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现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是教育的追求,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已经引起了世人广泛的关注。从宏观层面,实现教育公平是政府的责任;从微观层面,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应树立人文教育和教育公平的理念,优化教育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健康成长,积极推进学校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的含义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权利平等两个基本方面,我国“十五”计划有关教育指导思想中提出教育公平的概念。它渗透在教育领域的宏观和微观中的各个层面。一方面在现有社会条件下,由于教育资源的稀缺性,教育机会均等是难以实现的。因此,谁能享受到这些教育资源,要有相应的选择机制。这是社会与学校的衔接问题,重点在于“选择机制”,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另一方面是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均能得到充分、全面、和谐的发展。虽然必定存在发展的差异,但是不应存在由于学生家庭背景、性别、民族和学校条件、教师态度等外部原因引起的个体差异。这是教育内部问题,是教育理念、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问题,其意义比较宽泛。
学校教育公平现象透析
我国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努力把实现教育机会的均等作为自觉追求的目标之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教育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教育公平已成为热问题之一。区域差异、城乡差异、性别差异、民族差异、阶层差异已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国家重视。下面仅从学校教育这一微观层面来探析教育公平现象。
学校教育的不公平现象 当今社会,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校园内仍有教育不公平现象。突出表现有:一是“优秀生”享有特权。在传统观念和评价制度的评判下,教师认为听话、考试成绩好的学生一般被定为“优秀生”。“优秀生”在学校教育中往往受到特殊关注,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表现在:学校的奖励制度照顾优秀生多、学习上给予更多的关注、座位获得优选权、活动方面可以比其他学生获得部分自由支配权。二是“学困生”被冷遇。所谓“学困生”,就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文化知识学习达不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行为不符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心理健康程度较低,而且思想比较消极的学生。“学困生”在学校教育中一般受到冷遇。教师认为“学困生”没有教育价值,在他们身上花时间多而成效低,对“学困生”的教育存在偏差。
影响学校教育公平的因素
一是教育理念方面的原因。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教育在培养出一批拔尖人才的同时,也造成了一批学困生;在一味追求升学率而重视少数尖子的同时,忽视了大多数学生;在抓知识传授的同时,忽视了学生优良思想品德的养成;教学要求和方法的整齐划一,缺乏针对性,使大部分学生个性特长被忽视;对学生评价只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的标准或唯一标准,学生用优异的学习成绩“一俊遮百丑”,而其他则是以成绩差以偏概全,看不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忽视学生个性特长。二是教学设施方面的原因。表现在少或缺实验室,实验经费紧缺等;图书、教学资料条件差,专用设备少且不配套。由于教学设施不足,学校就把有限的设施倾斜在努力学习的学生身上。
三是学生自身发展方面的原因。学生自身方面影响教育公平的因素主要有:非智力因素、学习兴趣、归因问题、学习方法、价值观影响。
四是家庭和社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家庭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误区影响。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和目前十分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部分家庭教育方法走进误区,重智轻德。往往有以下几方面影响:一是有问题便采取棍棒教育;二是家庭经济水平和家长文化素质影响,研究表明,家庭背景对学业成绩个别差异影响程度比构成教育环境的各种因素的影响要大得多;三是家庭残缺或不健康家庭教育的影响。此外,社会因素影响。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上往往片面地看重学习成绩,导致学校充分地利用优质资源造就成绩,形成学校教育中的教育不公平。
推进学校教育公平的探索与实践
值得注意的是:“机会平等并不等于把大家拉平。”“给每一个人平等的机会,并不是指名义上的平等。机会平等是要肯定每一个人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是适合个人的特点的。”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并不是绝对按同样的教育模式来对待学生,也不是要使每个学生都取得同样的学业成就,而是要充分了解并把握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适当的教育,使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取得应有的学业成就。这也意味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天赋而因材施教。在我国现行教育中,重视使天赋优异的学生得到适当的教育机会,这无可厚非,但因此而严重忽视天赋较差的学生,则是不公平的,会使他们失去学业成功的机会。实现教育公平从微观层面讲是学校教育公平,它是教育内部问题,是教育理念、教育过程和教学方法问题。在实践中学生存在发展的个体差异,但是不应存在由于学生家庭背景,性别、民族、学校条件和教师态度等引起的个体差异。
