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1月25日,17岁的中国少女侯逸凡在阿尔巴尼亚举办的2011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对抗赛中,以5.5比2.5的总比分,提前两轮卫冕!侯逸凡被媒体誉为“天才少女”,但她否认自己是天才。她说:“我成长的每一步,都倾注了父母的关爱,特别是母亲,为了陪我学棋、外出比赛,她不惜辞去工作,背井离乡。我走到哪儿,母爱就在哪儿……”
背井离乡,带着女儿外地求学
1994年2月27日,家住江苏省兴化市的侯雪健、王茜夫妇的女儿出生了,他们给女儿取名侯逸凡。
侯逸凡5岁生日那天,妈妈王茜给她买了许多生日礼物,其中有一副跳棋。侯逸凡非常喜欢那副跳棋,并很快学会了下跳棋。此后,没事她就摆弄跳棋。见女儿在下棋方面有些天赋,侯雪健夫妻俩商量后,决定送女儿去学棋。
1999年8月,侯逸凡被父母送进兴化市的一个中国象棋培训班学习。这年年底,兴化市出了一个国际象棋全国冠军,随之,兴华市掀起了学下国际象棋的热潮。王茜也跟了潮流,将女儿送到国际象棋培训班学习。
2001年7月,江苏省棋院在镇江举办了一次少儿国际象棋比赛,侯逸凡表现出色,夺得冠军。她的表现引起前来观战的国际象棋特级大师童渊铭的父亲的关注。由于女儿学棋,王茜对国际象棋界的事也特别关注,对童渊铭的大名早有耳闻:他不仅是《齐鲁晚报》国际象棋队的主力,而且还是一个出色的教练,先后培养出20多个全国少儿冠军。王茜趁童父赞赏侯逸凡的良机,请他帮忙引荐,让侯逸凡拜童渊铭为师。
送走童父之后,王茜夫妇在忐忑中等待着消息。10天后的一个中午,家里的电话铃响了。王茜拿起电话,原来是童渊铭打来的!童渊铭表示愿意收下侯逸凡,还交代了学棋的相关事宜。
2001年7月20日,王茜夫妇带着女儿踏上了前往山东济南的火车。对侯逸凡的到来,童渊铭十分重视。当时,《齐鲁晚报》国际象棋队虽然人才济济,可一个女孩子也没有。童渊铭想摸摸她的底,于是就让三位男弟子轮番与侯逸凡对弈。没承想没几个回合,全都败下阵来,其中包括一个全国亚军。童渊铭又惊又喜地说:“这个徒弟我收定了!”
三天后,王茜夫妇将女儿安排妥当后,踏上了返乡的列车。一路上,他们不断接到女儿的电话,王茜心中翻江倒海:女儿毕竟才7岁啊,就被孤零零地扔在千里之外,哪个母亲都舍不得啊!
回到兴化,王茜茶饭不思,行走坐卧想的都是女儿。几天后,她有了辞职前去照顾女儿的想法。但是这一想法刚提出,双方家里的老人首先坐不住了。“下棋是一种娱乐,怎么可以当饭吃呢!”“你的工作单位那么好,说辞就辞,以后到哪里去找这样的地方啊!”老人的话句句是实情,王茜感到十分为难。这时,侯雪健开口说:“为了女儿,我们做点牺牲也值得,你辞职去照顾她,我支持!”
