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陕西作为重要的国防工业基地,国防工业对其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要实现国防工业对陕西经济增长的持续贡献,关键是军民结合共促发展。
关键词:国防工业;经济增长;军民结合
中图分类号:E0-05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z).2012.02.0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2-10-03
引言
国防工业是指研制、生产武器装备(包括系统、整机、零部件等)的主要工业行业及配套行业。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国家的高度重视性、高新技术和人才密集性、生产的非均衡性、核心技术的保密性、产品销售的专卖性及其技术的军民两用性6方面。国防工业的特殊性使其长期不能融入地方经济,成为独立的经济体系。直到20世纪80年代,为了适应适应市场化需要,国家对国防工业普遍实行了军转民,国防工业开始进入地方经济。
陕西国防科技工业起步较高,在“一五” 、“二五”及三年调整时期,国家将全部军工建设项目46项中的11项安排在西安,占全国军工项目总数的23.9 %;“二五”时期,国家又在西安安排了14项军工项目(韩豫、胡清升、王萌,2007)。通过“一五”、“二五”两个时期及“三线建设”,陕西建设了以航空、兵器、电子、机械、核工业为主的50多个国防工业企业和科研机构,成为国家新兴的、门类齐全的国防工业科研生产基地。这样丰富的国防工业资源,对陕西区域经济的发展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一、国防工业对陕西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1、投资拉动作用
国防工业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是整个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业,在国防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国防工业领域的资金投入是国防开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防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张可以带动相应的上、下游民品经济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在整个国民经济领域产生乘数效应,扩大总需求。陕西拥有的国防工业企业,同样获得了国家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支持,为陕西区域经济产生了一定的乘数效应。
2、消费拉动作用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力。 国防工业的生产资料消费和生活资料消费属于必要消费,最终来源于民用经济领域。因此国防工业的消费需求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扩张与收缩直接影响着社会总需求的扩张与收缩(李建中,2006)。目前,在陕中央军工企事业单位直接投资或参股的各类军民结合生产经营性实体220余户,国防工业从业人员占装备制造业的48.1%,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13%。这样数量的企业和人员能产生大量的消费需求,推动地方经济的增长。
3、国防工业的正向溢出作用
(1) 高新技术溢出
技术溢出是指技术领先企业对行业内或行业间企业的非自愿技术扩散,而又不能将受益内部化的一种经济外部性(陈西,2010)。而国防工业做为高新技术的标志,拥有雄厚的科研力量,往往是先进技术的发源地。陕西国防工业在军转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批军转民的科技成果,成为陕西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一批具有国防工业背景的企业依托军品技术优势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优良民品。如以西飞公司、陕飞公司为龙头,以科研院所为依托,西安航空工业研制生产的 “运七”飞机,至今仍是我国唯一的航空民用客机。此外还有西飞铝型材、庆安集团的空调压缩机、陕柴重工公司的船舶柴油机、中原电子应变计等产品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十一五”期间,陕西国防工业对本地经济增长的技术溢出效应获得增强。陕西国防工业和民用配套单位共取得科技成果8000多项,其中国防科技成果4300多项,民用科技成果3700多项。3000多项成果得到转化,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产业化后新增产值100亿元,新增利税近10亿元,出口创汇9亿元。如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研制生产的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是我国新一代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工具,已在我国28个省区广泛应用,使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工具上了一个新台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人力资本溢出
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人力资本溢出是指由于人力资本流动而引致的技术溢出(王昌林,2009)。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可以优化科研资源的配置效率,同时也可以将国防工业中的先进技术和能力运用到地方经济的建设中。陕西作为国防工业大省,国防工业人才密集,陕西国防工业职工总数约占全国军工从业人员总数的12.7%,专业技术人员占全国军工系统专业技术人员总数17.3%,拥有一大批飞机、兵器、核、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精密仪器仪表、光学、化工、航天火箭等行业的专家,在开发、研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除了科技研究人员以外,陕西国防工业还拥有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国防工业的特殊性使得国防工业从业人员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一些地方企业千寻难觅的团队精神。而军品特殊的使用价值和技术要求,使得员工质量意识要比一般的企业的职工强,对自身和产品的要求标准高。
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及其溢出效益的高低从根本上决定了经济能否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稳定运行。而陕西大量的国防工业成为人力资本的宝库,能够为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高素质的人才。
