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来,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为了切实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度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积极探索组团办学的教育模式,通过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的深度融合,并建立一系列保障机制,确保有效推进,较好地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
[关键词]组团办学;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提速升级,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愈来愈迫切。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营造机会公平的教育环境,实现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是教育肩负的重要职责和神圣使命。近几年来,从区域教育实际出发,扬州市广陵区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大力推进组团办学,优化资源配置,创设均衡平台,力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用,开辟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效途径。
一、组团办学的内涵
1.组团办学的概念与意义
所谓组团办学,就是依照名校牵头、区域整合、近域吸引、主体独立的原则,拆掉校际围墙,将区域内学校整合成若干个组团,每个组团都由一所名校牵头、两所左右的一般学校加盟。先期实现组团间的均衡,继而围绕管理、师资、质量、生源等内涵要素,渐进式实现组团内学校办学质量大体相当、教师流动科学有序、学生发展和教育机会一视同仁,进而实现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可持续发展。
组团办学的意义在于紧扣管理、师资、科研、质量这些内涵要素,化整为组,统单为团,让所有学校实现好资源可共享、好教师可融通、好质量可共进,让广大学生都平等入学、都有好老师施教、都进家门口的好学校。
2.组团办学的特征
一是校际成片联盟化,分片整合组建校际组团发展联盟,组团形式可分为集团校、共同体、携分校、并弱校等形式。二是硬件配置标准化,对学校用地、校舍建筑面积、装备条件等方面标准加以明确,研究制定城乡统一的、基本的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有效分配教育资源,实现组团内学校硬件配置标准化。三是管理自主多样化,组团内设牵头学校一所,具体承担整体规划、管理办法制订及协调等工作任务,组团内各校可充分运用组团内其他学校的相关教育资源并积极推行自主办学实践。四是师资流动常态化,组团内学校之间每年安排适度教师(骨干教师、普通教师)进行合理流动。五是教学研究一体化,组团内统一开展名师讲座、教学观摩、集体备课、质量检测与分析等各类教育教学和教研合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共同提升。六是入学机会均等化,组团内各校的一年级师资大体配置均衡,以均衡师资引导区域内学生不择校,实现组团内学校施教区学生公平入学、就近入学。
组团办学让薄弱学校戴上名校的光环,对薄弱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是一种期望和鼓励,很能产生皮格马利翁的“期望效应”。同时,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组团办学有利于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二、组团办学的形式
1.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组团
在同一个区域范围内,将一所优质学校和数所薄弱学校组团捆绑在一起,通过全面交流、立体互动,帮助薄弱学校实现跨越发展。例如扬州市广陵区将全区学校整合成5个组团,每个组团都由一个优质学校牵头、两所左右的薄弱学校联盟。再如,重庆市梁平县9所优质学校分别与27所薄弱学校签订了结对捆绑协议,形成了对口帮扶网络。
2.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组团
在同一区域范围内,将一所城市学校和数所农村学校组团,通过全面交流、立体互动,实现城乡学校优势互补,共同进步。例如扬州市广陵区将城区育才小学的优质资源输送到农村,通过教师有序流动,在农村兴办分校,打造城乡学校共同体。又如武汉市112所城乡素质教育特色小学组成12个发展共同体,组团发展各种特色的素质教育。这些共同体是由有着相同或相近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学校,自愿组成12个不同主题的可持续素质教育发展平台。
3.跨区域之间组团
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将不在同一区域的数所学校组团在一起,放大名校效应,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例如,扬州市将属于广陵区的名牌学校育才小学和属于新城西区的薄弱新盛学校组团,创办育才小学西区校,跳出“义务教育县域政府负责”的框框,集合广陵的品牌及软件优势与西区的生源及硬件优势为一体,走出了一条跨区域合作、真品牌嫁接、公益化办学的教育均衡新路子。跨区域组团不仅可以在不同的县域之间,还可以实现跨市域、跨省域甚至跨国家的组团合作。
4.网络式组团
