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酒店是一个多功能的综合体,文章在结合具体酒店项目设计,根据酒店的空间设计、室内设计与绿色节能设计,综合考虑到多方面的使用条件,让酒店设计因素充分的融合在一起,达到一个自然和谐的效果。
关键词:现代酒店项目;综合设计;分析和思考
中图分类号:V55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关于酒店空间设计的思考
1.1酒店空间设计分析
当下的很多大型酒店空间形态对顾客私密性的关注与日俱增。所以,酒店空间形态设计要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场所。如监控通往室内各处的节点,以及建筑入口并减少入口.使用墙、隔断、栅栏、电视录像、移动监控以及防止闯入者感应灯等手段来设计功能分区;应该采用新型材料和现代科技,例如隔音材料.保证顾客的隐私权。
一个酒店空间形态设施的科学完善与否,体现着这个酒店空间形态的经营者和设计师是否对人性的持有高度的肯定。应该根据实际调研和有关数据资料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对于酒店空间形态设施的规模设计,需要考虑相应规模的管理及相应服务;确定相适应的建筑室内空间规模及布局.使得既便于灵活管理.又具有良好经济效益。一个酒店空间形态的最高规模层次应该是物质外在和精神内涵的综合统一,也就是。使顾客获得高品质的酒店空间形态生活体验。所有公共建筑.特别是酒店空间形态,都要贯彻实行防灾防盗、保护人身财产安全规定和设置安全标志。比如在湿度较大和人流较集中的区域,在地面、墙面的材料使用上采取防滑材料;排除地面的高低差;设置扶手和警示标志;在色彩和照明方面要能够唤起注意力;在使用家具、器具、设备时.即使操作失误也能确保安全。采用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减少辐射和污染;设置灭火、报警等消防设备和醒目的安全通道。
1.2现代酒店的人文设计
在注重酒店空间形态设计产品质量同时,更加要注重情感的愉悦和满足,建筑环境与人就应该有机的统一,就马斯洛的人本哲学理念:人都是偏好那些能与自我心理需求产生共鸣的感性产品。酒店空间形态室内设计不仅要满足经营管理和发展需要,更注重于缔造酒店空间形态的生命。在初始规划酒店空间形态室内整体功能时就要适应社会人口、消费结构和地方特色。把握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融洽关系上,构建设计酒店空间形态室内空间。一定程度上调整或修改空间的布局.功能、大小.满足顾客的各类要求。在确保健康、环保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塑造酒店空间形态室内空间那份属于“人”的性格和生命。
从满足宾客需要出发,方便客人的活动来讲——这是酒店空间形态设计最基本的要求。从便捷的入店客人角度来考虑;酒店空间形态的室内设计就要尽可能地分别考虑散客和团队客人不同的需求。好的布局设计应该在酒店空间形态的入口处就体现出其的实用方便,除主入口外,还设有团队会议客人独立出入口和行李出入口。
1.3酒店动态的界面处理
在酒店大厅或者包间的设计中无处不应该体现动态的和谐美,在对于酒店界面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到人们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还要考虑到成本的节省以及对于酒店功能的应用。另外在界面设计中都融入了一些现代高科技的技术,很多平面电子技术的使用也为现代化酒店的动感植入了生机,讓酒店从外表看来更加的自然化,更加具有和谐气息。酒店设计的设计思维要随着时代而不断变化,很多更好和更贴近大众审美情趣的室内建筑作品被人们所推崇和喜爱。
2.酒店设计
酒店设计思路是结合业主提供的前期资料,对酒店的建设环境的考察,从更宏观的角度上了解酒店所在城市的聚居总体环境,去研究酒店在总体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将来发展趋向。设计师根据分析结果确定酒店整体规划,对各平面空间进行构思、布局。
对于建筑师来说,主要须考虑如下部分:
2.1园林及景观设计规划;
在景观上,除了建筑体及道路部份之外,应规划设计大量绿化,除创造出酒店的优美环境外,更能美化临近的开发空间。
2.2功能部份
