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绪十四年(1888年),四十七岁的江苏学政王先谦任满交卸后,即请假两月回籍修墓。第二年,呈请湖南巡抚代奏开缺,获准。从此,他优游林下,专以著述为能事。在晚清民初的湖南历史上,少了一位显宦,而多了一位硕儒。
王先谦的中年致仕曾引起很多人猜疑。按理,王先谦少年早达,仕途平坦,原不该产生退隐之意。他生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同治三年(1864)年中举,同治四年(1865)年中进士,年方二十四岁。之后又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授职编修。清代有“相必出于翰林”之惯例,点翰林向来被看作清要之选。因此,王先谦在科举、仕途上可谓春风得意。事实上,他先后七次充任科举考试的考官,叠充文衡,门生弟子无数。而在朝廷中,又历任翰林院侍讲、日讲起居注官。1885年补授国子监祭酒,同年八月奉旨充江苏学政。任满时,齿未盈五十,才足以有为,所谓年富力强,前途无量。只要王氏继续在京供职,“回翔台阁,固当班跻公辅,官轶瞿张”。瞿张即瞿鸿与张百熙,瞿曾充军机大臣,张曾任管学大臣,均为晚清湖南所出的显宦。王先谦如果循照惯例,继续任职,位至公卿、备极殊荣自是应然之事。然而,就在人们寄予厚望之时,王氏毅然选择了退隐,令旁观者莫窥其蕴,始终猜不透其中玄机。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王先谦放弃锦绣前程、毅然回归故里?且让我们看一看王先谦本人是如何解释的。1889年,即正式开缺的同一年,王氏在与门生缪荃孙的信中吐露心声:“先谦去岁仲冬杪抵里,疾病缠绵,春深始渐向愈。公私百未料理,宦游本非素愿,重以嗣续尚虚,心境恶劣,出既无补于时,不如屏迹读书,稍有自得之乐。此所以长往而不顾也。”这里,说出了三个理由:疾病、子嗣与宦情本淡。以后,王先谦也动辄以此事为例,说明自己并非恋栈之人。如戊戌时期,时任岳麓书院山长的王先谦曾受到一些人的攻击,王在与毕永年书中表示:“仆在苏学任内,以遭家多难,儿女夭折,万念灰绝,决计归田。”那意思是说,自己原本有万里鹏程,而毅然弃之;官且不想当,更何况一个书院山长的位置。
此种解释得到了王氏同乡好友李桢的支持。1901年,李桢在为王氏六十寿所作的贺文中,说王先谦中年饱历其家忧患之故,宦情久淡。王氏之子兴祖、祖陶、祖恩在合撰的《先府君葵园公行状》中也说:“先府君官情素淡,因家门多故,子女夭亡,在江苏两庶母各生一女,又皆逾期限而殇,中心忽忽不乐,益生厌弃世故之意,加以到任后,频患脑后虚惊晕眩,时惧颠越,久而益甚。假期已满,而病体未痊。”
衡之以王先谦的生平,这几个理由实在是很充分。今天,当我们再读《虚受堂文集》时,最感慨的莫过于其中篇幅不少的诔文。王先谦一家,门庭不旺。兄弟四人,长兄王先和(1829~1853)、仲兄王先惠(1837~1857)都先后因读书过于刻苦,或许还有压力太大等因素,在博取功名之前就英年早逝。季弟王先恭(1849~1871)也不幸在二十岁左右去世。再说到王先谦自己,一生先后娶张夫人、周夫人、李夫人以及宋妾、毛妾,张、周两夫人都是婚后两三年就去世。尤为痛心的是,王氏所生儿女,旋生旋亡,无一成长成人。不要说儿子,就是女儿也不存半个(后来的兴祖、祖陶等均是过继来的,祖恩是王氏年逾古稀时才得到的,且多少有些疑问)。对于王先谦来说,人生的悲哀莫过于此,官当得再大,又有何用?王先谦在写给晚清名士、亦算是门生的李慈铭的诗序中说:“余早丧两兄,自官京师,赖弱弟在南侍母。辛未病殁,余不得已迎母北来。连年丧亡之戚,自馀家人外,儿女及侄女辈,乃至八人。盖望子育孙之切,天下殆未有如吾母之甚。哭子恸孙之惨,天下亦未有如吾母之甚者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子嗣的问题是王母鲍太夫人的心病,又何尝不是王先谦的心病?家庭多故,导致对事功追求热情的减退,是再自然不过了。从王氏年谱来看,在致仕之前,因为家事之累,王氏就有多次请假的行为。如1865年乞假南归,1870年在结束云南乡试后乞假三月省亲,1871年又因弟弟先薛久病续假三月。此种动辄请假的情形诚属罕见。因此,王氏自己的公开解释原也是上合天理下应人情了。
然而,王先谦的心情似乎又不完全是由家庭原因引起的。他于1889年所作的《病中乞休得谕旨,敬成二律》有“霜宵照阙心依月,尘镜窥人首似逢。所恨满腔生物意,未教行雨代神功”、“分明疲马不任勒,里老欢言衣锦归。剩有豪情寄烟墨,唯应清梦入云扉”等句,以“疲马”自况,是指自己不能胜任官事?还是指朝廷视自己为无用之物?似乎两者都有。特别是在与缪荃孙的信中,除了对家庭多故的慨叹外,还时时流露出对世事的无奈,如谓“出即无补于世,不如屏迹读书”。何以无补于世?难道是王先谦的官做得并不顺?
