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减负增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出发点,要切实实现减负增效,就必须探究学科考试评价方法;充分发挥数学考试评价的诊断、反馈功能,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营造张扬学生个性的宽松环境;正确认识数学科考试评价,更新考试内容,改进评价方法;减负后的考试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
关键词: 数学教学 考试评价改革 减负增效
“减负增效”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我想唱歌不敢唱,小声哼哼还得东张西望,可这压抑的心情多悲伤……”长期以来,作业占据了学生所有的时间成了唯一的生活内容,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参加实践活动。没有实践活动,学生的能力就无法发展,个性就无法张扬,没有实践能力的发展,也就不可能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的形成,创新精神的树立。简而言之,不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就无法实施素质教育。
数学减负,校长是核心,教师是关键。校长要正确地处理好“减轻学生过重的数学作业负担”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紧紧抓住“减负”的“枢纽”——数学考试评价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的全方位推进。数学教师要积极研究数学科考试评价改革,切实实现“减负增效”。
一、探究数学学科考试评价方法,推进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有利于学生整体发展。
学科考试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制是我国当前实施新课程标准,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考试评价的重要举措。数学学科考试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这种评价体制,从表面上看只是数学学科考试评分方法的改革,实际上是学科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是减负增效的有效策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1.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发展的潜力。
新的数学学科考试评价不应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而应成为激励学生上进的机制。不能让学生在分数的重压下喘不过气,抬不起头。更不能为提高分数,损害学生的健康。教师不应该以成绩为标准把学生分成“好学生”和“差学生”,而应让每一个孩子都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感到自己是可以学好的。
2.正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心理学和教育实践表明,学生的能力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善于表达,有的善于记忆,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空间想象,有的善于动手操作。这种差异的产生,是与学生先天智力素质和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兴趣爱好的不同密切相关的。这种学习能力的差异,可以缩小但难以消失。因此,学生学习成绩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评估学生课业进展过程中,没有必要把一个孩子的学业成绩和另一个孩子的学业成绩做横向比较,而应注重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多采用个别化的评价方式,以个人发展为参照,尽可能体现学生数学学习的进步。
3.留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精神。
等级评价改变了过去单一由教师评价的方法,将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评价,强化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主体意识。采用平时评价和期末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中更注重过程评价,可以使学生从以往的横向比较转变为纵向比较,不断自我总结和反思,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实施自选等级的测评,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
4.新的数学学科考试能够鞭策、激发师生的进取心和责任感。
数学学科考试评价的改革,其正面激励功能,可以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尝试到成功的愉悦,树立进一步发展的信心,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为主动的自主学习、探索性学习、合作学习。如高中数学的分项考试评价,能够使学生知道自己的长处,获得成功感,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并发挥优势,进而在优势项目的带动下实现优势迁移,促进其他项目的发展。学生由于某方面的成功,将有效地其他不足的方面努力,把积极的情感迁移到弱项的学习,带动劣势项目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斤斤计较分数的得失,可以放手进行教学改革,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态度、习惯、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注重爱好和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素质教育。
二、充分发挥数学考试评价的诊断、反馈功能,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营造张扬学生个性的宽松环境。
考试具有诊断和反馈功能,能够检测被试在知识和能力掌握上的不足、问题及进步程度,提供调整和改进被试智育过程的信息。如分项考试,更利于教师在教学的各阶段、各方面发挥诊断、反馈功能,在教学中采取调整、改进、完善及补救措施,有效调整教学策略,促进教学改革,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数学考试评价不是消极地对数学教学结果测量和描述的活动,而应当积极地促进数学教学过程、方法的改革,成为改进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因此,数学科教学评价要关注教学过程,使评价在学生眼中不再是一张张令人发憷的“考卷”,也不再是教师严厉目光下的“监督劳动”,而是学生活动的过程、学习的过程、正确认识自己的过程,是师生增进了解、共同反省数学教学的经历,达成对教学策略与成效的共识,并共同谋求改进方向的过程。所以,在学科考试评价的改革中,要特别注意充分发挥数学考试评价的诊断、反馈功能,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学生在数学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往往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偶然因素,如临场心理紧张、粗心大意等,二是必然因素,即在知识和能力上确实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教师对考试反馈的信息需要结合平时各方面的情况综合分析,做出科学的评判,否则,仅凭一次考试易造成“误诊”。
