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和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联合主办、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名作欣赏》杂志社和山西大学文学院等单位协办的"第八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暨高校女性文学教材建设研讨会"于2007年10月9--13日在山西古城太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几十所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主要议题是对中国首部女性文学教材的编写与出版以及女性文学学科建设问题进行了讨论与总结,同时与会专家学者也就当前中国女性文学发展以及女性文学研究过程中的相关学术问题进行了交流。会议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在平等的对话和激情的碰撞中开出了丰硕的思想之花。
一、两性和谐格局与女性的主体性建构
如何构建女性主体性成长、实现两性和谐是本次会议关注的一个焦点。两性关系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关系,而两性和谐是中国女性主义的终极追求。这早已是2005年在河南大学召开的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研讨会上所达成的共识。当下,结合我们国家党和政府所提出的社会和谐命题,有专家指出,两性和谐也是社会和谐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首位女性文学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文学院刘思谦教授在《我们距两性和谐还有多远?》的发言中,通过对多部典型的女性小说的解读对当下的两性关系进行了思考。她认为,一方面,一夫多妻制是两性关系的一个结构性毒瘤;另一方面,权力、金钱和身体成为两性关系的一种潜规则。女性作为在漫长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受压抑、被遮蔽的性别群体,唯一的现实性出路只能是克服对男性的依附性、实现女性自身的主体性成长,而女性的主体性成长永远无法脱离两性关系。而和谐的两性关系只能是一种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即现象学家胡塞尔所谓的"主体间性"关系。这种双性主体间性关系必然是更为个人化的、具体的、不能一概而论的、独立的男人和独立的女人的关系。具体到现实生活中就是每一个具体的男人和每一个具体的女人的生存智慧的问题。作为2007年鲁迅文学奖评委之一,华南理工大学徐肖楠教授在题为《中国经验下的女性文学与诗性生存》的发言中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女性文学是一种生存,如果说这种生存有刘思谦教授所谓的"生存智慧"的话,那么这种"生存智慧"首先应当指的是生存的诗意,它决不应简单地等同于通常意义上的"生存技巧"。女性文学的生存应该就是这样一种诗性的生存,而这种诗性的生存首先是人对自己、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李玲教授的发言《女性文学的主体性论纲》进一步指出,女性文学所维护的女性主体性应该是剔除了霸权的、经过现代修正的主体性,因而实际上是一种主体间性。这种主体间性应当尊重生命的多种选择、尊重存在价值的多元性质。同时,女性文学还要穿越现实的不完满性,守护男女两性作为人的本真存在、追问可能生活的维度。这样,女性文学就不是在弱者地位上嫉妒男性的强者地位,而是以生命的本真存在、以主体间性关系为价值尺度,既反抗女性自我的无主体地位,也悲悯男性在君临于女性之上、张扬主体霸权时所陷入的生命异化状态,悲悯男性在其他社会等级关系中可能沦为完全客体的无主体状态,同时还警惕女性自我克隆男性霸权的可能。天津作家协会研究员、也是中国女性文学史研究的开拓者盛英作了题为《我们在努力,我们在进步》的发言。在发言中,她对近几年中国女性文学创作中出现的"去性别化"写作和"强化性别化"写作这两种现象分别进行了中肯的评价。同时她对中国未来的女性文学创作和研究表示出了极大的信心和希望。最后她说,正如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所说:21世纪是女性世纪,在中国似乎已经快到来了。
东北师范大学的宗先鸿副教授在《"五四"女作家笔下的新贤妻良母形象》的发言中通过分析"五四"女作家笔下的新贤妻良母形象,最终肯定了"五四"女作家对两性关系格局和女性主体性品格构建的正面影响。她认为,在"五四"时期"打到贤妻良母"的风云激荡中,冰心、陈衡哲、凌叔华等女作家保持冷静的女性本位立场,在作品中塑造了一批具备现代知识技能和人格结构、在新型的家庭关系中将"为女"与"为人"完美统一的新贤妻良母的形象,为现代女性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一个集传统与现代美德于一身的魅力女性家族。来自韩国的留学生、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员任佑卿女士的发言《现代家庭的设计与女性/民族的发现:从冰心<两个家庭>的悖论说起》则以独特的视角切入文本,提出了现代女性主体建设过程本身持有的悖论。她认为,在"五四"时期,女性将自己想象成为一个民族主体的过程就是她成长为现代主体的过程。但问题在于,传统所谓的民族主体的"人"指的是男性,所以当她们要成为民族主体的时候不能不先遇到将她们的身份限定在"女性"范畴的种种言说,从而她们切身地发现自己不是"人",而仅仅是"女性"。这就是现代女性主义的悖论。