大约在1911年即王先谦七十岁时,友朋门生纷纷以诗文祝寿。有意思的是,有好几位都提到王先谦中年致仕之事,如瞿鸿玑、李宝淦等。前者是评事功与著述之间的得失,后者则说王先谦因“抗疏论事,不报,遂移疾归里”。这就透露出一个信息,王先谦归隐,不仅有家庭原因,更重要的是由于政治上的不得意。
如此说来,则王先谦之急流勇退,由事功折向著述,并非于著述情有独钟,实乃缘于世事的不可为、事功的难成就,说白了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在此,我们不妨看看王先谦的履历。王氏虽然自通籍以后,从翰林院、国史馆到国子监到江苏学政,始终与文事相始终,却关心时事,思想开通,以重事功讲经济而著称。在光绪朝中,王先谦亦是进言献策的积极分子。大凡当时有关国计民生之大事无不涉及,瞿鸿玑说他“上书陈说天下大事,剖析利病,皆得体要”。如主张通商,再三申论招商所船舶须扩充海外;如论改革军政,宜效法欧美,并于各省练兵慎选统将。这些计策,也有为朝廷采纳而取得成效者。在《与曾袭侯》一书中,说:“愚以为练水军防海外,则外人不敢轻藐,可以立振国威;集商货出洋,则外人乐其流通,并可以暗减交涉控驭之要,或在于此。是以去冬(指1881年——引者注)有请饬南北洋咨商黎君兆棠设立公司之疏,谕旨以为颇有远见,幸即施行。刻下黎君已立肇兴公司,设伦敦总管,其始事一归妥实,务矫招商局员之习,不涉官中一字,不领官中一文,当可持久无弊。”建言被采,功效立见,王氏喜悦之情溢于言辞;王氏之才也得到他人称赞与认可。有谁知道,世人心目中的顽固守旧的土豪劣绅,曾经还是晚清时期较早具备国际眼光的人呢?
