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国内外新生研讨课开设现状分析
1959年,为了扭转本科教学长期不受重视的局面,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哈佛大学率先实施“新生研讨课计划”,强化大一新生的学术经历。1998年,美国的“博耶报告”在第二条建议“基于问题设计新生第一年的学习”中提到:“应对大学第一年的学习进行重新组织,以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第一年的关键应是由有经验的教师指导的小型研讨班。这种研讨班应讨论那些能激发学生智慧,使学生在合作的环境中有机会通过探究进行学习的主题。”该报告带来的巨大反响将美国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推向高潮,而在加强本科教育教学的主要举措中,“开设新生研讨课”成为分量极重的一条。
随着国内高校对新生转型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大学的转型教育已从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为注重增进专业认识、转变思维方式、培养学术兴趣等,学术性转变目标逐渐凸显并融入教学过程。2003年,新生研讨课首次引入国内,在清华大学展开实践,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发展,国内外新生研讨课已经形成四种类型(见下表)。
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第五条和第六条提出:“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倡导知名教授开设新生研讨课,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和学习动力。”在此背景下,电子科技大学于2015年首批推出23门新生研讨课,其中经济与管理学院开设了8门,全部采用小班教学(≤15人/班)模式,师生反响较好。经过三年建设,该院新生研讨课已完整讲授三次,覆盖学院所有本科大一新生。
二、電子科技大学新生研讨课开设的实践探索
1.电子科技大学新生研讨课建设要求
电子科技大学在新生研讨课建设要求中明确指出,新生研讨课原则上由知名教授主讲,为全体新生开设小班研讨课,不仅要使新生学习专业知识,了解学科的前沿动态与本质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知名教授的引导,在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中激发学术志趣,启迪学术思维,认知专业未来,顺利完成从高中到大学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的转变。这与传统的通识教育课、专业课或导论课定位与功能均有较大区别。
实践之初,新生研讨课为学生选修课程(作为核心通识课或素质教育选修课进行学分认定);2017年正式成为学生必修课程,在培养方案中“通识教育”模块中被单独作为一类课程。
2.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生研讨课开设情况
课程以学术为导向,内容多围绕经济管理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或热点事件进行切入,以专题的形式开展。课程由最初的24学时(2学分)调整为16学时(1学分);围绕互联网时代的定价与运营模式,经济学思维与生活智慧:稀缺性与选择、创新;从管理自我到领导他人、后互联网时代、走进企业、经济学视角等七大专题开展。
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生研讨课的开设效果研究
笔者对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5—2017年入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42份,回收186份,回收率为76.86%;有效问卷174份,其中男生问卷117份,女生问卷57份。同时,笔者对新生研讨课授课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结合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的结果,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1.课程开设情况
80%的学生认为将新生研讨课设置在第一学期是合理的,但仍有20%的学生认为开设在第二学期、二年级甚至高年级专业分流之后会更好。学生表示接受了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后对专业领域有一定认识,进入研讨课程更容易产生师生共鸣。
学生理想的新生研讨课上课形式为外出实践(76.44%)、案例讨论(64.94%)、教师讲授(48.85%)。从数据可以看出,学生的授课形式期待已不再聚焦于传统讲授。
在选择“最适合作为新生研讨课的授课内容”时,63.79%的学生选择了社会前沿专题,52.87%的学生选择了学习技能传授(文献检索与阅读、写作指导等),51.15%的学生选择了学科领域知识,42.53%的学生选择了跨学科领域知识。由此可见,学生对新生研讨课的授课内容期待相对分散,具有多元化的需求特点。
2.课程认同度、满意度
笔者对三个年级学生的认可度评价分别进行统计,不存在明显区别。3/4的学生表示认可新生研讨课,另外1/4的学生认同程度不高,一方面学生对新的授课方式不太习惯,另一方面教师也在不断调整和摸索,说明新生研讨课还有磨合和改进的空间。
从评教数据来看,教授该课程的教师三年评教成绩显著高于学院平均成绩1~2个百分点,这显示该课程的学生满意度较高。2/3的学生认为最大的收获在于可以了解专业所在领域的现状和发展;2/5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1/3的学生认为可以更好地与同学相处,同时与优秀的教师建立联系。
在选择“新生研讨课有助于哪些技能的培养或提高?”时,学生多认为该课程可以提高自身口头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团队合作精神、写作能力,而这些技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见图1)。
