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型股前外侧皮瓣的显微解剖学观察与临床应用

来源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u2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根据显微镜下解剖观察尸体标本股前外侧皮瓣的血管构筑规律,探讨超薄型皮瓣的临床应用。

方法:

选用新鲜成人下肢标本5例10侧,用红色乳胶经股动脉灌注,模拟临床手术制作完成股前外侧皮瓣,在显微镜下修剪掉皮瓣多余的脂肪组织,保留皮瓣的营养血管网,观察营养动脉的走行、分布规律等构筑情况。在解剖学观察的基础上临床应用24例,修复手背、腕背等暴露部位创面。

结果:

观察到皮瓣的皮穿支血管多数情况下为2支以上,皮穿支穿出阔筋膜后即向不同方向发出干性分支,一般有2~5个分支,大多向外或前外侧走行。临床应用24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6例,随访时间3~72个月,外形、功能恢复满意,有部分病例恢复了保护性感觉。

结论:

超薄型股前外侧皮瓣血供可靠,修复后受区外形美观,是治疗手背、腕背等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通过三维重建髋臼,对髋臼位相参数和形态参数进行定量研究,为设计符合国人特征的髋臼假体提供数据。方法:收集278例髋关节CT图像,利用自主设计软件对髋臼进行识别处理,拟合出髋臼骨形态,测量髋臼位相和形态参数。结果:髋臼前倾角(AVA)男性(14.76±5.86)°、女性(14.04±5.62)°,外展角(ABA)男性(43.27±4.52)°、女性(43.81±4.79)°,两组数据性别间比较
目的:建立并评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粒诱导的小鼠air-pouch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模型,并且分析核激活因子受体配体(RANKL)与EphB4-EphrinB2在此模型中表达及意义。方法:在10周大小的雌性近交系BALB/c小鼠背部皮下单点注射无菌空气形成气囊,后将气囊中植入同种系小鼠颅骨骨片。术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气囊内分别注射PMMA微粒溶液和生理盐水,15 d后处死小鼠,将气囊和植
目的:通过检测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血清和关节液中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COMP)含量并对比正常人血清COMP含量来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11月间在我院门诊因早期膝关节OA首次行关节腔玻璃酸钠注射患者37例,其中男21例,女16例,平均年龄(61.70±4.31
目的:探讨固定平台膝关节假体和旋转平台膝关节假体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1年3月,分别接受PFC-Sigma固定平台假体和PFC-Sigma旋转假体置换的患者共66例(83膝),其中男13例、女53例,年龄27~89岁,平均64岁。术后随访并根据HS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系统、关节活动度、最大屈膝度数评价临床效果,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影像学评估采用Centrici
目的:探讨有症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药物预防DVT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1月~2009年12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32例,术后连续腹壁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4 000 U/d×10 d,口服阿司匹林1片/d×30 d。其中13例分别于术后第3~9天先后出现术侧下肢循环障碍临床表现,结合下肢深静脉彩超或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均确诊为有症状下肢DVT,并立即行取栓术治疗。结
目的:为三角肌不同部位安全注射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分别以经过肱骨小结节和肩峰后外侧角垂线为标志,将三角肌分为前部、外侧部和后部三部分。按照三角肌注射的部位及深度在30具(60侧)成人尸体上进行解剖观测。结果:三角肌起点前端与肩峰外侧角间距为(73.4±6.9)mm,后端与肩峰外侧角间距为(97.7±8.4)mm,止点与肩峰外侧角间距为(148.7±7.2)mm。前、后部较薄,外侧部较厚。外侧部深
目的:通过对相关解剖结构的影像观察、测量,探讨经颞骨入路手术中如何避免损伤面神经垂直部。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对68人(136侧),其中女性33例(66侧),男性35例(70侧)行颌面部轴位CT扫描。在横断位分别测量面神经管垂直部至外耳道后壁(D1)、外耳门后缘(D2)、乙状窦沟前壁(D3)、颈静脉窝(D4)的水平距离,以及外耳道后壁至乙状窦沟前壁之间水平距离(D5)。结果:D1~D5分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