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诞生于1910年的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已经走过了100个年头,它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民间体育社团,它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武艺与西方体育的概念和内容有机结合,"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宗旨成为精武重要的文化内涵。100年来的发展,精武已经成为我国最具有广泛性、最具有影响力的大众体育健身的社会形态。
--《1910-2010精武本纪·序言》
人物介绍:
颜建平,男,汉族,1954年9月生,江苏南通人,1972年11月毕业于上海交大附中,1976年10月入党。曾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党支部书记,上海市联运公司党委副书记。1990年起,任上海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党支部书记、四处处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人事处处长、区政处处长、督查室主任、办公厅副局级巡视员;闸北区区委常委、副区长;虹口区委副书记、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等职。
2012年,任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会长。
爱国、修身、正义、助人:
精武精神,民族之魂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是人类的一面镜子。
今天的国人,对上海精武会的认识,大都来自香港电影公司拍摄的《霍元甲》、《陈真》、《精武门》等系列影视片,旧上海十里洋场,华洋武人精彩对决的场面,让观众在大饱眼福的同时,感受着中国功夫的厉害!
难道,真实的精武会就是这样一班武人、这样一幅场景?
让我们回到近百年前,回忆一段风云激荡的民国故事。
1919年,上海提篮桥倍开尔路73号(今虹口区惠民路、荆州路),上海精武体育会所在地。适逢该会成立10周年之际,中华民国之父孙中山亲临于此,挥毫题词"尚武精神",并为即将出版的《精武本纪》作序--
精武体育会成立既十年,其成绩甚多。识者称为体魄修养术专门研究之学会,盖以振起从来体育之技击术,为务于强种保国有莫大之关系。推而言之,则民族所以致力于世界平和之一基础!会中诸子为《精武本纪》既成索序于余,余嘉诸子之有先知毅力不同于流俗也。故书此与之。
作为现任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会长,颜建平对此憬悟颇深。他剀切陈言:"孙中山先生所作的这篇《精武本纪》序文,精辟提及了精武会几大要旨--体魄修养术专门研究;振起体育之技击术;强种保国;致力于世界平和。这些,可以被视为是对传统中国武术的发扬和超越。
会长颜建平认为,精武精神是真正的中华文化。精武会不是单纯的技艺组织,还是一种文化象征。单独的技艺在中国只是一个特色,并未取得世界的普遍认可,这就导致其不可能成为世界文化之一,所以,精武精神显得弥足珍贵。现在,有些报道常常会说到"精武",其中包括香港拍的"精武门"系列电影。其实,精武是没有门派之分的,武术倒是有门派之别。
自上海精武体操学校建立之日起,就摒弃历史上传统的武术一门一派的流传形式,破除了"因袭宗法,师徒秘传"的陋习,提出了各派同源的观点,"不争门户短长",熔各派武术于一炉,将各流派各门户的武术都"落户"精武。此后的上海精武总会云集了中国黄河、长江、珠江流域的赵连和、张富猷、霍元卿、陈维贤、孙赞轩、孙玉峰、罗光玉、霍东阁、陈子正、吴鉴泉等各派武术名家。
在世界上,中华文化的发展传承,能够有条件地融入世界文化,是有共同点的,那么,中国的精武文化就是很好的代表,其核心是"爱国、修身、正义、助人",这八个字在世界各个国家都是可以接受的共同点。
精武会首先是一个会,是精武精神的一个物质载体,其中包含很多的种类,这些种类在三种情况下形成了精武会,其核心首先是爱国主义,是在爱国精神的感召中诞生的。
1910年,在陈其美、农劲荪、陈公哲等倡导下,上海精武体育总会的前身--上海精武体操学校成立,霍元甲任武术总教练。是近现代中国第一个民间体育团体。
那时,正值战火纷飞的年代,陈其美等人提出,成立精武会的目标是"希望十年内训练出千万名既有强健体魄,又有军事技能的青年以适应大规模革命运动和改良军事的需要"。随后,孙中山先生又提倡"强国保种"的精武精神。可见,精武会产生的历史条件就是爱国。与其他爱国传统武术流派比,在成立的背景上有其更特定的历史意义,爱国的核心价值更鲜明。
