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骨干教师工作坊将高校专家、区域教研员和中小学骨干教师构建学习共同体,营造理实一体化的和谐发展的研修空间,开发骨干教师这一参训主体资源,改变传统的讲授方式,使培训贴近一线教学,创新培训方式,强化团队协作,促进资源开发与共享。
关键词:工作坊;中小学;骨干教师;集中培训
随着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的实施,教师培训已经成为当前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重要路径。骨干教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发挥着引领和示范的作用,骨干教师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是进一步提升骨干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骨干教师工作坊”培训方式注重培训的过程,强调教师的参与,促其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的提升,从而推动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由优秀走向卓越,形成骨干教师常态化培训模式。
一、“骨干教师工作坊”培训方式的内容
(一)骨干教师工作坊培训
骨干教师工作坊培训是由高校专家、教研员和骨干教师三者共同构建,参与人员在研修的过程中依据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开展对话与沟通、集体思考、调查分析,结合实践开展研究,构建一个有系统的过程,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互助互动的培训方式,是一种新型的学习形式。
高校的专家主要负责主题式培训的理论支撑,对理论研修的过程进行必要的指导和提升;教研员承担学科教学的实践支撑,重点对课程、教材尤其是教学设计进行指导;骨干教师提供教学案例,提升理论水平,完成“学员课堂”的开发和整理。
(二)骨干教师工作坊培训的主要特征
1、实践性
只有来自实践的问题,才是真问题,骨干教师已有的实践经验是开展工作坊研修的基础,挖掘骨干教师日常教育教学经验隐藏的理论和思考,提升其理论水平,促其行为由自发走向自觉。
2、参与性
骨干教师工作坊研修注重参训学员的参与性,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相互结合,使骨干教师经历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使参训教师全方位、多维度地主动融入培训的全过程。
3、合作性
工作坊研修通过合作的形式构建学习共同体,开放时间和空间,营造和谐共享的团队研修氛围,将专家的理论、教研员的教研、骨干教师的实践有机融合成一个整体,搭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教学相长的平台,将参训者作为培训课程资源予以开发。
二、骨干教师工作坊培训方式的实施
骨干教师工作坊将日常教育教学中的个人行为,转变为工作坊对一个人的需求提供理论支撑、教学研究的集体行为,将每个工作坊凝聚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每个人都进行自己要解决的问题且获得团队的帮助,体现出用组织的力量成就每一个人的成功,实现团队学习的效益最大化。通过深度交流,不同层次的思想碰撞激发创新的火花,构建学习共同体,工作坊研修在坊内成员自选的基础上归纳一个共识的问题,帮助坊内每个成员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而工作坊中的每一个具体研究,都为其他成员的研究提供借鉴和思考。坊内的活动过程,不仅为一个人的成功提供了发展和成长的动力,而且在描述、交流、探讨中生成新的思考、获得新的发现、产生新的感受,形成团队友谊和和谐共享的文化氛围。主要有以下形式。
(一)破冰活动
通过破冰活动初步了解即将参与的学习活动,任务与要求,通过认识组员、推选组长、确定组名、设计组徽、提出组训、完成海报、小组展示等活动组建工作坊,选出坊主,完成班级管理与服务团队建设。
(二)主题论坛
工作坊交流汇总出共性的问题通过论坛的方式尝试问题解决,工作坊梳理出的重难点问题以主题论坛的形式解决。确定主题,工作坊坊主梳理出的共性问题和教师需求,通过讨论确定研讨主题;活动导入,以任务单的方式,明确主题论坛的活动主题、活动形式与要求;活动组织,工作坊坊主将活动主题分解为若干问题,分别进行交流,并对重难点问题重点研讨;活动开展,研讨开始,坊主代表本坊参与坊间问题深度汇谈。
(三)案例研讨
工作坊成员用自己教育教学案例与大家分享,分别提出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成员集思广益,充分发表建议或意见,这一过程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对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进行反思,澄清模糊认识、生成智力资源。一方面通过交流解决自身专业成长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同伴互助,共同发展。
(四)课题研究
在骨干教师工作坊中高校专家的引领下,组织工作坊成员进行课题研究,并按照科学研究的规范完成选题、申報、答辩等流程。通过以科研促教研,以课题为牵动,促骨干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课题应反映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的研究成果,培训结束回到实践岗位后继续完成研究。
(五)学员课堂
在集中培训期间,根据当地中小学学科教学的进度,选定教学内容,工作坊成员利用课余时间自行设计与研究,形成教学设计,通过坊内辩课、试讲说课,进入中小学现场教学,再通过现场观摩、教后反思等环节深化认识,重点关注教学目标与教学实施的达成度,课堂生成的处理,学生的兴趣和发展等,推动骨干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学员课堂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理实一体化的发展环境,让培训更贴近一线教学。
(六)网络研修
教师网上研修的基本动作是信息传输、坊间研讨、成果汇总等。集中研修开始,建立网上工作坊,学员完善个人信息,熟悉网上工作坊的流程,构建网络空间。通过线上线下的协同运作,形成全方位的工作坊研修体系。
(七)坊主沙龙
坊主沙龙借鉴世界咖啡屋的形式开展,操作步骤要求按照小组进行多轮深度汇谈,每轮汇谈的组织者继续留在本组,其他组员重新搭配,达到融智创新的目的。
工作坊研修是一种新形势下适应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研修形式,在运用中充分将参训骨干教师作为课程资源予以开发,参训教师既是学员,又是培训教师,这样的角色定位调动了骨干教师的积极性,通过培训骨干教师回到本校后,还可以将工作坊的研修方式运用到日常校本教研中,从而进一步扩大培训的时效性与延展性。