功能分区应明确,每个服务项目既归属于各自功能分区又相对独立,并留有充分发展余地,可以增减或更换。
一般设计均规划地下部分及裙房为公共区域、酒店配套设施,如地下设置停车库、洗衣房、塔楼设备用房、商店、大型宴会厅,裙房设置餐厅、会所、休闲健身区、会议区等。其中设备用房的布置原则应为方便管线进出;卸货区亦应设在地下层以方便后请区运送及避免影响首层的交通及流线处理。主楼一般规划为酒店、办公、公寓等在竖向上进行分割处理。
2.3流线组织
综合性建筑因牵涉到多种不同功能,人流及车流会比较复杂,以交通流线为脉络,把客流、物流、服务人员等流线划分的明确而流畅,应以最合理及清楚的方式来处理整套流线组织。
原则上酒店住客及访客由正门大堂进入后,住客可搭乘酒店专用穿梭电梯直达空中大堂,再经过专用客用电梯上下。其它非酒店住客应使用自动扶梯穿梭裙房及地下一层公共空间。对于设计有屋頂餐厅或会所、俱乐部等空间的酒店,应设计可利用的快速电梯由首层直达。为了避免对地面以上竖向人流的影响,地下室应布置独立的电梯服务。货用电梯及消防电梯安排在塔楼核心筒,分隔后勤及公众人流。酒店职员使用后勤区出入口,避免与对外流线交叉。在交通组织上,酒店、办公、公寓及后勤人員应各由独立停车处上下。垃圾及货运区应设在地下层以方便后勤区运送货物及垃圾,并避免影响首层的交通及流线处理。需注意应设置固定的垃圾房及垃圾设备,垃圾清运多在夜间进行,故垃圾房的容量应充分计算,保证垃圾清运前能满足储存的需要。一般货运应与垃圾清运设置在同一区域,主要是便于管理及地下车行区域的设计,要注意保证满足结构荷载的要求,一般考虑垃圾及货运车辆通行区域应准确定位。
2.4酒店大堂设计
对于综合类建筑来讲,首先要设计好酒店大堂,确定大堂布置及流线组织。此类项目往往因首层要考虑其他经营的需要,不可能整体作为酒店大堂,因此,设计师可采用两个大堂的设计解决此问题,即在首层设计一个过渡大堂作为酒店前厅,通过大量的穿梭电梯将客人运送至高区酒店大堂。
2.5客房设计
酒店设计中客房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酒店今后的运营效益。每个房间都应预留网络接口,并根据酒店策划的要求,设置标准客房、商务套房、行政套房、总统套房等。
酒店的标准客房可设多种标准客房,在满足居住功能的同时,确定客房的特色。商务套房宜分为会客区、休息区及工作区。行政套房设置在划定的行政层,应配行政客厅,以满足高档商务客人商务会谈、早餐及午餐的需要。总统套房应设计为最私密,只为少数贵宾服务的设施。
2.6剖面設計
普通地下停车系统,层高可采用3600,考虑人防因素建议采用3800。裙房餐饮商场标准层层高可采用5100,酒店标准层层高考虑采用钢结构可取定为3550。
2.7消防设计
酒店设计中,根据酒店管理公司的要求,消防设施往往应高于规范要求,如客房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对于综合建筑,消防控制中心一般均设置与地下一层。
根据实际工程的要求,酒店部分隔墙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墙系统。但应严格按照消防规范的要求选择相应耐火等级的系统。
2.8可持续发展、实行绿色设计的原则
酒店设计从一开始便须结合规划、设计、建筑用料和机电系统,为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酒店作为一栋建筑,在经营中会有发展、变化,其服务项目会有增减,服务内容也会有调整,各个装修周期中装修风格流派纷呈,作为酒店动态设计,必须组织“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构架。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应贯穿于项目的设计过程中,支持保护自然资源和开放空间,以绿地空间作为基础以及提供充足的公共设施。
考虑的策略应包括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先进的幕墙及机电系统来减低总体能源消耗量。并应充分利用自然光、积极组织被动式的自然通风,节约能源,加强天然资源的利用,积极开发和使用真正环保型的装饰材料。
3.结束语
在结合了现代化的空间、室内与节能设计,酒店更加具有自然化和功能化的特点,现代化酒店在设计的同时更加注重和谐一词的运用,让客人和酒店的气氛融合在一起,达到良好的互动效果,在良好的互动式酒店环境下客人能够更加轻松自在。
参考文献:
[1]成涛.酒店大堂N.广东建筑装饰.1998年6期.
[2]蒋浩.浅析酒店空间光环境设计N.山西建筑.2007年29期.