霍元甲虽是天津人,但却在上海精武会中成为北拳的代表人物。那么,为什么会在上海虹口产生精武会?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历史上的爱国人士许多在虹口待过,像鲁迅等左联人士,革命者经常在此活动;其次,这里是"五洋杂处"之地,美国人、法国人、英国人、日本人都有;同时,这里还是民族工业的发源地,民族资本家以无偿财力支持爱国人士,因此拥有发展精武会的基础和条件。
精武精神是精武会的核心,霍元甲是杰出的代表。他也是在爱国人士的影响下成就的典范,代表着中华武术界对中华复兴的期盼。
如何不断地推动精武会的发展,尤其是将上海精武会做得更好,承担起世界精武联谊会秘书处的责任,是当前的紧要任务之一。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华文化的振兴,必须大力宣传精武精神,尤其是在多元价值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精武八字精神与现代社会价值观念有很多共同点;其次,精武精神是集大成,有核心价值,是无形之门,能更好的融入世界文化。
见证"精武":有一种精神,跨越沧海桑田
20世纪最初的10年,是中国历史千年一变的重大转折期,满清王朝日薄西山,垂垂将亡,新生的力量蓬勃兴起,拯救中华于危亡之中。起振精神,抗御外侮,成为那一时期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时代特征。
正因为如此,1910年,津门武林宗师霍元甲应邀赴上海滩,设擂比武,昭告天下:"世讥我国为病夫国,我即病夫国中一病夫,愿以天下健者一试。"
此言一出,洋人不战而遁,国人欢欣鼓舞,尚武、爱国志士陈其美等人决定创办中国精武体操学校(上海精武体育会前身),由农劲荪任会长,霍元甲任武术总教练,主持日常技击训练并习军事。 1910年6月,爱国志士以霍元甲的名义在《时报》上刊登了建会消息,1910年7月7日(农历六月初一)中国精武体操学校正式成立。
正当精武体操学校力图大展伟业之时,霍元甲却患病撒手人寰。为了延续精武事业,体操会中号称"精武三公司"的中坚学员陈公哲、卢炜昌、姚蟾伯齐聚一堂,共商重振精武大计。三人出谋划策、捐资献力,将精武体操学校更名为精武体育会,确定宗旨、制定章程、统一会标,终让精武走出低谷,走向繁荣。
1919年夏天,一神秘人物来到上海精武体育会,他二话不说,交给陈公哲一口大箱子之后悄然离去。箱中附有信函一封,书曰:"精武能为社会谋幸福而无权利思想,故以此三万银元为赠。原执事扩而充之,以期造福全国。"
陈公哲为之动容,慨然建言:"隐名氏捐此三万银元,乃期吾精武造福全国,我们切不可只为精武体育会着想。上海租界内有一外滩公园,门口写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此乃我华夏同胞的奇耻大辱!用此笔资金来建造一座'精武公园',以扬我华人志气"。
上海精武体育会用三万银元购得倍开尔路精武会舍旁十余亩空地,1920年初春,精武公园正式落成,公园门口赫然写道:"凡属人类苟能守文明通则者,咸准入园游玩"。
精武公园建成后,陈公哲将其夫人卢雪英女士的三十两金器首饰熔铸于铜,铸成了一口黄钟悬于公园内,目的在于"唤醒黄魂,注重武术",强我国人之体魄。
1920年8月17日,上海精武体育会特派陈公哲、罗啸璈、陈士超、叶书田、黎惠生五人出访南洋,史称"五特使"。他们带着《精武本纪》、精武章程等书,以及精武自拍的影片,先后到访了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五特使"在南洋大力推广国术及现代体育,还深入学校工厂演讲、传授国术、播放精武电影,所到之处反响热烈。
此次行程历时73天,先后访问四国九城。出色的宣传,将精武精神传遍南洋。之后,南洋各地的精武会纷纷建立。
1936年,第十一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举行。当时,侵华日军组建"满洲国"代表团参赛,招致举国愤怒。南京国民政府临时决定组建一支69人的代表团参加奥运会,其中包括上海精武体育总会的符保卢、陈宝球、翁康廷三人。为振国威,中华体育协进会还委托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一支国术表演队赴会表演。
此次中国代表团的奥运之行注定是惨淡的,28 天的旅途劳顿让大多运动员体力消耗殆尽。开赛不久,中国代表团就几乎全军覆没,只有来自精武会的符保卢突出重围,晋级了撑竿跳高的决赛。他也成为了中国选手晋级奥运会决赛圈的第一人。
……
历史前行,壮哉精武!因为"精武",近代以来积贫积弱的中国,擎起了一面振奋民族精神、弘扬中华国威的旗帜!
