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初中七、八年级地理教学实际,从课堂语言加工、问题引领、情境烘托、作业延伸几方面进行知识生活化探索,让地理课堂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继而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
【关键词】生活;地理;课堂Set up a bridge between 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and life
Zuo Hong
【Abstract】Grade seven and grade eight of the geography teaching practice, from classroom language processing, leading, situational foil, homework problems extending life exploring aspects of knowledge, let the geography classroom close to the life, make the students feel life everywhere in geography, then study of geography in life, to learn useful geography.
【Key words】Life; Geography; The classroom
我们从“地理”一词联想到的事物和现象,大都是关于人们生活环境和衣食住行方面的。的确,生活离不开地理,或者说生活中出现或遇到的许多事情,都有一定的地理背景。地理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地理。学生的地理知识与才能,不仅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在课堂教学中,把地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衔接起来,让地理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地理课程标准也指出: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如何让生活问题走进地理课堂,让地理课堂和生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语言生活化,理解知识
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中,主要是通过言语交流。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不一样,主要还是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素质如何,尤其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将抽象化的地理使学生形象地接受、理解。看似枯燥无味的地理,实则里面蕴藏着生动有趣的东西。鉴于此,教师的教学语言生活化是学生引导理解地理、学习地理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在不影响知识的前提下,对地理语言进行加工、装饰,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
如世界上面积前六位的国家分别是: 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总结为:在俄罗斯家中,美国在扒吃澳大利亚。
又如我国省级行政区中四个直辖市为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用“北上天重” 帮助学生牢记。
再如学习“梅雨”时,设计如下语言,对照板图:“……且说春末夏初,冷暖两军在江淮地区相遇,双方对阵撕杀,由于势均力敌,各有进展,战争相持达一月左右,交战之处,无不烟雾弥漫,阴雨连绵……”这种类似评书的语言,饶有兴味,学生对这些难以理解的知识感到非常好奇,非常形象,同时也感到学习地理很有趣。
2 问题生活化,感受知识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地理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地理问题,主动地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地理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地理与生活的联系。
可以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问题出发导入新知。如学习地球的形状时,我这样导入;正像一个人没法直接看到自己的耳朵一样,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也没法看到整个地球的形状。直接看不到,就得想间接的办法,葡萄牙的航海家麦哲伦他坚信:如果地球是球形的话,从地球上的一点出发,朝着一个方向一直向前走,一定能够重新回到出发地点……学生阅读课本材料,踏着麦哲伦的航程进而学习新知。
又如学习《多变的天气》时,可借助《三国演义》中带有浓厚神话色彩“能掐会算、呼风唤雨”“的人物诸葛亮,用其“草船借箭” 、“火烧赤壁”预知天气克敌制胜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的强烈兴趣。在科技发达的今天,预知天气已不再是一件难事,气象卫星由高空给我们传送回来了卫星云图,进而让学生慢慢学会分析卫星云图,也做一个预知天气的小“诸葛亮” !
也可通过环境问题,垃圾治理问题、旅游问题等等,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再如学习《地图》时,问:当你第一次走进陌生的校园时,怎样看懂学校的平面图呢?怎么找到你的教室呢?平面图是怎样划出来的?符号和方向是怎样的?由此得出地图的三要素。进一步让学生画出一幅学校的平面图来巩固知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既可积累地理知识,让学生通过如此切身的问题感受到学地理的价值所在,更是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应用意识的最佳途径。
3 情境生活化,体验知识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境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最活跃.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提供这样的思维环境,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感觉到在课堂上学习就像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地理问题一样,需要大家一起来实践解决,通过集体的共同研究,最终得出学习结论。
如学习《地球的运动》时,创设熟悉情境: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谁感觉到地球在转动?(待学生回答)谁都没有!凡是坐过火车或轮船的同学,一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当你坐在开得很平稳的火车(或轮船)里时,常常感觉不到车(或船)在前进,而是看到车厢(或船舱)外的房屋、树木好像在后退。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地球上感觉不到地球的运动,却看到太阳和星星每天围绕着地球转动。到底地球如何运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又如在学习中国的铁路干线时,提出问题:大家喜欢旅游吗?想去哪里?有的想到新疆,有的想到北京、海南、西藏等。于是我根据学生想去的地方分成六个组,分别是东北组、西北组、西南组、东南组、北方组、南方组。让每个组讨论要走的铁路线、经过的主要城市,并把路线画在黑板上。然后让两个组的图合拼在一起,最后所有组的图拼在一起,就成了一幅完整
【关键词】生活;地理;课堂Set up a bridge between 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and life
Zuo Hong
【Abstract】Grade seven and grade eight of the geography teaching practice, from classroom language processing, leading, situational foil, homework problems extending life exploring aspects of knowledge, let the geography classroom close to the life, make the students feel life everywhere in geography, then study of geography in life, to learn useful geography.