二、女性文学研究主题多元化
"五四"前后的女性文学研究一直是长兴不衰的话题。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张莉女士在《浮出历史地表之前--女学生与现代妇女写作的发生(1898--1925)》的发言中探讨了现代女性写作的背景与客观条件。她认为,女学生群体的出现,对于现代妇女写作发生有着重要意义。女学生使几千年来在理论上只在家庭内生活的良家妇女进入公共领域成为可能。在学校,女学生们获得了阅读报刊和写作、发表作品的机会。妇女生活中出现的诸多新变化:走出家庭、进女校读书、与同龄女性交流机会的增多、与男性交往可能性的加大,都是现代妇女写作发生的客观条件。作为参加本次女性文学研讨会为数不多的男性学者之一、安徽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毕新伟副教授在《从女作家到革命女作家--二十年代女作家精神世界探源》一文中,通过对20年代女作家的心路历程的勾勒,试图对其精神世界进行探源,从而对她们从女作家到革命女作家的身份转变寻求一种合理性的阐释。毕新伟认为,20年代女作家的政治/革命化是有两种力量--女性自我的心力和社会政治风暴的强力--共同促成的,话语的转折并不是突然而至,而是心路已经蔓延至此处。从这个意义上说,既是革命选择了她们,也是她们选择了革命。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创作可谓繁花似锦,对于当代女性文学创作的研究和批评也逐渐形成系统和规模。河南大学文学院沈红芳副教授则在《时代、机遇与局限--五十年代生女性小说家概述》的发言中对五十年代生的女作家这一特殊群体的创作实践进行了辩证的评析。她认为,五十年代出生的作家的创作与新中国的政治运动和新时期的文学思潮有着极为密切地关系,前者规定了她们出生、成长、接受教育的时代语境,后者则为她们作为一个女性创作群体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以后也不会再有的历史契机。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带给她们的最深远的影响是一种无根的焦虑,一方面,对于这种焦虑的感受、思索和叙述使她们的小说创作达到了一种不可多得的深度;但另一方面,无根的焦虑同时也使她们在小说创作中表现出一种价值取向无所依托的彷徨与困惑,在当下的消费文化语境中,表现出一种经验与认知上的局限。长春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学院刘钊教授则在《"文革"叙事中的女性书写--从<山楂树之恋>说起》的发言中,从近期在网络上引起巨大反响的、由华人女作家艾米创作的小说《山楂树之恋》谈起,将研究视角触及到了"文革"叙事中的女性书写。她认为,由女性书写的文革叙事,无论她们表现了怎样的爱情观念与两性观念,其中最可贵的是把性别政治压抑下的女性成长作为写作重心,开创了女性写作中十分重要的题材领域,这也是女性文革叙事中的独特之处。
消费时代的来临和大众传媒的再度复兴为女性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增加了新的质素。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鲁利君女士在《论"美女作家"作品蕴含的消费主义文化内核》一文中指出,以"70后"为主要代表的"美女作家"置身于一个消费主义文化盛行的年代,其创作鲜明地显现出对酷感和时尚的追求、对身体写作的性爱描述、对物欲乌托邦的幻想、时刻都透露着消费主义文化的气息,作品中蕴含的消费主义文化内核使她们的创作与消费主义时代密不可分。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李晓红教授则在《女性的声音--民国时期上海知识女性与大众传媒关系研究》的发言中对民国时期的上海知识女性与大众传媒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她认为,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所建立的公共空间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其中包括对女性解放的推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知识女性不仅成为大众传媒的参与者,还逐渐成为大众传媒的掌控者,女性话语逐渐从国家、阶级、政治等男性话语中剥离出来知识女性也借助大众传媒对社会发生着一定的影响,她们从女性立场对中国男权历史文化的批判,显示着现代大众传媒主题的深化以及知识女性的成长。她们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个人思想因此逐渐建立,成为真正具有独立思想的现代知识分子。