[3]赵小媛 吴亦婷 唐文阁.浅析酒店的规划设计与功能布局[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7:47-48.
关键词:现代酒店项目;综合设计;分析和思考
中图分类号:V55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关于酒店空间设计的思考
1.1酒店空间设计分析
当下的很多大型酒店空间形态对顾客私密性的关注与日俱增。所以,酒店空间形态设计要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场所。如监控通往室内各处的节点,以及建筑入口并减少入口.使用墙、隔断、栅栏、电视录像、移动监控以及防止闯入者感应灯等手段来设计功能分区;应该采用新型材料和现代科技,例如隔音材料.保证顾客的隐私权。
一个酒店空间形态设施的科学完善与否,体现着这个酒店空间形态的经营者和设计师是否对人性的持有高度的肯定。应该根据实际调研和有关数据资料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对于酒店空间形态设施的规模设计,需要考虑相应规模的管理及相应服务;确定相适应的建筑室内空间规模及布局.使得既便于灵活管理.又具有良好经济效益。一个酒店空间形态的最高规模层次应该是物质外在和精神内涵的综合统一,也就是。使顾客获得高品质的酒店空间形态生活体验。所有公共建筑.特别是酒店空间形态,都要贯彻实行防灾防盗、保护人身财产安全规定和设置安全标志。比如在湿度较大和人流较集中的区域,在地面、墙面的材料使用上采取防滑材料;排除地面的高低差;设置扶手和警示标志;在色彩和照明方面要能够唤起注意力;在使用家具、器具、设备时.即使操作失误也能确保安全。采用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减少辐射和污染;设置灭火、报警等消防设备和醒目的安全通道。
1.2现代酒店的人文设计
在注重酒店空间形态设计产品质量同时,更加要注重情感的愉悦和满足,建筑环境与人就应该有机的统一,就马斯洛的人本哲学理念:人都是偏好那些能与自我心理需求产生共鸣的感性产品。酒店空间形态室内设计不仅要满足经营管理和发展需要,更注重于缔造酒店空间形态的生命。在初始规划酒店空间形态室内整体功能时就要适应社会人口、消费结构和地方特色。把握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融洽关系上,构建设计酒店空间形态室内空间。一定程度上调整或修改空间的布局.功能、大小.满足顾客的各类要求。在确保健康、环保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塑造酒店空间形态室内空间那份属于“人”的性格和生命。
从满足宾客需要出发,方便客人的活动来讲——这是酒店空间形态设计最基本的要求。从便捷的入店客人角度来考虑;酒店空间形态的室内设计就要尽可能地分别考虑散客和团队客人不同的需求。好的布局设计应该在酒店空间形态的入口处就体现出其的实用方便,除主入口外,还设有团队会议客人独立出入口和行李出入口。
1.3酒店动态的界面处理
在酒店大厅或者包间的设计中无处不应该体现动态的和谐美,在对于酒店界面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到人们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还要考虑到成本的节省以及对于酒店功能的应用。另外在界面设计中都融入了一些现代高科技的技术,很多平面电子技术的使用也为现代化酒店的动感植入了生机,讓酒店从外表看来更加的自然化,更加具有和谐气息。酒店设计的设计思维要随着时代而不断变化,很多更好和更贴近大众审美情趣的室内建筑作品被人们所推崇和喜爱。
2.酒店设计
酒店设计思路是结合业主提供的前期资料,对酒店的建设环境的考察,从更宏观的角度上了解酒店所在城市的聚居总体环境,去研究酒店在总体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将来发展趋向。设计师根据分析结果确定酒店整体规划,对各平面空间进行构思、布局。
对于建筑师来说,主要须考虑如下部分:
2.1园林及景观设计规划;
在景观上,除了建筑体及道路部份之外,应规划设计大量绿化,除创造出酒店的优美环境外,更能美化临近的开发空间。
2.2功能部份
功能分区应明确,每个服务项目既归属于各自功能分区又相对独立,并留有充分发展余地,可以增减或更换。
