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82
摘要:活畜禽产地检疫是防止动物疫病传播的重要手段,做好产地检疫能够在发生重大动物疫病时及时的进行处理,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本文介绍了活畜禽产地检疫的意义,对目前基层活畜禽产地检疫的现状给出了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活畜禽;产地检疫;建议
产地检疫是指在沈阳市辽中区内流动的畜禽在离开饲养地、生产地前的检疫,包括準备出售、调运等,产地检疫应当是到场到户的检疫。我国的畜禽存栏数很大,且饲养方式比较多元,小型散户饲养的占比仍旧较大,且整体的养殖防疫水平不高,基层的防疫队伍比较薄弱,这给产地检疫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 活畜禽产地检疫的意义
近年来,畜牧业经济的发展迅速,畜禽的养殖水平也在不断发展,畜禽饲养周期不断缩短,也正是因为饲养周期不断缩短,一些潜伏期较长的疾病很难在饲养过程中被发现,在出栏时如果没有及时的进行产地检疫,就容易导致疫情的发生和传播[1]。畜禽疾病的预防效果直接影响养殖业的发展,产地检疫能够很好的促进畜禽疫苗的接种工作,以检促防,防检结合。产地检疫也可以减少在流通环节或屠宰环节中畜禽检疫的漏洞,更早的发现畜禽的疾病,将畜禽疫病的危害控制在更小的范围内,减少伤害,控制畜禽养殖管理人员的损失。开展产地检疫应当以预防为主,促进生产,保障安全流通,从而保护地方畜牧经济的健康发展。
2 产地检疫的内容
目前,必须检疫的生猪疾病包括:猪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炭疽病、猪丹毒、猪肺疫;必须检疫的牛只疾病包括:牛口蹄疫、牛结核病、牛炭疽病、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布鲁氏杆菌病;必须检疫的羊只疾病有:羊口蹄疫、羊痘病、羊炭疽病、羊布鲁氏菌病、小反刍兽疫;必须检疫的禽类疾病有: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禽痘、鸡白痢、马立克氏病、鸡球虫病、鸭瘟、小鹅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必须检疫的马属动物疾病有:马传贫、流行性感冒、马鼻疽、马鼻腔肺炎。对于必须要检疫的疾病应当做到“以监促检、以检促防”,对规模化养殖场畜禽全面做到产地检疫,进入流通环节畜禽全部持有活畜禽产地检疫证,产地检疫全部规范操作,检出的病死、病害畜禽全进行无害化处理[2]。
3 产地检疫的现状
3.1 饲养方式落后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辽中区的养殖业成为了农牧民致富增收的重要产业,近几年政府给予了一定的产业扶持,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开始选择从事畜禽养殖行业,小型散养户和规模化养殖场的数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多,但由于一些小型散养户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所以地方动物检疫员很难做到入户进行产地检查。
3.2 养殖户不重视产地检疫
按照农业部的相关规定,动物产品、供屠宰或者育肥的动物应提前3d向动物防疫机构报检,种用动物、乳用动物或役用动物应提前15d报检。但由于养殖户对相关法律法规不熟悉,所以在进行相关调运、出售或屠宰时没有向动物防疫部门报告,这就导致了漏检情况的发生。
3.3 相关部门配合较少
活畜禽的产地检疫是一项关系到全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重要工程,不能单靠某一个部门的努力,而是需要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但目前,进行产地检疫需要商务、卫生、工商、公安等多个部门共同配合,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部门都认为产地检疫是畜牧兽医相关部门的工作,与其他部门无关,这也就导致畜牧兽医部门势单力薄,工作难度较大。
3.4 检疫队伍薄弱
基层的产地检疫存在管辖范围大、待检动物数量多,基层的动物防疫监督检查员的数量相对较少,且存在老龄化现象,依靠这样的队伍很难完成全区的产地检疫工作。基层的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很多具备专业化知识的毕业生不从事基层工作,这就导致了从事基层工作的人员技术水平比较有限,产地检疫工作开展有一定困难。
4 建议
4.1 加强宣传
由于农牧户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畜牧兽医专业培训,不了解产地检疫的重要意义,所以有很多农牧户认为产地检疫多此一举。面对这样的现状,应当定期的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积极的宣传《动物防疫法》以及与产地检疫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等,充分的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主流媒体结合宣传单、宣传册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确保每一个从业人员都能清楚的认识到产地检疫的重要作用,都了解产地检疫的主要内容,积极的配合检疫,从而促进畜禽产地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4.2 建立畜禽防疫档案