二、促进产业集群化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产业集群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增长和企业间的有效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创立区位品牌。
陕西国防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以核工业、电子通讯、航空、航天、兵器、船舶为主体的军事工业基地。政府依托现有的国防工业资源优势,整合国防工业配套的相关军民企业,建设了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西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西安船舶科技产业园、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在陕西形成了“三基地一园区一院”的发展格局,有力地促进了军民结合产业的聚集发展和军工高技术成果的快速转化。目前,三基地共引进投资近800亿元,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已与在陕军工单位联合转化新技术、新产品32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2个),实施产业化项目16个,并与军工企业合作建立了5个工程中心,新成立企业14家,2009年实现产值已达5.1亿元。同时,在宝鸡、汉中、榆林和阎良设立了4个分院,建成了"陕西军工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依托于完善的国防工业体系的产业集群化,不仅带动了陕西经济的协调发展,也促进了国防经济与民用经济的融合。
综合以上分析,陕西国防工业对区域经济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要促进陕西经济的持续增长,关键要加强军民结合。
三、加强军民结合,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增长
军民结合是国防工业的战略指导方针。国防工业只有贯彻这一方针,才能走出单纯军工企业的制约,投入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实现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做贡献的目标。因此,加强军民结合是陕西国防工业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点。
1、改革国防工业体制
国防工业由于国家政治和经济管理的特殊性,形成了完全封闭的半军事化管理体制,存在军民分割、条块分割的严重弊端。大多数军工企业都存在“大而全”、自成体系、壁垒森严、自我配套的现象,阻碍了军工技术向民用工业转移和军工企业自我发展。国防工业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激励机制,调动企业领导者和员工的积极性,创造社会财富,增进社会福利,这与一般国企的目标一致。国防工业企业的改革特殊性在于其改革是在保证国防供应及保密性的基础上、在不同程度政府约束条件下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样的改革才能在保障国家安全的同时,保持民品市场的活力和创造力,为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2、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陕西国防工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大部分还处于起步与模仿阶段,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较少,仿制技术比例相对较高,企业缺少核心技术。加入WTO后,必须承担保护知识产权的义务,企业必须大量购买生产许可证,而不能走仿制的道路,这将增加国防技术产品成本,影响其产业的发展。因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一些对国防至关重要的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才是国防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这样,国防工业才能保证国家安全,才能孕育出引导下一轮全球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主导技术。
3、加强政府的引导和协调作用
军民结合工作不仅要依靠市场原则和利益驱动,还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进行引导、协调和统筹。通过与国防工业企业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以沟通促交流,以园区建平台,以项目为纽带,形成有利于军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陕西在促进军民结合方面建设了以军工为依托、积聚军民企业的产业园区,如:电子城、飞机城、航天城和兵工城为中心的幅射区域,阎良航空技术产业基地和西安航天科技产业基地。但是园区与企业之间也存在着主要体现在开发区、工业园区与地方政府间的协作困难。比如,目前位于西安莲湖区(城区)的西安电力机械制造集团公司,为了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更好地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计划整体进入专业化园区。但是进入具体操作阶段时,由于牵涉到莲湖区、西安高新区、经开区之间经济利益关系,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正是这些体制障碍,阻碍了装备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整合,难以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因此政府、国防工业企业之间要加强沟通,发挥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导向作用,为建立寓军于民新机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强对军民结合重大项目强化管理,加强控制,重点扶持,确保实施;制定明确的产业政策,对军民两用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引导;对军民互动中的矛盾和重大问题进行协调,减少和消除影响军民结合的制度壁垒,加强政府引导作用。同时也要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功能,推动军工民品产业化并尽快形成规模,为陕西经济的持续增长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建中.国防经济学[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2] 韩豫、胡清升、王萌.陕西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陕西统计与社会,2007,(04).
[3] 王昌林.人力资本溢出与自主创新能力[J].科技管理研究,2009,(07).