然而,总体上看,王先谦终究没有能够大显身手。尤为重要的是,奏请罢三海工程、参劾李莲英,最终阻断了王先谦的仕途,也打碎了王先谦建功立业的迷梦。
1885年,王丁母忧期满(王母鲍太夫人于1882年去世,按照礼制,王先谦即刻回籍守孝)。六月十五日,奉旨补授国子监祭酒。大约是感激朝廷对自己的信任,当然也是出于传统儒家士大夫的精神,新官到任,王先谦的第一把火即是上《奏三海工程请暂行停罢折》。他说:现在都是什么时候了?国库竭于上,民生蹙于下,本该上皇太后、皇上旰宵惕励之秋,竟然还有人倡议修三海工程。三海地方宏阔,工费浩繁,各地进贡的钱不够,势必要动用国库收入。当今两广、两湖、两江大水成灾,为数十年所未有,灾民流离失所,惨不忍睹。不如将修三海工程的款项用于广赈灾区、全活民命,岂不比台沼游观更为愉快吗?皇太后、皇上应当念念为国、事事为民,巩固国基。等到民生乐为、国势自强之后,皇太后、皇上再寄情游娱也不为晚。精通史事的王先谦还搬出先朝胜事:当年唐太宗要修乾阳殿以备巡幸,结果采纳了张元素的进谏而停止;唐敬宗想在宫中建新殿,也被李程所谏阻。这些都是历史流传下来的美谈。古人能做到的,今人何必要逊于古人?然而,王先谦的皇太后与皇上不是历史上的唐太宗,并不想立虚心纳谏的美名而流芳千古。更何况拍马屁的佞臣历朝都不乏。王先谦此折没有收到任何效果。忠言逆耳,但好歹没有追究王先谦的责任。
三年之后,也即王先谦在江苏学政任期满的那一年,王先谦的湖南人脾气又犯了,再次上疏,弹劾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总管太监李莲英。太监专权,本是历朝的一个痼疾。清朝建立后对此多方防范,此前也未出现太监擅权之事。然而,慈禧太后掌权之后,渐有太监揽权之现象,先有安德海,后有李莲英。王先谦当然没有胆量直接指责老佛爷驭下不严,但指责老佛爷的宠信“秉性奸回,肆无忌惮,秽声劣迹,倾动中外,惊骇物听”,说种种迹象表明李莲英不安其分;要求皇太后、皇上严加惩办,否则无以振纲纪而肃群情。虽然没在太岁头上动土,却也是在千岁头上动土了。
此事的后果之一,就是王先谦的自动引退。在王先谦晚年弟子们的回忆中,颇有惊心动魄之处。如马与龙在《纪葵园师居家兑职始末》中说:“葵园师以国子监祭酒,在江苏提学任内,疏参李莲英,不报,乞病归。”这里还仅仅是说“不报”。欧阳翥在《葵园先生百有六岁纪念献辞》中说:“葵园太老师壮年以大翰林不经朝考,出主江苏学政……任满时,以参内监李莲英致仕回湘。”也将王先谦的致仕与参劾李莲英联系起来。黄性一则在《寿王葵园先生》中说:“葵园先生之退休林泉也,以请惩太监李莲英,有忤清孝钦后,几遭不测,遂托病告辞。”岂止是不报,还差点送掉性命。曹典球也有类似的说法:“光绪十四年江苏学政任内,有奏太监李莲英招摇、请旨惩戒折,以侮逆西后,罪在不测,而清廷惮于清议,以折留中,使廷臣讽之托病请假,十五年,乃开缺回籍,从此优游林下,专以著作为事。”持此说者多半为王先谦及门弟子或忘年交。如王氏晚年与曹典球共同研究地理,所著《五洲地志图略》多赖曹氏襄助。马与龙在王氏晚年寓所凉塘寄居一年余,协助王氏校书刻书。因此,所说不为无稽,有可能是听王氏亲自道及。不管是否真的有杀头之险,但王先谦的退隐,与参李莲英一事有关,当可以断定。
对于此种后果,王先谦并非毫无估计。两年前即1886年,与王先谦颇有交谊的浙江义乌人朱一新,即因参劾李莲英遭到降职处分,朱一新因此乞归田。王先谦有诗赠朱:“气清骨直应休名,今日翻缘谏得旌。乍了乘轺新事业,来追折槛旧家声。”赞扬朱一新的气节;又安慰朱一新:“及时好补南陔咏,未必朝廷舍此人。”无官一身轻,正好可以专心著述;而早晚有一天,朝廷会明白忠臣之心。既有前车之鉴,王先谦何必还要重蹈覆辙?若说王氏只是为了邀得直谏之名,则实在是有些冤枉他了。事实上,他非清流之辈,并不以进谏相标榜。他曾表示:“平生愿为读书人,不敢貌袭直谏名士;愿为正人,不敢貌袭道学;愿为建言之人,不敢貌袭直谏。”敢于犯忌,乃出于臣子之愚忠,有见于清廷若不能整肃纲纪、改弦更张,势必国基动摇、国祚难绵。更何况王先谦所言也是事实,并无陈义甚高之弊。