畜禽防疫的档案是每一户在进行动物购入、自繁自养、防疫、出售、检疫、发病、死亡的数量和时间等状况的详细记录[3]。在畜禽出售前应当在指定地点进行检疫,在经过官方兽医的检疫后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养殖户凭借检疫证明进行出售和转运。做好畜禽防疫档案的记录,能够很好的弥补一些地区交通、通讯以及网络不佳的状况,也能够防止检疫人员无法到厂入户进行检疫的现象发生。
4.3 加强队伍建设
产地检疫的主体是基层的兽医,尤其是村级的兽医,但由于基层的条件普遍比较艰苦,很多具有高学历的畜牧兽医专业学生不愿意服务于基层,这就导致了基层兽医队伍相对薄弱,年龄结构不佳,有较为严重的老龄化现象。所以需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兽医的待遇,能引进人才、能留住人才。同时要加强岗位技能培训,定期的组织基层兽医进行基本技能训练,让每一位基层兽医都能熟练掌握活畜的检疫方法和具体的操作流程,能够独立进行产地检疫、宰前检疫、宰后检疫,尤其是对宰后胴体、内脏的检疫。此外,还应当进行检疫人员考试、考核以及任免的规范,选拔出有专业技术、具备实践经验的人员,充实检疫队伍,对于不达标的检疫员应当及时的调岗、培训,待符合后再从事检疫工作。
4.4 健全产地检疫制度
应当制定检疫员岗位责任制,充分的调动检疫人员的积极性,实行责任到人、分片包干的制度,也可以视情况进行检疫收费或检疫任务定额制度,鼓励检疫人员主动入户检疫,同时做好产地检疫的监督工作,对于超额完成检疫任务的检疫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检疫工作不细致、漏检率高的检疫人员应当进行培训,以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5 思考
产地检疫是预防畜禽疾病的关键工作,各个部门应当依据动物卫生监督相关的法律、法
规和政策付起相应的责任,充分的进行相关工作的宣传,让每一个从业人员都能很好的认识到产地检疫的重要作用,从而配合检疫人员工作,调动检疫人员的积极性,尽量做到入户检疫不漏检,做好畜禽档案的相关记录。
参考文献:
[1] 毛航平,苗小娜,道文海.活畜禽产地检疫的作用与方法[J].养殖技术顾问,2012(2):187-188.
[2] 郭有长,洛金德,闫生荣,等.新形势下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探讨[J].中国动物检疫,2014,(9):25-25,36.
[3] 吴博,杨月风.建立畜禽防疫档案 促进产地检疫发展[J].山西农业:农业科技版,2006(1):36-37.
作者简介:王彪(1979.8— ),沈阳人,中级兽医师,大专,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方面的工作。
摘要:活畜禽产地检疫是防止动物疫病传播的重要手段,做好产地检疫能够在发生重大动物疫病时及时的进行处理,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本文介绍了活畜禽产地检疫的意义,对目前基层活畜禽产地检疫的现状给出了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活畜禽;产地检疫;建议
产地检疫是指在沈阳市辽中区内流动的畜禽在离开饲养地、生产地前的检疫,包括準备出售、调运等,产地检疫应当是到场到户的检疫。我国的畜禽存栏数很大,且饲养方式比较多元,小型散户饲养的占比仍旧较大,且整体的养殖防疫水平不高,基层的防疫队伍比较薄弱,这给产地检疫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 活畜禽产地检疫的意义
近年来,畜牧业经济的发展迅速,畜禽的养殖水平也在不断发展,畜禽饲养周期不断缩短,也正是因为饲养周期不断缩短,一些潜伏期较长的疾病很难在饲养过程中被发现,在出栏时如果没有及时的进行产地检疫,就容易导致疫情的发生和传播[1]。畜禽疾病的预防效果直接影响养殖业的发展,产地检疫能够很好的促进畜禽疫苗的接种工作,以检促防,防检结合。产地检疫也可以减少在流通环节或屠宰环节中畜禽检疫的漏洞,更早的发现畜禽的疾病,将畜禽疫病的危害控制在更小的范围内,减少伤害,控制畜禽养殖管理人员的损失。开展产地检疫应当以预防为主,促进生产,保障安全流通,从而保护地方畜牧经济的健康发展。
2 产地检疫的内容
目前,必须检疫的生猪疾病包括:猪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炭疽病、猪丹毒、猪肺疫;必须检疫的牛只疾病包括:牛口蹄疫、牛结核病、牛炭疽病、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布鲁氏杆菌病;必须检疫的羊只疾病有:羊口蹄疫、羊痘病、羊炭疽病、羊布鲁氏菌病、小反刍兽疫;必须检疫的禽类疾病有: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禽痘、鸡白痢、马立克氏病、鸡球虫病、鸭瘟、小鹅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必须检疫的马属动物疾病有:马传贫、流行性感冒、马鼻疽、马鼻腔肺炎。对于必须要检疫的疾病应当做到“以监促检、以检促防”,对规模化养殖场畜禽全面做到产地检疫,进入流通环节畜禽全部持有活畜禽产地检疫证,产地检疫全部规范操作,检出的病死、病害畜禽全进行无害化处理[2]。
3 产地检疫的现状