1919年,名誉会长孙中山先生为《精武本纪》作序题词,第一次从振兴民族的高度肯定了精武的历史地位。今天,站在一个新的百年的起始点,回首逝去的百年风云,人们会发现精武的发展与中国近现代的历史紧密关联。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每一个重要关口,总有精武人的身影和呐喊,精武发展的历史折射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步履和痕迹。民族的觉醒、民族的尊严、民族的大义和民族的复兴,不仅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命和灵魂,也是精武人的精神皈依。
精武之路:
积跬步以致千里,立沪上海纳百川
2014年,上海将迎来世界精武联谊会两年一度的年会,作为东道主,上海精武体育总会提出了精武会新的发展构想--
通过"十个一"建设,拯救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展示虹口深厚多元文化底蕴,提升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在全国乃至世界体育文化领域的影响力,实现申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夙愿。
"十个一":一首歌--精武之歌;一本书--精武百年本纪;一套操--精武武术操;一条路--精武总会路;一个站--地铁精武总会站;一座馆--精武博物馆;一台戏--精武魂;一所学校--精武青少年活动中心;一面旗帜--爱国、修身、正义、助人;一个公园--精武公园。
"十个一"建设,涵盖了未来两年上海精武体育总会的主要发展内容,也是上海精武体育总会的愿望。
筹办联谊总会年会。2014年,世界精武联谊会将在上海召开年会。作为执委会会长和秘书处,上海精武体育总会要认真办好年会,并以此为契机,促进跨文化交流,进行世界范围的宣传推广。
举办精武论坛。2014年,以沙龙和研讨会的形式,举办高规格的精武论坛,邀请各派宗师及各国精武体育会人士,共同交流、探讨中华武术的未来走向,形成对精武体育会的未来发展指导性意见,正式打造"精武"品牌概念。
主办国际武术博览会。会同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上海市体育局,主办国际武术博览会,进行以健身、防身、竞技和修身养性等不同分类方式的武术表演,利用博览会的交流平台机会,面向更广大的非专业人群传播武术文化,向国际社会宣传上海精武体育总会的历史。
承接世界精武武术文化交流大会。依托国际武术博览会在上海召开之际,积极筹备、承办第十二届世界精武武术文化大会,加强与世界各地的交流活动,增进各友会和武术团体的友好交往,不断扩大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在海内外的影响。
申办中国武术之乡大赛。抓紧申报全国性的武术大赛申办工作,邀请全国各地武术人士来沪交流,与国际武术博览会、世界精武武术文化交流大会组成系列活动,加大宣传上海精武的力度。
修缮上海精武体育会馆。由精武体育总会负责,恢复精武道场,修缮融陈列馆为一体的精武会馆,建立信息发布中心。今后以会馆为弘扬精武文化的大本营,打造"精武中国"品牌,对其周边建筑和空地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逐步开展精武武术教育和交流活动,为品牌的展现搭建统一的实体平台。
建造精武博物馆。百年精武拥有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文物价值,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好精武博物馆,有力鉴证精武体育的发展历程,开启向世人呈现精武精神,向社会展示中华武术悠久文化的窗口。同时,与旅游、文化结合,包装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展现虹口海纳百川的深厚文化底蕴的平台。
建设精武青少年活动中心。在培养学生文化和艺术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身体素质,坚韧不拔品质的培养。既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又符合教育自身内涵发展的需要。今后,活动中心要打造成市级青少年健身示范点,并向全市各区县辐射。
整治精武大厦周边环境。形成精武总会、会馆、博物馆、学校"四位一体"的格局,突出武术文化氛围,从视觉效果上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出来,最终在上海乃至全国形成聚焦效应,培育精武武术文化产业链。
成立精武基金会。建立具有公益性质的"精武基金会",吸引更多的社会组织和热心人士投身于体育公益事业、关怀和资助贫困学生的行列。初步设想是基金会资助开办虹口对口贫困地区希望学校的体育老师武术培训班,并资助当地学武贫困学生。加强与国内外公益基金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内外公益合作活动。
2007年6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精武体育"列入上海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日,以"弘扬中华武术,倡导现代体育,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宗旨的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将为当今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注入新的澎湃动力。
--《1910-2010精武本纪·序言》
人物介绍:
颜建平,男,汉族,1954年9月生,江苏南通人,1972年11月毕业于上海交大附中,1976年10月入党。曾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党支部书记,上海市联运公司党委副书记。1990年起,任上海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党支部书记、四处处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人事处处长、区政处处长、督查室主任、办公厅副局级巡视员;闸北区区委常委、副区长;虹口区委副书记、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等职。
2012年,任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会长。
爱国、修身、正义、助人:
精武精神,民族之魂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是人类的一面镜子。
今天的国人,对上海精武会的认识,大都来自香港电影公司拍摄的《霍元甲》、《陈真》、《精武门》等系列影视片,旧上海十里洋场,华洋武人精彩对决的场面,让观众在大饱眼福的同时,感受着中国功夫的厉害!
