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天象追逐者:我乘高铁去追世界上最妖怪的云

来源 :意林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hul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对苹果里的肉虫子很有兴趣


  我并不是一开始就从事天象科普相关的工作,小时候我特别喜欢昆虫,进而对各种动植物都有了很大的兴趣。
  小时候在家里帮大人择菜,经常观察菜里取出来的虫子,它们总是能在各种蔬菜水果里咬出一个个小洞,我不但不害怕它们,反而觉得很有趣——100个苹果里可能99个都是完好的、千篇一律的,但其中那个有虫子的就显得非常特别,虫子会在里面修筑出各式各样不同的家。
  我成长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北京,那会儿南三环之外还都是大野地,各种昆虫、自然界的小动物充斥在很多小伙伴的童年里。
  童年的很多个晚上,我蹲在大树根下,等着蝉的幼虫从土里出来,看着它爬上树,在凌晨时分脱了壳羽化而出,翅膀慢慢张开,成为晶莹剔透的洁白的蝉。



  昆虫是我们那一代小孩共有的情怀,在田间捉蚂蚱和螳螂,斗蛐蛐、养蝈蝈和油葫芦,这是北京由来已久的鸣虫文化。
  以昆虫为代表的这些小动物,总是充斥和愉悦着很多人的童年,只是我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把爱好发展成了职业,从事了相关工作,比如野生动植物的调查和研究、撰写科普文章、拍摄自然纪录片。
  在这个过程中,我走遍了五湖四海,也见到了更多类别的自然万物,其中就包括天象。

第一次亲眼看到“七彩祥云”


  小时候我其实没有见过什么特别奇异的天象,偶尔见到“月晕”都觉得特别神奇,月亮边上会有一圈红色或者彩色的光,老百姓管它叫“月晕”或者“风圈”。后来我长大一些才知道,小时候看到的其实是月华,月晕会更大一些,人们有时候分不清二者的区别,就都叫月晕了。
  大人们总是说“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日晕或者月晕一旦出现,就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很可能要变天,我小时候虽然不懂得其中的道理,但随着天象而来的天气变化总让我觉得特别神奇。
  我真正开始观察天象是从2012年开始的,当时我正在百望山观鸟,就在仰着头看成群结队的老鹰的时候,瞥见了天边的一片云彩,它突然变成了一整片的“七彩祥云”。
  不同于出现在太阳对面的雨后彩虹,这片七彩的光晕就出现在太阳的下面,染透了所有的云彩。
  当时我一下就被震住了,觉得特别神奇,回去问了朋友得知,这是环地平弧,俗称“火彩虹”,它的形成不需要下雨,而是因为高空大气中的冰晶。
  网上说这是一种非常传奇的天象,一个人一生中至多能见一到两次,我觉得自己太幸运了,被那个景象深深震撼,从此开始追逐天象,一发而不可收。
  我在短短的一两年内看了非常多与天象有关的内容,在脑子里建立起了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
  有了知识积累,再加上频繁的野外探索,我好像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真的看到了许多或好看或奇特的天象。
  平时司空见惯的云朵都有了自己的名字,诉说着自己不同的属性,我注意到了许多之前没有留心的现象,比如,单单是彩虹就有将近20种分类。

