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河流侵蚀作用的一般规律
教材以河流发育的发展阶段作为线索,介绍三种河流侵蚀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以某一条河流作为案例,截取上、中、下游多个河段,介绍各河段的主要河流侵蚀方式,往往总结得到下表的一般规律:
二、“一般性总结”易产生误区
根据课标要求,这部分内容着重形态变化的原因分析,以使学生从两方面认识地表形态:一方面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地表形态一直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时空观念);另一方面以综合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内力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外力对地表形态骨架作再塑造(综合思维)。
而上述基于“一般性总结”的学习思路易给学生造成固化思维——学生在思考河流侵蚀方式时,很容易将各个河段和时段直接与三种侵蚀方式相对应,导致分析三种侵蚀作用发生条件时,时空观念固化,这显然与课标要求相悖。学生容易陷入的误区如下:
1.误区一:上游一定发生溯源侵蚀和下蚀
实际上,河段位置并不是河流侵蚀方式的条件。如黄河上游地区的宁夏平原,河道弯曲、水面宽广,河流侧蚀作用顯著,就说明河流的上游的河段也可能主要发生侧蚀作用。
2.误区二:某一河段的侵蚀的方式永远不变
通过上述的“一般性总结”,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认识到三种侵蚀方式可以同时存在,只是不同的河段会以某种形式为主;同一河段在不同时期主要的侵蚀方式也可能发生改变。下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来自2014年北京文综)。
图中信息显示:图示②岩层出露河谷处,岸线较平直,①岩层岸线弯曲,受流水影响侵蚀较严重,岩层①比岩层②更易受侵蚀。由此可见,河流侧蚀作用对不同的岩性的岩石作用不一样。水位上升的“中期”,河床中沉积物大大减少,两岸拓宽,此时的河流侵蚀作用强,下蚀作用更为显著。水位下降的“后期”,河谷中沉积物较多,说明搬运能力减弱,以堆积作用为主。但此时侵蚀作用仍会存在,主要是发生在凹岸。如果是相对直的河道,河水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地转偏向力指向处侧蚀更为明显。
三、从“元认知”出发重新认识河流三种侵蚀作用发生的条件
为了更好地认识河流侵蚀作用,达到“课标”对学生时空观念与综合思维的要求。本人从“元认知”出发,抓住河流侵蚀作用发生的根源,即某河段在时空方面,“物质 动力”影响了侵蚀的作用方式,其中“动力”主要指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在认识河流侵蚀作用时,可以从“物质 动力”的角度进行条件分析:
物质:侵蚀对象(如河床、基岩)和堆积物(如沙、砾石)等的特性,其中质地较软的物质更易被侵蚀。
[内力作用:地质活动稳定或剧烈、地壳相对抬升或者下降等(随时间运动变化),如张家界深切河谷的出现与地壳的不断上升、河流下蚀作用增强有关。
外力作用:影响流水搬运力强弱的因素(如水量、河流流速等) ][动力]
由元认知出发,通过对“物质 动力”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直击原理理解三种河流侵蚀方式发生的条件,概括如下:
1.溯源侵蚀、下蚀的条件:坡陡(落差大)、水流流速快的地方;处于地壳上升期的河段。
2.侧蚀的条件:弯曲的河段,主要在落差小的河段的凹岸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相对直的河道,河水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地转偏向力指向处侧蚀更为明显。
3.还可结合具体材料信息,补充分析河床的“物质特性”等。
教材以河流发育的发展阶段作为线索,介绍三种河流侵蚀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以某一条河流作为案例,截取上、中、下游多个河段,介绍各河段的主要河流侵蚀方式,往往总结得到下表的一般规律:
二、“一般性总结”易产生误区
根据课标要求,这部分内容着重形态变化的原因分析,以使学生从两方面认识地表形态:一方面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地表形态一直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时空观念);另一方面以综合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内力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外力对地表形态骨架作再塑造(综合思维)。
而上述基于“一般性总结”的学习思路易给学生造成固化思维——学生在思考河流侵蚀方式时,很容易将各个河段和时段直接与三种侵蚀方式相对应,导致分析三种侵蚀作用发生条件时,时空观念固化,这显然与课标要求相悖。学生容易陷入的误区如下:
1.误区一:上游一定发生溯源侵蚀和下蚀
实际上,河段位置并不是河流侵蚀方式的条件。如黄河上游地区的宁夏平原,河道弯曲、水面宽广,河流侧蚀作用顯著,就说明河流的上游的河段也可能主要发生侧蚀作用。
2.误区二:某一河段的侵蚀的方式永远不变
通过上述的“一般性总结”,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认识到三种侵蚀方式可以同时存在,只是不同的河段会以某种形式为主;同一河段在不同时期主要的侵蚀方式也可能发生改变。下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来自2014年北京文综)。
图中信息显示:图示②岩层出露河谷处,岸线较平直,①岩层岸线弯曲,受流水影响侵蚀较严重,岩层①比岩层②更易受侵蚀。由此可见,河流侧蚀作用对不同的岩性的岩石作用不一样。水位上升的“中期”,河床中沉积物大大减少,两岸拓宽,此时的河流侵蚀作用强,下蚀作用更为显著。水位下降的“后期”,河谷中沉积物较多,说明搬运能力减弱,以堆积作用为主。但此时侵蚀作用仍会存在,主要是发生在凹岸。如果是相对直的河道,河水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地转偏向力指向处侧蚀更为明显。
三、从“元认知”出发重新认识河流三种侵蚀作用发生的条件
为了更好地认识河流侵蚀作用,达到“课标”对学生时空观念与综合思维的要求。本人从“元认知”出发,抓住河流侵蚀作用发生的根源,即某河段在时空方面,“物质 动力”影响了侵蚀的作用方式,其中“动力”主要指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在认识河流侵蚀作用时,可以从“物质 动力”的角度进行条件分析:
物质:侵蚀对象(如河床、基岩)和堆积物(如沙、砾石)等的特性,其中质地较软的物质更易被侵蚀。
[内力作用:地质活动稳定或剧烈、地壳相对抬升或者下降等(随时间运动变化),如张家界深切河谷的出现与地壳的不断上升、河流下蚀作用增强有关。
外力作用:影响流水搬运力强弱的因素(如水量、河流流速等) ][动力]
由元认知出发,通过对“物质 动力”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直击原理理解三种河流侵蚀方式发生的条件,概括如下:
1.溯源侵蚀、下蚀的条件:坡陡(落差大)、水流流速快的地方;处于地壳上升期的河段。
2.侧蚀的条件:弯曲的河段,主要在落差小的河段的凹岸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相对直的河道,河水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地转偏向力指向处侧蚀更为明显。
3.还可结合具体材料信息,补充分析河床的“物质特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