难道,真实的精武会就是这样一班武人、这样一幅场景?
让我们回到近百年前,回忆一段风云激荡的民国故事。
1919年,上海提篮桥倍开尔路73号(今虹口区惠民路、荆州路),上海精武体育会所在地。适逢该会成立10周年之际,中华民国之父孙中山亲临于此,挥毫题词"尚武精神",并为即将出版的《精武本纪》作序--
精武体育会成立既十年,其成绩甚多。识者称为体魄修养术专门研究之学会,盖以振起从来体育之技击术,为务于强种保国有莫大之关系。推而言之,则民族所以致力于世界平和之一基础!会中诸子为《精武本纪》既成索序于余,余嘉诸子之有先知毅力不同于流俗也。故书此与之。
作为现任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会长,颜建平对此憬悟颇深。他剀切陈言:"孙中山先生所作的这篇《精武本纪》序文,精辟提及了精武会几大要旨--体魄修养术专门研究;振起体育之技击术;强种保国;致力于世界平和。这些,可以被视为是对传统中国武术的发扬和超越。
会长颜建平认为,精武精神是真正的中华文化。精武会不是单纯的技艺组织,还是一种文化象征。单独的技艺在中国只是一个特色,并未取得世界的普遍认可,这就导致其不可能成为世界文化之一,所以,精武精神显得弥足珍贵。现在,有些报道常常会说到"精武",其中包括香港拍的"精武门"系列电影。其实,精武是没有门派之分的,武术倒是有门派之别。
自上海精武体操学校建立之日起,就摒弃历史上传统的武术一门一派的流传形式,破除了"因袭宗法,师徒秘传"的陋习,提出了各派同源的观点,"不争门户短长",熔各派武术于一炉,将各流派各门户的武术都"落户"精武。此后的上海精武总会云集了中国黄河、长江、珠江流域的赵连和、张富猷、霍元卿、陈维贤、孙赞轩、孙玉峰、罗光玉、霍东阁、陈子正、吴鉴泉等各派武术名家。
在世界上,中华文化的发展传承,能够有条件地融入世界文化,是有共同点的,那么,中国的精武文化就是很好的代表,其核心是"爱国、修身、正义、助人",这八个字在世界各个国家都是可以接受的共同点。
精武会首先是一个会,是精武精神的一个物质载体,其中包含很多的种类,这些种类在三种情况下形成了精武会,其核心首先是爱国主义,是在爱国精神的感召中诞生的。
1910年,在陈其美、农劲荪、陈公哲等倡导下,上海精武体育总会的前身--上海精武体操学校成立,霍元甲任武术总教练。是近现代中国第一个民间体育团体。
那时,正值战火纷飞的年代,陈其美等人提出,成立精武会的目标是"希望十年内训练出千万名既有强健体魄,又有军事技能的青年以适应大规模革命运动和改良军事的需要"。随后,孙中山先生又提倡"强国保种"的精武精神。可见,精武会产生的历史条件就是爱国。与其他爱国传统武术流派比,在成立的背景上有其更特定的历史意义,爱国的核心价值更鲜明。
霍元甲虽是天津人,但却在上海精武会中成为北拳的代表人物。那么,为什么会在上海虹口产生精武会?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历史上的爱国人士许多在虹口待过,像鲁迅等左联人士,革命者经常在此活动;其次,这里是"五洋杂处"之地,美国人、法国人、英国人、日本人都有;同时,这里还是民族工业的发源地,民族资本家以无偿财力支持爱国人士,因此拥有发展精武会的基础和条件。
精武精神是精武会的核心,霍元甲是杰出的代表。他也是在爱国人士的影响下成就的典范,代表着中华武术界对中华复兴的期盼。
如何不断地推动精武会的发展,尤其是将上海精武会做得更好,承担起世界精武联谊会秘书处的责任,是当前的紧要任务之一。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华文化的振兴,必须大力宣传精武精神,尤其是在多元价值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精武八字精神与现代社会价值观念有很多共同点;其次,精武精神是集大成,有核心价值,是无形之门,能更好的融入世界文化。
