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孩子进入幼儿园的第一天起,家长就与幼儿园形成了密切的联系,家长急切渴望了解孩子在幼儿园所发生的一切,而幼儿园也需要让家长参与到对孩子的共同教育当中,于是家委会这个促进家园共育的纽带应运而生,家委会既是由孩子家长形成的组织,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的一支力量。作为家长,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孩子在幼儿园的这段时间可以快乐健康地成长,也希望孩子可以收获更多有助于将来发展的良好学习习惯以及知识基础。我很高兴自己能够成为家委会的一员。加入家委会,我们与孩子都经历了蜕变与成长的过程,从开始的被动接受教师指令和安排,到后来主动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可以提出有益的建议,我们从家委会工作中学到了许多,也改变了许多。
一、从信任到信服:教育理念的转变
从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教师手上的那一刻起,我们对幼儿园、对教师都是无比信任的,我们既相信教师的专业能力,也相信教师的爱心耐心。正是这份信任,让我们对于教师在教育方面的安排都无条件的支持。但有时候只有信任也是不够的,一些家长对于教师的安排不能理解,因为很多家长都有自己的一套“育儿经”,当这些经验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发生冲突的时候,家长的无条件服从就变得有些委屈。例如在与其他家长聊天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家长对于幼儿园里开展的游戏有着自己的想法:有的家长希望在游戏中加入一些知识性的学习,不然孩子玩完了却什么也没学到,“一天到晚光是玩了,以后的学习能跟得上吗?”还有些家长对游戏颇有微词,如有的家长在家委会上说:“我就是想让孩子可以快乐地成长,就让他在该玩的年纪里好好玩,但是幼儿园有的时候还让家长准备各种玩的道具,有时候还让家长配合查资料,这种玩是不是有点过于复杂了?”
面对这些家长的质疑,幼儿园的教师并没有置之不理,而是在家长会上耐心地为我们讲解游戏教学对孩子成长的好处,还让我们参与到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我有幸参与了一次班级的音乐律动活动,孩子们带上小蚂蚁的头饰,在班级里跟着音乐学习小蚂蚁有秩序地排队,合作搬运食物,看谁运的食物多。游戏结束后,教师在家委会组织的讨论会上,和家长们分享了在这次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什么。教师的解读让我们大开眼界,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学到的东西还真不少:他们跟着音乐律动可以发展四肢的协调性和大动作,有助于孩子们大脑的发育及体质的增强;游戏中孩子们通过有序排队学会了遵守规则;合作搬运粮食让孩子们的团队意识增强;而通过竞赛可以激发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孩子们在良性竞争中思考如何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这些综合能力的发展,可比让孩子们认识几个字或者让孩子们简单地跑跳有意义多了。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而教师平时也十分注重在家委会的微信群或者公众号平台上发布一些比较专业的幼儿教育知识,这些知识深入浅出地让我们家长明白了很多育儿的专业知识,使我们在教育理念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通过家委会的不断宣传和渗透,家长们也通过家委会这条渠道了解了更多的育儿理念,在教育方式方法上也更科学,现在很多家长遇到教育问题都会通过家委会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建议。
家委会,让更多的家长转变了育儿的理念,提升了教育的质量。
二、从接受到吸收:家庭教养的内化
在参与家委会的过程中,家长们也深刻地了解到家庭教养对于孩子们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在孩子没有上幼儿园之前,家长对幼儿家庭教养方面也只限于配合幼儿园的作息习惯,尽量使孩子可以更好地自理和独立,能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和节奏,而且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出于让孩子在幼儿园可以“少遭罪”,较少考虑更加长远的发展。幼儿园通过家委会定期开展的培训,让我们了解到了关于孩子“终身教育”的概念,通过家庭教育可以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除了促进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还可以为孩子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儿园的教师也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家庭教育案例,让我们了解到家庭对于孩子发展的重要性。