随后,王茜办了停薪留职手续,只身来到济南,租了一间民房,专门照顾女儿。侯逸凡学棋的费用很高,再加上租房和生活费用,全家人的生活重担都压在侯雪健一人身上。为了支持女儿学棋,侯雪健一咬牙,将烟酒戒掉,生活上因陋就简,而且还将家中的房子以一年3000元的价格出租,他自己搬到了大姐家住。原本一个幸福安宁的家就这样被拆散了,王茜心里有些酸楚。侯雪健安慰她:“我们又不是没有家,有你和女儿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
漂泊路上,给女儿一个温暖的家
在济南,虽然住在租来的简陋民房里,但王茜还是竭尽所能地将屋子装扮得温馨、漂亮。她将房间贴上瓷砖,换上新窗帘,还按照原来在兴化家里的布置,买来好看的布艺沙发,厨房也按照家里的标准购置了各种用品。开始,侯逸凡不理解,对王茜说:“妈,咱们住的是租来的房子,说搬就搬了,这些东西到时不都浪费了?”王茜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女儿:“乖女儿,住在这儿你有住在家里的感觉吗?”侯逸凡认真地点了点头。王茜笑着说:“这就好,这就是我们的家,哪怕只住一天,我也要让你有家的感觉。”虽然侯逸凡没完全听懂妈妈话里的含义,但她体会到,妈妈为了她,真的是用心良苦。
来到济南后,侯逸凡学棋的训练量陡然大增,王茜便琢磨着如何给女儿补充营养。平日里,侯逸凡喜欢吃肉,于是,王茜就变着法地做肉食。每当看到女儿大快朵颐,王茜心里便涌上一股做母亲的幸福感。过了一段时间,王茜感到有些不对劲儿,侯逸凡的体重直线上升不说,而且在下棋和学习的时候还经常犯困。王茜慌了,她特意请教了一位营养专家。专家告诉她:一个人每日需要的热量值,与体重、日常活动等均有密切关系。显然,侯逸凡每天摄入的热量太多了,应该及时给她更改食谱。听了营养专家的建议,王茜如梦初醒。此后,王茜无论做什么菜,都严格按照专家提供的方法,同时还带着女儿锻炼身体。
在济南学棋时,侯逸凡就读于十亩园小学。有一段时间,王茜发现女儿的语文作业非常潦草。她深知,文化课不扎实,棋艺上将很难达到高的境界。她立即买来一些书法字帖,每天陪着女儿认真练习。果然,一段时间后,女儿写作业认真多了。在国际象棋比赛中,一些棋手的记谱表上都是龙飞凤舞的,而侯逸凡每走一步棋,都是一笔一画写过一遍后,又在原有字迹的印痕上再润色一遍。一场比赛下来,她的谱单像是拉丁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组成的“印刷体集”。
为了培养女儿的广泛兴趣,王茜经常把女儿带到书店,任由她挑选喜爱的书。除了看书,侯逸凡满脑子都是国际象棋。坐车时,她从来不看外面的景物,而是拿出一本棋谱来看。训练休息时,她也是一边跳绳,一边想着下棋的事情,不断揣摩棋局中的变化。
作为女儿的坚强后盾,王茜不知疲倦地陪着女儿奔波在全国各地。每一次比赛的成败得失,她都要帮女儿分析。侯逸凡很争气,2004年,“李成智杯”国际象棋全国少儿冠军赛上,刚刚10岁的她参加12岁组的比赛,竟然11战全胜,摘取了金牌,令来自全国各地的教练、行家们瞠目结舌。就是在这次比赛上,侯逸凡的出色表现赢得了中国棋院国际象棋部主任、国家队总教练叶江川的赞赏:“这孩子思路清晰,反应灵敏,前途无量啊!”
2005年秋天,11岁的侯逸凡成为国家国际象棋队的一员。王茜退掉在济南租的房子,带着女儿来到了北京。因受经济条件限制,刚开始,她们只能租住2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当天晚上,王茜给女儿铺上新床单。然而,侯逸凡却辗转反侧睡不着。王茜问女儿:“你怎么了?”女儿红着脸说:“妈,我以前一直睡的是格子床单,使我经常想到棋盘,而这个淡绿色的床单我睡不习惯……”
第二天晚上,王茜满头大汗地骑车回到家。一进门,她就大声叫道:“凡凡,快来看,我给你买的格子床单。”侯逸凡这才知道,当天一大早,妈妈将她送到棋院后,就骑车跑了不少商场去买格子床单,但都没找到她想要的那种。眼看天快要黑了,王茜心里十分焦急,后来,她在一个好心大妈的指引下,找到了一个距离很远的窗帘市场,挑了上好的格子窗帘布,央求做窗帘的师傅,把这块布料做成了床单……那天晚上,躺在母亲给她特意买的格子床单上,侯逸凡落泪了……
侯逸凡在济南以及在北京的几年间,王茜与丈夫侯雪健一直两地分居,一年见面连一个月的时间都没有。一次,一家人好不容易团聚了,王茜就自责不已,侯雪健却说:“你一个人带着女儿,担子比我重,你要是自责,我更应该自责呢!”听了父母的对话,侯逸凡一手拉着爸爸,一手拉着妈妈,含泪说:“爸、妈,要是咱们一家人能守在一起,比我拿10个金牌都好啊!”
