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诚恳而非猎奇”的拍摄手法
2020年4月6日,BBC推出一部关于我国“诗圣”杜甫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这部纪录片取名于英语世界第一本研究杜甫的同名专著《Du Fu:China’s Great‐est Poet》,由洪业(洪煨莲)撰写,1952年出版,至今仍被海外推崇为研究杜甫最权威性的著作。该纪录片便是以洪业的著作为蓝本。
这是杜甫的生平与诗歌,第一次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给西方世界。
本片的主持人、也是脚本的撰写者,是BBC最受欢迎的主持人之一、曼彻斯特大学公共历史教授、中英了解协会主席迈克尔·伍德(Michael Wood),他曾制作超过120部历史纪录片。除了优秀的履历之外,他与中国早有渊源。在2016年伍德创作的讲述中国历史的纪录片《中国故事》中,他从中华起源时期的商周秦汉,一路讲到20世纪的中国。这部在豆瓣获得7.9分的纪录片,被网友称为“最亲华”的中国历史概述,在英国掀起一阵热潮的同时,也向西方世界重塑了真实的中国形象。
《杜甫》的取景和情节走向,贯穿在迈克尔·伍德走访中国,重走杜甫生前的足迹的历程中——从杜甫的出生地河南巩义,行经他青年时期壮游天下时经过的龙门、曲阜,然后回到西安——杜甫求仕之地,再到成都、奉节、白帝城、长沙、湘江。在与历史交错重叠的过程中,迈克尔·伍德带领镜头,记录下了一个个曾留下杜甫印记的城市、地点或山川,重现了杜甫从出生到入仕,从开元盛世到战乱流离的经历,回溯了诗人颠沛流离的一生。
除了横向的空间维度和纵向的时间维度之外,纪录片还穿插了一个静态的机位:在斑驳的墙壁前方,朗读杜甫的诗歌。而这位朗读者,正是英国国宝级演员、《指环王》中甘道夫的扮演者伊恩·麦克莱恩。
麦克莱恩曾出演众多莎士比亚剧作,纪录片中,他用浓厚的莎腔朗诵了《壮游》《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等15首杜甫的诗文译作。《每日电讯报》对此的评论是:“麦克莱恩爵士以一种平静、娓娓道来的风格朗诵杜甫的诗,让我们感受到它们的美。”
这部纪录片还邀请了哈佛大学汉学家宇文所安、牛津大学刘陶陶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曾祥波、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杨雨,带来多重视角的专业解读。宇文所安认为杜甫和但丁、莎士比亚同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诗人,是他们界定了伟大诗人的标准。
曾祥波在接受采访时说:“一个小时的纪录片不可能完全涵盖杜甫的生平与诗歌,只能按照编导的思考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从呈现的纪录片来看,这种选择的态度是诚恳而非猎奇的。”
从原著到创作团队再到拍摄手法,我们至少可以窥见一二:《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这部纪录片,尽力去立体化地还原杜甫跌宕起伏而又丰富多彩的一生。
2.杜甫的生与诗
唐代文化高度繁荣,杜甫的文学灵感,离不开幼时接触过的多元艺术形式。杜甫与音乐、舞蹈的邂逅,可从他幼时看过的开元盛世“唐宫第一舞人”公孙大娘的演出说起。她善舞剑器,舞姿惊动天下,观者如山,无人能及。而当杜甫晚年再次看到其弟子李十二娘的演出同样惊世骇俗,遂写下《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
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公孙大娘是唐代著名的舞蹈家,杜甫自述,开元五年(717年,杜甫当时5岁),他曾在郾城看过她的剑器浑脱舞,惊为天人,当时就为她的舞姿所倾倒。时隔50年,他又在夔州看见其弟子李十二娘舞剑器,回忆起幼年時看公孙大娘舞蹈时惊心动魄的场面,写下了这首充满沧桑和兴亡之感的诗。
这首诗在杜甫诗集中意义重大,是杜甫大历二年(767年)在夔州时所作。和杜甫幼时相比,此时的唐朝已盛极而衰,“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虽然舞姿尚在,但世事翻覆,杜甫的心情也像那衰败的国运,最终以忧伤收场。
当晚年杜甫举家迁至长沙时,他的心情好起来了。他在此地发现了一个同样也在避难的艺术家、音乐家和诗人群体,并且其中一些在北方时已经结识。杨雨教授认为这个时期是杜甫具有创造性的一个时期,即便生活依然艰难,但痛苦中的火苗特别能够打动人。他的复苏精神在合作中与其他艺术家融为一体,他们一起将这首诗谱曲歌唱。
谈及杜甫的“与朋友交”,不能不提到杜甫人生中的挚友——李白。比杜甫年长11岁的李白,可谓是杜甫的良师益友,为他带来了无穷的灵感启发——尤其是在“对叙事艺术细节的刻画上”。正如纪录片中所说,30岁那年与李白的会面改变了杜甫的一生。