要成就忠臣之功,还须遇英明之主。所遇非明君,而深受传统儒家文化所浸淫的王先谦却依然忠心不改。归田后,筑葵园。葵者向日,葵园者,寓思君之意也。在退隐等待期间,王先谦的矛盾与痛苦,时时流露在与友朋的书信间。“先谦家居寂守,乏善可陈,惟头眩旧疾十愈其九,即竟日伏案,三鼓就寝,不觉其劳。非必无志奋飞,而后顾茫茫,百虑为之灰沮,自分此生殆将终老邱壑矣”。所谓“非必无志奋飞”,表明王氏心有不甘,对于事功依然有着向往,故而虑及要终老邱壑,未免心惊。在王氏内心深处,恐怕亦幻想有朝一日清廷终究能明白他的忠诚,自己能东山再起一展宏图。然而,几年过去,清廷并未有起用王氏之意。时至1895年,王先谦依然还不能十分确认,此生真的要终老邱壑。“先谦伏处家园,把书度日,今年逾五十有四,而后顾仍复茫茫,实亦了无意趣”。既然事功不可求,就只能自我安慰:“名山撰著,自定千秋,矧时事如斯,勇退为是。”
那么,王先谦是真的以著述为名山事业吗?亦不尽然。近代的湖南,曾左彭胡以儒生而成就中兴之局,激励了湘人建功立业的热情。这种情形无疑也影响了王先谦,意欲踵中兴曾胡诸老立功名亦在情理之中。军功的建立固然要有历史机缘,而在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晚清,可以作为之处实在繁多,相比之下,著述之名山事业,似乎非时务所急。王氏虽然选择著述,却并非从此遗忘世事。当与著述伴终生已成定局之后,只好寻求著述胜于事功的正面意义。而乡前辈周寿昌的经历似乎也在暗示王先谦,与其寄情于不定之事功,不如壹意于著述。
长沙周寿昌,字荇农,号自庵,道光二十五年进士,由翰林官至内阁大学士,兼礼部侍郎。早期的周寿昌一如早年的王先谦,仕途通达,眼看着就要跻身显要了。出于报知遇之恩,因此更加竭尽忠诚,弹劾无所避忌,招致权贵侧目,正好周氏以丁忧回里。待到曾国藩再出督师,周氏也曾想因此再建功名。然而因与胡林翼不合,卒不能实现心愿,最后以疾病告退。晚年僦居京堂,终日以丹黄自娱,手不释卷,写成《四史补注》,成为著名的学者。在名流显宦不计其数的湖南,周寿昌实在不算突出,甚至可以说毫不起眼。然而,却因祸得福,在学术上建树不凡,连以虚骄著称的叶德辉,也不得不承认:“三吴汉学入湖湘,求阙斋兼思益堂。”周氏有意立功,而功不显;无意学术,而终以著述名。人的一生,似乎冥冥之中,都有天意在安排。周氏的可悲之处,在于疲精耗神于自己注定不能有所作为的功名上。周寿昌的经历,正是王氏之前车之鉴。也罢,不如趁早归去。
王先谦曾以著述的成功来安慰事功不显的周寿昌。有意思的是,瞿鸿玑也用类似的话评价王先谦。他说:有人总为王先谦当年的退隐而惋惜,说若当时王先谦还朝,回翔禁近,循资平进,亦得致公卿,又怎比不过那些当世的达官贵人?然而,就算是王先谦能乘时得位,也未必能大展身手,实现其抱负。还不如抟精肆力,网罗文献,成一家之言,裒然述作与身等,俯仰千秋而有余乐。得失之间,本无须辨。瞿氏所言极是。古人云:太上立德,次立功,次立言。三者俱为不朽。立德为上,而仅属于少数的圣人贤人,凡夫俗子难以成就。事功之成,要有历史的机缘,非个人所能主宰。著述之事,相对而言,是能够自己主宰的。著书立说,原也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么说来,王先谦的弃官归田、专事著述,竟也值了。
多少年后,当人们论及王先谦在光绪十五年的无奈之举时,总是更愿意将它与王先谦的学术志向联系起来。杨树达就声称:“余于先生独有所敬服者,先生为清同治乙丑科翰林,官制,大抵循资累格,有一定之标准故也。先生官至祭酒,早已开坊,如居京供职,十余年后必可拜相。先生久在京朝,此等掌故,固明知之,顾竟于江苏学政任满以后,请假回籍,闭门不出,终日埋首著书,求于学术有所贡献。十余年后,安坐可得之宰相位置,竟尔掉头不顾,此等高人之识解,岂寻常人所可反赴?”惊叹道:“先生弃宰相而从事学问,真是大智慧也。”其实,这只是一种事后推论。不知当初葵园老人作此抉择时,内心经历了多少矛盾冲突与无奈。门庭广大、著述等身,原不过是退而求其次的事,实属无心插柳柳成荫罢了。