关键词:工作坊;中小学;骨干教师;集中培训
随着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的实施,教师培训已经成为当前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重要路径。骨干教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发挥着引领和示范的作用,骨干教师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是进一步提升骨干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骨干教师工作坊”培训方式注重培训的过程,强调教师的参与,促其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的提升,从而推动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由优秀走向卓越,形成骨干教师常态化培训模式。
一、“骨干教师工作坊”培训方式的内容
(一)骨干教师工作坊培训
骨干教师工作坊培训是由高校专家、教研员和骨干教师三者共同构建,参与人员在研修的过程中依据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开展对话与沟通、集体思考、调查分析,结合实践开展研究,构建一个有系统的过程,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互助互动的培训方式,是一种新型的学习形式。
高校的专家主要负责主题式培训的理论支撑,对理论研修的过程进行必要的指导和提升;教研员承担学科教学的实践支撑,重点对课程、教材尤其是教学设计进行指导;骨干教师提供教学案例,提升理论水平,完成“学员课堂”的开发和整理。
(二)骨干教师工作坊培训的主要特征
1、实践性
只有来自实践的问题,才是真问题,骨干教师已有的实践经验是开展工作坊研修的基础,挖掘骨干教师日常教育教学经验隐藏的理论和思考,提升其理论水平,促其行为由自发走向自觉。
2、参与性
骨干教师工作坊研修注重参训学员的参与性,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相互结合,使骨干教师经历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使参训教师全方位、多维度地主动融入培训的全过程。
3、合作性
工作坊研修通过合作的形式构建学习共同体,开放时间和空间,营造和谐共享的团队研修氛围,将专家的理论、教研员的教研、骨干教师的实践有机融合成一个整体,搭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教学相长的平台,将参训者作为培训课程资源予以开发。
二、骨干教师工作坊培训方式的实施
骨干教师工作坊将日常教育教学中的个人行为,转变为工作坊对一个人的需求提供理论支撑、教学研究的集体行为,将每个工作坊凝聚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每个人都进行自己要解决的问题且获得团队的帮助,体现出用组织的力量成就每一个人的成功,实现团队学习的效益最大化。通过深度交流,不同层次的思想碰撞激发创新的火花,构建学习共同体,工作坊研修在坊内成员自选的基础上归纳一个共识的问题,帮助坊内每个成员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而工作坊中的每一个具体研究,都为其他成员的研究提供借鉴和思考。坊内的活动过程,不仅为一个人的成功提供了发展和成长的动力,而且在描述、交流、探讨中生成新的思考、获得新的发现、产生新的感受,形成团队友谊和和谐共享的文化氛围。主要有以下形式。
(一)破冰活动
通过破冰活动初步了解即将参与的学习活动,任务与要求,通过认识组员、推选组长、确定组名、设计组徽、提出组训、完成海报、小组展示等活动组建工作坊,选出坊主,完成班级管理与服务团队建设。
(二)主题论坛
工作坊交流汇总出共性的问题通过论坛的方式尝试问题解决,工作坊梳理出的重难点问题以主题论坛的形式解决。确定主题,工作坊坊主梳理出的共性问题和教师需求,通过讨论确定研讨主题;活动导入,以任务单的方式,明确主题论坛的活动主题、活动形式与要求;活动组织,工作坊坊主将活动主题分解为若干问题,分别进行交流,并对重难点问题重点研讨;活动开展,研讨开始,坊主代表本坊参与坊间问题深度汇谈。
(三)案例研讨
工作坊成员用自己教育教学案例与大家分享,分别提出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成员集思广益,充分发表建议或意见,这一过程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对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进行反思,澄清模糊认识、生成智力资源。一方面通过交流解决自身专业成长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同伴互助,共同发展。
(四)课题研究
在骨干教师工作坊中高校专家的引领下,组织工作坊成员进行课题研究,并按照科学研究的规范完成选题、申報、答辩等流程。通过以科研促教研,以课题为牵动,促骨干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课题应反映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的研究成果,培训结束回到实践岗位后继续完成研究。
(五)学员课堂
在集中培训期间,根据当地中小学学科教学的进度,选定教学内容,工作坊成员利用课余时间自行设计与研究,形成教学设计,通过坊内辩课、试讲说课,进入中小学现场教学,再通过现场观摩、教后反思等环节深化认识,重点关注教学目标与教学实施的达成度,课堂生成的处理,学生的兴趣和发展等,推动骨干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学员课堂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理实一体化的发展环境,让培训更贴近一线教学。
(六)网络研修
教师网上研修的基本动作是信息传输、坊间研讨、成果汇总等。集中研修开始,建立网上工作坊,学员完善个人信息,熟悉网上工作坊的流程,构建网络空间。通过线上线下的协同运作,形成全方位的工作坊研修体系。
(七)坊主沙龙
坊主沙龙借鉴世界咖啡屋的形式开展,操作步骤要求按照小组进行多轮深度汇谈,每轮汇谈的组织者继续留在本组,其他组员重新搭配,达到融智创新的目的。
工作坊研修是一种新形势下适应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研修形式,在运用中充分将参训骨干教师作为课程资源予以开发,参训教师既是学员,又是培训教师,这样的角色定位调动了骨干教师的积极性,通过培训骨干教师回到本校后,还可以将工作坊的研修方式运用到日常校本教研中,从而进一步扩大培训的时效性与延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