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寿也要分三等
自古以来,人们都希望健康,更渴望长寿,健康长寿就成了人类共同的心愿,也是中国历代养生学家所追求的目标。“寿”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着重要的位置,我国许多名胜古迹中都有“寿”字的石刻、碑匾,并且有不少有关长寿的故事和传说。在老年人过生日时,人们也常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来表示祝福。
那么,何谓“寿”呢?“寿”者,人生长久也。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左传》中即将“寿”分为上中下三等,称“上寿百二十岁,中寿百岁,下寿八十”,意思是说,一百二十岁者为上寿,一百岁者为中寿,而八十岁者为下寿。也就是说只有寿命超过八十岁以上的人才有资格用“寿”字,而八十岁以下是没有资格用的。
在我国的民间传说中,有一位前额突出,鹤发童颜,精神饱满,老而不衰,慈祥可爱的老寿星,又称南极老人,是管人们寿命的,还能够为人增添寿命,早在东汉时候,民间就有祭祀寿星,祈求长寿的活动。
孔老夫子一生“敬鬼神而远之”,认为寿命的长短不在天命而在人为,所以并不向鬼神祈求长寿,而是提出“仁者寿”、“德者寿”、“智者寿”的观点,也就是说仁慈宽厚者长寿,品德高尚者长寿和聪明智慧者长寿。
要想长寿 先要“爱人”
“仁者寿”出自孔子的《论语·雍也》。“仁”是一个含义极为广泛的道德观念,按照孔子的说法,所谓仁就是“爱人”,就是指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友爱、相互帮助,平常待人要宽厚大度,充满爱心,这样的人才能够长寿。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孔子对个人的道德要求和自我规范。孔子提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而“修道”的具体方法就是“克己复礼”。所谓“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克服自己的个人贪欲,对自己的个人贪欲进行自我调节,自我限制,自我清除,并按照社会的道德标准(如社会主义的“八荣八耻”)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那么什么是“贪欲”呢?过分地追求那些可欲而不可求的东西,即对自己根本不可能得到的东西或根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充满欲望,这就是贪欲。虽然人生在世很难做到无私无欲,但是纵容自己的贪欲,轻者痛苦,重者犯罪,是造成痛苦和犯罪的根源。
有人说,为什么会痛苦,就是因为你想得到的东西得不到。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钱谁都喜欢,但不能因为喜欢钱就去抢银行,就去贪赃枉法,就去不择手段地捞钱,这样的人能不出事吗?还能长寿吗?长寿学家胡夫兰德说:“在一切不利的影响因素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莫过于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如忧虑、沮丧、惧怕、贪求、怯懦、忌妒和憎恨等”。具有以上不良情绪和恶劣心境的人绝对不是一个仁慈的人。
长寿高僧的十味妙药
有位享年98岁的老先生,一生既不讲求养生之道,也不服食保健补品,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日三餐粗茶淡饭而已。他的子女在谈到其父的长寿原因时,认为与其仁慈宽厚、性情温和有关。其父一生淡泊名利,升不觉其荣,降不觉其辱,不做非分之想,不做非分之事,进退不言非,功过不自评,精神状态一直很好,所以极少生病,95岁时仍能下地劳作,其健康长寿正是得益于“仁”。
唐代著名高僧,石头和尚享年91岁,他曾幽默地说:“凡欲齐家治国,学道修身,必须服我十味妙药,方可成就。”哪十味妙药呢?即“好肚肠一条,慈悲心一片,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阳全用,方便不拘多少。”再将“此药用宽心锅内炒,不要焦,不要躁,去平等盆内研碎,三思为末,六菠萝蜜为丸,如菩提子大,每日进三服,不拘时候,用和气汤服下,果能依此服之,无病不瘥。切忌言清行浊,利己损人,暗箭中伤,肠中毒,笑里刀,两头舌,平地起风波——以上六件,须速戒之。”此乃以佛理劝诫世人,与孔子的“仁者内不伤性,外不伤物,上不违天,下不违人,处正居中,形神以和,故咎征不至,而休嘉集之,寿之术也”有异曲同功之妙。