2008年8月1日,侯雪健办了停薪留职手续,也来到北京支持女儿。一家人在国家训练中心租了一套两居室的小房子。而此时的王茜在国象队的图书室找了一份临时的工作。一家人终于在北京团聚了。
适时引导,助女儿成功卫冕世界棋后
通过不断的磨炼,侯逸凡的棋艺越来越精湛,她参加比赛大多能拿第一名,成了圈里公认的“天才少女”,一些比赛也频频向她发出邀请,她渐渐有了骄傲情绪。
一天,王茜正在屋里做家务,侯逸凡兴奋地跑进来对她说:“妈妈,今天我又中奖了!”“中奖”是母女俩的暗语,意思是侯逸凡要参加某项比赛,并且有一笔出场费和奖金可拿。女儿最近经常“中奖”,当妈妈的自然高兴,不过看到女儿最近走路、说话都飘飘然的样子,王茜觉得有必要给她“降降温”。于是,她对女儿说:“下棋要有极强的进取心才能赢,而争强好胜的心态对落后的棋手来说容易保持,对总是赢棋的棋手就难说了。你一定要保持这种心态,不然,离失败也就不远了。”
不久,王茜的担忧变成了现实。在中法青年国际象棋对抗赛上,侯逸凡首轮比赛遇到了法国14岁的棋手拉格拉夫。残局阶段,她昏招迭出,最终被对手翻盘。而紧随其后,在“维克安泽杯”国际象棋比赛中,侯逸凡连下27局,最后计算平均等级分,结果只差半分未能晋升男子特级大师。按照国际棋联规则,以往成绩并不累计,所以侯逸凡还得从头开始。因此,她的这次失利显得尤为可惜。
两次不应有的失误让侯逸凡一时间难以接受。看到女儿情绪低落,王茜觉得有必要为女儿“加加油”。于是,她语重心长地对女儿说:“一两次失利并不可怕,这说明你的棋艺还不够精湛,还需要磨炼。我们毕竟地处东方,离国际象棋的竞技中心有一段距离,你要把这两场比赛当做基石,为自己今后登上顶峰创造条件!”母亲的一番话,让侯逸凡深受鼓舞。
除了正面鼓励外,王茜还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对女儿旁敲侧击。有一次,侯逸凡喝了妈妈煲的鸡汤后,觉得味道很好,禁不住连喝几碗。王茜适时地问她:“知道为什么妈妈煲的鸡汤好喝吗?”见女儿不解地看着她,王茜马上说:“关键是看火候掌握得如何,只有掌握好了火候,煲的汤才好喝。”接着,她话题一转,“下棋也一样,也得看火候,太急躁不行,太温吞也不行。需要进攻时不进攻就会丧失时机,但一味地进攻不讲究策略也难以取胜,要恰如其分地掌握好火候,把握好心态,及时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妈妈的话让侯逸凡若有所思。
就这样,王茜用一道又一道的“心灵鸡汤”,使侯逸凡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变化。在此后的一些比赛中,侯逸凡思路清晰;反应敏捷,不仅用时减少,而且越是面对强硬的对手,她的表现就越好。
2007年2月,在第六届“俄航杯”国际象棋公开赛中,侯逸凡三次击败男子国际象棋特级大师:俄罗斯的维秋戈夫、以色列的苏托夫斯基、希腊的科特洛尼亚斯,在世界棋坛引起轰动。同年6月,侯逸凡在全国国际象棋女子个人赛中11轮积9分夺冠,成为中国最年轻的棋后。
侯逸凡经常参加国际赛事,语言成了她与外国棋手交流的最大障碍。王茜原本准备替女儿报英语培训班,但一打听,学费要2.8万元,她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可又不甘心。苦思冥想后,她有了办法。她经常带女儿到一些高校的“英语角”跟大学生交流,向大学生请教,同时,她自己也带头学英语。母女俩交流时,她就逼女儿用英语和她对话。遇到两人都不会的单词或者语句,王茜就四处求教。经过一阵恶补,侯逸凡的英语口语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2010年10月,在广州亚运会上,侯逸凡获得了国际象棋比赛的金牌。紧接着,她在土耳其女子国际象棋世锦赛上险胜队友阮露斐,成为国际象棋历史上第13位世界冠军。同时,她也成为国际象棋历史上最年轻的世界棋后!
