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智”是对人生和宇宙的一种通透,就像手里拿着个玻璃球,没有死角。
妙华法师,洗心禅寺首座,久隐于寺,结虫鸟为友,以草木为伴;焚香煮茗、阅偈翻经、吟诗作画,怡然自在。法师学识深厚,富有洞见,其思想就像温润的泉水,缓慢而悠长的流淌。隐者隐去的是身体,不是心情;智者多思,只是不思俗物罢了。
妙华自称“五友和尚”,禅友、茶友、藏友、诗画友、球友是也。人生之趣常在,但有三为最:闭门阅佛书,开门接佳客,出门寻山水。在这个多元浮躁的时代,太多的诱惑、太多的欲望,让痴者更痴,醒者更醒。妙华法师读经思索、著书立说、云游弘法,为的就是在他人糊涂迷惑的时候,用言语加以指点,用智慧行以解救。济人之难,不单是金钱与物质的帮助,智慧和言语更是千金不易的宝贝,惠而不贵。
儒家学说里,妙华最喜欢的一句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在讲课的时候经常提到。“当今社会,我们只需要守住一个底线,这个底线就是2000年在世界华人尊孔大会上发表的一个宣言,叫‘中华民族的心理黄金底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妙华说,“人”这个字,写的时候只需两笔一架,但实际上,它的核心应该是“仁心”的“仁”。
妙华言智,遍触古今。在他看来,“佛家如莲花,重视修心修性,出淤泥而不染;道家似莲叶,接天莲叶无穷碧,讲求顺应自然;儒家是莲藕,鼓吹入世,在红尘中建功立业。”智慧不偏颇,一切外在的求教与解答,皆是引导。古著经典,道理需要琢磨,智慧需要培养,有心靠近的人得一点指引,便是力量。
“智”像一颗通透的玻璃球
口述 妙华 整理 詹镓箐
“智”是对人生和宇宙的一种通透,就像手里拿着个玻璃球,没有死角;而 “智者”,则能看透世间万物的变幻莫测与迷乱,以一颗明净心透彻人生和宇宙的本真面貌。
自汉代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后,孔子的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忠勇孝悌廉,和立言立德立功这一套道德系统和文化系统便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两千年来,无论人们是否走进学堂,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深受其影响。军人要立功,官人要立德,文人要立言,因为“三立”的引领,人心就有了方向、灵魂有了依靠。
谈到“仁义礼智信”,要注意三点,第一,“仁义礼智信”是对道的阐释。什么是道?中国传统文化最高的价值观就是“道”,一个人有“道”和无“道”,一个人悟“道”和不悟“道”,有天壤之别,所以才有了“文以载道”、“尊师重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者生、失道者死”等概念。“仁义礼智信”不能分解来看,它是“道”的表证。
从运用的层面来说,古人强调“以道驭术”,而现代人,恰恰是背离的,我们现在特别讲究“术”,发展经济、发展科技。首先这本身没有问题,但不管手伸得多长、眼看得多远、想得多深,都必须“以道驭术”才能长久,如果背离了“道”的原则,那就是双刃剑,会伤人,所以“以道驭术”是古人特别强调的。
除了“道”的本身解释和“以道驭术”外,另外一个重要层面就是“道”与“德”的关系。“道”是本体,昭示一切,是形而上的,于普通老百姓,无言无形,只有通过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但是“道”又有一个形而下的体现,那就是“德”,“德”是“道”的载体,承载“道”的一切。“道”与“德”互为表里,不可分割。“悟大道者方有大德。”
而这个“智”,孔子将其罗列在五常当中,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由于人的慧性不同、学习态度不同、读书方法不同、所处环境不同,人和人的智力确实有差异,尤其是在学术领域和为人境界上;其次,孔子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从这个意义上,他希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是有秩序的、理性的、明理的,而非愚蠢的、鲁莽的、迷信的,“智”的第二个含义显然有“化明”的含义在内;第三,读书明理,即要明白做人的道理,这是最基本的功课。社科院周国平曾下过一个结论,他说:智慧的本身就是美丽的,不一定产生什么结果。而反观我们今天的父母和领导,如果孩子聪明,就希望他上清华北大,拿高学历;如果员工聪明,就希望他拿出好成绩。其实,这已经将“人”外限成一种价格,显然不是智慧的本色。
有的人把知识当做文化,有的人把会讲道理当成文化,有的人会把智慧当成文化,实际上,文化无处不在,智慧是非常圆融、非常通透的。知识不等于文化、文化不等于智慧。
如何获得智慧?无非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名师指路”,这就够了。读的书多,间接经验就多;走的路多,社会实践就多,然后在人生的紧要节点,若能遇上高人指点,就很容易成功。
人生需要智慧。智者之智,是对人生和宇宙本来面貌的揭示。智者的心是有方向的,在这个纷纷攘攘的世界,他一定知道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论语·卫灵公》