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人文教育和教育公平的理念 社会需要多样化人才。基础教育不仅要培养出专门人才,而且要培养出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不仅使少数精英,而且使全体受教育者在现代化建设中都能发挥各自的作用。学校教育的本质要求是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因此,学校教育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现代化建设要求,自觉端正教育思想,主动转变教育观念,切实面向全体学生,致力于基本素质的培养,使他们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和人文素质,有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有健壮体魄和良好心理素质,为终身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良好的教育,才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改善办学条件,整合教育资源 办学环境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物质保证,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重要外在因素。因此,改善办学条件是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应着重抓好几方面工作:一是确定学校办学的设施标准,按照教育需要的财力,制定既符合长远教育需要又符合实际的规划。二是根据需要分期实施。三是重点进行现代化信息技术建设,基本建成了校园局域网,实施“家校通”工程。四是注重教学设施的使用,充分发挥其功能,提高教学效益。 建设优美校园环境,创设良好校园文化 校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校园物质环境是指学校的校舍和自然环境,优良环境对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素质有重要作用。但是,校园建设受经济的制约。因此,在经费有限情况下,少花钱多办事。校园整体规划尽可能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使用方便,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作风和行为起着巨大导向、规范和激励作用。学校应坚持用先进的文化教育引导师生,努力创建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使所有学生受到环境的陶冶。
完善管理机制,培养优秀师资 首先建立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着重在于教和学两方面的管理思想和制度建设。从教的角度注重面向全体学生,突出面向全体学生教育理念的引导和师德规范教育。教育教学工作制度、奖励制度等,都体现教育公平的思想。在学生学习质量保障机制建设中,从学生学习规范、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指导和奖励的建设,都注意到教育公平的因素。推进学校教育公平,教师是关键。一支理念先进、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学校教育公平的保证。
构建德育模式,增强德育实效 学校工作,德育为先。按中学德育大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人格教育为核心,以养成教育为切入点,以德育科研为先导,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根据新时期德育的对象、特点和规律,在德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构建“德育组织领导系统化、目标层次化、内容系列化、渠道网络化、活动制度化、方法多样化和考评科学化”的体系和模式。
一是确立目标,优化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围绕爱国主义、弘扬民族精神、诚信教育和养成教育的重点,不同年级不同时段确定不同教育主题,科学合理地规划出各年级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目标。
二是健全机构,完善制度。把德育管理的纳入学校整体管理之中,合理安排德育力量,完善机构,健全制度,强化管理。实行校长室、政教处(团委)、年级组三级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分工负责,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为了使德育工作有章可循,制订实施《学生在校一日规范》《学生文明言行要求》《学生遵守社会公德要求》《文明班的评比办法》等制度,每天对学生的考勤、仪容仪表、卫生、课堂学风和课间纪律进行全面评比。每周评出红旗班,每学期评出卫生先进班、无事故班、公物保管先进班、综合先进班等,以此增强学生的向心力和荣誉感。
三是丰富活动,寓教于乐。第一,结合传统节假日开展活动。元旦,组织学生联欢活动,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三月,以“弘扬雷锋精神,倡导时代新风”为主题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清明节,组织学生祭扫烈士墓、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第二,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每年组织学生观看优秀爱国主义影片,参加读书活动及观后感征文比赛;在世界环保日,举行“我爱家乡的碧海蓝天”的春游主题活动;在“安全月教育”活动中,邀请交警、消防官兵做“遵守交通规则、维护生命安全”交通安全和消防知识讲座,进行安全技能大演练;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演讲比赛等,把思想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四是社区、家庭和学校互相配合,形成合力。第一,家校结合。成立家长学校,定期举办家长现代教育培训班,更新家庭教育观念;通过家长会,让家长介绍家教成功经验,探讨教育子女方法;设立家长接待室和定期进行家访。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汇报学校近期获得的成果和子女取得的进步,争取家长、社会对学校办学的支持。邀请家长参加学校举行的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直接参与教育教学工作。第二,军民结合。积极与派出所、武警等共建单位开展警民共建文明学校活动,党日和军事夏令营活动,体验军营生活。邀请官兵到学校给师生进行国防、法制安全等教育。第三,社区学校结合。组织师生积极参加社区文化和服务活动,定点照顾孤寡老人,捐款捐物支援灾区和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支教活动。
五是关注“学困生”教育。重视“学困生”的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后进生的教育,让他们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有用之才。要同对待优秀学生一样对待“学困生”,使他们的人格同优秀生一样受到尊重,立志把他们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教育成功与否的客观标准是学生是否实现了进步和发展。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幅度越大,教育就越成功。努力缩小学困生在各个方面与优秀生的差距,促使学困生在原有基础上各方面都有所进步,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是取得教育成功的重要前提。
六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应坚持人文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需求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对学生负责一辈子”的教学观,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
