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高压电缆工程数字化设计工作是电网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数字化设计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高压电缆及通道工程中.本文介绍数字化设计成果移交流程、移交内容、质检流程和移交平台,提出一套三维数字化设计成果移交平台建设思路,分析数字化设计成果在三维建模中的应用,认为数字化交付可实现电网设备数字孪生建模前置,实现数据共享.
【机 构】
:
国网雄安新区供电公司,河北 雄安新区 0716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压电缆工程数字化设计工作是电网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数字化设计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高压电缆及通道工程中.本文介绍数字化设计成果移交流程、移交内容、质检流程和移交平台,提出一套三维数字化设计成果移交平台建设思路,分析数字化设计成果在三维建模中的应用,认为数字化交付可实现电网设备数字孪生建模前置,实现数据共享.
其他文献
机制砂是未来细骨料的主要来源,母岩高云母含量会致使机制砂云母含量高.《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 352—2020)中砂中云母含量上限值为2%,该限值主要针对天然砂提出的,若机制砂中云母含量上限值也为2%,这将极大地限制机制砂的应用.为使高云母含量机制砂得到广泛应用,以不同云母含量的机制砂为研究对象,对水泥基材料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机制砂中云母含量的增大,水泥基材料的各项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劣化,特别对水泥基材料强度的影响最为明显;相同云母含量下,机制砂对砂浆性能的影
混凝土中的自由水对其力学性能会产生影响,为研究不同浸泡时间下钢筋与混凝土黏结性能的变化规律,建立黏结-滑移本构模型,开展了水环境下钢筋与混凝土黏结性能试验研究.试验中的设计参数包括浸泡时间(28、90、180、270、360 d)和混凝土强度等级(C20和C40),共完成了10组试件的黏结-滑移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环境对混凝土含水率、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会产生不同影响,水环境下混凝土立方体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与浸泡天数的对数值基本呈线性关系;由于箍筋的约束,水环境下钢筋与混凝土试件黏结-滑移曲
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涉及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多个方面,对提高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此,构建了涵盖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益的4个准则层共12项评价指标的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TOPSIS方法评价了2009—2018年郑州市水资源综合效益.结果表明:郑州市水资源综合效益整体呈上升趋势,2009年、2010—2015年和2016—2018年水资源综合效益等级分别为Ⅳ级、Ⅲ级和Ⅱ级;生态效益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益的增长是郑州市水资
匹配滤波、小波多尺度分析和反演分离3种方法均能实现重力场的垂向分离,通过模型试验和实际数据对比分析了3种方法的分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浅源场与中、深源场的波数成分重叠较少,异常特征较为明显时,3种方法均能较为准确地分离出浅源场,其中反演分离法效果最好;而中、深源场的波数成分重叠较多,异常较为相近时,3种方法均能实现重力场分离,其中反演分离方法的结果相对更准确,适合为进一步反演解释提供局部场或区域场重力数据.小波多尺度分析和反演分离方法的精度较高,但存在计算耗时长的问题,且分离效果受参数影响.在实际数据处
为分析自然河流交汇区不同汇流比下污染物的扩散特征,通过建立平面二维自由表面流MIKE 21 FM模型,对中国西南中小河流石亭江与其支流鸭子江的河流交汇区不同汇流比情况进行COD和氨氮扩散情况的数值模拟研究.当汇流比分别为0.50、0.67时,COD形成的污染带面积较汇流比为0.33时分别增加30.0%、93.8%,COD纵向质量浓度梯度分别降低1.8%、3.2%,横向质量浓度梯度分别增加1.1%、2.3%,交汇后未出现明显的COD均匀混合位置;氨氮污染带面积较汇流比为0.33时分别增加4.4%、10.6%
在水库的渗漏评价和防渗设计中,查明岩体断层破碎带的发育特征和位置是工程勘察的关键.以河南五岳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花岗岩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电法勘探对低阻异常区高度敏感的特点,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和瞬变电磁法分别对该花岗岩岩体结构进行了探测.通过对比分析两种物探成果,圈定了研究区内3个低阻异常区,分别是:东侧垭口埋深20~50 m处、南部垭口埋深10~60 m处和西南探槽附近埋深40~90 m处.通过钻探对上述异常区进行了揭露,结果表明:3处低阻异常区与钻探结果基本吻合,说明这两种物探方法在研究区的花岗岩岩体结
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是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当前,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存在.能源消费,尤其是化石能源消费对资源、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生态文明视角,首先构建了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系统.其次,以煤炭资源为例,基于CEADs开发的CO2排放清单编纂模型核算了1980—2016年我国煤炭消费产生的CO2排放量,并基于前人文献中煤炭的PM2.5排放因子,核算了1980—2016年由煤炭消费产生的PM2.5排放量.同时,对2020—203
反硝化除磷工艺是一种一碳两用、低耗能的高效脱氮除磷水处理工艺,其菌群的培养方式、微生物特性、工艺的构筑形式及相应的运行参数均会影响水处理过程中的脱氮除磷效率.针对不同形式的反硝化除磷工艺,重点分析了影响反硝化脱氮除磷效率的主要参数,包括碳源、污泥龄、电子受体、污泥回流比和超越比等,总结和阐释了近年来反硝化除磷污水处理工艺研究的最新进展,为该工艺优化和工程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为了研究黄河冲积物对诺氟沙星(norfloxacin,缩写NOR)的吸附机理,采用批量吸附试验,研究了NOR在黄河冲积物中的吸附特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黄河冲积物对NOR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可分为快速吸附和慢速平衡吸附两个阶段;吸附等温线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主要以物理吸附为主,焓变 ΔHθ、熵变 ΔSθ、吉布斯自由能 ΔGθ 均小于0,属于自发进行的放热反应.当pH值为4~8时,黄河冲积物对诺氟沙星的吸附量变化不大;而pH值大于8时,黄河冲积物对NOR的吸附量降低.这就表明,
作为分布式电源的光伏在数字化主动配电网中得到广泛应用.现有的光伏主要工作在最大功率跟踪模式,在功率过剩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并网点电压波动,严重时导致母线电压偏离标准,阻碍了光伏在数字化主动配电网中的应用,因而实现光伏的主动支撑功能、提升光伏逆变器的可调度性,成为分布式电源在数字化主动配电网中的应用趋势.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光伏逆变器电压自适应调节的方法,通过有功无功联合调控,实现并网模式下光伏逆变器对电压的主动支撑,最后在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光伏逆变器仿真模型,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