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复位联合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不愈合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769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不愈合采取体位复位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不愈合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单行PKP治疗,观察组50例采取体位复位与PKP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无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下降,但是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伤椎高度、Cobb角无差异,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不愈合采取PKP与体位复位联合治疗,可减轻疼痛感,利于患儿恢复,快速改善Cobb角与伤椎高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体位复位;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不愈合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类型,主要发病于老年人群,外伤后未及时就诊或未治愈,甚至坚持活动,形成骨折不愈合。老年患者自身条件差,存在许多基础疾病,无法承受因切开复位等带来的创伤,因此,选择安全性高的手术方案,是临床研究的关键[1]。经皮椎体后凸形成术(KPK)为新型微创手术,针对骨折不愈合具有良好的复位作用,可有效缓解疼痛,减轻患者身体负担。本组研究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不愈合患者采取KPK联合体位复位治疗,对疗效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不愈合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2]中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不愈合的诊断表。男性59例,女性41例,年龄57~78岁,平均年龄(65.8±7.5)岁;经X线显示,伤椎有压缩性改变,CT显示伤椎后壁完整。纳入标准:符合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不愈合诊断标准;50~80岁;与本组研究配合者;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者;心、肾、肝功能严重不全者。所有患者经随机分组,观察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无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PKP手术:患者取俯卧位,腹部悬空,X线机透视下作病椎确定,并进行标记。手术时,X线机透視需使伤椎保持平行,确定正位两侧椎弓根形状对称与棘突距离相等。局麻后,可加用静脉麻醉,取5mm切口,X线机透视下,经椎弓根影上缘穿刺,正位针尖达椎弓根影内缘后,提示穿刺成功。沿椎体置入工作套管及扩张套管,将骨钻移动至椎体前缘,取出骨钻后置入球囊。透视下作球囊扩张,恢复高度后停止加压,取出球囊,经椎体内缓慢注射骨水泥。
  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加体位复位,患者仰卧于手术台,调节手术台,确保脊柱为过伸位,根据损伤情况不同,作半椎板、全推板、开窗减压等,作体位复位,予以适当手法辅助,纠正脊柱后凸的畸形,完成后移X线机检查,判断复位效果。
  1.3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显示疼痛月严重;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进行Cabb角、伤椎高度测量,判断治疗前后变化。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经SPSS19.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经独立样本t检验,(X±s)表示,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无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下降,但是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治疗前,伤椎高度、Cobb角无差异,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不断发展,导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不愈合发生率也随之增加,成为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目前,针对于本病诊断尚存在较大争议,有学者提出[3],将以下标准为诊断标准:自制活动受限,外伤史;非手术治疗3个月后依然存在疼痛、腰背部不适及症状进行性加重者;经X线显示椎体变形,侧位X线表示过屈、过伸伤椎前缘存在开合现象,椎体具有裂缝,周围显示骨硬化。因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基础疾病较多,年龄较大,大多数难以承受长节段内固定、切开复位等手术带来的损伤,也极易发生严重术后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4]。椎体成形术时,球囊复位难度大,极易出现骨水泥渗漏,留下凸畸形;椎体内部空虚,极易因球囊过撑,导致终板破裂,治疗难度增加。
  本组研究选择体位复位与微创手术的方案,采取体外复位及体内复位结合治疗,患者腰部垫枕,确保脊柱为过伸位,前纵韧带为持续张力,可利于复位。有学者研究发现[5],骨质疏松性椎体胸腰椎压缩骨折不愈合终板、椎体骨块均有潜在活动表现。大多数患者病椎内仅有上下终板,且为动态不稳定状态,易于复位[6]。经球囊扩张时,经较小压力就可以取得较为满意椎体高度,必须适当控制球囊压力,避免出现球囊破裂。手术损伤越小,对患者恢复越好。经本组研究中显示,观察组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经PKP手术联合体位复位后,可控制疼痛感,减轻患者痛苦。有学者报道中[7],成功采取PKP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不愈合治疗,缓慢推注骨水泥,未出现骨水泥渗漏情况,且经治疗后可获得良好的椎体高度及Cabb角。经本组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Cabb角、伤椎高度均获得良好恢复,与以上研究结果一致。
  综合上述,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体位复位与PKP联合治疗,可有效促进病情恢复,减轻疼痛感,快速恢复Cabb角与伤椎高度,对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智.100例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与分析[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65(4):43-58.