仅仅是让我们家长接受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和理论还不够,还需要让家长知道应该如何做,并如何坚持做。为了可以让家长真正吸收一些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班级家委会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形成可以对班级课程起到有效补充和延续作用的家长参与模式。
例如,针对家庭教育中爸爸角色缺失和不到位的情况,家委会开展了“爸爸陪我做游戏”的活动,让爸爸们在每周固定的一天抽出两个小时来幼儿园,与孩子们共同开展亲子活动。每一次爸爸们都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如约而来,带给孩子们很多的小惊喜,有小实验、小魔术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小活动,每一次都让爸爸们使出混身解数。在活动中,爸爸们也渐渐看到孩子们的成长。在家委会的努力下,家长们看到了家庭教育的力量,形成了有效的陪伴,并将这种陪伴变成了习惯,在不知不觉中促成了家庭教育的内化。
三、从被动到主动:家园共育的促成
刚开始加入家委会的时候,我们不太了解幼儿园的运作和教育方式,因此只能配合教师的要求协助幼儿园的各种活动。后来家长们在与幼儿园教师的沟通和互动下,接受了越来越科学丰富的教育理念,对于幼儿园的一些教育方式也比较理解和认同,但是在家委会的运作过程中,家长们仍旧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为了可以更好地提高家委会参与幼儿园各项活动的主动性,我们家长也与幼儿园一直在进行沟通,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让家长通过主动提出建议来参与到家委会的运作中,使家委会可以真正发挥作用。
为了可以更好地让家长们畅所欲言,对幼儿园的各项工作提出更加有益的建议和意见,家委会成员不断地与幼儿园进行接触沟通,使幼儿园在各方面的规章制度以及工作流程可以更加公开透明地呈现在家长面前,使家长可以对幼儿园的工作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例如,家委会利用每周固定某一天的离园时间,通过轮值制度轮流让家委会的两名成员听取来自家长的建议和意见,这些建议采取不记名的方式被家委会成员全面真实记录下来,并反馈给幼儿园,使家长的想法可以在第一时间被幼儿园接收。一改以往家长直接与教师接触时无法完全表达出自己想法的情况,家长的意见可以在第一时间传达给园方,园方也会在第一时间针对这些意见给出回应。通过高效的工作既可以帮助幼儿园了解家长的想法,也可以使家长的有效意见得到解决,从而使家长们从被动地接受幼儿园的安排,到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再到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家園共育中,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总之,家委会代表的是幼儿园家长和孩子的利益,家委会的建立就是要切实地深入到幼儿园和家长中间,不但要参与到幼儿园的日常管理,对幼儿园的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协助幼儿园和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同时还要有效利用家长资源,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各项工作中,促进家长主动积极地参与,不但要协助,更要集思广益,提出好的对策和建议,从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自主地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家委会还要进一步建立完备的规则制度,履行职责,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从信任到信服:教育理念的转变
从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教师手上的那一刻起,我们对幼儿园、对教师都是无比信任的,我们既相信教师的专业能力,也相信教师的爱心耐心。正是这份信任,让我们对于教师在教育方面的安排都无条件的支持。但有时候只有信任也是不够的,一些家长对于教师的安排不能理解,因为很多家长都有自己的一套“育儿经”,当这些经验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发生冲突的时候,家长的无条件服从就变得有些委屈。例如在与其他家长聊天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家长对于幼儿园里开展的游戏有着自己的想法:有的家长希望在游戏中加入一些知识性的学习,不然孩子玩完了却什么也没学到,“一天到晚光是玩了,以后的学习能跟得上吗?”还有些家长对游戏颇有微词,如有的家长在家委会上说:“我就是想让孩子可以快乐地成长,就让他在该玩的年纪里好好玩,但是幼儿园有的时候还让家长准备各种玩的道具,有时候还让家长配合查资料,这种玩是不是有点过于复杂了?”
