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张元媛老师的课堂上,我萌生一个想法:评价语文好课的标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看学生是否真正读进去了。这里的读进去,是指学生在课堂上真正进入了学习状态,真正走进了文本世界,进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张老师执教的这堂《小石潭记》,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她的课堂上学生读得很投入,读的收获也很丰硕:不仅读准了字词,读通了文句,而且读出了情味,读懂了作者;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读的实践中,收获了读的经验,体验到读的快乐。
总结张老师促进学生读进去的经验,我看主要有两条。一是她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的起点上的,所以,学生进入学习情境顺利轻松,学习状态主动积极;二是她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善于“导”,巧妙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向,及时点拨对话中生成的问题,精当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意义,因此,整个教学过程自然流畅,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潜心探究,积极交流,从而曲径通幽,渐入佳境。她的经验启示我们,语文教学中只要抓好“学”,善于“导”,学生就能读进去,就能切实提升语文素养。
一、立基于学,促进学生读进去
张老师在设计教学时,采取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组织模式,把整个教学活动的基点定位在学生的学习上。语文课要让学生读进去,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组织学生自主阅读探究,主动地学起来。把“先学”作为语文教学整体链条上的开始环节非常必要。学生学起来了,会有许多自己的理解和收获,也会发现许多不能确定或难以理解的问题,这时,他们才会有参与课堂教学寻求问题解决的需要。也只有在这时,“后教”才有了必要,才具备了实施的条件。因为,“先学”中学生的问题出来了,“后教”才有了针对性,才能确定怎么教,这是其一。其二,通过“先学”,学生初步学习了知识,初步理解了文本,参与教学才有了话语权,“后教”才可能以交流讨论的方式进行,学生才可能通过对话走进文本,加深理解。当然,要保证学生在这种模式下真正读进去,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如何使“先学”深入,二是如何使“定教”准确。
要保证“先学”的质量,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教师必须为学生先学定向,要依据教学目标,整体考虑和设计教学过程,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定“先学”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并思考如何使之与“后教”对接。其次,教师要做好助学的工作,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现状,对学生先学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保证学生先学能够达到预期成效。张老师通过学案导学的方式,对学生先学提供了切实的指导。她给学生的自学任务是:①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节奏;②试译课文,对疑难字词质疑;③学习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④对文章内容、写法、主题等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样的先学安排,是学生学习必须完成也是可以完成的任务;他们通过主动迁移知识,探索解决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为课堂上集中精力攻克重难点创造了条件。同时,教师也藉此为“后教”环节“以学定教”,针对性地指导和训练,做了充分的调研和准备。在助学方面,张老师根据授课对象是初一学生,文言知识积累相对薄弱的特点,对诸如词类活用之类的先学难点,在导学案上用出示范例、归类认知等方法,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突破。
在“先学”的基础上如何“定教”,张老师的做法很聪明。学生先学中呈现的问题是多方面的,特别是文言文教学,有朗读中字音节奏的问题、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的问题、作者思想感情和文章写作特点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帮助解决,但是,如果一一应对,必然导致教学中目标过于庞杂,过程琐碎零乱,很难集中精力探究文本,也就无法让学生真正读进去。张老师在“定教”的时候,没有面面俱到地应对,而是仔细分析学生的需求,并将其与文本特点和目标达成要求统筹考虑,把学生先学中感受到的作者一喜一悲的情感矛盾作为教学的切入口,把教学目标聚焦在“抓住特点写景和寓情于景的写法”上。这种“一课一得”的定教策略,使学生明确学习的中心任务,朝着既定目标深入探讨,努力抵达文本的深处,得到切实的收获。当然,“一课一得”不是说文言教学其它该做的工作就不做了,还要做,只是不能孤立割裂地做,而要指向并服务于教学的中心目标。因此,“一课一得”又是教学的整合策略,就像我们在张老师课堂上看到的那样,课文还要读,字词还要解,必要的语法知识还要讲,但这是为解读文本扫除障碍,建立通道;翻译文句的工作需要做,但不一定单独进行,可以穿插在文本分析的过程中,结合整体语境透彻理解;她还对作者做了介绍,那也是在文本解读基本到位后,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才呈现的。这样基于“先学”的“后教”,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精心组织有效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起点上不断发展。
二、精当指导,帮助学生读进去
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的“导”不可或缺,如何将学生“导”入文本,“导”进学习,是颇有讲究的。张老师对学习的指导非常到位,非常自然,我认为,主要得益于这样三个方面。