2011年11月25日凌晨,侯逸凡在阿尔巴尼亚举办的2011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对抗赛中,以5.5比2.5的总比分,提前两轮卫冕世界棋后!夺冠后,侯逸凡乐得脸上笑成一朵花。
2012年1月15日,“2011体坛风云人物”颁奖盛典在国家体育馆隆重举行,在年度最佳非奥项目运动员奖评选中,侯逸凡力压丁俊晖、古力等人获得年度最佳非奥项目运动员奖,同时也成为蝉联该奖项的第一人。当记者问她今后的目标是什么时,她回答得很干脆:“像谢军姐姐那样读到博士,然后在北京买一套房子,让在外漂泊的爸爸妈妈有一个安稳的家。”
【编辑:刘波】
背井离乡,带着女儿外地求学
1994年2月27日,家住江苏省兴化市的侯雪健、王茜夫妇的女儿出生了,他们给女儿取名侯逸凡。
侯逸凡5岁生日那天,妈妈王茜给她买了许多生日礼物,其中有一副跳棋。侯逸凡非常喜欢那副跳棋,并很快学会了下跳棋。此后,没事她就摆弄跳棋。见女儿在下棋方面有些天赋,侯雪健夫妻俩商量后,决定送女儿去学棋。
1999年8月,侯逸凡被父母送进兴化市的一个中国象棋培训班学习。这年年底,兴化市出了一个国际象棋全国冠军,随之,兴华市掀起了学下国际象棋的热潮。王茜也跟了潮流,将女儿送到国际象棋培训班学习。
2001年7月,江苏省棋院在镇江举办了一次少儿国际象棋比赛,侯逸凡表现出色,夺得冠军。她的表现引起前来观战的国际象棋特级大师童渊铭的父亲的关注。由于女儿学棋,王茜对国际象棋界的事也特别关注,对童渊铭的大名早有耳闻:他不仅是《齐鲁晚报》国际象棋队的主力,而且还是一个出色的教练,先后培养出20多个全国少儿冠军。王茜趁童父赞赏侯逸凡的良机,请他帮忙引荐,让侯逸凡拜童渊铭为师。
送走童父之后,王茜夫妇在忐忑中等待着消息。10天后的一个中午,家里的电话铃响了。王茜拿起电话,原来是童渊铭打来的!童渊铭表示愿意收下侯逸凡,还交代了学棋的相关事宜。
2001年7月20日,王茜夫妇带着女儿踏上了前往山东济南的火车。对侯逸凡的到来,童渊铭十分重视。当时,《齐鲁晚报》国际象棋队虽然人才济济,可一个女孩子也没有。童渊铭想摸摸她的底,于是就让三位男弟子轮番与侯逸凡对弈。没承想没几个回合,全都败下阵来,其中包括一个全国亚军。童渊铭又惊又喜地说:“这个徒弟我收定了!”
三天后,王茜夫妇将女儿安排妥当后,踏上了返乡的列车。一路上,他们不断接到女儿的电话,王茜心中翻江倒海:女儿毕竟才7岁啊,就被孤零零地扔在千里之外,哪个母亲都舍不得啊!
回到兴化,王茜茶饭不思,行走坐卧想的都是女儿。几天后,她有了辞职前去照顾女儿的想法。但是这一想法刚提出,双方家里的老人首先坐不住了。“下棋是一种娱乐,怎么可以当饭吃呢!”“你的工作单位那么好,说辞就辞,以后到哪里去找这样的地方啊!”老人的话句句是实情,王茜感到十分为难。这时,侯雪健开口说:“为了女儿,我们做点牺牲也值得,你辞职去照顾她,我支持!”
随后,王茜办了停薪留职手续,只身来到济南,租了一间民房,专门照顾女儿。侯逸凡学棋的费用很高,再加上租房和生活费用,全家人的生活重担都压在侯雪健一人身上。为了支持女儿学棋,侯雪健一咬牙,将烟酒戒掉,生活上因陋就简,而且还将家中的房子以一年3000元的价格出租,他自己搬到了大姐家住。原本一个幸福安宁的家就这样被拆散了,王茜心里有些酸楚。侯雪健安慰她:“我们又不是没有家,有你和女儿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
漂泊路上,给女儿一个温暖的家
