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全国自然环境污染监测站

来源 :交通环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liu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苏刊《气象学和水文学》1980年第7期报导,苏联现已建立了由国家水文气象自然环境监测委员会所属各科研所组成的全国自然环境污染监测站,其主要的活动是: 1.对国内300个城市进行空气污染监测。该站在250个城市中设立了固定的监测点;每年对大气中的气溶胶和瓦斯含量进行3百多万次分析。
其他文献
一、引言 杉木是我国南方主要用材造林树种,目前国家非常重视它的发展。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于1960年春在湖南省会同县设立杉木研究工作站,进行杉木的研究工作,杉木的土壤条件,是研究工作的一部分。研究杉木土壤条件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杉木林地土壤的主要类型、基本性质及其与杉木生长发育的关系,以便为造林地选择和提高土壤肥力提供依据。 会同林区是我国有名的杉木产区之一,位于贵州高原东麓向江南山地丘陵的过渡
期刊
我们于1962—1967年在滇南热带山地连续进行了径流小区试验研究。通过6年的试验观测,初步掌握了热带雨林保持水土的作用与开垦地的水土流失的一般规律。同时亦使我们认识到:要保持热带生态平衡,必须保护原始雨林,防止毁林开荒,大力推广坡地梯地化,彻底改革“刀耕火种”的丢荒耕作制,实行固定耕地,并有计划地进行营造经济林、用材林、薪炭林,对于防止水土流失,发展本区农、林、牧、副业均有着长远及现实意义。 一
期刊
川西南北向地震带,位于东经102°10′至104°30′南北向地震带的中段。是地震频繁、震级高、烈度大的地区之一。从公元前116年到1977年4月,共发生M≥4.7级的地震108次,其中6≤M≤7的21次,M>7的7次。震源深度一般10—30公里,均属浅源地震。 本带处于我国东西两部地质性质、结构不同,地壳厚度不同的接缝地带。地质构造和类型复杂。长期以来,曾引起不少国内外地质、地理工作者的注意和重
期刊
一、前言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中部偏东、北纬40°51′—46°20′、东经121°54′—131°11′之间。东西长、南北窄,呈倒长三角形。全省面积187.4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约405万公顷,约占全省总面积22%。山区林地与宜林地800多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44%。草原和草山草坡面积286万公顷,约占全省面积18%左右。
期刊
一 长白山山区土壤分类,原来争论较大,进行一次实地考察,对搞好吉林省土壤分类工作意义很大。为此,吉林省土壤学会于1980年8月5日至9日组织土壤工作者去敦化县长白山进行考察。参加这次考察的有吉林农大土壤农化系、省农科院土肥所、省土壤普查办公室及各地区土壤普查办公室主要技术负责人。经过野外实地考察,采集标本,又一起进行总结。在总结过程中,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对长白山的土壤形成及分类问题,展开了热烈的
期刊
雷公山东南地区是贵州省的杉木中心产区。位于北纬25°10′—27°10′,东经108°10′—109°30′。包括黎平、榕江、从江、雷山、台江、剑河、锦屏、天柱等八县,是贵州高原东南边缘斜坡向湘西丘陵盆地过渡地带,总面积19464平方公里。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森林葱郁,荒山连片,土壤深厚肥沃,是建立大面积用材林和油茶基地比较理想的地方。
期刊
嵩山耸立于河南省中部,山势巍峨,是我国东部的名山,为五岳之一,号称中岳。广义的嵩山山脉大致呈东西向延伸在登封与伊川、偃师,巩县、荥阳、密县之间,范围较广,自西向东依次有万安山、安坡山、马鞍山、挡阳山、玉寨山、嵩山和五指岭等山,本文涉及的地区主要限于狭义的嵩山及其邻近的玉寨山和五指岭山地。
期刊
一、按比例尺分为三种。 1、大比例尺地图:大于1:10000比例尺地图。这种地图有地形图图、设计图和海图。 2、中比例尺地图:1:10000到1:100000比例尺地图。这种地图有地形图、地质图和海图。 3、小比例尺地图:小于1:100000比例尺地图。这种地图有地势图、地质图、一览图、海图和航空图。
期刊
国务院于最近作出《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抓紧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千方百计地把环境保护工作做好。 国务院的这个决定,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即:严格防止新污染的发展;抓紧解决突出的污染问题;制止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搞好首都北京和杭州、苏州、桂林的环境保护;加强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计划指导;加强环境监测、科研和人才的培养: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
期刊
近十年内,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日益严重,这主要与自然环境受到污染有关。有害物质进入生物圈不仅会导致局部环境的改变,而且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因而组织专门的生物圈监测系统是极为必要的。 因此,在1972年的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建立全球性环境监测系统的计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