[4] 陈西.FDI技术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
关键词:国防工业;经济增长;军民结合
中图分类号:E0-05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z).2012.02.0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2-10-03
引言
国防工业是指研制、生产武器装备(包括系统、整机、零部件等)的主要工业行业及配套行业。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国家的高度重视性、高新技术和人才密集性、生产的非均衡性、核心技术的保密性、产品销售的专卖性及其技术的军民两用性6方面。国防工业的特殊性使其长期不能融入地方经济,成为独立的经济体系。直到20世纪80年代,为了适应适应市场化需要,国家对国防工业普遍实行了军转民,国防工业开始进入地方经济。
陕西国防科技工业起步较高,在“一五” 、“二五”及三年调整时期,国家将全部军工建设项目46项中的11项安排在西安,占全国军工项目总数的23.9 %;“二五”时期,国家又在西安安排了14项军工项目(韩豫、胡清升、王萌,2007)。通过“一五”、“二五”两个时期及“三线建设”,陕西建设了以航空、兵器、电子、机械、核工业为主的50多个国防工业企业和科研机构,成为国家新兴的、门类齐全的国防工业科研生产基地。这样丰富的国防工业资源,对陕西区域经济的发展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一、国防工业对陕西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1、投资拉动作用
国防工业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是整个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业,在国防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国防工业领域的资金投入是国防开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防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张可以带动相应的上、下游民品经济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在整个国民经济领域产生乘数效应,扩大总需求。陕西拥有的国防工业企业,同样获得了国家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支持,为陕西区域经济产生了一定的乘数效应。
2、消费拉动作用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力。 国防工业的生产资料消费和生活资料消费属于必要消费,最终来源于民用经济领域。因此国防工业的消费需求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扩张与收缩直接影响着社会总需求的扩张与收缩(李建中,2006)。目前,在陕中央军工企事业单位直接投资或参股的各类军民结合生产经营性实体220余户,国防工业从业人员占装备制造业的48.1%,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13%。这样数量的企业和人员能产生大量的消费需求,推动地方经济的增长。
3、国防工业的正向溢出作用
(1) 高新技术溢出
技术溢出是指技术领先企业对行业内或行业间企业的非自愿技术扩散,而又不能将受益内部化的一种经济外部性(陈西,2010)。而国防工业做为高新技术的标志,拥有雄厚的科研力量,往往是先进技术的发源地。陕西国防工业在军转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批军转民的科技成果,成为陕西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一批具有国防工业背景的企业依托军品技术优势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优良民品。如以西飞公司、陕飞公司为龙头,以科研院所为依托,西安航空工业研制生产的 “运七”飞机,至今仍是我国唯一的航空民用客机。此外还有西飞铝型材、庆安集团的空调压缩机、陕柴重工公司的船舶柴油机、中原电子应变计等产品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十一五”期间,陕西国防工业对本地经济增长的技术溢出效应获得增强。陕西国防工业和民用配套单位共取得科技成果8000多项,其中国防科技成果4300多项,民用科技成果3700多项。3000多项成果得到转化,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产业化后新增产值100亿元,新增利税近10亿元,出口创汇9亿元。如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研制生产的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是我国新一代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工具,已在我国28个省区广泛应用,使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工具上了一个新台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人力资本溢出
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人力资本溢出是指由于人力资本流动而引致的技术溢出(王昌林,2009)。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可以优化科研资源的配置效率,同时也可以将国防工业中的先进技术和能力运用到地方经济的建设中。陕西作为国防工业大省,国防工业人才密集,陕西国防工业职工总数约占全国军工从业人员总数的12.7%,专业技术人员占全国军工系统专业技术人员总数17.3%,拥有一大批飞机、兵器、核、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精密仪器仪表、光学、化工、航天火箭等行业的专家,在开发、研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除了科技研究人员以外,陕西国防工业还拥有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国防工业的特殊性使得国防工业从业人员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一些地方企业千寻难觅的团队精神。而军品特殊的使用价值和技术要求,使得员工质量意识要比一般的企业的职工强,对自身和产品的要求标准高。
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及其溢出效益的高低从根本上决定了经济能否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稳定运行。而陕西大量的国防工业成为人力资本的宝库,能够为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高素质的人才。