“智”是对人生和宇宙的一种通透,就像手里拿着个玻璃球,没有死角。
妙华法师,洗心禅寺首座,久隐于寺,结虫鸟为友,以草木为伴;焚香煮茗、阅偈翻经、吟诗作画,怡然自在。法师学识深厚,富有洞见,其思想就像温润的泉水,缓慢而悠长的流淌。隐者隐去的是身体,不是心情;智者多思,只是不思俗物罢了。
妙华自称“五友和尚”,禅友、茶友、藏友、诗画友、球友是也。人生之趣常在,但有三为最:闭门阅佛书,开门接佳客,出门寻山水。在这个多元浮躁的时代,太多的诱惑、太多的欲望,让痴者更痴,醒者更醒。妙华法师读经思索、著书立说、云游弘法,为的就是在他人糊涂迷惑的时候,用言语加以指点,用智慧行以解救。济人之难,不单是金钱与物质的帮助,智慧和言语更是千金不易的宝贝,惠而不贵。
儒家学说里,妙华最喜欢的一句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在讲课的时候经常提到。“当今社会,我们只需要守住一个底线,这个底线就是2000年在世界华人尊孔大会上发表的一个宣言,叫‘中华民族的心理黄金底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妙华说,“人”这个字,写的时候只需两笔一架,但实际上,它的核心应该是“仁心”的“仁”。
妙华言智,遍触古今。在他看来,“佛家如莲花,重视修心修性,出淤泥而不染;道家似莲叶,接天莲叶无穷碧,讲求顺应自然;儒家是莲藕,鼓吹入世,在红尘中建功立业。”智慧不偏颇,一切外在的求教与解答,皆是引导。古著经典,道理需要琢磨,智慧需要培养,有心靠近的人得一点指引,便是力量。
“智”像一颗通透的玻璃球
口述 妙华 整理 詹镓箐
“智”是对人生和宇宙的一种通透,就像手里拿着个玻璃球,没有死角;而 “智者”,则能看透世间万物的变幻莫测与迷乱,以一颗明净心透彻人生和宇宙的本真面貌。
自汉代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后,孔子的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忠勇孝悌廉,和立言立德立功这一套道德系统和文化系统便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两千年来,无论人们是否走进学堂,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深受其影响。军人要立功,官人要立德,文人要立言,因为“三立”的引领,人心就有了方向、灵魂有了依靠。
谈到“仁义礼智信”,要注意三点,第一,“仁义礼智信”是对道的阐释。什么是道?中国传统文化最高的价值观就是“道”,一个人有“道”和无“道”,一个人悟“道”和不悟“道”,有天壤之别,所以才有了“文以载道”、“尊师重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者生、失道者死”等概念。“仁义礼智信”不能分解来看,它是“道”的表证。
从运用的层面来说,古人强调“以道驭术”,而现代人,恰恰是背离的,我们现在特别讲究“术”,发展经济、发展科技。首先这本身没有问题,但不管手伸得多长、眼看得多远、想得多深,都必须“以道驭术”才能长久,如果背离了“道”的原则,那就是双刃剑,会伤人,所以“以道驭术”是古人特别强调的。
除了“道”的本身解释和“以道驭术”外,另外一个重要层面就是“道”与“德”的关系。“道”是本体,昭示一切,是形而上的,于普通老百姓,无言无形,只有通过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但是“道”又有一个形而下的体现,那就是“德”,“德”是“道”的载体,承载“道”的一切。“道”与“德”互为表里,不可分割。“悟大道者方有大德。”
而这个“智”,孔子将其罗列在五常当中,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由于人的慧性不同、学习态度不同、读书方法不同、所处环境不同,人和人的智力确实有差异,尤其是在学术领域和为人境界上;其次,孔子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从这个意义上,他希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是有秩序的、理性的、明理的,而非愚蠢的、鲁莽的、迷信的,“智”的第二个含义显然有“化明”的含义在内;第三,读书明理,即要明白做人的道理,这是最基本的功课。社科院周国平曾下过一个结论,他说:智慧的本身就是美丽的,不一定产生什么结果。而反观我们今天的父母和领导,如果孩子聪明,就希望他上清华北大,拿高学历;如果员工聪明,就希望他拿出好成绩。其实,这已经将“人”外限成一种价格,显然不是智慧的本色。
有的人把知识当做文化,有的人把会讲道理当成文化,有的人会把智慧当成文化,实际上,文化无处不在,智慧是非常圆融、非常通透的。知识不等于文化、文化不等于智慧。
如何获得智慧?无非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名师指路”,这就够了。读的书多,间接经验就多;走的路多,社会实践就多,然后在人生的紧要节点,若能遇上高人指点,就很容易成功。
人生需要智慧。智者之智,是对人生和宇宙本来面貌的揭示。智者的心是有方向的,在这个纷纷攘攘的世界,他一定知道有所为而有所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