首先是指导中站位非常准确。她在引导学生学习时,既发挥了课堂组织者导航和促进的作用,合理把控课堂对话的方向,适时加以点拨和引导,推动阅读探究不断趋向深入;又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可以解决的问题让他们自己解决,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放手让他们表达、讨论和评价,不越俎代庖。她不是站在学生的前面,而是站在他们背后,让学生自己提出讨论的话题,自主展开对话研讨,她只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支持,精彩的地方给予赞赏,困惑的时候给予点拨,重要的地方加以引导。她以尊重和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用商量的方式和婉转的语言组织教学,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为课堂生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智慧地引导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
其次是教学的预设非常充分。基于学习的课堂特别注重教学的生成,而课堂能否生成,生成的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的预设。能够促成课堂生成的预设,不是教师主观臆断凭空考虑的,必须站在学生的视角,考虑学生的需要,针对学习的实际,同时,又能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合理设计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得到切实的发展。能够促成课堂生成的预设,还要准确预估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学习能力,为他们发展提升设计恰当的平台,指导达成的途径,提供必要的帮助。张老师这堂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寓情于景”的写法,为此,她为学生周详地预设了突破的方法。她先让学生找出情景结合的句子,然后让学生根据所找的句子写一段话,分析景有什么特点,其中寄寓的情是什么。为了保证探究活动的质量,她首先出示分析范例,指导学生找到分析思路,掌握分析方法;在学生充分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共享,互动生成。另外,预设要能够促成而不是妨碍课堂的生成,就要求教师必须保障学习主体建构的优先地位,留足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指导要顺应学生的思路,着眼于引导和点化。张老师的教学预设充分关注到这一要求,即便在板书设计之类的细节问题上,她也遵循着课堂生成的规律,设计成伴随学生解读进程灵活且即时呈现的样式,展示课堂生成的成果,引导学生学习走向深入。
再次是教师的指导非常精当。张老师在教学中非常善于相机适时地点拨和引导。她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表达,积极交流,同时,又在中间穿针引线,引导探究交流围绕共同话题深入展开。如有学生谈到“下见小潭,水尤清冽”一句,写潭水突出了水色“清澈”的特点时,她适时地问道:“作者是怎样把这个特点强调出来的?”学生开始注意到“尤”字的表达效果。这时她又让学生带着理解来读这个句子,指导他们通过拖长“尤”的语调,重读“清冽”二字,把作者的喜爱之情体验并表达出来。这个环节结束后,她接着发问引导“文中还有其他写水色的句子吗?”于是,学生围绕水色的描写继续探究,有人找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又有人补充“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并由此发现了水色还有“透明”的特点,这时,她顺势点拨,第一段中“水尤清冽”是正面描写水色,第二段的两句看上去是写鱼,实际上写的是水,从而启发学生领悟到作者写水色时采用了正侧结合的写法。像这样的追问和对话,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用这种方式调控课堂的节奏,引导探究的方向,使教学过程开合自如,有条不紊,课堂探究顺风顺水,自然天成。学生在这样的指导下,披文入理,会意得神,自然能够读进去,逐步体验到“文若己出”的阅读境界。
(作者系江苏省特级教师、原江苏省淮阴中学副校长)
总结张老师促进学生读进去的经验,我看主要有两条。一是她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的起点上的,所以,学生进入学习情境顺利轻松,学习状态主动积极;二是她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善于“导”,巧妙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向,及时点拨对话中生成的问题,精当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意义,因此,整个教学过程自然流畅,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潜心探究,积极交流,从而曲径通幽,渐入佳境。她的经验启示我们,语文教学中只要抓好“学”,善于“导”,学生就能读进去,就能切实提升语文素养。
一、立基于学,促进学生读进去
张老师在设计教学时,采取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组织模式,把整个教学活动的基点定位在学生的学习上。语文课要让学生读进去,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组织学生自主阅读探究,主动地学起来。把“先学”作为语文教学整体链条上的开始环节非常必要。学生学起来了,会有许多自己的理解和收获,也会发现许多不能确定或难以理解的问题,这时,他们才会有参与课堂教学寻求问题解决的需要。也只有在这时,“后教”才有了必要,才具备了实施的条件。因为,“先学”中学生的问题出来了,“后教”才有了针对性,才能确定怎么教,这是其一。其二,通过“先学”,学生初步学习了知识,初步理解了文本,参与教学才有了话语权,“后教”才可能以交流讨论的方式进行,学生才可能通过对话走进文本,加深理解。当然,要保证学生在这种模式下真正读进去,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如何使“先学”深入,二是如何使“定教”准确。
要保证“先学”的质量,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教师必须为学生先学定向,要依据教学目标,整体考虑和设计教学过程,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定“先学”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并思考如何使之与“后教”对接。其次,教师要做好助学的工作,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现状,对学生先学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保证学生先学能够达到预期成效。张老师通过学案导学的方式,对学生先学提供了切实的指导。她给学生的自学任务是:①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节奏;②试译课文,对疑难字词质疑;③学习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④对文章内容、写法、主题等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样的先学安排,是学生学习必须完成也是可以完成的任务;他们通过主动迁移知识,探索解决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为课堂上集中精力攻克重难点创造了条件。同时,教师也藉此为“后教”环节“以学定教”,针对性地指导和训练,做了充分的调研和准备。在助学方面,张老师根据授课对象是初一学生,文言知识积累相对薄弱的特点,对诸如词类活用之类的先学难点,在导学案上用出示范例、归类认知等方法,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突破。