值得一提的是,长久以来,随着港台女性文学创作的发展与繁荣,许多女性文学研究者们不再仅仅偏重于对大陆女性文学创作的批评和研究,开始青睐港台女性文学的研究。本次研讨会上,来自徐州市范大学文学院的王艳芳副教授和河南广播电视大学的彭燕彬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失城之乱:论黄碧云小说的城市身份想象与解构》和《在迷惘、落寞的情爱废墟里挣扎--郭良惠的创作与其笔下女性形象关照》的发言,两位学者分别对香港和台湾的两位女作家进行了性别解读,令人耳目一新。然而,正如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黄玲所指出的,迄今为止,整个中国文坛包括女性文学研究领域在内都在相当程度上忽视了我国少数民族的女性文学创作和研究。这一部分也成为《女性文学教程》的一个盲点,这可以说是这一部教材的一个重要的、永远的缺憾。
总之,诸多专家学者的发言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对女性文学的主题研究范围以及女性文学本身的学科建设等方面都提供了各自独特的视角和看法,使女性文学研究和批评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推动了女性文学研究的深入纵深发展。
三、《女性文学教程》教材建设及女性文学学科发展
本次会议的另一重要议题便是对中国第一部专门的女性文学教材《女性文学教程》的出版进行热烈的探讨。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也是本教程的主编之一的乔以钢教授认为,女性文学课程正日益成为当代各个高校开设的一门普通课程,《女性文学教程》这一教材又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同时女性文学研讨会自1995年以来能够发展成为今天这样的规模,足以证明性别作为一个话题进入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当然这也是中国几代两性学人共同努力地成果。她还向与会者介绍了本教材的使用范围以及编写教材的指导思想,而且还对女性文学课程的开设与讲授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建议。最终,她要求女性文学讲授者应当在开阔的文化视野中来把握女性文学,而不要把女性文学引向偏执、狭隘的道路。除此之外,参与教材编写的与会专家和教授依次将他们参编教材的意图和心得向大会作了汇报。其中,合肥学院中文系朱育颖教授在编写第四章内容的时候将女性文学教材的构建和女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进行了有机的联系,这给与会者很大的启发。她在发言中说,首先,讲授者应当妥善处理纵与横的关系,以培养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其次,还要妥善处理点与面的关系,以培养女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三,要妥善处理中心与边缘的关系,以培养女大学生的使命感和参与意识;第四,要妥善处理课堂讲授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以培养女大学生的进取意识。
大会还特地邀请了与会的两位著名男性学者对教材的编写提出意见和建议。作为一直关心、关注着并以饱满的热情参与中国女性文学建设与发展的少数男性学者之一、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陈骏涛先生(迄今为止,共举行了八届女性文学研讨会,陈先生参加过六次)对《女性文学教程》作出了高度评价。陈先生指出,《女性文学教程》是我国第一部女性文学教材,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教材视野开阔,比较全面,囊括了古今中外包括港澳台在内的绝大部分优秀的女性作家和作品;同时教材中既有创作,也有批评,确是一部"大"女性文学教程。其次,教材吸取了多年来的性别研究成果,融会了先锋性与现实性,又能立足平实,不走偏锋,指导思想比较稳妥,符合现阶段的女性主义策略思想。再次,教材各章内容层次脉络清晰,语言表述平实、准确,符合作为一本大学教材的基本要求。最后,陈先生也指出了教材当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前言当中引用冰心的语句应当注明出处,第十章对于"西学中化"的问题表述不是很清楚等等,这些问题得到与会者的高度重视。另外一位男性学者、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徐肖楠认为,教材的出版使女性文学课程终于可以昂首挺进了,而女性文学课程也终于有了一本可以依托的教材了。而且这一教材的出现会形成一种强有力的吸引,但是女性文学研究在保持强势状态发展的同时,必须要跟其他方面领域的研究结合起来,以避免滑入危险的片面的感性主义的泥淖。
四、与著名作家"亲密接触"
本次研讨会的一个重要的亮点即是专家学者们与著名女作家蒋韵、葛水平以及著名男作家叶兆言、毕飞宇等四人的面对面的对话与交流。对话双方就男作家笔下的女性人物想象是否是就是男性们的欲望化想象、作家是否应该有社会责任感、对张爱玲的看法等等问题作了深切的交流与讨论。
