,新疆阿勒泰地区原纪委书记吴伟平发起“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改革,他本人也一度被尊为“中国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第一人”。
吴伟平曾经豪言这项制度“不会流产”,然而,一年后他因病去世,改革便即刻陷入瘫痪之中。后来,阿勒泰相关领导出面表示,这项改革“有些条件还不匹配,法制环境也需改善”。
几乎同一时间,浙江慈溪、湖南浏阳也先后尝试对新提拔干部进行个人和家庭财产申报,不过,这些地方性样本最终也都因领导调动而难逃失败厄运。
在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李永忠看来,这样的改革失败,根本因素在于过大的阻力。一项数据或许可以证实:即使是阿勒泰最受全国瞩目之时,仍有七成的当地干部反对财产公示。
我们一方面为改革的“早夭”惋惜,另一方面也听到另有一种声音。有人表示,这样的改革说到底就是领导要出风头、获取政绩以谋求晋升资本。
原云南红河州委书记罗崇敏在任时推行过一揽子改革计划,譬如处级干部重新竞聘上岗、机关党委公推直选、大幅倾斜民办教育、推行“三生教育”、取消中考等。 罗崇敏并不讳言,称这些改革确有政绩动因。他讲,“一定要政绩,领导如果不要政绩是对组织的不负责,对人民的不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必须要政绩。”
不过,客观来看,在现实政治生态中,主政者想要通过政治创新创造政绩,以至获得提携的空间并不太大。虽然不至于“枪打出头鸟”,但多还是“曲高和寡”,因此“更上一层楼”的并不多。所以说,这样的改革者,更多出于个体的政治理想与热情,这同样注定了此类改革的脆弱与不确定。
一个地方改革是否延续,很大程度上取决继任者的心理。很多时候,沿袭别人的创新举措暗喻着自己的碌碌无为。可是改革毕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非立竿见影之举,它需要个体的前赴后继,更需要“春暖花开”的大气候。
制度不接,难以继行
由此可见,许多改革,无法持续、难以推广,或多或少都可用“不成熟”以概括,没有相对成熟的实施基础和运作模式,这样的试点终将只是尝鲜与应急。
但是,如若不从制度上去保障地方政府的创新,哪怕一些成熟的政治改革,也会同样裹足不前。
例如“公推公选”,就被各地实践证明,是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的一个突破性发展,较好体现了中央提出的“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然而,这项重大创新,在一些地方试行一段时间后便停了下来。
俞可平对此进行过专门研究,这一问题关键在于保驾护航的制度缺失。“我们没有及时地从党和国家的制度层面上,对这样一项事关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的重要创新做出权威性的规定,没有强制性地要求各级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人必须通过‘公推公选’的方式产生。”
地方政权本身缺乏将改革试点制度化的能力。改革面临的生存环境复杂,有时会牵涉到国家法律和意识形态方面较为“敏感”的问题,一旦提到更高政治层面,会触及更多政治考量和利益考虑,地方的立法权限也无法将试点固定成为制度。因此,这样的制度必须要由更高层设计。
长期以来,中央对于改革试点的态度是居中不偏,既不鼓励,亦不反对。
不反对,即表示可在一定范围和影响力内进行尝试,这样有助于基层政权因地制宜地灵活处理现实问题;不鼓励,则意为不统一发号施令,不要求在全国推行。
然而,就國内成熟的政治运行模式观之,基层工作大多要由上层号召发起,没有中央号令,即使很多水到渠成的改革,在地方也难以大范围地迈开步子。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改革进入“深水区”,更需要高层在制度层面进行调整与保障。而对于那些敢于吃螃蟹的改革探路者,也就更需要人们的尊重与善待。“有些改革做得很好的官员一样受争议,改革创新往往有争议,政府创新尤其需要宽容和鼓励。”俞可平说。
多少改革,都如匆匆旅人、疾驰骏马般急迫喧嚣,却又总是后继乏力,落在后面,直至最终化为一现昙花、一瞥惊鸿,让今人只得在记忆中概叹留念。
曾有调查显示,获得“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项目,约有三分之一都已名存实亡。这些改革何以常半路折戟?
