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阐述如何组织《物理化学》课程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实际应用能力。
关键词:物理化学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a)-0172-01
物理化学是我院食品工程、生物工程、化学化工及应用化学专业的基础课,对这些专业的学生进一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今后从事专业的基础。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搞好物理化学教学工作,是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笔者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1 精心组织内容,科学处理教材
物理化学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公式多,其理论本身抽象枯燥,学习起来不容易理解,更难以掌握。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首先要备好课,除了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吃透教材外,课前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精心的全面设计。出发点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指导学生研究问题。同时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做出具体安排,根据专业的特点,哪些内容课堂讲授,哪些内容课后自学,哪些内容是重点和难点,如何引出,如何突出;那些内容应采用挂图和模型;如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出哪些问题,如何进行讨论,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等等,在开学的第一次上课全面介绍物理化学的教学目的、教學内容、教学要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习方法和教学安排,以后在每次上课时都告诉学生本次课的教学目标。然后围绕该目标进行复习提问、新课讲授、巩固反馈、归纳小结、布置作业等环节的教学,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能提前作好预习、带着问题学、带着脑子学,这样在课堂学习中容易抓住重点和难点,并用获取的知识及时分析实际问题,从而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考问题的习惯。
2 扩大内涵外延。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掌握科学理念的过程,而掌握要领应以确切的、丰富的磁性材料为基础,进行积极的思维。因此要提高物理化学的教学效果必须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使学生爱学,然后才能会学好,学得好。在开课前,为学生全面本课程的特点以及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物理化学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强调物理化学的实践性和实用范围,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激发他们的专业情感;在课堂教学过程,努力创设问题情景,提高他们的学习热请,引导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观和科学方法,明确概念、定理和原理的内涵及外延、适用条件等。在讲课时结合专业特点适当加人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的内容,使学生觉得物理化学对他们所学专业大有用途,不学好物理化学专业课也不可能学好,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物理化学的热情和自觉性。如给食科专业学生上课,讲到复杂反应这一章节时,特别强调了油脂催化加氢后改变了油脂品质与风味,从而提高和改善食品的品质和风味。讲到表面与胶体时,强调食品添加剂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品质、风味的影响,以及食品添加剂的发展趋势。给生物、发酵专业学生上课,讲到催化反应时,强调了酶催化反应的特点以及反应条件如温度、酸度、抑制剂等对酶催化反应的影响,让学生明白专业课中所讲的许多方法其理论基础就在物理化学当中。为了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就化工生产中的某些实际过程,讨论其反应条件的控制。让学生在联想和讨论中增长知识,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奠定基础。
3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从理论上讲,教学方法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殊的传授知识的方式方法,但是从实践过程来看,人们往往采用比较多的又最习惯的方法就是课堂灌输法。这种方法对于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只有这种方法,课堂教学就显得非常单调,学生也会感到枯燥乏味。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教师课堂教学花了大量工夫,一节课从头讲到尾,而学生对其教学评价并不高的原因之一。"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基本含义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其目的是充分发挥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的主动性。用教师的"导"来帮助学生"学",促进学生能力的不断发展,而这正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出发点。要真正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必须致力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研究。因此,高校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教师大力开展教学方法的探讨和研究,鼓励教师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的多样化。特别是本科的教学,其教学方法更应该具有多样性,既要有注入式,又要有讨论式;既要有提问式,又要有答辩式;既要有课堂讲授法,又要有自学指导法;更要注意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课堂教学既要注意严肃性,也要注重趣味性、灵活性。教师在课堂上要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最重要的是同学生一起探讨掌握知识的方式方法,学会学习,给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以重要影响。笔者曾就《大分子溶液》一章采取学生自学方法,然后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走上讲台,逐个阐明问题。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推动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物理化学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a)-0172-01
物理化学是我院食品工程、生物工程、化学化工及应用化学专业的基础课,对这些专业的学生进一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今后从事专业的基础。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搞好物理化学教学工作,是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笔者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1 精心组织内容,科学处理教材
物理化学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公式多,其理论本身抽象枯燥,学习起来不容易理解,更难以掌握。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首先要备好课,除了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吃透教材外,课前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精心的全面设计。出发点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指导学生研究问题。同时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做出具体安排,根据专业的特点,哪些内容课堂讲授,哪些内容课后自学,哪些内容是重点和难点,如何引出,如何突出;那些内容应采用挂图和模型;如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出哪些问题,如何进行讨论,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等等,在开学的第一次上课全面介绍物理化学的教学目的、教學内容、教学要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习方法和教学安排,以后在每次上课时都告诉学生本次课的教学目标。然后围绕该目标进行复习提问、新课讲授、巩固反馈、归纳小结、布置作业等环节的教学,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能提前作好预习、带着问题学、带着脑子学,这样在课堂学习中容易抓住重点和难点,并用获取的知识及时分析实际问题,从而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考问题的习惯。
2 扩大内涵外延。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掌握科学理念的过程,而掌握要领应以确切的、丰富的磁性材料为基础,进行积极的思维。因此要提高物理化学的教学效果必须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使学生爱学,然后才能会学好,学得好。在开课前,为学生全面本课程的特点以及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物理化学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强调物理化学的实践性和实用范围,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激发他们的专业情感;在课堂教学过程,努力创设问题情景,提高他们的学习热请,引导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观和科学方法,明确概念、定理和原理的内涵及外延、适用条件等。在讲课时结合专业特点适当加人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的内容,使学生觉得物理化学对他们所学专业大有用途,不学好物理化学专业课也不可能学好,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物理化学的热情和自觉性。如给食科专业学生上课,讲到复杂反应这一章节时,特别强调了油脂催化加氢后改变了油脂品质与风味,从而提高和改善食品的品质和风味。讲到表面与胶体时,强调食品添加剂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品质、风味的影响,以及食品添加剂的发展趋势。给生物、发酵专业学生上课,讲到催化反应时,强调了酶催化反应的特点以及反应条件如温度、酸度、抑制剂等对酶催化反应的影响,让学生明白专业课中所讲的许多方法其理论基础就在物理化学当中。为了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就化工生产中的某些实际过程,讨论其反应条件的控制。让学生在联想和讨论中增长知识,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奠定基础。
3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从理论上讲,教学方法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殊的传授知识的方式方法,但是从实践过程来看,人们往往采用比较多的又最习惯的方法就是课堂灌输法。这种方法对于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只有这种方法,课堂教学就显得非常单调,学生也会感到枯燥乏味。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教师课堂教学花了大量工夫,一节课从头讲到尾,而学生对其教学评价并不高的原因之一。"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基本含义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其目的是充分发挥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的主动性。用教师的"导"来帮助学生"学",促进学生能力的不断发展,而这正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出发点。要真正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必须致力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研究。因此,高校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教师大力开展教学方法的探讨和研究,鼓励教师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的多样化。特别是本科的教学,其教学方法更应该具有多样性,既要有注入式,又要有讨论式;既要有提问式,又要有答辩式;既要有课堂讲授法,又要有自学指导法;更要注意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课堂教学既要注意严肃性,也要注重趣味性、灵活性。教师在课堂上要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最重要的是同学生一起探讨掌握知识的方式方法,学会学习,给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以重要影响。笔者曾就《大分子溶液》一章采取学生自学方法,然后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走上讲台,逐个阐明问题。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推动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