最后,在大会闭幕式上,由中国社科院的陈骏涛先生作闭幕词。
本次女性文学研讨会是一次民主的大会、和谐的大会。与会专家学者的积极讨论和交流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女性文学研究领域的骄人的成果,同时男女两性平等参与、平等对话的热情和友好也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两性和谐已经不再是遥远的梦想。
一、两性和谐格局与女性的主体性建构
如何构建女性主体性成长、实现两性和谐是本次会议关注的一个焦点。两性关系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关系,而两性和谐是中国女性主义的终极追求。这早已是2005年在河南大学召开的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研讨会上所达成的共识。当下,结合我们国家党和政府所提出的社会和谐命题,有专家指出,两性和谐也是社会和谐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首位女性文学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文学院刘思谦教授在《我们距两性和谐还有多远?》的发言中,通过对多部典型的女性小说的解读对当下的两性关系进行了思考。她认为,一方面,一夫多妻制是两性关系的一个结构性毒瘤;另一方面,权力、金钱和身体成为两性关系的一种潜规则。女性作为在漫长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受压抑、被遮蔽的性别群体,唯一的现实性出路只能是克服对男性的依附性、实现女性自身的主体性成长,而女性的主体性成长永远无法脱离两性关系。而和谐的两性关系只能是一种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即现象学家胡塞尔所谓的"主体间性"关系。这种双性主体间性关系必然是更为个人化的、具体的、不能一概而论的、独立的男人和独立的女人的关系。具体到现实生活中就是每一个具体的男人和每一个具体的女人的生存智慧的问题。作为2007年鲁迅文学奖评委之一,华南理工大学徐肖楠教授在题为《中国经验下的女性文学与诗性生存》的发言中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女性文学是一种生存,如果说这种生存有刘思谦教授所谓的"生存智慧"的话,那么这种"生存智慧"首先应当指的是生存的诗意,它决不应简单地等同于通常意义上的"生存技巧"。女性文学的生存应该就是这样一种诗性的生存,而这种诗性的生存首先是人对自己、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李玲教授的发言《女性文学的主体性论纲》进一步指出,女性文学所维护的女性主体性应该是剔除了霸权的、经过现代修正的主体性,因而实际上是一种主体间性。这种主体间性应当尊重生命的多种选择、尊重存在价值的多元性质。同时,女性文学还要穿越现实的不完满性,守护男女两性作为人的本真存在、追问可能生活的维度。这样,女性文学就不是在弱者地位上嫉妒男性的强者地位,而是以生命的本真存在、以主体间性关系为价值尺度,既反抗女性自我的无主体地位,也悲悯男性在君临于女性之上、张扬主体霸权时所陷入的生命异化状态,悲悯男性在其他社会等级关系中可能沦为完全客体的无主体状态,同时还警惕女性自我克隆男性霸权的可能。天津作家协会研究员、也是中国女性文学史研究的开拓者盛英作了题为《我们在努力,我们在进步》的发言。在发言中,她对近几年中国女性文学创作中出现的"去性别化"写作和"强化性别化"写作这两种现象分别进行了中肯的评价。同时她对中国未来的女性文学创作和研究表示出了极大的信心和希望。最后她说,正如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所说:21世纪是女性世纪,在中国似乎已经快到来了。
东北师范大学的宗先鸿副教授在《"五四"女作家笔下的新贤妻良母形象》的发言中通过分析"五四"女作家笔下的新贤妻良母形象,最终肯定了"五四"女作家对两性关系格局和女性主体性品格构建的正面影响。她认为,在"五四"时期"打到贤妻良母"的风云激荡中,冰心、陈衡哲、凌叔华等女作家保持冷静的女性本位立场,在作品中塑造了一批具备现代知识技能和人格结构、在新型的家庭关系中将"为女"与"为人"完美统一的新贤妻良母的形象,为现代女性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一个集传统与现代美德于一身的魅力女性家族。来自韩国的留学生、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员任佑卿女士的发言《现代家庭的设计与女性/民族的发现:从冰心<两个家庭>的悖论说起》则以独特的视角切入文本,提出了现代女性主体建设过程本身持有的悖论。她认为,在"五四"时期,女性将自己想象成为一个民族主体的过程就是她成长为现代主体的过程。但问题在于,传统所谓的民族主体的"人"指的是男性,所以当她们要成为民族主体的时候不能不先遇到将她们的身份限定在"女性"范畴的种种言说,从而她们切身地发现自己不是"人",而仅仅是"女性"。这就是现代女性主义的悖论。
二、女性文学研究主题多元化