见证"精武":有一种精神,跨越沧海桑田
20世纪最初的10年,是中国历史千年一变的重大转折期,满清王朝日薄西山,垂垂将亡,新生的力量蓬勃兴起,拯救中华于危亡之中。起振精神,抗御外侮,成为那一时期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时代特征。
正因为如此,1910年,津门武林宗师霍元甲应邀赴上海滩,设擂比武,昭告天下:"世讥我国为病夫国,我即病夫国中一病夫,愿以天下健者一试。"
此言一出,洋人不战而遁,国人欢欣鼓舞,尚武、爱国志士陈其美等人决定创办中国精武体操学校(上海精武体育会前身),由农劲荪任会长,霍元甲任武术总教练,主持日常技击训练并习军事。 1910年6月,爱国志士以霍元甲的名义在《时报》上刊登了建会消息,1910年7月7日(农历六月初一)中国精武体操学校正式成立。
正当精武体操学校力图大展伟业之时,霍元甲却患病撒手人寰。为了延续精武事业,体操会中号称"精武三公司"的中坚学员陈公哲、卢炜昌、姚蟾伯齐聚一堂,共商重振精武大计。三人出谋划策、捐资献力,将精武体操学校更名为精武体育会,确定宗旨、制定章程、统一会标,终让精武走出低谷,走向繁荣。
1919年夏天,一神秘人物来到上海精武体育会,他二话不说,交给陈公哲一口大箱子之后悄然离去。箱中附有信函一封,书曰:"精武能为社会谋幸福而无权利思想,故以此三万银元为赠。原执事扩而充之,以期造福全国。"
陈公哲为之动容,慨然建言:"隐名氏捐此三万银元,乃期吾精武造福全国,我们切不可只为精武体育会着想。上海租界内有一外滩公园,门口写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此乃我华夏同胞的奇耻大辱!用此笔资金来建造一座'精武公园',以扬我华人志气"。
上海精武体育会用三万银元购得倍开尔路精武会舍旁十余亩空地,1920年初春,精武公园正式落成,公园门口赫然写道:"凡属人类苟能守文明通则者,咸准入园游玩"。
精武公园建成后,陈公哲将其夫人卢雪英女士的三十两金器首饰熔铸于铜,铸成了一口黄钟悬于公园内,目的在于"唤醒黄魂,注重武术",强我国人之体魄。
1920年8月17日,上海精武体育会特派陈公哲、罗啸璈、陈士超、叶书田、黎惠生五人出访南洋,史称"五特使"。他们带着《精武本纪》、精武章程等书,以及精武自拍的影片,先后到访了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五特使"在南洋大力推广国术及现代体育,还深入学校工厂演讲、传授国术、播放精武电影,所到之处反响热烈。
此次行程历时73天,先后访问四国九城。出色的宣传,将精武精神传遍南洋。之后,南洋各地的精武会纷纷建立。
1936年,第十一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举行。当时,侵华日军组建"满洲国"代表团参赛,招致举国愤怒。南京国民政府临时决定组建一支69人的代表团参加奥运会,其中包括上海精武体育总会的符保卢、陈宝球、翁康廷三人。为振国威,中华体育协进会还委托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一支国术表演队赴会表演。
此次中国代表团的奥运之行注定是惨淡的,28 天的旅途劳顿让大多运动员体力消耗殆尽。开赛不久,中国代表团就几乎全军覆没,只有来自精武会的符保卢突出重围,晋级了撑竿跳高的决赛。他也成为了中国选手晋级奥运会决赛圈的第一人。
……
历史前行,壮哉精武!因为"精武",近代以来积贫积弱的中国,擎起了一面振奋民族精神、弘扬中华国威的旗帜!