王先谦的中年致仕曾引起很多人猜疑。按理,王先谦少年早达,仕途平坦,原不该产生退隐之意。他生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同治三年(1864)年中举,同治四年(1865)年中进士,年方二十四岁。之后又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授职编修。清代有“相必出于翰林”之惯例,点翰林向来被看作清要之选。因此,王先谦在科举、仕途上可谓春风得意。事实上,他先后七次充任科举考试的考官,叠充文衡,门生弟子无数。而在朝廷中,又历任翰林院侍讲、日讲起居注官。1885年补授国子监祭酒,同年八月奉旨充江苏学政。任满时,齿未盈五十,才足以有为,所谓年富力强,前途无量。只要王氏继续在京供职,“回翔台阁,固当班跻公辅,官轶瞿张”。瞿张即瞿鸿与张百熙,瞿曾充军机大臣,张曾任管学大臣,均为晚清湖南所出的显宦。王先谦如果循照惯例,继续任职,位至公卿、备极殊荣自是应然之事。然而,就在人们寄予厚望之时,王氏毅然选择了退隐,令旁观者莫窥其蕴,始终猜不透其中玄机。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王先谦放弃锦绣前程、毅然回归故里?且让我们看一看王先谦本人是如何解释的。1889年,即正式开缺的同一年,王氏在与门生缪荃孙的信中吐露心声:“先谦去岁仲冬杪抵里,疾病缠绵,春深始渐向愈。公私百未料理,宦游本非素愿,重以嗣续尚虚,心境恶劣,出既无补于时,不如屏迹读书,稍有自得之乐。此所以长往而不顾也。”这里,说出了三个理由:疾病、子嗣与宦情本淡。以后,王先谦也动辄以此事为例,说明自己并非恋栈之人。如戊戌时期,时任岳麓书院山长的王先谦曾受到一些人的攻击,王在与毕永年书中表示:“仆在苏学任内,以遭家多难,儿女夭折,万念灰绝,决计归田。”那意思是说,自己原本有万里鹏程,而毅然弃之;官且不想当,更何况一个书院山长的位置。
此种解释得到了王氏同乡好友李桢的支持。1901年,李桢在为王氏六十寿所作的贺文中,说王先谦中年饱历其家忧患之故,宦情久淡。王氏之子兴祖、祖陶、祖恩在合撰的《先府君葵园公行状》中也说:“先府君官情素淡,因家门多故,子女夭亡,在江苏两庶母各生一女,又皆逾期限而殇,中心忽忽不乐,益生厌弃世故之意,加以到任后,频患脑后虚惊晕眩,时惧颠越,久而益甚。假期已满,而病体未痊。”
衡之以王先谦的生平,这几个理由实在是很充分。今天,当我们再读《虚受堂文集》时,最感慨的莫过于其中篇幅不少的诔文。王先谦一家,门庭不旺。兄弟四人,长兄王先和(1829~1853)、仲兄王先惠(1837~1857)都先后因读书过于刻苦,或许还有压力太大等因素,在博取功名之前就英年早逝。季弟王先恭(1849~1871)也不幸在二十岁左右去世。再说到王先谦自己,一生先后娶张夫人、周夫人、李夫人以及宋妾、毛妾,张、周两夫人都是婚后两三年就去世。尤为痛心的是,王氏所生儿女,旋生旋亡,无一成长成人。不要说儿子,就是女儿也不存半个(后来的兴祖、祖陶等均是过继来的,祖恩是王氏年逾古稀时才得到的,且多少有些疑问)。对于王先谦来说,人生的悲哀莫过于此,官当得再大,又有何用?王先谦在写给晚清名士、亦算是门生的李慈铭的诗序中说:“余早丧两兄,自官京师,赖弱弟在南侍母。辛未病殁,余不得已迎母北来。连年丧亡之戚,自馀家人外,儿女及侄女辈,乃至八人。盖望子育孙之切,天下殆未有如吾母之甚。哭子恸孙之惨,天下亦未有如吾母之甚者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子嗣的问题是王母鲍太夫人的心病,又何尝不是王先谦的心病?家庭多故,导致对事功追求热情的减退,是再自然不过了。从王氏年谱来看,在致仕之前,因为家事之累,王氏就有多次请假的行为。如1865年乞假南归,1870年在结束云南乡试后乞假三月省亲,1871年又因弟弟先薛久病续假三月。此种动辄请假的情形诚属罕见。因此,王氏自己的公开解释原也是上合天理下应人情了。
然而,王先谦的心情似乎又不完全是由家庭原因引起的。他于1889年所作的《病中乞休得谕旨,敬成二律》有“霜宵照阙心依月,尘镜窥人首似逢。所恨满腔生物意,未教行雨代神功”、“分明疲马不任勒,里老欢言衣锦归。剩有豪情寄烟墨,唯应清梦入云扉”等句,以“疲马”自况,是指自己不能胜任官事?还是指朝廷视自己为无用之物?似乎两者都有。特别是在与缪荃孙的信中,除了对家庭多故的慨叹外,还时时流露出对世事的无奈,如谓“出即无补于世,不如屏迹读书”。何以无补于世?难道是王先谦的官做得并不顺?