面对这些家长的质疑,幼儿园的教师并没有置之不理,而是在家长会上耐心地为我们讲解游戏教学对孩子成长的好处,还让我们参与到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我有幸参与了一次班级的音乐律动活动,孩子们带上小蚂蚁的头饰,在班级里跟着音乐学习小蚂蚁有秩序地排队,合作搬运食物,看谁运的食物多。游戏结束后,教师在家委会组织的讨论会上,和家长们分享了在这次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什么。教师的解读让我们大开眼界,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学到的东西还真不少:他们跟着音乐律动可以发展四肢的协调性和大动作,有助于孩子们大脑的发育及体质的增强;游戏中孩子们通过有序排队学会了遵守规则;合作搬运粮食让孩子们的团队意识增强;而通过竞赛可以激发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孩子们在良性竞争中思考如何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这些综合能力的发展,可比让孩子们认识几个字或者让孩子们简单地跑跳有意义多了。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而教师平时也十分注重在家委会的微信群或者公众号平台上发布一些比较专业的幼儿教育知识,这些知识深入浅出地让我们家长明白了很多育儿的专业知识,使我们在教育理念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通过家委会的不断宣传和渗透,家长们也通过家委会这条渠道了解了更多的育儿理念,在教育方式方法上也更科学,现在很多家长遇到教育问题都会通过家委会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建议。
家委会,让更多的家长转变了育儿的理念,提升了教育的质量。
二、从接受到吸收:家庭教养的内化
在参与家委会的过程中,家长们也深刻地了解到家庭教养对于孩子们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在孩子没有上幼儿园之前,家长对幼儿家庭教养方面也只限于配合幼儿园的作息习惯,尽量使孩子可以更好地自理和独立,能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和节奏,而且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出于让孩子在幼儿园可以“少遭罪”,较少考虑更加长远的发展。幼儿园通过家委会定期开展的培训,让我们了解到了关于孩子“终身教育”的概念,通过家庭教育可以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除了促进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还可以为孩子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儿园的教师也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家庭教育案例,让我们了解到家庭对于孩子发展的重要性。
仅仅是让我们家长接受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和理论还不够,还需要让家长知道应该如何做,并如何坚持做。为了可以让家长真正吸收一些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班级家委会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形成可以对班级课程起到有效补充和延续作用的家长参与模式。
例如,针对家庭教育中爸爸角色缺失和不到位的情况,家委会开展了“爸爸陪我做游戏”的活动,让爸爸们在每周固定的一天抽出两个小时来幼儿园,与孩子们共同开展亲子活动。每一次爸爸们都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如约而来,带给孩子们很多的小惊喜,有小实验、小魔术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小活动,每一次都让爸爸们使出混身解数。在活动中,爸爸们也渐渐看到孩子们的成长。在家委会的努力下,家长们看到了家庭教育的力量,形成了有效的陪伴,并将这种陪伴变成了习惯,在不知不觉中促成了家庭教育的内化。
三、从被动到主动:家园共育的促成
刚开始加入家委会的时候,我们不太了解幼儿园的运作和教育方式,因此只能配合教师的要求协助幼儿园的各种活动。后来家长们在与幼儿园教师的沟通和互动下,接受了越来越科学丰富的教育理念,对于幼儿园的一些教育方式也比较理解和认同,但是在家委会的运作过程中,家长们仍旧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为了可以更好地提高家委会参与幼儿园各项活动的主动性,我们家长也与幼儿园一直在进行沟通,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让家长通过主动提出建议来参与到家委会的运作中,使家委会可以真正发挥作用。
为了可以更好地让家长们畅所欲言,对幼儿园的各项工作提出更加有益的建议和意见,家委会成员不断地与幼儿园进行接触沟通,使幼儿园在各方面的规章制度以及工作流程可以更加公开透明地呈现在家长面前,使家长可以对幼儿园的工作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例如,家委会利用每周固定某一天的离园时间,通过轮值制度轮流让家委会的两名成员听取来自家长的建议和意见,这些建议采取不记名的方式被家委会成员全面真实记录下来,并反馈给幼儿园,使家长的想法可以在第一时间被幼儿园接收。一改以往家长直接与教师接触时无法完全表达出自己想法的情况,家长的意见可以在第一时间传达给园方,园方也会在第一时间针对这些意见给出回应。通过高效的工作既可以帮助幼儿园了解家长的想法,也可以使家长的有效意见得到解决,从而使家长们从被动地接受幼儿园的安排,到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再到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家園共育中,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总之,家委会代表的是幼儿园家长和孩子的利益,家委会的建立就是要切实地深入到幼儿园和家长中间,不但要参与到幼儿园的日常管理,对幼儿园的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协助幼儿园和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同时还要有效利用家长资源,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各项工作中,促进家长主动积极地参与,不但要协助,更要集思广益,提出好的对策和建议,从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自主地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家委会还要进一步建立完备的规则制度,履行职责,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