3.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
学生的适应情况参差不齐,导致课堂的难易程度不易掌握:20%左右的学生表示因为不懂专业知识,老师教的都不懂,学生无法适应师生互动;授课老师也反馈,因为学生尚未接触学科知识,导致课程讲授和讨论开展非常困难。可见,第一学期开设以学术导向型新生研讨课有一定的风险,学生的理解存在困难对授课老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了解自主学习的方法,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见图2)。
四、学术导向型新生研讨课优化建议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已将“使探究式学习融入本科教育的各个阶段”作为本科教育改革的首要建议。国内外高校越来越多研讨类课程的实践证实,开设研讨课是本科教育课程整合的一项重要举措,而新生研讨课作为学生迈进大学校园的第一门研讨课程,有助于其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提高其对大学的适应能力并对后续的学习活动产生持续的积极影响。基于上述调研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学术导向型新生研讨课尚有很多可以优化的空间。 1.营造教-学共同体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布莱顿(John A.Brighton)副校长认为:“现代教与学已经远离过去传授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参与。”新生研讨课既是一种研究型教学,又是一种探究式学习。学术导向型新生研讨课专业性相对较高,学生接受难度相对较大,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营造教学共同体,充分激发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学为学生自主发现和建构学问创设环境;教师既是课堂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又能和学生共同参与知识的探究、整合和应用;师生围绕共同的主题平等对话,教学相长,学习成为师生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并自发学习,实现培养其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和批判思维的目的。
2.提前介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生研讨课开课时间安排在第一学期期中前后。开课前,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联动,在新生常规教育中邀请新生研讨课授课教师进行课程宣讲,介绍授课形式和特色,为学生阐述新生研讨课如何与后续专业课程相互呼应和衔接,为学生转变思路、提前适应做好铺垫。授课教师可以提前建立课程讨论组(群),为学生推荐相关读物,让学生了解所讲内容的背景知识。同时,课程助教可以提前收集学生在相应领域感兴趣的话题,为师生对话建立良好的讨论基础。
3.加强研讨,培育教师的激励和保障机制
不同于传统课程,新生研讨课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总结,其中开展主题研讨和教学交流显得很有必要。通过研讨交流,教师可以共享学生反映好的经验,有条件的高校可以邀请心理方面的专家为授课教师开展讲座,剖析新生学习及心理状态,了解新生的兴趣点。
同时,学校应专门安排课程开发和建设经费,为新生研讨课的教师设置区别于一般课程的授课系数和教学酬金,以激励教师更好地投入教学;配备研究生助教参与课堂组织和课后答疑,将教师从冗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全身心地关注教学过程,开展教学反思。
综上所述,在建设“双一流”的战略背景下,新生研讨课成为研究型大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问题”和“探索”为驱动的学术导向型新生研讨课将探究性学习融入教学过程,可以预期,这样的师生共建课堂模式将渗透到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各个阶段,成为培养本科生研究能力的主流趋势之一。如何更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是大学第一门研究型课程——新生研讨课教师们应该深入思考并持续改进的。
参考文献:
[1]温伟力.“博耶报告”影响下的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J]. 外国教育研究,2010(9):79-8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12〕4号.2012-03-16.
[3]杜以芬,张佳刚,李宗华.新生研讨课教学改革与效果初探[J].现代职业教育,2017(29):22.
[4]钱 凯,汪晓燕,李娜娜.南京大学“三三制”改革的基本理念及效果初探——基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数据分析[J].扬州大学(高教研究版),2013(6):72-78.
[5]马万华.迎接大学“灿烂的明天”——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学校长论坛”综述[J].教学研究,1999(1):35-40.
[6]吴立保.“学习范式”下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经验及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17(6):45-52.
[7]孙志凤,张红霞,郑 昱.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开设效果初探——南京大学案例调查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6):119-124.