大约在1911年即王先谦七十岁时,友朋门生纷纷以诗文祝寿。有意思的是,有好几位都提到王先谦中年致仕之事,如瞿鸿玑、李宝淦等。前者是评事功与著述之间的得失,后者则说王先谦因“抗疏论事,不报,遂移疾归里”。这就透露出一个信息,王先谦归隐,不仅有家庭原因,更重要的是由于政治上的不得意。
如此说来,则王先谦之急流勇退,由事功折向著述,并非于著述情有独钟,实乃缘于世事的不可为、事功的难成就,说白了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在此,我们不妨看看王先谦的履历。王氏虽然自通籍以后,从翰林院、国史馆到国子监到江苏学政,始终与文事相始终,却关心时事,思想开通,以重事功讲经济而著称。在光绪朝中,王先谦亦是进言献策的积极分子。大凡当时有关国计民生之大事无不涉及,瞿鸿玑说他“上书陈说天下大事,剖析利病,皆得体要”。如主张通商,再三申论招商所船舶须扩充海外;如论改革军政,宜效法欧美,并于各省练兵慎选统将。这些计策,也有为朝廷采纳而取得成效者。在《与曾袭侯》一书中,说:“愚以为练水军防海外,则外人不敢轻藐,可以立振国威;集商货出洋,则外人乐其流通,并可以暗减交涉控驭之要,或在于此。是以去冬(指1881年——引者注)有请饬南北洋咨商黎君兆棠设立公司之疏,谕旨以为颇有远见,幸即施行。刻下黎君已立肇兴公司,设伦敦总管,其始事一归妥实,务矫招商局员之习,不涉官中一字,不领官中一文,当可持久无弊。”建言被采,功效立见,王氏喜悦之情溢于言辞;王氏之才也得到他人称赞与认可。有谁知道,世人心目中的顽固守旧的土豪劣绅,曾经还是晚清时期较早具备国际眼光的人呢?
然而,总体上看,王先谦终究没有能够大显身手。尤为重要的是,奏请罢三海工程、参劾李莲英,最终阻断了王先谦的仕途,也打碎了王先谦建功立业的迷梦。
1885年,王丁母忧期满(王母鲍太夫人于1882年去世,按照礼制,王先谦即刻回籍守孝)。六月十五日,奉旨补授国子监祭酒。大约是感激朝廷对自己的信任,当然也是出于传统儒家士大夫的精神,新官到任,王先谦的第一把火即是上《奏三海工程请暂行停罢折》。他说:现在都是什么时候了?国库竭于上,民生蹙于下,本该上皇太后、皇上旰宵惕励之秋,竟然还有人倡议修三海工程。三海地方宏阔,工费浩繁,各地进贡的钱不够,势必要动用国库收入。当今两广、两湖、两江大水成灾,为数十年所未有,灾民流离失所,惨不忍睹。不如将修三海工程的款项用于广赈灾区、全活民命,岂不比台沼游观更为愉快吗?皇太后、皇上应当念念为国、事事为民,巩固国基。等到民生乐为、国势自强之后,皇太后、皇上再寄情游娱也不为晚。精通史事的王先谦还搬出先朝胜事:当年唐太宗要修乾阳殿以备巡幸,结果采纳了张元素的进谏而停止;唐敬宗想在宫中建新殿,也被李程所谏阻。这些都是历史流传下来的美谈。古人能做到的,今人何必要逊于古人?然而,王先谦的皇太后与皇上不是历史上的唐太宗,并不想立虚心纳谏的美名而流芳千古。更何况拍马屁的佞臣历朝都不乏。王先谦此折没有收到任何效果。忠言逆耳,但好歹没有追究王先谦的责任。