坐着高铁追糙面云


  我追过最奇特的天象之一是糙面云,它号称是世界上最妖怪的云。
  这种云非常罕见,外观又极端扭曲和压抑,虽然有一些照片记录,但是始终得不到证实而一直没有得到官方承认。
  从2006年开始,有一批国外的观云爱好者开始收集糙面云的资料,不断地游说相关机构,终于在2017年得到了书面的官方认可。
  这么奇特的一种云彩,我们国内的这些爱好者也当然非常想亲眼见到它。
  2013年10月14日,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出现在了北京。
  在那之前,我和几位博物圈的朋友建立了一种默契的天象实时互报机制,因为我们分别居住在北京城的不同方位,通过互相通报,就有可能选择到最佳的观测角度。
  当时我接到朋友的电话,说出现了很典型的糙面云奇观,而且云彩已经向着东南方向急速飘走,只有我住在南城,观测位置比较理想。
  我赶紧跑出去匆忙拍了几张照片,眼见着云向东南方向的更远处飘去。我利用一些简单的测量方法,迅速判定糙面云大概是在向着天津的方向移动。
  我觉得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如果我能追上它,也许就能更好地记录。以北京的交通状况,开车一定会堵车,而我家离北京南站很近,只有高铁的速度能追上!
  于是我做了一个非常疯狂的决定:坐高铁去追那片云。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在武清站附近追上了那片糙面云。
  后来我拍摄的糙面云是当天所有拍摄的爱好者中最为典型的,照片被用在了《云与大气现象》这本书中,作为我国糙面云的第一次正式记录。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天象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的国家,它横跨了很广的纬度,拥有十分丰富和復杂的地理条件,所以在不同的地区,你能看到各具特色的天象。
  在北方地区的冬季,常常能见到冰晕——因为大气中总是充满冰晶,冰晕很容易形成,甚至有可能出现漫天群魔乱舞的光弧和光斑。
  在西南地区,因为湿度大,常会出现彩虹。
  在南方地区,一些积雨云的罕见结构会更为常见。
  而在新疆西藏地区,因为当地气候和地理环境的极端性和复杂性,会出现一些更为罕见或者奇特的天象,比如去年出现的非常魔幻的寒夜灯柱。
  因为大气中存在着许多类似雪花的冰晶,大量地平铺在大气中,相当于存在着无数的镜面,它可以把光源向上、向下反射,拉长成一个个指天利剑般的光柱。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其实就天象拍摄而言,大多数时间,都是朋友们分散在不同地点,共同监测来完成拍摄的。每个人都充当着监测的眼睛,然后把每个人的信息汇总,再联合起来去追踪和观察它。
  因为我也有很多别的爱好,所以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就是相对于其他类别,对天象的研究和喜好不太会着眼于对大自然的占有或者争夺。
  比如研究昆虫,新发现的标本可能只有一个,那么就很可能引起一些矛盾。
  但是,无论是天象还是云彩都不可能存在一个样本,你没法把它们攥在手里,也不需要去占有它们。
  这是一件真正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事情,看到的人越多就越高兴,看到的人越多就拥有了更多的视角和惊喜。
  任何一个单独的个体,终其一生看到的总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成千上万的爱好者都参与进来,一起观察和分享,我们就享有了无数倍的资源,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探索到世界上绝大部分最神奇的自然现象。
  生活中有很多具体的时刻,但观云好像是那种少有的脱离实际的快乐,就连需要付费才能加入的英国赏云协会,也在他们的宣言里表达了这样的共识:你没有办法为一朵云付费,云是那种真正买不到的东西——这倒不是说,你无法对一朵云声明主权,而是因为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比云离得更远。
其他文献
有一年春天,我去了新潟县,为的是拜访一位传奇的日本僧侣。  天下雨,樱花一路败落,好在新潟县经纬度偏上,寒气逼人,花蕾个个往里龟缩,给人一种绷紧了力气拼死等待春天的感觉。  寺院的名字叫“妙光寺”,很不凑巧,僧侣不在家,听说到东京跑营销去了,两天留守。其实,事先跟他打个招呼,也能遇见,不过,事情好玩就好玩在意外,知道能见到他再去见他,往往会走失“意外”,尤其是日本僧侣那些事儿,对他们来说,广域结缘