在“先学”的基础上如何“定教”,张老师的做法很聪明。学生先学中呈现的问题是多方面的,特别是文言文教学,有朗读中字音节奏的问题、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的问题、作者思想感情和文章写作特点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帮助解决,但是,如果一一应对,必然导致教学中目标过于庞杂,过程琐碎零乱,很难集中精力探究文本,也就无法让学生真正读进去。张老师在“定教”的时候,没有面面俱到地应对,而是仔细分析学生的需求,并将其与文本特点和目标达成要求统筹考虑,把学生先学中感受到的作者一喜一悲的情感矛盾作为教学的切入口,把教学目标聚焦在“抓住特点写景和寓情于景的写法”上。这种“一课一得”的定教策略,使学生明确学习的中心任务,朝着既定目标深入探讨,努力抵达文本的深处,得到切实的收获。当然,“一课一得”不是说文言教学其它该做的工作就不做了,还要做,只是不能孤立割裂地做,而要指向并服务于教学的中心目标。因此,“一课一得”又是教学的整合策略,就像我们在张老师课堂上看到的那样,课文还要读,字词还要解,必要的语法知识还要讲,但这是为解读文本扫除障碍,建立通道;翻译文句的工作需要做,但不一定单独进行,可以穿插在文本分析的过程中,结合整体语境透彻理解;她还对作者做了介绍,那也是在文本解读基本到位后,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才呈现的。这样基于“先学”的“后教”,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精心组织有效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起点上不断发展。
二、精当指导,帮助学生读进去
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的“导”不可或缺,如何将学生“导”入文本,“导”进学习,是颇有讲究的。张老师对学习的指导非常到位,非常自然,我认为,主要得益于这样三个方面。
首先是指导中站位非常准确。她在引导学生学习时,既发挥了课堂组织者导航和促进的作用,合理把控课堂对话的方向,适时加以点拨和引导,推动阅读探究不断趋向深入;又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可以解决的问题让他们自己解决,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放手让他们表达、讨论和评价,不越俎代庖。她不是站在学生的前面,而是站在他们背后,让学生自己提出讨论的话题,自主展开对话研讨,她只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支持,精彩的地方给予赞赏,困惑的时候给予点拨,重要的地方加以引导。她以尊重和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用商量的方式和婉转的语言组织教学,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为课堂生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智慧地引导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
其次是教学的预设非常充分。基于学习的课堂特别注重教学的生成,而课堂能否生成,生成的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的预设。能够促成课堂生成的预设,不是教师主观臆断凭空考虑的,必须站在学生的视角,考虑学生的需要,针对学习的实际,同时,又能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合理设计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得到切实的发展。能够促成课堂生成的预设,还要准确预估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学习能力,为他们发展提升设计恰当的平台,指导达成的途径,提供必要的帮助。张老师这堂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寓情于景”的写法,为此,她为学生周详地预设了突破的方法。她先让学生找出情景结合的句子,然后让学生根据所找的句子写一段话,分析景有什么特点,其中寄寓的情是什么。为了保证探究活动的质量,她首先出示分析范例,指导学生找到分析思路,掌握分析方法;在学生充分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共享,互动生成。另外,预设要能够促成而不是妨碍课堂的生成,就要求教师必须保障学习主体建构的优先地位,留足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指导要顺应学生的思路,着眼于引导和点化。张老师的教学预设充分关注到这一要求,即便在板书设计之类的细节问题上,她也遵循着课堂生成的规律,设计成伴随学生解读进程灵活且即时呈现的样式,展示课堂生成的成果,引导学生学习走向深入。
再次是教师的指导非常精当。张老师在教学中非常善于相机适时地点拨和引导。她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表达,积极交流,同时,又在中间穿针引线,引导探究交流围绕共同话题深入展开。如有学生谈到“下见小潭,水尤清冽”一句,写潭水突出了水色“清澈”的特点时,她适时地问道:“作者是怎样把这个特点强调出来的?”学生开始注意到“尤”字的表达效果。这时她又让学生带着理解来读这个句子,指导他们通过拖长“尤”的语调,重读“清冽”二字,把作者的喜爱之情体验并表达出来。这个环节结束后,她接着发问引导“文中还有其他写水色的句子吗?”于是,学生围绕水色的描写继续探究,有人找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又有人补充“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并由此发现了水色还有“透明”的特点,这时,她顺势点拨,第一段中“水尤清冽”是正面描写水色,第二段的两句看上去是写鱼,实际上写的是水,从而启发学生领悟到作者写水色时采用了正侧结合的写法。像这样的追问和对话,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用这种方式调控课堂的节奏,引导探究的方向,使教学过程开合自如,有条不紊,课堂探究顺风顺水,自然天成。学生在这样的指导下,披文入理,会意得神,自然能够读进去,逐步体验到“文若己出”的阅读境界。
(作者系江苏省特级教师、原江苏省淮阴中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