三年之后,也即王先谦在江苏学政任期满的那一年,王先谦的湖南人脾气又犯了,再次上疏,弹劾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总管太监李莲英。太监专权,本是历朝的一个痼疾。清朝建立后对此多方防范,此前也未出现太监擅权之事。然而,慈禧太后掌权之后,渐有太监揽权之现象,先有安德海,后有李莲英。王先谦当然没有胆量直接指责老佛爷驭下不严,但指责老佛爷的宠信“秉性奸回,肆无忌惮,秽声劣迹,倾动中外,惊骇物听”,说种种迹象表明李莲英不安其分;要求皇太后、皇上严加惩办,否则无以振纲纪而肃群情。虽然没在太岁头上动土,却也是在千岁头上动土了。
此事的后果之一,就是王先谦的自动引退。在王先谦晚年弟子们的回忆中,颇有惊心动魄之处。如马与龙在《纪葵园师居家兑职始末》中说:“葵园师以国子监祭酒,在江苏提学任内,疏参李莲英,不报,乞病归。”这里还仅仅是说“不报”。欧阳翥在《葵园先生百有六岁纪念献辞》中说:“葵园太老师壮年以大翰林不经朝考,出主江苏学政……任满时,以参内监李莲英致仕回湘。”也将王先谦的致仕与参劾李莲英联系起来。黄性一则在《寿王葵园先生》中说:“葵园先生之退休林泉也,以请惩太监李莲英,有忤清孝钦后,几遭不测,遂托病告辞。”岂止是不报,还差点送掉性命。曹典球也有类似的说法:“光绪十四年江苏学政任内,有奏太监李莲英招摇、请旨惩戒折,以侮逆西后,罪在不测,而清廷惮于清议,以折留中,使廷臣讽之托病请假,十五年,乃开缺回籍,从此优游林下,专以著作为事。”持此说者多半为王先谦及门弟子或忘年交。如王氏晚年与曹典球共同研究地理,所著《五洲地志图略》多赖曹氏襄助。马与龙在王氏晚年寓所凉塘寄居一年余,协助王氏校书刻书。因此,所说不为无稽,有可能是听王氏亲自道及。不管是否真的有杀头之险,但王先谦的退隐,与参李莲英一事有关,当可以断定。
对于此种后果,王先谦并非毫无估计。两年前即1886年,与王先谦颇有交谊的浙江义乌人朱一新,即因参劾李莲英遭到降职处分,朱一新因此乞归田。王先谦有诗赠朱:“气清骨直应休名,今日翻缘谏得旌。乍了乘轺新事业,来追折槛旧家声。”赞扬朱一新的气节;又安慰朱一新:“及时好补南陔咏,未必朝廷舍此人。”无官一身轻,正好可以专心著述;而早晚有一天,朝廷会明白忠臣之心。既有前车之鉴,王先谦何必还要重蹈覆辙?若说王氏只是为了邀得直谏之名,则实在是有些冤枉他了。事实上,他非清流之辈,并不以进谏相标榜。他曾表示:“平生愿为读书人,不敢貌袭直谏名士;愿为正人,不敢貌袭道学;愿为建言之人,不敢貌袭直谏。”敢于犯忌,乃出于臣子之愚忠,有见于清廷若不能整肃纲纪、改弦更张,势必国基动摇、国祚难绵。更何况王先谦所言也是事实,并无陈义甚高之弊。
要成就忠臣之功,还须遇英明之主。所遇非明君,而深受传统儒家文化所浸淫的王先谦却依然忠心不改。归田后,筑葵园。葵者向日,葵园者,寓思君之意也。在退隐等待期间,王先谦的矛盾与痛苦,时时流露在与友朋的书信间。“先谦家居寂守,乏善可陈,惟头眩旧疾十愈其九,即竟日伏案,三鼓就寝,不觉其劳。非必无志奋飞,而后顾茫茫,百虑为之灰沮,自分此生殆将终老邱壑矣”。所谓“非必无志奋飞”,表明王氏心有不甘,对于事功依然有着向往,故而虑及要终老邱壑,未免心惊。在王氏内心深处,恐怕亦幻想有朝一日清廷终究能明白他的忠诚,自己能东山再起一展宏图。然而,几年过去,清廷并未有起用王氏之意。时至1895年,王先谦依然还不能十分确认,此生真的要终老邱壑。“先谦伏处家园,把书度日,今年逾五十有四,而后顾仍复茫茫,实亦了无意趣”。既然事功不可求,就只能自我安慰:“名山撰著,自定千秋,矧时事如斯,勇退为是。”