期刊
互不期待条约  指那些觉得活在他人的期待里很累,認为期待是一种软暴力,压得人喘不过气的人。  于是他们表示不期待对方能做些什么,同样希望对方也可以这样理解自己,希望双方在各自的世界里,开心自由地活着。自鸽选手  指那些动不动就放自己鸽子的人。说好了回家就洗澡,三个小时后连衣服都没脱;买好了面包和牛奶计划当第二天的早餐,但第二天起床后压根不想吃。自鸽选手根本轮不到别人放他鸽子,他自己就把自己骗得心服
期刊
每个季节都有应季的时蔬野菜,二月的荠菜韭菜、三月的香椿菠菜、四月的榆钱槐花……确切地说,这些植物作为食材的话,最鲜嫩可口的时间段其实不超过两周,比如槐花,谷雨那天一场大雨过后,我妈院子里的白槐花就不再白得发光了。  周末的中午,我们回老家还是包了顿槐花饺子:肉馅用新鲜的槐花拌上,加了点虾皮,热了花椒油一泼,搅上十三香……我弟小肖吃得扶著墙离开餐桌,据说吃到特别好吃的东西,连三观都会发生改变,小肖就
期刊
最近看了个新闻:日本女孩作呋靠省钱买了三栋楼,33岁提前退休,靠房租就能月入2万(日元)。  她有多省呢?早餐只吃一个面包,中午饭连调料都不加,晚上青菜煮面,一天下来合人民币才10块钱,冰箱里常年只有廉价的折扣食物。衣服基本是亲戚朋友不要的,鞋子穿老妈的,家具也都是别人二手淘汰下来的,连头发都被自己卖掉了……  姑娘用了15年左右的时间,前后买下三套房。接下来她的人生迎来了令人羡慕的高光时刻——退
期刊
人的自虐往往胜于他虐。  被别人打了一拳,可能打的人忘了,看到的人也忘了,自己却忘不了。一遍遍地回忆,就是一遍遍地把自己重新打过。  也就是说,别人打了你一次,你打了自己无数次。  无力去战胜别人,就无休止地折磨自己。这样的人往往懦弱。越是懦弱的人,越渴望英雄主义。只是,所有的英雄主义,不过是自我脑海中的风暴。  这个世界每天都上演着怒火和仇恨,也同时发生着宽恕和忘记。  别人跟你过不去已经够没意
期刊
比起悠闲地散步,我更偏爱大步流星地疾走。周一至周五,我住在律所附近的公寓。天气晴朗的日子里,不用焦虑拥堵的交通状况,穿上滑板鞋,大步流星地疾走二十分钟,就能到达律所。疾走是一项令人愉悦的运动兼休闲项目,不过需认真做好准备工作。时值春夏交替之际,出门之前,我会给所有裸露在外的皮肤认真涂抹防晒霜。因为对花粉轻微过敏,戴副口罩必不可少。不要迷恋铅笔裙及高跟鞋,穿上设计简约的裤装,搭配滑板鞋或跑鞋。阳光强
期刊
“魔镜,魔镜,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动画电影《白雪公主》中女主人公的继母并不是唯一一个经常在镜中端详自己容貌的人——《今日美国》2014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女人每天照镜子的平均时间是55分钟——也就是说,一生中花在照镜子上的时间相当于两年!而男人每天照镜子的平均时间是39分钟,这一数据同样不可忽视。  每天照镜子的习惯其实不知不觉影响了我们的审美倾向。  不仅如此,镜子会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审美
期刊
往澳门的船上,我遇到一位老人,缩在一角,望出海外。从他的眼神可以看出“孤独”两个字。  忽然产生一份同情,我主动跟他说:“到澳门去赌钱?”  他有点惊讶,从头到尾把我望了一遍,看出我不是一个不怀好意的人,露出笑容:“不,我回去办事。”  各自再寒暄几句,船已抵达,问老人往哪一方向走,答案是在我下榻的酒店对面。  “不必搭的士,我送你。”  “不不,走路可以走到。”他说。  “酒店有专车接送,不用花
期刊
成语“杯弓蛇影”最早出现在东汉末年应劭写的《风俗通义·怪神》里。应劭的祖父应郴为汲(今河南卫辉)令,某年夏至,应郴把主簿杜宣请来一起饮酒。当时,北墙上挂着一张红色的弓,光线折射,那张弓在酒中的影子就像一条蛇在蠕动。杜宣又怕又恶心,可上司赐酒,只好硬着头皮喝了下去。当天杜宣就觉得胸部、腹部疼痛异常,进食困难,服用各种药物均不见好转。应郴知道这事后,把杜宣接到家,让他坐在原来的位置上,斟了一杯酒,指着
期刊
自从家里来了只小灰机,下班赶紧往家奔,有饭局,推!被问起,赶紧说:“家里有鸟,鸟太小。”周末有聚会,推!被問起,赶紧说:“一堆衣服要洗呢,都给拉上了。”终于有一天,一个朋友憋不住,凑过来:“你是不是生二胎不想让大家知道?”  我!像哺乳期妇女吗?  我一个劲解释养的真是鸟,别人又问:“你这鸟有嘛特点?”我脑子唰唰唰地想,都是思绪的火花,它不会说人话,不会握手和摆手,也不会什么技能,你叫它都不过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