通过信息化手段,发挥网络功能,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城乡学校、不同区域的学校之间实现网上结对共建。例如,扬州市自2009年起,深入开展了城乡学校网上结对工作,发挥现代网络技术优势,强化城乡学校在教学、教研、教师培训、学生德育、办学管理等方面的过程性互动,通过网上结对,让网络连接城乡学校、串联城乡课堂、牵手城乡教师、挽手城乡学生,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组团办学的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
强化组织领导是做好组团办学工作的前提。扬州市将组团办学工作分别列入市委、市政府关注民生1号文件,并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层层建立了工作网络。扬州市广陵区成立了全区学校组团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各位副局长担任副组长,局机关各科室负责人、各组团学校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2.建立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保障工作持久有效开展的动力,建立激励机制是做好组团办学工作的关键。扬州市教育局出台了《城乡学校网上结对考评细则》,从组织管理、制度保障、实施方案、工作流程、技术支撑、资源积累、结对实效等各方面对结对工作分别进行网上动态考核、中期现场检查和年终综合考评等,并把考评结果纳入各县(市、区)教育局、各结对学校及其负责人年度考核范畴,将教师参与网上结对工作的情况与绩效考核、职称评审和骨干教师评审挂钩,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还由市、县政府和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表彰奖励。扬州市广陵区出台了《校际组团工作监控考核与问责办法》、《干部教师定期交流机制与管理办法》等规定,在基层单位年终工作效能考核的基础上,特别对牵头学校校长进行组团工作绩效考评;全区学校组团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依据考核结果对牵头学校实施奖惩。同时,依据施教区内新生就近入学比例变化情况、学生综合素质年度发展情况、组团办学相关任务完成情况等,对一般学校校长进行组团工作绩效考评。 3.落实物质保障
落实物质保障是做好组团办学工作的基础。扬州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筹集专项经费,积极创造条件为各结对学校配备结对必需的设施设备,分别为每个结对学校配备了视频会议系统、录播教室等,并制定网上结对工作技术方案,协调网络运营商增添设备、增加带宽,确保网络交流无障碍,有力保障了网上结对工作的顺利开展。扬州市广陵区出台了《学校硬件装备标准化建设方案》,结合该区实际,对学校用地、校舍建筑面积、装备条件等方面标准加以明确,研究制定了城乡统一的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有效分配教育资源,使城乡每所义务教育学校都拥有合理、大体相当的校舍、设施设备等条件,实现组团内学校硬件配置标准化,有效保障了组团办学顺利推进。
四、组团办学的成效
1.有利于推进教育公平
组团办学让组团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实现均衡配置,并互补优势后实现动态均衡,这样,就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教育机会、过程和结果的公平。扬州市广陵区实施组团办学后,通过管理上名校引领、师资上异校交流、硬件上统一标准配置等举措,实现了区域内教育资源的相对均衡,促进了教育公平,有效遏制了“择校热”,区内大多数非热点公办学校招生形势普遍向好。
2.有利于提高教育整体质量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百姓最关注的热点。组团办学融合“教、学、研、训”于一体,有效促进不同学校共同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教育整体质量。扬州市广陵区通过组团,实施“青蓝结对工程”和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搭建网络视频、教科研博客、QQ群、MSN等网络对话平台,推进组团办学效能“含金量”建设,实现组团内涵化发展,全面提升了区域整体教育质量,该区先后建成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扬州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行区,教育质量一直位居全市前列。
3.有利于促进学校和教师发展
组团办学让组团学校之间资源共享,互补短长。一方面促进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及其教师发展,促进办学质态的整体提升,赢得声誉,赢得生源;另一方面,又促进优质学校、城市学校及其教师发展。扬州市广陵区通过组团办学不断向薄弱学校输送优质教育资源,从而形成学校之间互联共建共赢的良性互动,使城乡学校、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在办学条件、管理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质量提升等方面都有了深层次的改变。
4.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教育生态
老百姓评价教育和学校就是看学校办得好不好、教师教得好不好、学生学得好不好。组团办学努力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教育机会、过程和结果的公平,努力让每个家长都感受到名校师资、质量和品牌的服务,努力让每所学校都能在组团办学中发展特色、提升质态、螺旋递进,有利于提高社会对教育和学校的满意度,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教育生态。扬州市广陵区通过组团办学有力推动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社会和老百姓对教育的满意度普遍提高。