  [2] 邢金明,彭文明,施初云等.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失败的原因分析和前路翻修[J].中国骨伤,2013,26(3):186-189.
  [3] 张文生,郑闽前,邹国友等.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骨折手术方法的选择[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2,14(9):778-781.
  [4] 侯德胜,王恒,仲文军等.体位复位结合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13,19(2):99-102.
  [5] 樊大伟.PKP结合体位复位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96(2):188-189.
  [6] 付能高,张志明,何江涛等.PKP结合体位复位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J].四川医学,2013,34(7):944-946.
  [7] 叶贵生,唐成剑,周长征等.体位复位经皮Sextant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分析[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4,42(5):465-46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采用卡培他滨单药或联合方案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85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起始治疗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32例采用卡培他滨单药进行治疗,第二组24例采用卡培他滨/长春瑞滨联合治疗,第三组29例,采用卡培他滨/多西紫杉醇联合治疗,21d为1个周期。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临床获益率。结果:卡培他滨单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4.3%,临床获益率为
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在口腔修复前实施牙周整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1年7月1日至2012年1月30日间收治的80例实施口腔修复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仅实施口腔修复,而研究组在口腔修复前进行牙周整复手术,比较并探讨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有效率及修复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及术后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胫腓骨骨折患儿进行调查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石膏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夹板外固定治疗。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在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采用夹板外固定治疗的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采用石膏固定治疗的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82.5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甘露醇在重症小儿手足口病患者早期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小儿手足口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早期应用甘露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95%对治疗方案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有效率为85%)(P<0.05);实验组95%对疗效满意,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率率为65%)(P<0.05);实验组退热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討MRI在肝转移瘤检出、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影像及病理证实的(hepatic metastases,HMs)33例,所有病例均进行MRI平扫和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及扩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 I)扫描,分析肝转移性肿瘤(hepatic metastases,HMs)MRI平扫、多期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 (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病患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病患6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西药口服+中药灌肠组(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联合5-氨基水杨酸肠溶片治疗组)和西药口服组(5-氨基水杨酸肠溶片治疗组)两组,每组30例。连续治疗五周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西药口服+中药灌肠组病患总治疗效果明显高于西药口服组,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院前急救急性左心衰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中心院前急救的112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6例,并院内跟踪患者治疗后恢复情况。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前急救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指征、血气分析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R、MAP、SaO2、PaO2、PaCO2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上消化道大出血并心肌梗死抢救措施和效果,提高临床抢救的成功率。方法:收集我院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0例上消化道出血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和抢救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抢救经验。结果:在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并心肌梗死后,给予积极补液、止血、抑制胃酸、治疗上消化道出血,采用硝酸甘油、调脂、营养心肌、纠正休克等方法积极治疗心肌梗死,14例患者病情逐渐恢复、临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危重症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及临床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300例患儿进行研究,对这些患儿在入院第一天、第三天和第七天时,分别检查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全身炎症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等指标,同时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和记录。结果:结果显示,死亡组的全身炎症综合征的比率明显高于存活组,危重病例评分低于存活组,P<0.05。全身炎性综合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经皮引流联合抗菌药物为主的方法,提高细菌性肝脓肿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至2014年6月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诊治的细菌性肝脓肿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91.2%的病例经B超检查确诊。有明确脓腔的脓肿行经皮置管引流或穿刺吸脓共17例;多发性脓肿或未液化的18例脓肿,给以单纯抗菌药物及支持治疗;手术治疗6例,1例为肝脓肿破溃化脓性腹膜炎,3例为胆源性肝脓肿需急诊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