仁者寿的医学理论基础
中医理论认为,精神因素可以直接影响脏腑阴阳气血的功能活动。一个人如果精神愉快,性格开朗,对人生充满乐观情绪,就会阴阳平和,气血通畅,五脏六腑协调,机体自然会处于健康状态。反之,不良的精神状态,可以直接影响到人体的脏腑功能,使得脏腑的功能失调,气血运行阻滞,抗病能力下降,正气虚弱,而易于导致各种疾病。仁慈宽厚者胸怀宽广,高风亮节,不贪不淫,故能颐养天年。
现代医学的研究也证实心理因素对机体的健康有明显影响,仁慈宽厚的人往往心胸豁达,性格开朗乐观,所以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都处于最佳的调节水平,免疫功能也处于最佳的功能状态。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免疫功能下降,其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偏高。
美国密歇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对2700多人进行长达14年的调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乐于助人,和他人相处融洽的人,其预期寿命会显著延长;相反,心怀敌意,损人利己,且和他人相处不融洽的人,死亡率比正常人要高出1.5倍。
孔子本身就是“仁者寿”的典范,他一生中致力于追求“仁”,并且身体力行,所以在当时人均寿命仅二十多岁的情况下活到73岁,是常人的3倍,说明孔老夫子提出的“仁者寿”的观点是非常科学的。
好 人 歌
明代陈继儒在其《眉公全集》中有一首“好人歌”,摘录如下:“大地生万物,惟人最为贵。人中有好人,又是人之瑞。好人行好事,好人怀好意。好人读好书,好人入好队。好人敬父母,真如敬天地。好人惜阴骘,胜是惜名誉。好人戒好色,好人轻货利。好人节服食,好人羞局戏。好人不杀生,好人不造罪。好人不匿怨,好人不立异。好人必大量,好人必正直。好人必小心,好人必远虑。好人有礼智,好人有仁义。好人有信行,好人有廉耻。恶人骂好人,好人不答对。恶人打好人,好人只躲避。恶人求好人,好人也周济。虽然常吃亏,自有便宜处。贫贱做好人,自然衣食给。富贵做好人,一发行得去。少年做好人,到底决成器。老年做好人,福寿增万倍。恶人做好人,消尽平生秽。好人做好人,传与儿孙继。我要学好人,一生学不辍,但愿好人多,代天扶元气。”这里所说的“好人”即是“仁者”。
自古以来,人们都希望健康,更渴望长寿,健康长寿就成了人类共同的心愿,也是中国历代养生学家所追求的目标。“寿”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着重要的位置,我国许多名胜古迹中都有“寿”字的石刻、碑匾,并且有不少有关长寿的故事和传说。在老年人过生日时,人们也常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来表示祝福。
那么,何谓“寿”呢?“寿”者,人生长久也。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左传》中即将“寿”分为上中下三等,称“上寿百二十岁,中寿百岁,下寿八十”,意思是说,一百二十岁者为上寿,一百岁者为中寿,而八十岁者为下寿。也就是说只有寿命超过八十岁以上的人才有资格用“寿”字,而八十岁以下是没有资格用的。
在我国的民间传说中,有一位前额突出,鹤发童颜,精神饱满,老而不衰,慈祥可爱的老寿星,又称南极老人,是管人们寿命的,还能够为人增添寿命,早在东汉时候,民间就有祭祀寿星,祈求长寿的活动。
孔老夫子一生“敬鬼神而远之”,认为寿命的长短不在天命而在人为,所以并不向鬼神祈求长寿,而是提出“仁者寿”、“德者寿”、“智者寿”的观点,也就是说仁慈宽厚者长寿,品德高尚者长寿和聪明智慧者长寿。
要想长寿 先要“爱人”
“仁者寿”出自孔子的《论语·雍也》。“仁”是一个含义极为广泛的道德观念,按照孔子的说法,所谓仁就是“爱人”,就是指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友爱、相互帮助,平常待人要宽厚大度,充满爱心,这样的人才能够长寿。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孔子对个人的道德要求和自我规范。孔子提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而“修道”的具体方法就是“克己复礼”。所谓“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克服自己的个人贪欲,对自己的个人贪欲进行自我调节,自我限制,自我清除,并按照社会的道德标准(如社会主义的“八荣八耻”)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那么什么是“贪欲”呢?过分地追求那些可欲而不可求的东西,即对自己根本不可能得到的东西或根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充满欲望,这就是贪欲。虽然人生在世很难做到无私无欲,但是纵容自己的贪欲,轻者痛苦,重者犯罪,是造成痛苦和犯罪的根源。