"五四"前后的女性文学研究一直是长兴不衰的话题。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张莉女士在《浮出历史地表之前--女学生与现代妇女写作的发生(1898--1925)》的发言中探讨了现代女性写作的背景与客观条件。她认为,女学生群体的出现,对于现代妇女写作发生有着重要意义。女学生使几千年来在理论上只在家庭内生活的良家妇女进入公共领域成为可能。在学校,女学生们获得了阅读报刊和写作、发表作品的机会。妇女生活中出现的诸多新变化:走出家庭、进女校读书、与同龄女性交流机会的增多、与男性交往可能性的加大,都是现代妇女写作发生的客观条件。作为参加本次女性文学研讨会为数不多的男性学者之一、安徽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毕新伟副教授在《从女作家到革命女作家--二十年代女作家精神世界探源》一文中,通过对20年代女作家的心路历程的勾勒,试图对其精神世界进行探源,从而对她们从女作家到革命女作家的身份转变寻求一种合理性的阐释。毕新伟认为,20年代女作家的政治/革命化是有两种力量--女性自我的心力和社会政治风暴的强力--共同促成的,话语的转折并不是突然而至,而是心路已经蔓延至此处。从这个意义上说,既是革命选择了她们,也是她们选择了革命。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创作可谓繁花似锦,对于当代女性文学创作的研究和批评也逐渐形成系统和规模。河南大学文学院沈红芳副教授则在《时代、机遇与局限--五十年代生女性小说家概述》的发言中对五十年代生的女作家这一特殊群体的创作实践进行了辩证的评析。她认为,五十年代出生的作家的创作与新中国的政治运动和新时期的文学思潮有着极为密切地关系,前者规定了她们出生、成长、接受教育的时代语境,后者则为她们作为一个女性创作群体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以后也不会再有的历史契机。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带给她们的最深远的影响是一种无根的焦虑,一方面,对于这种焦虑的感受、思索和叙述使她们的小说创作达到了一种不可多得的深度;但另一方面,无根的焦虑同时也使她们在小说创作中表现出一种价值取向无所依托的彷徨与困惑,在当下的消费文化语境中,表现出一种经验与认知上的局限。长春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学院刘钊教授则在《"文革"叙事中的女性书写--从<山楂树之恋>说起》的发言中,从近期在网络上引起巨大反响的、由华人女作家艾米创作的小说《山楂树之恋》谈起,将研究视角触及到了"文革"叙事中的女性书写。她认为,由女性书写的文革叙事,无论她们表现了怎样的爱情观念与两性观念,其中最可贵的是把性别政治压抑下的女性成长作为写作重心,开创了女性写作中十分重要的题材领域,这也是女性文革叙事中的独特之处。
消费时代的来临和大众传媒的再度复兴为女性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增加了新的质素。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鲁利君女士在《论"美女作家"作品蕴含的消费主义文化内核》一文中指出,以"70后"为主要代表的"美女作家"置身于一个消费主义文化盛行的年代,其创作鲜明地显现出对酷感和时尚的追求、对身体写作的性爱描述、对物欲乌托邦的幻想、时刻都透露着消费主义文化的气息,作品中蕴含的消费主义文化内核使她们的创作与消费主义时代密不可分。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李晓红教授则在《女性的声音--民国时期上海知识女性与大众传媒关系研究》的发言中对民国时期的上海知识女性与大众传媒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她认为,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所建立的公共空间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其中包括对女性解放的推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知识女性不仅成为大众传媒的参与者,还逐渐成为大众传媒的掌控者,女性话语逐渐从国家、阶级、政治等男性话语中剥离出来知识女性也借助大众传媒对社会发生着一定的影响,她们从女性立场对中国男权历史文化的批判,显示着现代大众传媒主题的深化以及知识女性的成长。她们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个人思想因此逐渐建立,成为真正具有独立思想的现代知识分子。
值得一提的是,长久以来,随着港台女性文学创作的发展与繁荣,许多女性文学研究者们不再仅仅偏重于对大陆女性文学创作的批评和研究,开始青睐港台女性文学的研究。本次研讨会上,来自徐州市范大学文学院的王艳芳副教授和河南广播电视大学的彭燕彬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失城之乱:论黄碧云小说的城市身份想象与解构》和《在迷惘、落寞的情爱废墟里挣扎--郭良惠的创作与其笔下女性形象关照》的发言,两位学者分别对香港和台湾的两位女作家进行了性别解读,令人耳目一新。然而,正如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黄玲所指出的,迄今为止,整个中国文坛包括女性文学研究领域在内都在相当程度上忽视了我国少数民族的女性文学创作和研究。这一部分也成为《女性文学教程》的一个盲点,这可以说是这一部教材的一个重要的、永远的缺憾。