二、促进产业集群化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产业集群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增长和企业间的有效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创立区位品牌。
陕西国防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以核工业、电子通讯、航空、航天、兵器、船舶为主体的军事工业基地。政府依托现有的国防工业资源优势,整合国防工业配套的相关军民企业,建设了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西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西安船舶科技产业园、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在陕西形成了“三基地一园区一院”的发展格局,有力地促进了军民结合产业的聚集发展和军工高技术成果的快速转化。目前,三基地共引进投资近800亿元,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已与在陕军工单位联合转化新技术、新产品32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2个),实施产业化项目16个,并与军工企业合作建立了5个工程中心,新成立企业14家,2009年实现产值已达5.1亿元。同时,在宝鸡、汉中、榆林和阎良设立了4个分院,建成了"陕西军工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依托于完善的国防工业体系的产业集群化,不仅带动了陕西经济的协调发展,也促进了国防经济与民用经济的融合。
综合以上分析,陕西国防工业对区域经济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要促进陕西经济的持续增长,关键要加强军民结合。
三、加强军民结合,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增长
军民结合是国防工业的战略指导方针。国防工业只有贯彻这一方针,才能走出单纯军工企业的制约,投入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实现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做贡献的目标。因此,加强军民结合是陕西国防工业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点。
1、改革国防工业体制
国防工业由于国家政治和经济管理的特殊性,形成了完全封闭的半军事化管理体制,存在军民分割、条块分割的严重弊端。大多数军工企业都存在“大而全”、自成体系、壁垒森严、自我配套的现象,阻碍了军工技术向民用工业转移和军工企业自我发展。国防工业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激励机制,调动企业领导者和员工的积极性,创造社会财富,增进社会福利,这与一般国企的目标一致。国防工业企业的改革特殊性在于其改革是在保证国防供应及保密性的基础上、在不同程度政府约束条件下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样的改革才能在保障国家安全的同时,保持民品市场的活力和创造力,为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2、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陕西国防工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大部分还处于起步与模仿阶段,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较少,仿制技术比例相对较高,企业缺少核心技术。加入WTO后,必须承担保护知识产权的义务,企业必须大量购买生产许可证,而不能走仿制的道路,这将增加国防技术产品成本,影响其产业的发展。因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一些对国防至关重要的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才是国防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这样,国防工业才能保证国家安全,才能孕育出引导下一轮全球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主导技术。
3、加强政府的引导和协调作用
军民结合工作不仅要依靠市场原则和利益驱动,还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进行引导、协调和统筹。通过与国防工业企业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以沟通促交流,以园区建平台,以项目为纽带,形成有利于军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陕西在促进军民结合方面建设了以军工为依托、积聚军民企业的产业园区,如:电子城、飞机城、航天城和兵工城为中心的幅射区域,阎良航空技术产业基地和西安航天科技产业基地。但是园区与企业之间也存在着主要体现在开发区、工业园区与地方政府间的协作困难。比如,目前位于西安莲湖区(城区)的西安电力机械制造集团公司,为了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更好地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计划整体进入专业化园区。但是进入具体操作阶段时,由于牵涉到莲湖区、西安高新区、经开区之间经济利益关系,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正是这些体制障碍,阻碍了装备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整合,难以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因此政府、国防工业企业之间要加强沟通,发挥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导向作用,为建立寓军于民新机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强对军民结合重大项目强化管理,加强控制,重点扶持,确保实施;制定明确的产业政策,对军民两用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引导;对军民互动中的矛盾和重大问题进行协调,减少和消除影响军民结合的制度壁垒,加强政府引导作用。同时也要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功能,推动军工民品产业化并尽快形成规模,为陕西经济的持续增长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建中.国防经济学[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2] 韩豫、胡清升、王萌.陕西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陕西统计与社会,2007,(04).
[3] 王昌林.人力资本溢出与自主创新能力[J].科技管理研究,2009,(07).
[4] 陈西.FDI技术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