一般设计均规划地下部分及裙房为公共区域、酒店配套设施,如地下设置停车库、洗衣房、塔楼设备用房、商店、大型宴会厅,裙房设置餐厅、会所、休闲健身区、会议区等。其中设备用房的布置原则应为方便管线进出;卸货区亦应设在地下层以方便后请区运送及避免影响首层的交通及流线处理。主楼一般规划为酒店、办公、公寓等在竖向上进行分割处理。
2.3流线组织
综合性建筑因牵涉到多种不同功能,人流及车流会比较复杂,以交通流线为脉络,把客流、物流、服务人员等流线划分的明确而流畅,应以最合理及清楚的方式来处理整套流线组织。
原则上酒店住客及访客由正门大堂进入后,住客可搭乘酒店专用穿梭电梯直达空中大堂,再经过专用客用电梯上下。其它非酒店住客应使用自动扶梯穿梭裙房及地下一层公共空间。对于设计有屋頂餐厅或会所、俱乐部等空间的酒店,应设计可利用的快速电梯由首层直达。为了避免对地面以上竖向人流的影响,地下室应布置独立的电梯服务。货用电梯及消防电梯安排在塔楼核心筒,分隔后勤及公众人流。酒店职员使用后勤区出入口,避免与对外流线交叉。在交通组织上,酒店、办公、公寓及后勤人員应各由独立停车处上下。垃圾及货运区应设在地下层以方便后勤区运送货物及垃圾,并避免影响首层的交通及流线处理。需注意应设置固定的垃圾房及垃圾设备,垃圾清运多在夜间进行,故垃圾房的容量应充分计算,保证垃圾清运前能满足储存的需要。一般货运应与垃圾清运设置在同一区域,主要是便于管理及地下车行区域的设计,要注意保证满足结构荷载的要求,一般考虑垃圾及货运车辆通行区域应准确定位。
2.4酒店大堂设计
对于综合类建筑来讲,首先要设计好酒店大堂,确定大堂布置及流线组织。此类项目往往因首层要考虑其他经营的需要,不可能整体作为酒店大堂,因此,设计师可采用两个大堂的设计解决此问题,即在首层设计一个过渡大堂作为酒店前厅,通过大量的穿梭电梯将客人运送至高区酒店大堂。
2.5客房设计
酒店设计中客房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酒店今后的运营效益。每个房间都应预留网络接口,并根据酒店策划的要求,设置标准客房、商务套房、行政套房、总统套房等。
酒店的标准客房可设多种标准客房,在满足居住功能的同时,确定客房的特色。商务套房宜分为会客区、休息区及工作区。行政套房设置在划定的行政层,应配行政客厅,以满足高档商务客人商务会谈、早餐及午餐的需要。总统套房应设计为最私密,只为少数贵宾服务的设施。
2.6剖面設計
普通地下停车系统,层高可采用3600,考虑人防因素建议采用3800。裙房餐饮商场标准层层高可采用5100,酒店标准层层高考虑采用钢结构可取定为3550。
2.7消防设计
酒店设计中,根据酒店管理公司的要求,消防设施往往应高于规范要求,如客房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对于综合建筑,消防控制中心一般均设置与地下一层。
根据实际工程的要求,酒店部分隔墙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墙系统。但应严格按照消防规范的要求选择相应耐火等级的系统。
2.8可持续发展、实行绿色设计的原则
酒店设计从一开始便须结合规划、设计、建筑用料和机电系统,为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酒店作为一栋建筑,在经营中会有发展、变化,其服务项目会有增减,服务内容也会有调整,各个装修周期中装修风格流派纷呈,作为酒店动态设计,必须组织“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构架。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应贯穿于项目的设计过程中,支持保护自然资源和开放空间,以绿地空间作为基础以及提供充足的公共设施。
考虑的策略应包括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先进的幕墙及机电系统来减低总体能源消耗量。并应充分利用自然光、积极组织被动式的自然通风,节约能源,加强天然资源的利用,积极开发和使用真正环保型的装饰材料。
3.结束语
在结合了现代化的空间、室内与节能设计,酒店更加具有自然化和功能化的特点,现代化酒店在设计的同时更加注重和谐一词的运用,让客人和酒店的气氛融合在一起,达到良好的互动效果,在良好的互动式酒店环境下客人能够更加轻松自在。
参考文献:
[1]成涛.酒店大堂N.广东建筑装饰.1998年6期.
[2]蒋浩.浅析酒店空间光环境设计N.山西建筑.2007年29期.
[3]赵小媛 吴亦婷 唐文阁.浅析酒店的规划设计与功能布局[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7: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