结合课程改革实验重点进行三方面改革尝试:
第一,改革课程设置尝试。以课程功能改革为重点,在开齐开足必修课的基础上,突出两种课程的学习,即选修课、活动课和研究性学习。每个年级开设选修课,拓展必修课内容。搞好综合实践课,与课程改革配套,重视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在课程改革实验中,重视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和中心组,制定了方案,设置了六大课程类别(科学素养类、人文素养类、身心健康类、艺术技能类、学科竞赛类和环境教育类)20门课程,有计划、有目的开展活动。同时,实行每学年举行一次校运会和一次文化艺术节的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发展学生特长。
第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尝试。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新型的教学模式。实现三个优化:一是优化教学全过程,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二是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倡激活思维的“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充分利用教学仪器、多媒体网络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更直观;三是优化教学氛围,创建民主、和谐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的学习环境。开展“微笑进课堂、关怀进心房”的教学活动,营造民主和谐、热爱期待、交流沟通、求知进取的氛围。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放“权”:学生有质疑权,学生可以随时对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思想问题和听到的见闻等提出疑问;学生有对多种学习方法的选择权,让他们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有评价权,包括学生的自评、互评,对教师、对教材的评价。
第三,改革评价方式尝试。实行考试制度和评价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与课改相适应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评价制度。主要有:课堂观察。在课堂观察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观察学生的情感表现。作业评价。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求教师在作业评价时尽量不打分数,可采用A、B、C、D四档次进行评价等。成长记录袋。包括自我介绍、家访记录、特色作业、光荣榜、课堂学习评价表等。考试方式。在平常考试考核中,通过开卷和闭卷相结合、笔试和实验操作相结合、分数和综合考核评价相结合方式,从方式到内容进行改革。同时允许学生多次考试,直到学会为止。在评价中做到淡化考试色彩,淡化分数色彩。
教育公平是人们对教育发展的热望和期盼,也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动力,但是教育公平具有历史性、相对性、主观性、客观性及理想性,教育公平的实现将是一个长期的演进过程。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树立人文教育和教育公平的理念,优化教育过程,不断改进教育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素质,从微观层面推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差距,不断提高教育公平的程度,不仅是政府、社会的责任,更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教育公平的含义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权利平等两个基本方面,我国“十五”计划有关教育指导思想中提出教育公平的概念。它渗透在教育领域的宏观和微观中的各个层面。一方面在现有社会条件下,由于教育资源的稀缺性,教育机会均等是难以实现的。因此,谁能享受到这些教育资源,要有相应的选择机制。这是社会与学校的衔接问题,重点在于“选择机制”,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另一方面是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均能得到充分、全面、和谐的发展。虽然必定存在发展的差异,但是不应存在由于学生家庭背景、性别、民族和学校条件、教师态度等外部原因引起的个体差异。这是教育内部问题,是教育理念、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问题,其意义比较宽泛。
学校教育公平现象透析
我国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努力把实现教育机会的均等作为自觉追求的目标之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教育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教育公平已成为热问题之一。区域差异、城乡差异、性别差异、民族差异、阶层差异已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国家重视。下面仅从学校教育这一微观层面来探析教育公平现象。
学校教育的不公平现象 当今社会,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校园内仍有教育不公平现象。突出表现有:一是“优秀生”享有特权。在传统观念和评价制度的评判下,教师认为听话、考试成绩好的学生一般被定为“优秀生”。“优秀生”在学校教育中往往受到特殊关注,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表现在:学校的奖励制度照顾优秀生多、学习上给予更多的关注、座位获得优选权、活动方面可以比其他学生获得部分自由支配权。二是“学困生”被冷遇。所谓“学困生”,就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文化知识学习达不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行为不符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心理健康程度较低,而且思想比较消极的学生。“学困生”在学校教育中一般受到冷遇。教师认为“学困生”没有教育价值,在他们身上花时间多而成效低,对“学困生”的教育存在偏差。
影响学校教育公平的因素
一是教育理念方面的原因。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教育在培养出一批拔尖人才的同时,也造成了一批学困生;在一味追求升学率而重视少数尖子的同时,忽视了大多数学生;在抓知识传授的同时,忽视了学生优良思想品德的养成;教学要求和方法的整齐划一,缺乏针对性,使大部分学生个性特长被忽视;对学生评价只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的标准或唯一标准,学生用优异的学习成绩“一俊遮百丑”,而其他则是以成绩差以偏概全,看不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忽视学生个性特长。二是教学设施方面的原因。表现在少或缺实验室,实验经费紧缺等;图书、教学资料条件差,专用设备少且不配套。由于教学设施不足,学校就把有限的设施倾斜在努力学习的学生身上。