被动改革,不可持续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知名政治学者俞可平是“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创始人。谈及原因,他认为,改革创新多由压力推动,可能是当地群众的直接要求,也可是上级政府的统一部署,甚至是周围的政治环境。但是,这些来自压力的改革和创新往往不可持续,一旦压力减弱,如果没有其他新的动力,改革创新就会停顿下来。
河北青县有个500多口人的时楼村,因家族关系远近,村里分成南北两院,南院人多,选票多,村干部多,很多南院村民受惠去村办唯一企业水箱厂上班。北院则人少村官少,很难对村里的大事说上话。村里二次承包分地不均,成了“南北战争”的导火索。村民连年上访,甚至要求分村,村组织几近瘫痪,县乡两级多次派遣工作组进驻,但均未见明显成效。而后工作组想出办法,以每10户为单位,选1个村民代表,有事南北合议。此举为两派之间提供了协商的平台,最终由代表投票决定,少数服从多数,于是双方都能接受。在此基础上,时任青县县委书记的赵超英于2002年末提出“青县模式”,并在全县推广。
然而,随着村办企业改制,水箱厂如今已因效益问题“黄了”。村内经济资源分配的焦点问题已不存在,分地问题也告一段落。到了“和平时期”,村内事务本就不多,村代会面临无事可议的尴尬,村民重新陷入“政治冷漠”。同时,村委会与村代会间的矛盾在“卖树”等问题上凸显。在村民观念中,村代会是最高决策机关,却已流于形式。村委会成为“谋利主体”,也在实质上把持村庄权力。
“青县模式”的诞生,无疑与当地的尖锐矛盾和危机密切相关。有学者指出,面对严重的危机,地方干部的思想比较容易统一,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也十分突出。由于没有退路,制度创新对既得利益调整的阻力会大大降低,腐败和官僚主义的活动空间被大大压缩,实事求是、让人民当家作主等一系列正确思想路线得到了较好地贯彻执行。
然而,危机度过,问题缓和,一切就将归为平静。
空中楼阁,难言成功
没有压力,改革容易泄气,而“气”太足的改革,同样也会面临失败的厄运。
四川省遂宁市步云乡,曾因14年前的乡长直选名噪一时。
之前的乡干部接二连三出问题,这让时任该市市中区区委书记的张锦明选择了另一条路:乡长直选——从选举办法、巡回演说,甚至到就职典礼上的宣誓,都打破传统模式。
谭晓秋正是“中國首任民选乡长”,这个名号曾令他备感荣耀。在他看来,乡镇领导直选完全可行,“选民对政治热情,也很公道”。
曾有94岁的蔡王氏让孙子背着冒雨投票,也有竞争对手在演说时被问及如何带领大家致富开“黄腔”而被哄下台。
谭晓秋称自己是民选的,觉得随时都有眼睛在盯着他看。他不抽烟,车也用得少,即使公务接待酒也都是自酿的。他说自己“把每一分钱都存着,用在选民头上”。
这一切,似乎看上去很美。
然而,记者时隔多年后走入步云乡,却发现民众口中的直选与谭晓秋的自我感觉反差很大。百姓们不以为然,称谭晓秋的班子虽做了些事,但却质疑他与以往的干部没有区别,也一样在各种工程中捞取好处;而且还因大搞建设寅吃卯粮,最多时让乡里背负了近400万元债务。
有群众还发出了这样的声音:“我们晓得,谁来当官都一样,但是挑干部,叫群众盲目选那都是‘稀’的,还是要由组织去考他们的真才实学,这才是‘干货’。”
对此,著名公共事务研究员王书亚曾专门调研撰文,无论群众所反映的问题是否确切发生,但显而易见,由于乡政府披露的信息不足,又缺乏公共舆论对其有效监督,因此,几乎没人相信谭及其他干部一清二白。
王书亚借用一名曾在步云任职的干部话指出,“步云的民主只是形式上的民主,离形式和实质统一的民主还很远”,还需要“进行全方位的综合配套改革”。
后来,随着直选总策划人张锦明的调离,步云改革没了推力,干部选拔回归从前。
不少人把这场“挺进式民主”的中断归结为人走茶凉。但这很容易让人陷入误区,忽略掉一个重要事实——改革需要坚实的根基和成熟的土壤,而不是疾风骤雨地单向突进。
步云直选,没能解决群众关心的发展及干部问题,老百姓并不乐意;而它过于挑战现实与法理,甚至被有的学者认为是违宪的。风波过后,张锦明亦反思,“基层民主生长,土壤何其脆弱,过分冲撞原有体制,其实是堵塞革新之路”。
阻力重重,人走政息
步云改革失败,或许更多源于当地对自我问题的检视与修正,然而,有的试点却真就印证了“人走政息”。