总之,诸多专家学者的发言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对女性文学的主题研究范围以及女性文学本身的学科建设等方面都提供了各自独特的视角和看法,使女性文学研究和批评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推动了女性文学研究的深入纵深发展。
三、《女性文学教程》教材建设及女性文学学科发展
本次会议的另一重要议题便是对中国第一部专门的女性文学教材《女性文学教程》的出版进行热烈的探讨。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也是本教程的主编之一的乔以钢教授认为,女性文学课程正日益成为当代各个高校开设的一门普通课程,《女性文学教程》这一教材又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同时女性文学研讨会自1995年以来能够发展成为今天这样的规模,足以证明性别作为一个话题进入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当然这也是中国几代两性学人共同努力地成果。她还向与会者介绍了本教材的使用范围以及编写教材的指导思想,而且还对女性文学课程的开设与讲授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建议。最终,她要求女性文学讲授者应当在开阔的文化视野中来把握女性文学,而不要把女性文学引向偏执、狭隘的道路。除此之外,参与教材编写的与会专家和教授依次将他们参编教材的意图和心得向大会作了汇报。其中,合肥学院中文系朱育颖教授在编写第四章内容的时候将女性文学教材的构建和女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进行了有机的联系,这给与会者很大的启发。她在发言中说,首先,讲授者应当妥善处理纵与横的关系,以培养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其次,还要妥善处理点与面的关系,以培养女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三,要妥善处理中心与边缘的关系,以培养女大学生的使命感和参与意识;第四,要妥善处理课堂讲授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以培养女大学生的进取意识。
大会还特地邀请了与会的两位著名男性学者对教材的编写提出意见和建议。作为一直关心、关注着并以饱满的热情参与中国女性文学建设与发展的少数男性学者之一、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陈骏涛先生(迄今为止,共举行了八届女性文学研讨会,陈先生参加过六次)对《女性文学教程》作出了高度评价。陈先生指出,《女性文学教程》是我国第一部女性文学教材,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教材视野开阔,比较全面,囊括了古今中外包括港澳台在内的绝大部分优秀的女性作家和作品;同时教材中既有创作,也有批评,确是一部"大"女性文学教程。其次,教材吸取了多年来的性别研究成果,融会了先锋性与现实性,又能立足平实,不走偏锋,指导思想比较稳妥,符合现阶段的女性主义策略思想。再次,教材各章内容层次脉络清晰,语言表述平实、准确,符合作为一本大学教材的基本要求。最后,陈先生也指出了教材当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前言当中引用冰心的语句应当注明出处,第十章对于"西学中化"的问题表述不是很清楚等等,这些问题得到与会者的高度重视。另外一位男性学者、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徐肖楠认为,教材的出版使女性文学课程终于可以昂首挺进了,而女性文学课程也终于有了一本可以依托的教材了。而且这一教材的出现会形成一种强有力的吸引,但是女性文学研究在保持强势状态发展的同时,必须要跟其他方面领域的研究结合起来,以避免滑入危险的片面的感性主义的泥淖。
四、与著名作家"亲密接触"
本次研讨会的一个重要的亮点即是专家学者们与著名女作家蒋韵、葛水平以及著名男作家叶兆言、毕飞宇等四人的面对面的对话与交流。对话双方就男作家笔下的女性人物想象是否是就是男性们的欲望化想象、作家是否应该有社会责任感、对张爱玲的看法等等问题作了深切的交流与讨论。
最后,在大会闭幕式上,由中国社科院的陈骏涛先生作闭幕词。
本次女性文学研讨会是一次民主的大会、和谐的大会。与会专家学者的积极讨论和交流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女性文学研究领域的骄人的成果,同时男女两性平等参与、平等对话的热情和友好也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两性和谐已经不再是遥远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