一次数学考试衡量只是被试智力的某几个方面,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智力测试的成绩与其后一段时间的学业成绩具有较大的关系,人们至今仍然没有弄清人的智力结构及其表现。数学考试评价只能发挥预测功能,而不是对被试者智力的一个终结评价。有的学校在实施数学学业等级评价制时,应注意为学生个性发展营造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如为了激励那些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不设“不合格”等级,对未合格的学生成绩暂不评定,而是由任课老师找学生谈话,鼓励他们下次继续努力,达到合格;学生对考试成绩不满意,可以要求重考,也可以设置A、B两种或A、B、C三种不同的试卷,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任选一种水平的试卷考试,允许学生答完较低水平的试卷后,再选较高水平的试卷考试。这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由此可见,消除传统考试弊病,以全新的观念探究数学科考试评价的改革,促使学校摆脱分数、考试的羁绊,充分发展学生个性,营造良好的素质教育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减轻学校、教师的压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有利于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消除家长在孩子分数上攀比的现象,利于家长把精力放在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上。
三、正确认识数学科考试评价,更新考试内容,改进评价方法。
数学考试是素质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环节。就考试的性质而言,它是一种对人的数学心理现象(学习结果)的测量。正因为它的测量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且测量的内容极其广泛,所以考试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测量。数学考试评价是教育评价中一个最活跃的组成部分。注重教育效果的价值观是教育评价的基本精神。从教育模式的转变到教育行为的调整,考试改革将在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是最早采用教育测量和评价的国家。但长期以来,人们只强调数学科考试评价的“选拔”功能,而忽视了数学考试评价的改进与调控功能。实际上,评价最主要的功能不是证明,而是改进。我国的数学考试评价至今仍过分看重一次考试、一张试卷,并且高考、中考等选拔性考试都影响到对学生的学业评价。陈旧、刻板、僵化的考试办法已经成为制约素质教育的“瓶颈”,过于看重分数,片面追求“高分”,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已造成了过重的课业负担。要摆脱“应试教育”的羁畔,不仅从思想观念上转变,还必须从制度层面上加以改革。考试制度、人才选拔制度与分流制度、评价制度都从制度层面制约“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这些又都涉及考试问题,数学学科考试改革对实施素质教育负有重大责任。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考试内容和评价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现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采用两次测试,第一次测试合格者,再进行复试就是考试改革的有益尝试。
数学考试内容的改革,不是简单的内容增删、题型取舍等方面的形式变化,而是关系到什么样的价值观、人生观、教育观和人文观。树立正确的数学考试指导思想,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是考试命题设计的出发点,注重张扬学生个性,注重各种层面学生的发展是考试的根本意义所在。数学学科考试的最终目的是使每个学生的数学生理和心理素质、认识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使先天和后天的潜力都得到充分挖掘,数学考试评价的改革,要体现数学各个教育阶段教育的性质与要求,符合学科特点,有利于改进数学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因此我们要突破应试教育的模式,正确发挥考试评价的导向作用,建立科学的数学考试评价体系。
四、减负后的考试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
学校正常教学阶段的考试的主要功能是检测、反馈、激励等,学校采取按考试分数排名甚至调位置的做法,无疑有违考试的初衷。为此,我们对学校提出几点意见与建议。
1.学生在学校里学习必须通过某种知识性的评价和其他方面的评价,这是正常的。教师在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这是教育过程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评价本身是很重要的,只要有学校存在,有教育存在,知识性的评价、智力的评价就会存在。
2.评价的方式是可以改进的。学校不能在考试制度上让学生产生挫折感。考试总会反映出一些学生比较优秀,一些学生比较差。学校的评价是可以引导的,比如评价能否全面一些。人不是完人,有的学生在知识性方面表现比较优异,有的学生在其他方面很有才华。对一个人的评价应该是完整的,评价应该是对人的一种全面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要使学生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里,短处在哪里,怎样在自己的水平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而不是整天想着自己的分数比同学低一分或高一分。如果学校不断地给比较多的学生以挫折感,就是学校评价制度的一个失败,学校没有理解教育的真正意义。教育的真正意义,实际上是使每个人的个性在自己的身心素质上得到比较好的发展。
3.学生心理承受挫折的能力普遍比较脆弱,学校在挫折教育方面很薄弱。发生这种遗憾的事情,从一个角度反映出学校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很不够。
总之,抓住“减负”的一个枢纽,积极探究学科考试评价的改革,是正确处理“减负”与提高数学科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之一,其实践的关键在校长。只有通过校长推动教师,才能具体实施,才能形成一个特定的教改环境;只有靠校长、教师创造性的改革实践,才能闯出一方素质教育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张永红.抓住“减负”枢纽 探索考试评价改革.