1959年,为了扭转本科教学长期不受重视的局面,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哈佛大学率先实施“新生研讨课计划”,强化大一新生的学术经历。1998年,美国的“博耶报告”在第二条建议“基于问题设计新生第一年的学习”中提到:“应对大学第一年的学习进行重新组织,以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第一年的关键应是由有经验的教师指导的小型研讨班。这种研讨班应讨论那些能激发学生智慧,使学生在合作的环境中有机会通过探究进行学习的主题。”该报告带来的巨大反响将美国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推向高潮,而在加强本科教育教学的主要举措中,“开设新生研讨课”成为分量极重的一条。
随着国内高校对新生转型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大学的转型教育已从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为注重增进专业认识、转变思维方式、培养学术兴趣等,学术性转变目标逐渐凸显并融入教学过程。2003年,新生研讨课首次引入国内,在清华大学展开实践,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发展,国内外新生研讨课已经形成四种类型(见下表)。
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第五条和第六条提出:“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倡导知名教授开设新生研讨课,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和学习动力。”在此背景下,电子科技大学于2015年首批推出23门新生研讨课,其中经济与管理学院开设了8门,全部采用小班教学(≤15人/班)模式,师生反响较好。经过三年建设,该院新生研讨课已完整讲授三次,覆盖学院所有本科大一新生。
二、電子科技大学新生研讨课开设的实践探索
1.电子科技大学新生研讨课建设要求
电子科技大学在新生研讨课建设要求中明确指出,新生研讨课原则上由知名教授主讲,为全体新生开设小班研讨课,不仅要使新生学习专业知识,了解学科的前沿动态与本质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知名教授的引导,在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中激发学术志趣,启迪学术思维,认知专业未来,顺利完成从高中到大学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的转变。这与传统的通识教育课、专业课或导论课定位与功能均有较大区别。
实践之初,新生研讨课为学生选修课程(作为核心通识课或素质教育选修课进行学分认定);2017年正式成为学生必修课程,在培养方案中“通识教育”模块中被单独作为一类课程。
2.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生研讨课开设情况
课程以学术为导向,内容多围绕经济管理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或热点事件进行切入,以专题的形式开展。课程由最初的24学时(2学分)调整为16学时(1学分);围绕互联网时代的定价与运营模式,经济学思维与生活智慧:稀缺性与选择、创新;从管理自我到领导他人、后互联网时代、走进企业、经济学视角等七大专题开展。
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生研讨课的开设效果研究
笔者对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5—2017年入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42份,回收186份,回收率为76.86%;有效问卷174份,其中男生问卷117份,女生问卷57份。同时,笔者对新生研讨课授课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结合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的结果,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1.课程开设情况
80%的学生认为将新生研讨课设置在第一学期是合理的,但仍有20%的学生认为开设在第二学期、二年级甚至高年级专业分流之后会更好。学生表示接受了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后对专业领域有一定认识,进入研讨课程更容易产生师生共鸣。
学生理想的新生研讨课上课形式为外出实践(76.44%)、案例讨论(64.94%)、教师讲授(48.85%)。从数据可以看出,学生的授课形式期待已不再聚焦于传统讲授。
在选择“最适合作为新生研讨课的授课内容”时,63.79%的学生选择了社会前沿专题,52.87%的学生选择了学习技能传授(文献检索与阅读、写作指导等),51.15%的学生选择了学科领域知识,42.53%的学生选择了跨学科领域知识。由此可见,学生对新生研讨课的授课内容期待相对分散,具有多元化的需求特点。
2.课程认同度、满意度
笔者对三个年级学生的认可度评价分别进行统计,不存在明显区别。3/4的学生表示认可新生研讨课,另外1/4的学生认同程度不高,一方面学生对新的授课方式不太习惯,另一方面教师也在不断调整和摸索,说明新生研讨课还有磨合和改进的空间。
从评教数据来看,教授该课程的教师三年评教成绩显著高于学院平均成绩1~2个百分点,这显示该课程的学生满意度较高。2/3的学生认为最大的收获在于可以了解专业所在领域的现状和发展;2/5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1/3的学生认为可以更好地与同学相处,同时与优秀的教师建立联系。
在选择“新生研讨课有助于哪些技能的培养或提高?”时,学生多认为该课程可以提高自身口头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团队合作精神、写作能力,而这些技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见图1)。