在济南,虽然住在租来的简陋民房里,但王茜还是竭尽所能地将屋子装扮得温馨、漂亮。她将房间贴上瓷砖,换上新窗帘,还按照原来在兴化家里的布置,买来好看的布艺沙发,厨房也按照家里的标准购置了各种用品。开始,侯逸凡不理解,对王茜说:“妈,咱们住的是租来的房子,说搬就搬了,这些东西到时不都浪费了?”王茜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女儿:“乖女儿,住在这儿你有住在家里的感觉吗?”侯逸凡认真地点了点头。王茜笑着说:“这就好,这就是我们的家,哪怕只住一天,我也要让你有家的感觉。”虽然侯逸凡没完全听懂妈妈话里的含义,但她体会到,妈妈为了她,真的是用心良苦。
来到济南后,侯逸凡学棋的训练量陡然大增,王茜便琢磨着如何给女儿补充营养。平日里,侯逸凡喜欢吃肉,于是,王茜就变着法地做肉食。每当看到女儿大快朵颐,王茜心里便涌上一股做母亲的幸福感。过了一段时间,王茜感到有些不对劲儿,侯逸凡的体重直线上升不说,而且在下棋和学习的时候还经常犯困。王茜慌了,她特意请教了一位营养专家。专家告诉她:一个人每日需要的热量值,与体重、日常活动等均有密切关系。显然,侯逸凡每天摄入的热量太多了,应该及时给她更改食谱。听了营养专家的建议,王茜如梦初醒。此后,王茜无论做什么菜,都严格按照专家提供的方法,同时还带着女儿锻炼身体。
在济南学棋时,侯逸凡就读于十亩园小学。有一段时间,王茜发现女儿的语文作业非常潦草。她深知,文化课不扎实,棋艺上将很难达到高的境界。她立即买来一些书法字帖,每天陪着女儿认真练习。果然,一段时间后,女儿写作业认真多了。在国际象棋比赛中,一些棋手的记谱表上都是龙飞凤舞的,而侯逸凡每走一步棋,都是一笔一画写过一遍后,又在原有字迹的印痕上再润色一遍。一场比赛下来,她的谱单像是拉丁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组成的“印刷体集”。
为了培养女儿的广泛兴趣,王茜经常把女儿带到书店,任由她挑选喜爱的书。除了看书,侯逸凡满脑子都是国际象棋。坐车时,她从来不看外面的景物,而是拿出一本棋谱来看。训练休息时,她也是一边跳绳,一边想着下棋的事情,不断揣摩棋局中的变化。
作为女儿的坚强后盾,王茜不知疲倦地陪着女儿奔波在全国各地。每一次比赛的成败得失,她都要帮女儿分析。侯逸凡很争气,2004年,“李成智杯”国际象棋全国少儿冠军赛上,刚刚10岁的她参加12岁组的比赛,竟然11战全胜,摘取了金牌,令来自全国各地的教练、行家们瞠目结舌。就是在这次比赛上,侯逸凡的出色表现赢得了中国棋院国际象棋部主任、国家队总教练叶江川的赞赏:“这孩子思路清晰,反应灵敏,前途无量啊!”
2005年秋天,11岁的侯逸凡成为国家国际象棋队的一员。王茜退掉在济南租的房子,带着女儿来到了北京。因受经济条件限制,刚开始,她们只能租住2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当天晚上,王茜给女儿铺上新床单。然而,侯逸凡却辗转反侧睡不着。王茜问女儿:“你怎么了?”女儿红着脸说:“妈,我以前一直睡的是格子床单,使我经常想到棋盘,而这个淡绿色的床单我睡不习惯……”
第二天晚上,王茜满头大汗地骑车回到家。一进门,她就大声叫道:“凡凡,快来看,我给你买的格子床单。”侯逸凡这才知道,当天一大早,妈妈将她送到棋院后,就骑车跑了不少商场去买格子床单,但都没找到她想要的那种。眼看天快要黑了,王茜心里十分焦急,后来,她在一个好心大妈的指引下,找到了一个距离很远的窗帘市场,挑了上好的格子窗帘布,央求做窗帘的师傅,把这块布料做成了床单……那天晚上,躺在母亲给她特意买的格子床单上,侯逸凡落泪了……
侯逸凡在济南以及在北京的几年间,王茜与丈夫侯雪健一直两地分居,一年见面连一个月的时间都没有。一次,一家人好不容易团聚了,王茜就自责不已,侯雪健却说:“你一个人带着女儿,担子比我重,你要是自责,我更应该自责呢!”听了父母的对话,侯逸凡一手拉着爸爸,一手拉着妈妈,含泪说:“爸、妈,要是咱们一家人能守在一起,比我拿10个金牌都好啊!”
