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先天性巨结肠小肠结肠炎(Hirschsprung’s - associated enterocolitis,HAEC)大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HAEC的发病机制及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可靠模型。
方法将120只6~8周龄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组和HAEC组。将HACE组的大鼠在造模前一周用大肠杆菌JM83按照1×109 CFU/d的剂量灌胃。对照组和HSCR组用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1周后将3组大鼠使用1%的苯巴比妥钠经腔注射麻醉后剖腹,提出结肠并显露直肠末段,HSCR组和HAEC组用0.1% 苯扎溴铵(benzalkonium chloride ,BAC)纱布紧贴包绕直肠末段作用45 min以制作动物模型,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在造模后的第一、三、五、七周对模型进行大体观察,用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检测评估经BAC或生理盐水处理段直肠的近端结肠组织以评估肠道炎症情况,用RT-PCR检测乙酰胆碱酯酶(AchE)、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表达情况。在造模后第五周取直肠末段行病理学检查以检测建模是否成功,并用16S rRNA技术检测各组中小肠、横结肠、直肠中菌群结构的变化。
结果术后第三周,HSCR组和HAEC组的大鼠逐渐出现腹胀、进食及排便减少。处理段肠道狭窄、近端结肠扩张、大便堆积。术后第五周HAEC组大鼠腹胀程度明显比HSCR组的大鼠明显。病理学检查发现BAC处理段在5周后神经节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于7周后完全消失。MPO活性检测发现在第五周近端结肠组织的MPO活性:HAEC组(10.4±0.43)明显高于HSCR组(7.6±0.35)及对照组(2.8±0.16)(P<0.05),在第七周近端结肠组织的MPO活性:HAEC组(13.2±0.56)与HSCR组(11.2±0.35)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RT-PCR检测AchE、GDNF的mRNA表达,结果表明AchE mRNA和GDNF mRNA在HSCR组及HAEC组的表达明显下调,第五周HSCR组和HAEC组的AchE mRNA表达量分别为(0.74±0.09,0.55±0.11);GDNF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47±0.12,0.40±0.22);第七周HSCR组和HAEC组的AchE mRNA表达量分别为(0.67±0.03,0.46±0.13);GDNF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51±0.06、0.31±0.09),第五周和第七周AchE mRNA和GDNF mRNA的表达量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组和HAEC组之间的差异在各时间点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五周对HAEC组大鼠的近端结肠切片行HE及免疫荧光染色可见结肠黏膜在镜下呈炎性改变。用16S rRNA技术检测大鼠的小肠、横结肠和直肠三处肠道菌群的分布情况,共发现27种细菌种属。小肠、横结肠和直肠中肠道菌群占比情况:HAEC组以肠杆菌科占比最高,分别为17.3%、22.8%和34.7%,其次为梭菌目,占比分别为8.7%、12.4%和10.4%,粪杆菌属占比分别为6.9%、7.9%、8.6%,梭杆菌属占比分别为7.6%、3.8%和5.6%;在HSCR组中乳杆菌目占比最高,分别为14.5%、9.4%和5.7%,其次为拟杆菌类,占比分别为12.6%、9.4%和6.3%,肠杆菌科占比分别为4.3%、6.3%和7.1%,梭菌属占比分别为6.4%、5.2%和4.6%。
结论采用0.1%BAC剖腹处理直肠末段结合灌胃大肠杆菌JM83的方法成功建立了先天性巨结肠小肠结肠炎的SD大鼠动物模型,为深入研究先天性巨结肠小肠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提供一个可靠的模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