总之,要实现教育的优质均衡,必须尊重规律,起而行之,积极探索,稳步推进。扬州市广陵区大胆创新,努力实践,把组团办学作为推进教育均衡的有效途径,不断深化组团办学的理念,不断丰富组团办学的内涵,不断创新组团办学的形式,不断提高组团办学的质量,通过组团办学把教育均衡不断推向深入。
[关键词]组团办学;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提速升级,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愈来愈迫切。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营造机会公平的教育环境,实现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是教育肩负的重要职责和神圣使命。近几年来,从区域教育实际出发,扬州市广陵区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大力推进组团办学,优化资源配置,创设均衡平台,力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用,开辟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效途径。
一、组团办学的内涵
1.组团办学的概念与意义
所谓组团办学,就是依照名校牵头、区域整合、近域吸引、主体独立的原则,拆掉校际围墙,将区域内学校整合成若干个组团,每个组团都由一所名校牵头、两所左右的一般学校加盟。先期实现组团间的均衡,继而围绕管理、师资、质量、生源等内涵要素,渐进式实现组团内学校办学质量大体相当、教师流动科学有序、学生发展和教育机会一视同仁,进而实现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可持续发展。
组团办学的意义在于紧扣管理、师资、科研、质量这些内涵要素,化整为组,统单为团,让所有学校实现好资源可共享、好教师可融通、好质量可共进,让广大学生都平等入学、都有好老师施教、都进家门口的好学校。
2.组团办学的特征
一是校际成片联盟化,分片整合组建校际组团发展联盟,组团形式可分为集团校、共同体、携分校、并弱校等形式。二是硬件配置标准化,对学校用地、校舍建筑面积、装备条件等方面标准加以明确,研究制定城乡统一的、基本的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有效分配教育资源,实现组团内学校硬件配置标准化。三是管理自主多样化,组团内设牵头学校一所,具体承担整体规划、管理办法制订及协调等工作任务,组团内各校可充分运用组团内其他学校的相关教育资源并积极推行自主办学实践。四是师资流动常态化,组团内学校之间每年安排适度教师(骨干教师、普通教师)进行合理流动。五是教学研究一体化,组团内统一开展名师讲座、教学观摩、集体备课、质量检测与分析等各类教育教学和教研合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共同提升。六是入学机会均等化,组团内各校的一年级师资大体配置均衡,以均衡师资引导区域内学生不择校,实现组团内学校施教区学生公平入学、就近入学。
组团办学让薄弱学校戴上名校的光环,对薄弱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是一种期望和鼓励,很能产生皮格马利翁的“期望效应”。同时,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组团办学有利于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二、组团办学的形式
1.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组团
在同一个区域范围内,将一所优质学校和数所薄弱学校组团捆绑在一起,通过全面交流、立体互动,帮助薄弱学校实现跨越发展。例如扬州市广陵区将全区学校整合成5个组团,每个组团都由一个优质学校牵头、两所左右的薄弱学校联盟。再如,重庆市梁平县9所优质学校分别与27所薄弱学校签订了结对捆绑协议,形成了对口帮扶网络。
2.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组团
在同一区域范围内,将一所城市学校和数所农村学校组团,通过全面交流、立体互动,实现城乡学校优势互补,共同进步。例如扬州市广陵区将城区育才小学的优质资源输送到农村,通过教师有序流动,在农村兴办分校,打造城乡学校共同体。又如武汉市112所城乡素质教育特色小学组成12个发展共同体,组团发展各种特色的素质教育。这些共同体是由有着相同或相近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学校,自愿组成12个不同主题的可持续素质教育发展平台。
3.跨区域之间组团
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将不在同一区域的数所学校组团在一起,放大名校效应,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例如,扬州市将属于广陵区的名牌学校育才小学和属于新城西区的薄弱新盛学校组团,创办育才小学西区校,跳出“义务教育县域政府负责”的框框,集合广陵的品牌及软件优势与西区的生源及硬件优势为一体,走出了一条跨区域合作、真品牌嫁接、公益化办学的教育均衡新路子。跨区域组团不仅可以在不同的县域之间,还可以实现跨市域、跨省域甚至跨国家的组团合作。
4.网络式组团
通过信息化手段,发挥网络功能,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城乡学校、不同区域的学校之间实现网上结对共建。例如,扬州市自2009年起,深入开展了城乡学校网上结对工作,发挥现代网络技术优势,强化城乡学校在教学、教研、教师培训、学生德育、办学管理等方面的过程性互动,通过网上结对,让网络连接城乡学校、串联城乡课堂、牵手城乡教师、挽手城乡学生,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组团办学的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