【Key words】Life; Geography; The classroom
我们从“地理”一词联想到的事物和现象,大都是关于人们生活环境和衣食住行方面的。的确,生活离不开地理,或者说生活中出现或遇到的许多事情,都有一定的地理背景。地理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地理。学生的地理知识与才能,不仅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在课堂教学中,把地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衔接起来,让地理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地理课程标准也指出: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如何让生活问题走进地理课堂,让地理课堂和生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语言生活化,理解知识
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中,主要是通过言语交流。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不一样,主要还是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素质如何,尤其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将抽象化的地理使学生形象地接受、理解。看似枯燥无味的地理,实则里面蕴藏着生动有趣的东西。鉴于此,教师的教学语言生活化是学生引导理解地理、学习地理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在不影响知识的前提下,对地理语言进行加工、装饰,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
如世界上面积前六位的国家分别是: 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总结为:在俄罗斯家中,美国在扒吃澳大利亚。
又如我国省级行政区中四个直辖市为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用“北上天重” 帮助学生牢记。
再如学习“梅雨”时,设计如下语言,对照板图:“……且说春末夏初,冷暖两军在江淮地区相遇,双方对阵撕杀,由于势均力敌,各有进展,战争相持达一月左右,交战之处,无不烟雾弥漫,阴雨连绵……”这种类似评书的语言,饶有兴味,学生对这些难以理解的知识感到非常好奇,非常形象,同时也感到学习地理很有趣。
2 问题生活化,感受知识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地理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地理问题,主动地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地理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地理与生活的联系。
可以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问题出发导入新知。如学习地球的形状时,我这样导入;正像一个人没法直接看到自己的耳朵一样,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也没法看到整个地球的形状。直接看不到,就得想间接的办法,葡萄牙的航海家麦哲伦他坚信:如果地球是球形的话,从地球上的一点出发,朝着一个方向一直向前走,一定能够重新回到出发地点……学生阅读课本材料,踏着麦哲伦的航程进而学习新知。
又如学习《多变的天气》时,可借助《三国演义》中带有浓厚神话色彩“能掐会算、呼风唤雨”“的人物诸葛亮,用其“草船借箭” 、“火烧赤壁”预知天气克敌制胜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的强烈兴趣。在科技发达的今天,预知天气已不再是一件难事,气象卫星由高空给我们传送回来了卫星云图,进而让学生慢慢学会分析卫星云图,也做一个预知天气的小“诸葛亮” !
也可通过环境问题,垃圾治理问题、旅游问题等等,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再如学习《地图》时,问:当你第一次走进陌生的校园时,怎样看懂学校的平面图呢?怎么找到你的教室呢?平面图是怎样划出来的?符号和方向是怎样的?由此得出地图的三要素。进一步让学生画出一幅学校的平面图来巩固知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既可积累地理知识,让学生通过如此切身的问题感受到学地理的价值所在,更是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应用意识的最佳途径。
3 情境生活化,体验知识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境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最活跃.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提供这样的思维环境,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感觉到在课堂上学习就像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地理问题一样,需要大家一起来实践解决,通过集体的共同研究,最终得出学习结论。
如学习《地球的运动》时,创设熟悉情境: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谁感觉到地球在转动?(待学生回答)谁都没有!凡是坐过火车或轮船的同学,一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当你坐在开得很平稳的火车(或轮船)里时,常常感觉不到车(或船)在前进,而是看到车厢(或船舱)外的房屋、树木好像在后退。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地球上感觉不到地球的运动,却看到太阳和星星每天围绕着地球转动。到底地球如何运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又如在学习中国的铁路干线时,提出问题:大家喜欢旅游吗?想去哪里?有的想到新疆,有的想到北京、海南、西藏等。于是我根据学生想去的地方分成六个组,分别是东北组、西北组、西南组、东南组、北方组、南方组。让每个组讨论要走的铁路线、经过的主要城市,并把路线画在黑板上。然后让两个组的图合拼在一起,最后所有组的图拼在一起,就成了一幅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