2009年,新疆阿勒泰地区原纪委书记吴伟平发起“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改革,他本人也一度被尊为“中国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第一人”。
吴伟平曾经豪言这项制度“不会流产”,然而,一年后他因病去世,改革便即刻陷入瘫痪之中。后来,阿勒泰相关领导出面表示,这项改革“有些条件还不匹配,法制环境也需改善”。
几乎同一时间,浙江慈溪、湖南浏阳也先后尝试对新提拔干部进行个人和家庭财产申报,不过,这些地方性样本最终也都因领导调动而难逃失败厄运。
在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李永忠看来,这样的改革失败,根本因素在于过大的阻力。一项数据或许可以证实:即使是阿勒泰最受全国瞩目之时,仍有七成的当地干部反对财产公示。
我们一方面为改革的“早夭”惋惜,另一方面也听到另有一种声音。有人表示,这样的改革说到底就是领导要出风头、获取政绩以谋求晋升资本。
原云南红河州委书记罗崇敏在任时推行过一揽子改革计划,譬如处级干部重新竞聘上岗、机关党委公推直选、大幅倾斜民办教育、推行“三生教育”、取消中考等。 罗崇敏并不讳言,称这些改革确有政绩动因。他讲,“一定要政绩,领导如果不要政绩是对组织的不负责,对人民的不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必须要政绩。”
不过,客观来看,在现实政治生态中,主政者想要通过政治创新创造政绩,以至获得提携的空间并不太大。虽然不至于“枪打出头鸟”,但多还是“曲高和寡”,因此“更上一层楼”的并不多。所以说,这样的改革者,更多出于个体的政治理想与热情,这同样注定了此类改革的脆弱与不确定。
一个地方改革是否延续,很大程度上取决继任者的心理。很多时候,沿袭别人的创新举措暗喻着自己的碌碌无为。可是改革毕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非立竿见影之举,它需要个体的前赴后继,更需要“春暖花开”的大气候。
制度不接,难以继行
由此可见,许多改革,无法持续、难以推广,或多或少都可用“不成熟”以概括,没有相对成熟的实施基础和运作模式,这样的试点终将只是尝鲜与应急。
但是,如若不从制度上去保障地方政府的创新,哪怕一些成熟的政治改革,也会同样裹足不前。
例如“公推公选”,就被各地实践证明,是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的一个突破性发展,较好体现了中央提出的“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然而,这项重大创新,在一些地方试行一段时间后便停了下来。
俞可平对此进行过专门研究,这一问题关键在于保驾护航的制度缺失。“我们没有及时地从党和国家的制度层面上,对这样一项事关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的重要创新做出权威性的规定,没有强制性地要求各级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人必须通过‘公推公选’的方式产生。”
地方政权本身缺乏将改革试点制度化的能力。改革面临的生存环境复杂,有时会牵涉到国家法律和意识形态方面较为“敏感”的问题,一旦提到更高政治层面,会触及更多政治考量和利益考虑,地方的立法权限也无法将试点固定成为制度。因此,这样的制度必须要由更高层设计。
长期以来,中央对于改革试点的态度是居中不偏,既不鼓励,亦不反对。
不反对,即表示可在一定范围和影响力内进行尝试,这样有助于基层政权因地制宜地灵活处理现实问题;不鼓励,则意为不统一发号施令,不要求在全国推行。
然而,就國内成熟的政治运行模式观之,基层工作大多要由上层号召发起,没有中央号令,即使很多水到渠成的改革,在地方也难以大范围地迈开步子。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改革进入“深水区”,更需要高层在制度层面进行调整与保障。而对于那些敢于吃螃蟹的改革探路者,也就更需要人们的尊重与善待。“有些改革做得很好的官员一样受争议,改革创新往往有争议,政府创新尤其需要宽容和鼓励。”俞可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