1919年,名誉会长孙中山先生为《精武本纪》作序题词,第一次从振兴民族的高度肯定了精武的历史地位。今天,站在一个新的百年的起始点,回首逝去的百年风云,人们会发现精武的发展与中国近现代的历史紧密关联。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每一个重要关口,总有精武人的身影和呐喊,精武发展的历史折射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步履和痕迹。民族的觉醒、民族的尊严、民族的大义和民族的复兴,不仅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命和灵魂,也是精武人的精神皈依。
精武之路:
积跬步以致千里,立沪上海纳百川
2014年,上海将迎来世界精武联谊会两年一度的年会,作为东道主,上海精武体育总会提出了精武会新的发展构想--
通过"十个一"建设,拯救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展示虹口深厚多元文化底蕴,提升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在全国乃至世界体育文化领域的影响力,实现申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夙愿。
"十个一":一首歌--精武之歌;一本书--精武百年本纪;一套操--精武武术操;一条路--精武总会路;一个站--地铁精武总会站;一座馆--精武博物馆;一台戏--精武魂;一所学校--精武青少年活动中心;一面旗帜--爱国、修身、正义、助人;一个公园--精武公园。
"十个一"建设,涵盖了未来两年上海精武体育总会的主要发展内容,也是上海精武体育总会的愿望。
筹办联谊总会年会。2014年,世界精武联谊会将在上海召开年会。作为执委会会长和秘书处,上海精武体育总会要认真办好年会,并以此为契机,促进跨文化交流,进行世界范围的宣传推广。
举办精武论坛。2014年,以沙龙和研讨会的形式,举办高规格的精武论坛,邀请各派宗师及各国精武体育会人士,共同交流、探讨中华武术的未来走向,形成对精武体育会的未来发展指导性意见,正式打造"精武"品牌概念。
主办国际武术博览会。会同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上海市体育局,主办国际武术博览会,进行以健身、防身、竞技和修身养性等不同分类方式的武术表演,利用博览会的交流平台机会,面向更广大的非专业人群传播武术文化,向国际社会宣传上海精武体育总会的历史。
承接世界精武武术文化交流大会。依托国际武术博览会在上海召开之际,积极筹备、承办第十二届世界精武武术文化大会,加强与世界各地的交流活动,增进各友会和武术团体的友好交往,不断扩大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在海内外的影响。
申办中国武术之乡大赛。抓紧申报全国性的武术大赛申办工作,邀请全国各地武术人士来沪交流,与国际武术博览会、世界精武武术文化交流大会组成系列活动,加大宣传上海精武的力度。
修缮上海精武体育会馆。由精武体育总会负责,恢复精武道场,修缮融陈列馆为一体的精武会馆,建立信息发布中心。今后以会馆为弘扬精武文化的大本营,打造"精武中国"品牌,对其周边建筑和空地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逐步开展精武武术教育和交流活动,为品牌的展现搭建统一的实体平台。
建造精武博物馆。百年精武拥有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文物价值,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好精武博物馆,有力鉴证精武体育的发展历程,开启向世人呈现精武精神,向社会展示中华武术悠久文化的窗口。同时,与旅游、文化结合,包装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展现虹口海纳百川的深厚文化底蕴的平台。
建设精武青少年活动中心。在培养学生文化和艺术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身体素质,坚韧不拔品质的培养。既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又符合教育自身内涵发展的需要。今后,活动中心要打造成市级青少年健身示范点,并向全市各区县辐射。
整治精武大厦周边环境。形成精武总会、会馆、博物馆、学校"四位一体"的格局,突出武术文化氛围,从视觉效果上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出来,最终在上海乃至全国形成聚焦效应,培育精武武术文化产业链。
成立精武基金会。建立具有公益性质的"精武基金会",吸引更多的社会组织和热心人士投身于体育公益事业、关怀和资助贫困学生的行列。初步设想是基金会资助开办虹口对口贫困地区希望学校的体育老师武术培训班,并资助当地学武贫困学生。加强与国内外公益基金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内外公益合作活动。
2007年6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精武体育"列入上海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日,以"弘扬中华武术,倡导现代体育,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宗旨的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将为当今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注入新的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