3.1 饲养方式落后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辽中区的养殖业成为了农牧民致富增收的重要产业,近几年政府给予了一定的产业扶持,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开始选择从事畜禽养殖行业,小型散养户和规模化养殖场的数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多,但由于一些小型散养户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所以地方动物检疫员很难做到入户进行产地检查。
3.2 养殖户不重视产地检疫
按照农业部的相关规定,动物产品、供屠宰或者育肥的动物应提前3d向动物防疫机构报检,种用动物、乳用动物或役用动物应提前15d报检。但由于养殖户对相关法律法规不熟悉,所以在进行相关调运、出售或屠宰时没有向动物防疫部门报告,这就导致了漏检情况的发生。
3.3 相关部门配合较少
活畜禽的产地检疫是一项关系到全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重要工程,不能单靠某一个部门的努力,而是需要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但目前,进行产地检疫需要商务、卫生、工商、公安等多个部门共同配合,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部门都认为产地检疫是畜牧兽医相关部门的工作,与其他部门无关,这也就导致畜牧兽医部门势单力薄,工作难度较大。
3.4 检疫队伍薄弱
基层的产地检疫存在管辖范围大、待检动物数量多,基层的动物防疫监督检查员的数量相对较少,且存在老龄化现象,依靠这样的队伍很难完成全区的产地检疫工作。基层的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很多具备专业化知识的毕业生不从事基层工作,这就导致了从事基层工作的人员技术水平比较有限,产地检疫工作开展有一定困难。
4 建议
4.1 加强宣传
由于农牧户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畜牧兽医专业培训,不了解产地检疫的重要意义,所以有很多农牧户认为产地检疫多此一举。面对这样的现状,应当定期的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积极的宣传《动物防疫法》以及与产地检疫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等,充分的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主流媒体结合宣传单、宣传册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确保每一个从业人员都能清楚的认识到产地检疫的重要作用,都了解产地检疫的主要内容,积极的配合检疫,从而促进畜禽产地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4.2 建立畜禽防疫档案
畜禽防疫的档案是每一户在进行动物购入、自繁自养、防疫、出售、检疫、发病、死亡的数量和时间等状况的详细记录[3]。在畜禽出售前应当在指定地点进行检疫,在经过官方兽医的检疫后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养殖户凭借检疫证明进行出售和转运。做好畜禽防疫档案的记录,能够很好的弥补一些地区交通、通讯以及网络不佳的状况,也能够防止检疫人员无法到厂入户进行检疫的现象发生。
4.3 加强队伍建设
产地检疫的主体是基层的兽医,尤其是村级的兽医,但由于基层的条件普遍比较艰苦,很多具有高学历的畜牧兽医专业学生不愿意服务于基层,这就导致了基层兽医队伍相对薄弱,年龄结构不佳,有较为严重的老龄化现象。所以需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兽医的待遇,能引进人才、能留住人才。同时要加强岗位技能培训,定期的组织基层兽医进行基本技能训练,让每一位基层兽医都能熟练掌握活畜的检疫方法和具体的操作流程,能够独立进行产地检疫、宰前检疫、宰后检疫,尤其是对宰后胴体、内脏的检疫。此外,还应当进行检疫人员考试、考核以及任免的规范,选拔出有专业技术、具备实践经验的人员,充实检疫队伍,对于不达标的检疫员应当及时的调岗、培训,待符合后再从事检疫工作。
4.4 健全产地检疫制度
应当制定检疫员岗位责任制,充分的调动检疫人员的积极性,实行责任到人、分片包干的制度,也可以视情况进行检疫收费或检疫任务定额制度,鼓励检疫人员主动入户检疫,同时做好产地检疫的监督工作,对于超额完成检疫任务的检疫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检疫工作不细致、漏检率高的检疫人员应当进行培训,以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5 思考
产地检疫是预防畜禽疾病的关键工作,各个部门应当依据动物卫生监督相关的法律、法
规和政策付起相应的责任,充分的进行相关工作的宣传,让每一个从业人员都能很好的认识到产地检疫的重要作用,从而配合检疫人员工作,调动检疫人员的积极性,尽量做到入户检疫不漏检,做好畜禽档案的相关记录。
参考文献:
[1] 毛航平,苗小娜,道文海.活畜禽产地检疫的作用与方法[J].养殖技术顾问,2012(2):187-188.
[2] 郭有长,洛金德,闫生荣,等.新形势下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探讨[J].中国动物检疫,2014,(9):25-25,36.
[3] 吴博,杨月风.建立畜禽防疫档案 促进产地检疫发展[J].山西农业:农业科技版,2006(1):36-37.
作者简介:王彪(1979.8— ),沈阳人,中级兽医师,大专,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