[2]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2002-12-27.
[3]马维娜.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方法深入实施小学素质教育.
[4]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
关键词: 数学教学 考试评价改革 减负增效
“减负增效”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我想唱歌不敢唱,小声哼哼还得东张西望,可这压抑的心情多悲伤……”长期以来,作业占据了学生所有的时间成了唯一的生活内容,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参加实践活动。没有实践活动,学生的能力就无法发展,个性就无法张扬,没有实践能力的发展,也就不可能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的形成,创新精神的树立。简而言之,不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就无法实施素质教育。
数学减负,校长是核心,教师是关键。校长要正确地处理好“减轻学生过重的数学作业负担”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紧紧抓住“减负”的“枢纽”——数学考试评价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的全方位推进。数学教师要积极研究数学科考试评价改革,切实实现“减负增效”。
一、探究数学学科考试评价方法,推进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有利于学生整体发展。
学科考试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制是我国当前实施新课程标准,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考试评价的重要举措。数学学科考试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这种评价体制,从表面上看只是数学学科考试评分方法的改革,实际上是学科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是减负增效的有效策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1.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发展的潜力。
新的数学学科考试评价不应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而应成为激励学生上进的机制。不能让学生在分数的重压下喘不过气,抬不起头。更不能为提高分数,损害学生的健康。教师不应该以成绩为标准把学生分成“好学生”和“差学生”,而应让每一个孩子都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感到自己是可以学好的。
2.正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心理学和教育实践表明,学生的能力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善于表达,有的善于记忆,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空间想象,有的善于动手操作。这种差异的产生,是与学生先天智力素质和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兴趣爱好的不同密切相关的。这种学习能力的差异,可以缩小但难以消失。因此,学生学习成绩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评估学生课业进展过程中,没有必要把一个孩子的学业成绩和另一个孩子的学业成绩做横向比较,而应注重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多采用个别化的评价方式,以个人发展为参照,尽可能体现学生数学学习的进步。
3.留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精神。
等级评价改变了过去单一由教师评价的方法,将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评价,强化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主体意识。采用平时评价和期末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中更注重过程评价,可以使学生从以往的横向比较转变为纵向比较,不断自我总结和反思,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实施自选等级的测评,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
4.新的数学学科考试能够鞭策、激发师生的进取心和责任感。
数学学科考试评价的改革,其正面激励功能,可以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尝试到成功的愉悦,树立进一步发展的信心,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为主动的自主学习、探索性学习、合作学习。如高中数学的分项考试评价,能够使学生知道自己的长处,获得成功感,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并发挥优势,进而在优势项目的带动下实现优势迁移,促进其他项目的发展。学生由于某方面的成功,将有效地其他不足的方面努力,把积极的情感迁移到弱项的学习,带动劣势项目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斤斤计较分数的得失,可以放手进行教学改革,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态度、习惯、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注重爱好和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素质教育。
二、充分发挥数学考试评价的诊断、反馈功能,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营造张扬学生个性的宽松环境。
考试具有诊断和反馈功能,能够检测被试在知识和能力掌握上的不足、问题及进步程度,提供调整和改进被试智育过程的信息。如分项考试,更利于教师在教学的各阶段、各方面发挥诊断、反馈功能,在教学中采取调整、改进、完善及补救措施,有效调整教学策略,促进教学改革,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数学考试评价不是消极地对数学教学结果测量和描述的活动,而应当积极地促进数学教学过程、方法的改革,成为改进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因此,数学科教学评价要关注教学过程,使评价在学生眼中不再是一张张令人发憷的“考卷”,也不再是教师严厉目光下的“监督劳动”,而是学生活动的过程、学习的过程、正确认识自己的过程,是师生增进了解、共同反省数学教学的经历,达成对教学策略与成效的共识,并共同谋求改进方向的过程。所以,在学科考试评价的改革中,要特别注意充分发挥数学考试评价的诊断、反馈功能,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学生在数学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往往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偶然因素,如临场心理紧张、粗心大意等,二是必然因素,即在知识和能力上确实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教师对考试反馈的信息需要结合平时各方面的情况综合分析,做出科学的评判,否则,仅凭一次考试易造成“误诊”。