2008年8月1日,侯雪健办了停薪留职手续,也来到北京支持女儿。一家人在国家训练中心租了一套两居室的小房子。而此时的王茜在国象队的图书室找了一份临时的工作。一家人终于在北京团聚了。
适时引导,助女儿成功卫冕世界棋后
通过不断的磨炼,侯逸凡的棋艺越来越精湛,她参加比赛大多能拿第一名,成了圈里公认的“天才少女”,一些比赛也频频向她发出邀请,她渐渐有了骄傲情绪。
一天,王茜正在屋里做家务,侯逸凡兴奋地跑进来对她说:“妈妈,今天我又中奖了!”“中奖”是母女俩的暗语,意思是侯逸凡要参加某项比赛,并且有一笔出场费和奖金可拿。女儿最近经常“中奖”,当妈妈的自然高兴,不过看到女儿最近走路、说话都飘飘然的样子,王茜觉得有必要给她“降降温”。于是,她对女儿说:“下棋要有极强的进取心才能赢,而争强好胜的心态对落后的棋手来说容易保持,对总是赢棋的棋手就难说了。你一定要保持这种心态,不然,离失败也就不远了。”
不久,王茜的担忧变成了现实。在中法青年国际象棋对抗赛上,侯逸凡首轮比赛遇到了法国14岁的棋手拉格拉夫。残局阶段,她昏招迭出,最终被对手翻盘。而紧随其后,在“维克安泽杯”国际象棋比赛中,侯逸凡连下27局,最后计算平均等级分,结果只差半分未能晋升男子特级大师。按照国际棋联规则,以往成绩并不累计,所以侯逸凡还得从头开始。因此,她的这次失利显得尤为可惜。
两次不应有的失误让侯逸凡一时间难以接受。看到女儿情绪低落,王茜觉得有必要为女儿“加加油”。于是,她语重心长地对女儿说:“一两次失利并不可怕,这说明你的棋艺还不够精湛,还需要磨炼。我们毕竟地处东方,离国际象棋的竞技中心有一段距离,你要把这两场比赛当做基石,为自己今后登上顶峰创造条件!”母亲的一番话,让侯逸凡深受鼓舞。
除了正面鼓励外,王茜还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对女儿旁敲侧击。有一次,侯逸凡喝了妈妈煲的鸡汤后,觉得味道很好,禁不住连喝几碗。王茜适时地问她:“知道为什么妈妈煲的鸡汤好喝吗?”见女儿不解地看着她,王茜马上说:“关键是看火候掌握得如何,只有掌握好了火候,煲的汤才好喝。”接着,她话题一转,“下棋也一样,也得看火候,太急躁不行,太温吞也不行。需要进攻时不进攻就会丧失时机,但一味地进攻不讲究策略也难以取胜,要恰如其分地掌握好火候,把握好心态,及时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妈妈的话让侯逸凡若有所思。
就这样,王茜用一道又一道的“心灵鸡汤”,使侯逸凡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变化。在此后的一些比赛中,侯逸凡思路清晰;反应敏捷,不仅用时减少,而且越是面对强硬的对手,她的表现就越好。
2007年2月,在第六届“俄航杯”国际象棋公开赛中,侯逸凡三次击败男子国际象棋特级大师:俄罗斯的维秋戈夫、以色列的苏托夫斯基、希腊的科特洛尼亚斯,在世界棋坛引起轰动。同年6月,侯逸凡在全国国际象棋女子个人赛中11轮积9分夺冠,成为中国最年轻的棋后。
侯逸凡经常参加国际赛事,语言成了她与外国棋手交流的最大障碍。王茜原本准备替女儿报英语培训班,但一打听,学费要2.8万元,她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可又不甘心。苦思冥想后,她有了办法。她经常带女儿到一些高校的“英语角”跟大学生交流,向大学生请教,同时,她自己也带头学英语。母女俩交流时,她就逼女儿用英语和她对话。遇到两人都不会的单词或者语句,王茜就四处求教。经过一阵恶补,侯逸凡的英语口语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2010年10月,在广州亚运会上,侯逸凡获得了国际象棋比赛的金牌。紧接着,她在土耳其女子国际象棋世锦赛上险胜队友阮露斐,成为国际象棋历史上第13位世界冠军。同时,她也成为国际象棋历史上最年轻的世界棋后!
2011年11月25日凌晨,侯逸凡在阿尔巴尼亚举办的2011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对抗赛中,以5.5比2.5的总比分,提前两轮卫冕世界棋后!夺冠后,侯逸凡乐得脸上笑成一朵花。
2012年1月15日,“2011体坛风云人物”颁奖盛典在国家体育馆隆重举行,在年度最佳非奥项目运动员奖评选中,侯逸凡力压丁俊晖、古力等人获得年度最佳非奥项目运动员奖,同时也成为蝉联该奖项的第一人。当记者问她今后的目标是什么时,她回答得很干脆:“像谢军姐姐那样读到博士,然后在北京买一套房子,让在外漂泊的爸爸妈妈有一个安稳的家。”
【编辑: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