那么,王先谦是真的以著述为名山事业吗?亦不尽然。近代的湖南,曾左彭胡以儒生而成就中兴之局,激励了湘人建功立业的热情。这种情形无疑也影响了王先谦,意欲踵中兴曾胡诸老立功名亦在情理之中。军功的建立固然要有历史机缘,而在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晚清,可以作为之处实在繁多,相比之下,著述之名山事业,似乎非时务所急。王氏虽然选择著述,却并非从此遗忘世事。当与著述伴终生已成定局之后,只好寻求著述胜于事功的正面意义。而乡前辈周寿昌的经历似乎也在暗示王先谦,与其寄情于不定之事功,不如壹意于著述。
长沙周寿昌,字荇农,号自庵,道光二十五年进士,由翰林官至内阁大学士,兼礼部侍郎。早期的周寿昌一如早年的王先谦,仕途通达,眼看着就要跻身显要了。出于报知遇之恩,因此更加竭尽忠诚,弹劾无所避忌,招致权贵侧目,正好周氏以丁忧回里。待到曾国藩再出督师,周氏也曾想因此再建功名。然而因与胡林翼不合,卒不能实现心愿,最后以疾病告退。晚年僦居京堂,终日以丹黄自娱,手不释卷,写成《四史补注》,成为著名的学者。在名流显宦不计其数的湖南,周寿昌实在不算突出,甚至可以说毫不起眼。然而,却因祸得福,在学术上建树不凡,连以虚骄著称的叶德辉,也不得不承认:“三吴汉学入湖湘,求阙斋兼思益堂。”周氏有意立功,而功不显;无意学术,而终以著述名。人的一生,似乎冥冥之中,都有天意在安排。周氏的可悲之处,在于疲精耗神于自己注定不能有所作为的功名上。周寿昌的经历,正是王氏之前车之鉴。也罢,不如趁早归去。
王先谦曾以著述的成功来安慰事功不显的周寿昌。有意思的是,瞿鸿玑也用类似的话评价王先谦。他说:有人总为王先谦当年的退隐而惋惜,说若当时王先谦还朝,回翔禁近,循资平进,亦得致公卿,又怎比不过那些当世的达官贵人?然而,就算是王先谦能乘时得位,也未必能大展身手,实现其抱负。还不如抟精肆力,网罗文献,成一家之言,裒然述作与身等,俯仰千秋而有余乐。得失之间,本无须辨。瞿氏所言极是。古人云:太上立德,次立功,次立言。三者俱为不朽。立德为上,而仅属于少数的圣人贤人,凡夫俗子难以成就。事功之成,要有历史的机缘,非个人所能主宰。著述之事,相对而言,是能够自己主宰的。著书立说,原也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么说来,王先谦的弃官归田、专事著述,竟也值了。
多少年后,当人们论及王先谦在光绪十五年的无奈之举时,总是更愿意将它与王先谦的学术志向联系起来。杨树达就声称:“余于先生独有所敬服者,先生为清同治乙丑科翰林,官制,大抵循资累格,有一定之标准故也。先生官至祭酒,早已开坊,如居京供职,十余年后必可拜相。先生久在京朝,此等掌故,固明知之,顾竟于江苏学政任满以后,请假回籍,闭门不出,终日埋首著书,求于学术有所贡献。十余年后,安坐可得之宰相位置,竟尔掉头不顾,此等高人之识解,岂寻常人所可反赴?”惊叹道:“先生弃宰相而从事学问,真是大智慧也。”其实,这只是一种事后推论。不知当初葵园老人作此抉择时,内心经历了多少矛盾冲突与无奈。门庭广大、著述等身,原不过是退而求其次的事,实属无心插柳柳成荫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