一次数学考试衡量只是被试智力的某几个方面,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智力测试的成绩与其后一段时间的学业成绩具有较大的关系,人们至今仍然没有弄清人的智力结构及其表现。数学考试评价只能发挥预测功能,而不是对被试者智力的一个终结评价。有的学校在实施数学学业等级评价制时,应注意为学生个性发展营造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如为了激励那些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不设“不合格”等级,对未合格的学生成绩暂不评定,而是由任课老师找学生谈话,鼓励他们下次继续努力,达到合格;学生对考试成绩不满意,可以要求重考,也可以设置A、B两种或A、B、C三种不同的试卷,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任选一种水平的试卷考试,允许学生答完较低水平的试卷后,再选较高水平的试卷考试。这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由此可见,消除传统考试弊病,以全新的观念探究数学科考试评价的改革,促使学校摆脱分数、考试的羁绊,充分发展学生个性,营造良好的素质教育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减轻学校、教师的压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有利于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消除家长在孩子分数上攀比的现象,利于家长把精力放在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上。
三、正确认识数学科考试评价,更新考试内容,改进评价方法。
数学考试是素质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环节。就考试的性质而言,它是一种对人的数学心理现象(学习结果)的测量。正因为它的测量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且测量的内容极其广泛,所以考试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测量。数学考试评价是教育评价中一个最活跃的组成部分。注重教育效果的价值观是教育评价的基本精神。从教育模式的转变到教育行为的调整,考试改革将在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是最早采用教育测量和评价的国家。但长期以来,人们只强调数学科考试评价的“选拔”功能,而忽视了数学考试评价的改进与调控功能。实际上,评价最主要的功能不是证明,而是改进。我国的数学考试评价至今仍过分看重一次考试、一张试卷,并且高考、中考等选拔性考试都影响到对学生的学业评价。陈旧、刻板、僵化的考试办法已经成为制约素质教育的“瓶颈”,过于看重分数,片面追求“高分”,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已造成了过重的课业负担。要摆脱“应试教育”的羁畔,不仅从思想观念上转变,还必须从制度层面上加以改革。考试制度、人才选拔制度与分流制度、评价制度都从制度层面制约“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这些又都涉及考试问题,数学学科考试改革对实施素质教育负有重大责任。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考试内容和评价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现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采用两次测试,第一次测试合格者,再进行复试就是考试改革的有益尝试。
数学考试内容的改革,不是简单的内容增删、题型取舍等方面的形式变化,而是关系到什么样的价值观、人生观、教育观和人文观。树立正确的数学考试指导思想,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是考试命题设计的出发点,注重张扬学生个性,注重各种层面学生的发展是考试的根本意义所在。数学学科考试的最终目的是使每个学生的数学生理和心理素质、认识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使先天和后天的潜力都得到充分挖掘,数学考试评价的改革,要体现数学各个教育阶段教育的性质与要求,符合学科特点,有利于改进数学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因此我们要突破应试教育的模式,正确发挥考试评价的导向作用,建立科学的数学考试评价体系。
四、减负后的考试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
学校正常教学阶段的考试的主要功能是检测、反馈、激励等,学校采取按考试分数排名甚至调位置的做法,无疑有违考试的初衷。为此,我们对学校提出几点意见与建议。
1.学生在学校里学习必须通过某种知识性的评价和其他方面的评价,这是正常的。教师在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这是教育过程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评价本身是很重要的,只要有学校存在,有教育存在,知识性的评价、智力的评价就会存在。
2.评价的方式是可以改进的。学校不能在考试制度上让学生产生挫折感。考试总会反映出一些学生比较优秀,一些学生比较差。学校的评价是可以引导的,比如评价能否全面一些。人不是完人,有的学生在知识性方面表现比较优异,有的学生在其他方面很有才华。对一个人的评价应该是完整的,评价应该是对人的一种全面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要使学生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里,短处在哪里,怎样在自己的水平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而不是整天想着自己的分数比同学低一分或高一分。如果学校不断地给比较多的学生以挫折感,就是学校评价制度的一个失败,学校没有理解教育的真正意义。教育的真正意义,实际上是使每个人的个性在自己的身心素质上得到比较好的发展。
3.学生心理承受挫折的能力普遍比较脆弱,学校在挫折教育方面很薄弱。发生这种遗憾的事情,从一个角度反映出学校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很不够。
总之,抓住“减负”的一个枢纽,积极探究学科考试评价的改革,是正确处理“减负”与提高数学科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之一,其实践的关键在校长。只有通过校长推动教师,才能具体实施,才能形成一个特定的教改环境;只有靠校长、教师创造性的改革实践,才能闯出一方素质教育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张永红.抓住“减负”枢纽 探索考试评价改革.
[2]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2002-12-27.
[3]马维娜.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方法深入实施小学素质教育.
[4]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