三是学生自身发展方面的原因。学生自身方面影响教育公平的因素主要有:非智力因素、学习兴趣、归因问题、学习方法、价值观影响。
四是家庭和社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家庭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误区影响。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和目前十分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部分家庭教育方法走进误区,重智轻德。往往有以下几方面影响:一是有问题便采取棍棒教育;二是家庭经济水平和家长文化素质影响,研究表明,家庭背景对学业成绩个别差异影响程度比构成教育环境的各种因素的影响要大得多;三是家庭残缺或不健康家庭教育的影响。此外,社会因素影响。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上往往片面地看重学习成绩,导致学校充分地利用优质资源造就成绩,形成学校教育中的教育不公平。
推进学校教育公平的探索与实践
值得注意的是:“机会平等并不等于把大家拉平。”“给每一个人平等的机会,并不是指名义上的平等。机会平等是要肯定每一个人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是适合个人的特点的。”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并不是绝对按同样的教育模式来对待学生,也不是要使每个学生都取得同样的学业成就,而是要充分了解并把握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适当的教育,使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取得应有的学业成就。这也意味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天赋而因材施教。在我国现行教育中,重视使天赋优异的学生得到适当的教育机会,这无可厚非,但因此而严重忽视天赋较差的学生,则是不公平的,会使他们失去学业成功的机会。实现教育公平从微观层面讲是学校教育公平,它是教育内部问题,是教育理念、教育过程和教学方法问题。在实践中学生存在发展的个体差异,但是不应存在由于学生家庭背景,性别、民族、学校条件和教师态度等引起的个体差异。
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人文教育和教育公平的理念 社会需要多样化人才。基础教育不仅要培养出专门人才,而且要培养出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不仅使少数精英,而且使全体受教育者在现代化建设中都能发挥各自的作用。学校教育的本质要求是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因此,学校教育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现代化建设要求,自觉端正教育思想,主动转变教育观念,切实面向全体学生,致力于基本素质的培养,使他们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和人文素质,有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有健壮体魄和良好心理素质,为终身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良好的教育,才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改善办学条件,整合教育资源 办学环境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物质保证,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重要外在因素。因此,改善办学条件是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应着重抓好几方面工作:一是确定学校办学的设施标准,按照教育需要的财力,制定既符合长远教育需要又符合实际的规划。二是根据需要分期实施。三是重点进行现代化信息技术建设,基本建成了校园局域网,实施“家校通”工程。四是注重教学设施的使用,充分发挥其功能,提高教学效益。 建设优美校园环境,创设良好校园文化 校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校园物质环境是指学校的校舍和自然环境,优良环境对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素质有重要作用。但是,校园建设受经济的制约。因此,在经费有限情况下,少花钱多办事。校园整体规划尽可能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使用方便,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作风和行为起着巨大导向、规范和激励作用。学校应坚持用先进的文化教育引导师生,努力创建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使所有学生受到环境的陶冶。
完善管理机制,培养优秀师资 首先建立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着重在于教和学两方面的管理思想和制度建设。从教的角度注重面向全体学生,突出面向全体学生教育理念的引导和师德规范教育。教育教学工作制度、奖励制度等,都体现教育公平的思想。在学生学习质量保障机制建设中,从学生学习规范、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指导和奖励的建设,都注意到教育公平的因素。推进学校教育公平,教师是关键。一支理念先进、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学校教育公平的保证。
构建德育模式,增强德育实效 学校工作,德育为先。按中学德育大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人格教育为核心,以养成教育为切入点,以德育科研为先导,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根据新时期德育的对象、特点和规律,在德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构建“德育组织领导系统化、目标层次化、内容系列化、渠道网络化、活动制度化、方法多样化和考评科学化”的体系和模式。
一是确立目标,优化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围绕爱国主义、弘扬民族精神、诚信教育和养成教育的重点,不同年级不同时段确定不同教育主题,科学合理地规划出各年级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目标。
二是健全机构,完善制度。把德育管理的纳入学校整体管理之中,合理安排德育力量,完善机构,健全制度,强化管理。实行校长室、政教处(团委)、年级组三级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分工负责,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为了使德育工作有章可循,制订实施《学生在校一日规范》《学生文明言行要求》《学生遵守社会公德要求》《文明班的评比办法》等制度,每天对学生的考勤、仪容仪表、卫生、课堂学风和课间纪律进行全面评比。每周评出红旗班,每学期评出卫生先进班、无事故班、公物保管先进班、综合先进班等,以此增强学生的向心力和荣誉感。