强化组织领导是做好组团办学工作的前提。扬州市将组团办学工作分别列入市委、市政府关注民生1号文件,并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层层建立了工作网络。扬州市广陵区成立了全区学校组团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各位副局长担任副组长,局机关各科室负责人、各组团学校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2.建立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保障工作持久有效开展的动力,建立激励机制是做好组团办学工作的关键。扬州市教育局出台了《城乡学校网上结对考评细则》,从组织管理、制度保障、实施方案、工作流程、技术支撑、资源积累、结对实效等各方面对结对工作分别进行网上动态考核、中期现场检查和年终综合考评等,并把考评结果纳入各县(市、区)教育局、各结对学校及其负责人年度考核范畴,将教师参与网上结对工作的情况与绩效考核、职称评审和骨干教师评审挂钩,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还由市、县政府和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表彰奖励。扬州市广陵区出台了《校际组团工作监控考核与问责办法》、《干部教师定期交流机制与管理办法》等规定,在基层单位年终工作效能考核的基础上,特别对牵头学校校长进行组团工作绩效考评;全区学校组团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依据考核结果对牵头学校实施奖惩。同时,依据施教区内新生就近入学比例变化情况、学生综合素质年度发展情况、组团办学相关任务完成情况等,对一般学校校长进行组团工作绩效考评。 3.落实物质保障
落实物质保障是做好组团办学工作的基础。扬州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筹集专项经费,积极创造条件为各结对学校配备结对必需的设施设备,分别为每个结对学校配备了视频会议系统、录播教室等,并制定网上结对工作技术方案,协调网络运营商增添设备、增加带宽,确保网络交流无障碍,有力保障了网上结对工作的顺利开展。扬州市广陵区出台了《学校硬件装备标准化建设方案》,结合该区实际,对学校用地、校舍建筑面积、装备条件等方面标准加以明确,研究制定了城乡统一的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有效分配教育资源,使城乡每所义务教育学校都拥有合理、大体相当的校舍、设施设备等条件,实现组团内学校硬件配置标准化,有效保障了组团办学顺利推进。
四、组团办学的成效
1.有利于推进教育公平
组团办学让组团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实现均衡配置,并互补优势后实现动态均衡,这样,就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教育机会、过程和结果的公平。扬州市广陵区实施组团办学后,通过管理上名校引领、师资上异校交流、硬件上统一标准配置等举措,实现了区域内教育资源的相对均衡,促进了教育公平,有效遏制了“择校热”,区内大多数非热点公办学校招生形势普遍向好。
2.有利于提高教育整体质量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百姓最关注的热点。组团办学融合“教、学、研、训”于一体,有效促进不同学校共同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教育整体质量。扬州市广陵区通过组团,实施“青蓝结对工程”和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搭建网络视频、教科研博客、QQ群、MSN等网络对话平台,推进组团办学效能“含金量”建设,实现组团内涵化发展,全面提升了区域整体教育质量,该区先后建成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扬州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行区,教育质量一直位居全市前列。
3.有利于促进学校和教师发展
组团办学让组团学校之间资源共享,互补短长。一方面促进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及其教师发展,促进办学质态的整体提升,赢得声誉,赢得生源;另一方面,又促进优质学校、城市学校及其教师发展。扬州市广陵区通过组团办学不断向薄弱学校输送优质教育资源,从而形成学校之间互联共建共赢的良性互动,使城乡学校、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在办学条件、管理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质量提升等方面都有了深层次的改变。
4.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教育生态
老百姓评价教育和学校就是看学校办得好不好、教师教得好不好、学生学得好不好。组团办学努力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教育机会、过程和结果的公平,努力让每个家长都感受到名校师资、质量和品牌的服务,努力让每所学校都能在组团办学中发展特色、提升质态、螺旋递进,有利于提高社会对教育和学校的满意度,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教育生态。扬州市广陵区通过组团办学有力推动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社会和老百姓对教育的满意度普遍提高。
总之,要实现教育的优质均衡,必须尊重规律,起而行之,积极探索,稳步推进。扬州市广陵区大胆创新,努力实践,把组团办学作为推进教育均衡的有效途径,不断深化组团办学的理念,不断丰富组团办学的内涵,不断创新组团办学的形式,不断提高组团办学的质量,通过组团办学把教育均衡不断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