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2在燃煤烟气汞脱除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应用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junsu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述了二氧化铈(CeO2)在燃煤烟气脱汞材料中的应用和在脱汞性能优化方面的研究进展,从CeO2的纯相、负载型、复合型材料三个方面对近年来CeO2提高材料的脱汞性能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归纳了CeO2在不同脱汞材料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脱汞过程中的反应,并展望了CeO2材料在烟气脱汞领域的未来发展前景。
其他文献
研究了原子荧光法在光谱仪设定条件为:总电流70 mA,负高压270 V,原子化器温度300℃,载气Ar2流量600 mL/min,辅助气Ar1流量200 mL/min,载流2%HCl,读数时间25 s,延时时间3 s,KBH 4浓度1%~1.5%的条件下,应用于实验室废水中砷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检测结果精度高,对于判断实验室废水是否符合环境排放限值要求,避免盲目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阐述了电容去离子(CDI)的基本技术原理,介绍了其在理论、电极材料及装置方面的发展历程,重点论述了电极材料在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应用与最新成果,旨在为研究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最新的研究成果,此外,对CDI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与展望。
以结构、性能和应用为主线,总结分析了功能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其与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研究近况,并对其未来发展的主攻方向进行了展望。解决功能化石墨烯与环氧树脂间界面相容性差的技术难题,提高功能化石墨烯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分散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将是制备高性能石墨烯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关键,也是该领域今后研究的主题。
氢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是现今的理想能源之一。如何高效、安全、稳定地获得氢能成为研究的热点。基于制氢现状,光催化制氢技术因其节能环保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综述了以甲酸作为牺牲剂光催化制氢的相关研究内容,对近年来有关光解甲酸的反应机理及催化剂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总结了目前的研究热点,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建立了一种检测1%谷维菌素可溶液剂中有效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利用Poroshell 120 EC-C18反相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体积比20∶80)作为流动相,流速0.35 mL/min,检测波长261 nm条件下待测样中谷维菌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谷维菌素的线性相关系数(R 2)为0.9998,标准偏差为0.25%,变异系数为0.25%,回收率在99.44%~101.45%之间。该分析方法有良好的拟合度,且操作简便、精密度好、准确度高,可用于1%谷维菌素可溶液剂定量分析。
综述了近年来分析复杂基质中氯苯类化合物的现行国家标准和相关文献的7类前处理方法。目前复杂基质中检测氯苯类化合物的难度相当大,现有的前处理技术各自存在着优缺点。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形下,对复杂基质样品萃取效率的提高提出了相关要求,针对复杂基质中氯苯类化合物前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与展望,以期为氯苯类化合物的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阐述了DTC类螯合剂的合成机理,介绍了DTC类螯合剂制备方法,对比了硫光气法、黄原酸酯氨解法、叔胺法和伯(仲)胺-CS2法的优缺点,归纳了不同制备方法、条件对螯合性能的影响,列举了小分子与高分子DTC类螯合剂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分子量对DTC类螯合剂性能的影响,总结了DTC类螯合剂制备过程中原料的结构、NaOH和CS2投加量以及反应温度对螯合性能的影响,简述了DTC类螯合剂与离子态及络合态重金属的螯合反应机理和再生利用性能,指出了简化制备工艺、开发成本低、高效可再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做好今年能源发展改革工作至关重要。当前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能源安全风险不容忽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任务艰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指导意见。
综述了膨润土改性方法及其复合新材料对重金属吸附研究新进展,由于膨润土来源广泛、储量丰富、结构稳定、价格低廉等优点,同时具有吸附性等独特的物理性能及各种化学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去除重金属污染。但是天然膨润土存在吸附容量低、选择性差等缺点,为弥补这些缺陷,近年来膨润土进行活化、有机、无机与聚合物改性及其复合新材料在重金属修复领域取得众多新的进展。展望了改性膨润土用于处理重金属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为开发绿色、高效膨润土新复合环境修复材料提供思路和方法。
以晋牛煤矿厚坚硬直接顶条件下厚煤层综放开采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实践等方法,对晋牛煤矿10110综放工作面和10112综放工作面开展小煤柱沿空掘巷技术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煤柱宽度的围岩应力及塑性区分布,确定了13m的煤柱宽度.现场监测结果表明,留设13m宽度煤柱及进行合理支护后,沿空巷道围岩稳定性得以提高,可满足工作面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