三是丰富活动,寓教于乐。第一,结合传统节假日开展活动。元旦,组织学生联欢活动,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三月,以“弘扬雷锋精神,倡导时代新风”为主题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清明节,组织学生祭扫烈士墓、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第二,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每年组织学生观看优秀爱国主义影片,参加读书活动及观后感征文比赛;在世界环保日,举行“我爱家乡的碧海蓝天”的春游主题活动;在“安全月教育”活动中,邀请交警、消防官兵做“遵守交通规则、维护生命安全”交通安全和消防知识讲座,进行安全技能大演练;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演讲比赛等,把思想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四是社区、家庭和学校互相配合,形成合力。第一,家校结合。成立家长学校,定期举办家长现代教育培训班,更新家庭教育观念;通过家长会,让家长介绍家教成功经验,探讨教育子女方法;设立家长接待室和定期进行家访。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汇报学校近期获得的成果和子女取得的进步,争取家长、社会对学校办学的支持。邀请家长参加学校举行的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直接参与教育教学工作。第二,军民结合。积极与派出所、武警等共建单位开展警民共建文明学校活动,党日和军事夏令营活动,体验军营生活。邀请官兵到学校给师生进行国防、法制安全等教育。第三,社区学校结合。组织师生积极参加社区文化和服务活动,定点照顾孤寡老人,捐款捐物支援灾区和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支教活动。
五是关注“学困生”教育。重视“学困生”的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后进生的教育,让他们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有用之才。要同对待优秀学生一样对待“学困生”,使他们的人格同优秀生一样受到尊重,立志把他们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教育成功与否的客观标准是学生是否实现了进步和发展。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幅度越大,教育就越成功。努力缩小学困生在各个方面与优秀生的差距,促使学困生在原有基础上各方面都有所进步,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是取得教育成功的重要前提。
六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应坚持人文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需求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对学生负责一辈子”的教学观,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
结合课程改革实验重点进行三方面改革尝试:
第一,改革课程设置尝试。以课程功能改革为重点,在开齐开足必修课的基础上,突出两种课程的学习,即选修课、活动课和研究性学习。每个年级开设选修课,拓展必修课内容。搞好综合实践课,与课程改革配套,重视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在课程改革实验中,重视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和中心组,制定了方案,设置了六大课程类别(科学素养类、人文素养类、身心健康类、艺术技能类、学科竞赛类和环境教育类)20门课程,有计划、有目的开展活动。同时,实行每学年举行一次校运会和一次文化艺术节的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发展学生特长。
第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尝试。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新型的教学模式。实现三个优化:一是优化教学全过程,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二是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倡激活思维的“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充分利用教学仪器、多媒体网络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更直观;三是优化教学氛围,创建民主、和谐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的学习环境。开展“微笑进课堂、关怀进心房”的教学活动,营造民主和谐、热爱期待、交流沟通、求知进取的氛围。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放“权”:学生有质疑权,学生可以随时对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思想问题和听到的见闻等提出疑问;学生有对多种学习方法的选择权,让他们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有评价权,包括学生的自评、互评,对教师、对教材的评价。
第三,改革评价方式尝试。实行考试制度和评价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与课改相适应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评价制度。主要有:课堂观察。在课堂观察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观察学生的情感表现。作业评价。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求教师在作业评价时尽量不打分数,可采用A、B、C、D四档次进行评价等。成长记录袋。包括自我介绍、家访记录、特色作业、光荣榜、课堂学习评价表等。考试方式。在平常考试考核中,通过开卷和闭卷相结合、笔试和实验操作相结合、分数和综合考核评价相结合方式,从方式到内容进行改革。同时允许学生多次考试,直到学会为止。在评价中做到淡化考试色彩,淡化分数色彩。
教育公平是人们对教育发展的热望和期盼,也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动力,但是教育公平具有历史性、相对性、主观性、客观性及理想性,教育公平的实现将是一个长期的演进过程。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树立人文教育和教育公平的理念,优化教育过程,不断改进教育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素质,从微观层面推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差距,不断提高教育公平的程度,不仅是政府、社会的责任,更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