3.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
学生的适应情况参差不齐,导致课堂的难易程度不易掌握:20%左右的学生表示因为不懂专业知识,老师教的都不懂,学生无法适应师生互动;授课老师也反馈,因为学生尚未接触学科知识,导致课程讲授和讨论开展非常困难。可见,第一学期开设以学术导向型新生研讨课有一定的风险,学生的理解存在困难对授课老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了解自主学习的方法,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见图2)。
四、学术导向型新生研讨课优化建议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已将“使探究式学习融入本科教育的各个阶段”作为本科教育改革的首要建议。国内外高校越来越多研讨类课程的实践证实,开设研讨课是本科教育课程整合的一项重要举措,而新生研讨课作为学生迈进大学校园的第一门研讨课程,有助于其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提高其对大学的适应能力并对后续的学习活动产生持续的积极影响。基于上述调研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学术导向型新生研讨课尚有很多可以优化的空间。 1.营造教-学共同体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布莱顿(John A.Brighton)副校长认为:“现代教与学已经远离过去传授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参与。”新生研讨课既是一种研究型教学,又是一种探究式学习。学术导向型新生研讨课专业性相对较高,学生接受难度相对较大,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营造教学共同体,充分激发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学为学生自主发现和建构学问创设环境;教师既是课堂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又能和学生共同参与知识的探究、整合和应用;师生围绕共同的主题平等对话,教学相长,学习成为师生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并自发学习,实现培养其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和批判思维的目的。
2.提前介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生研讨课开课时间安排在第一学期期中前后。开课前,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联动,在新生常规教育中邀请新生研讨课授课教师进行课程宣讲,介绍授课形式和特色,为学生阐述新生研讨课如何与后续专业课程相互呼应和衔接,为学生转变思路、提前适应做好铺垫。授课教师可以提前建立课程讨论组(群),为学生推荐相关读物,让学生了解所讲内容的背景知识。同时,课程助教可以提前收集学生在相应领域感兴趣的话题,为师生对话建立良好的讨论基础。
3.加强研讨,培育教师的激励和保障机制
不同于传统课程,新生研讨课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总结,其中开展主题研讨和教学交流显得很有必要。通过研讨交流,教师可以共享学生反映好的经验,有条件的高校可以邀请心理方面的专家为授课教师开展讲座,剖析新生学习及心理状态,了解新生的兴趣点。
同时,学校应专门安排课程开发和建设经费,为新生研讨课的教师设置区别于一般课程的授课系数和教学酬金,以激励教师更好地投入教学;配备研究生助教参与课堂组织和课后答疑,将教师从冗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全身心地关注教学过程,开展教学反思。
综上所述,在建设“双一流”的战略背景下,新生研讨课成为研究型大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问题”和“探索”为驱动的学术导向型新生研讨课将探究性学习融入教学过程,可以预期,这样的师生共建课堂模式将渗透到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各个阶段,成为培养本科生研究能力的主流趋势之一。如何更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是大学第一门研究型课程——新生研讨课教师们应该深入思考并持续改进的。
参考文献:
[1]温伟力.“博耶报告”影响下的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J]. 外国教育研究,2010(9):79-8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12〕4号.2012-03-16.
[3]杜以芬,张佳刚,李宗华.新生研讨课教学改革与效果初探[J].现代职业教育,2017(29):22.
[4]钱 凯,汪晓燕,李娜娜.南京大学“三三制”改革的基本理念及效果初探——基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数据分析[J].扬州大学(高教研究版),2013(6):72-78.
[5]马万华.迎接大学“灿烂的明天”——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学校长论坛”综述[J].教学研究,1999(1):35-40.
[6]吴立保.“学习范式”下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经验及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17(6):45-52.
[7]孙志凤,张红霞,郑 昱.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开设效果初探——南京大学案例调查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6):11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