有人说,为什么会痛苦,就是因为你想得到的东西得不到。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钱谁都喜欢,但不能因为喜欢钱就去抢银行,就去贪赃枉法,就去不择手段地捞钱,这样的人能不出事吗?还能长寿吗?长寿学家胡夫兰德说:“在一切不利的影响因素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莫过于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如忧虑、沮丧、惧怕、贪求、怯懦、忌妒和憎恨等”。具有以上不良情绪和恶劣心境的人绝对不是一个仁慈的人。
长寿高僧的十味妙药
有位享年98岁的老先生,一生既不讲求养生之道,也不服食保健补品,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日三餐粗茶淡饭而已。他的子女在谈到其父的长寿原因时,认为与其仁慈宽厚、性情温和有关。其父一生淡泊名利,升不觉其荣,降不觉其辱,不做非分之想,不做非分之事,进退不言非,功过不自评,精神状态一直很好,所以极少生病,95岁时仍能下地劳作,其健康长寿正是得益于“仁”。
唐代著名高僧,石头和尚享年91岁,他曾幽默地说:“凡欲齐家治国,学道修身,必须服我十味妙药,方可成就。”哪十味妙药呢?即“好肚肠一条,慈悲心一片,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阳全用,方便不拘多少。”再将“此药用宽心锅内炒,不要焦,不要躁,去平等盆内研碎,三思为末,六菠萝蜜为丸,如菩提子大,每日进三服,不拘时候,用和气汤服下,果能依此服之,无病不瘥。切忌言清行浊,利己损人,暗箭中伤,肠中毒,笑里刀,两头舌,平地起风波——以上六件,须速戒之。”此乃以佛理劝诫世人,与孔子的“仁者内不伤性,外不伤物,上不违天,下不违人,处正居中,形神以和,故咎征不至,而休嘉集之,寿之术也”有异曲同功之妙。
仁者寿的医学理论基础
中医理论认为,精神因素可以直接影响脏腑阴阳气血的功能活动。一个人如果精神愉快,性格开朗,对人生充满乐观情绪,就会阴阳平和,气血通畅,五脏六腑协调,机体自然会处于健康状态。反之,不良的精神状态,可以直接影响到人体的脏腑功能,使得脏腑的功能失调,气血运行阻滞,抗病能力下降,正气虚弱,而易于导致各种疾病。仁慈宽厚者胸怀宽广,高风亮节,不贪不淫,故能颐养天年。
现代医学的研究也证实心理因素对机体的健康有明显影响,仁慈宽厚的人往往心胸豁达,性格开朗乐观,所以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都处于最佳的调节水平,免疫功能也处于最佳的功能状态。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免疫功能下降,其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偏高。
美国密歇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对2700多人进行长达14年的调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乐于助人,和他人相处融洽的人,其预期寿命会显著延长;相反,心怀敌意,损人利己,且和他人相处不融洽的人,死亡率比正常人要高出1.5倍。
孔子本身就是“仁者寿”的典范,他一生中致力于追求“仁”,并且身体力行,所以在当时人均寿命仅二十多岁的情况下活到73岁,是常人的3倍,说明孔老夫子提出的“仁者寿”的观点是非常科学的。
好 人 歌
明代陈继儒在其《眉公全集》中有一首“好人歌”,摘录如下:“大地生万物,惟人最为贵。人中有好人,又是人之瑞。好人行好事,好人怀好意。好人读好书,好人入好队。好人敬父母,真如敬天地。好人惜阴骘,胜是惜名誉。好人戒好色,好人轻货利。好人节服食,好人羞局戏。好人不杀生,好人不造罪。好人不匿怨,好人不立异。好人必大量,好人必正直。好人必小心,好人必远虑。好人有礼智,好人有仁义。好人有信行,好人有廉耻。恶人骂好人,好人不答对。恶人打好人,好人只躲避。恶人求好人,好人也周济。虽然常吃亏,自有便宜处。贫贱做好人,自然衣食给。富贵做好人,一发行得去。少年做好人,到底决成器。老年做好人,福寿增万倍。恶人做好人,消尽平生秽。好人做好人,传与儿孙继。我要学好人,一生学不辍,但愿好人多,代天扶元气。”这里所说的“好人”即是“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