那时正当杜甫短暂当官后对仕途失去了信心,两个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灵魂相遇了——李白热衷于追求天人合一的妙境,而杜甫则更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大幸事,也是杜甫一生中最珍贵的记忆,他先后写了15首诗献给李白,纪录片中提到了如下几首:《赠李白》《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梦李白(其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
这首《梦李白(其一)》写得尤其深沉悲凉,杜甫与这位人生至交(至少在他看来是这样)虽仅一度相逢,但这段朝夕相处的时光却让他终生难忘。在为挚友所写的诗作中,多首写到了李白进入自己的梦境,可见思念之深之切。乾元二年(759年)流寓秦州时,杜甫得知李白因卷入王室权力斗争而被流放的遭遇后,更加频繁地梦到了李白,他无比思念这位精神上的兄长: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最后一句“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表面意思是“水深浪阔,旅途请多加小心,不要失足落入蛟龙的嘴里”。而李白后来死于醉后“揽月落水”,几乎跟他诗中担心出现的场景一致,这也可以算是一种“诗谶”吧?
公元755年,安禄山发动的叛乱发生,随后杜甫一家人向北出发逃离战乱。
流亡生涯的开始标志着杜甫生命的转折点的出现,也是他诗歌的最大分水岭——杜甫成了最广大劳苦大众的一员,切身感受着战争和国家的没落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次年,杜甫在逃难中被俘,这使他与家人远离,被禁长安。看着长安的月亮,他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是世上最深情的文字,诗人自己身处巨大的危险和无尽的孤独中,最牵挂的却是妻子的孤寂。情深至极之处,他仿佛看到月光中清丽绝伦的妻子抬头望月,思念夫君。心中默念:什么时候,我们能够重逢呢?而重逢带给我们的,可能也未必是欢乐,而只是悲欣交集的泪水吧。
这个时期,杜甫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家人的牵挂,同时也通过战争与悲苦的经历成为了伟大的诗人。在一定程度上,苦难造就了杜甫诗歌的巅峰。
之所以能够达到巅峰,是因为苦难在杜甫眼中,从来都不是个体性的。相比于自身,杜甫更愿意用他纪实性的诗句,书写当下的穷苦大众。
公元759年,杜甫举家向西去往秦州(今天的天水),随即又南下,最终到达成都。朋友给了他一小块城外的土地,他在此搭建茅屋——这个茅屋后来成为了中国最著名的文学朝圣地之一,世称“杜甫草堂”。成都的生活使杜甫成为一位农民诗人,痛苦的同时,也在自然和日常的行为中寻找美感。
对自然能量最充分的吸收,是766年杜甫到达夔州(今奉节白帝城)之后。在此地暂住之时,杜甫在山坡上为自己修了个小农庄,种菜、养鸡、写诗,并且惊人地高产,共作诗430余首,占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其中就包括“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千古名句。杜甫的天赋正是创造性的,充满了想象力的自由,挣扎于日常的偶然性并试图从中找寻意义。
旅居两年后,杜甫把住所交给邻居,然后启程前往长沙。在长沙的生活也是杜甫晚年中难得的心情得以舒缓的一段生活。但好景不长,随着杜甫交好的一个地方官被敌军杀害,当地也逐渐陷入混乱。杜甫又和家人回到船上继续漂泊,他试着将家庭带到湘江上游,那里有他一位当官的叔叔。但最终因身体捱不住,于770年冬天逝世。
就像伍德所说,将杜甫的地位仅仅限制于一个诗人,就低估了他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杜甫的诗歌不仅实现了个人情感的书写,同时也象征了整个文明在道德上的感悟能力。宇文所安教授认为:杜甫的经历最终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情感辞典的一部分。
3.不只是伟大的诗人,也是道德的守护者
片中,主持人伍德来到杜甫的朝圣地——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孔子的教诲中关于善、仁、忠的理念是杜甫一生的指导观念。他曾前往首都长安,期待成为一名政府官员。这是关于成功、权力和名声的梦想,伍德把他的观念解读为“乌托邦式的”。
杜甫曾怀揣着为国效力的理想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落第之后,他通过朋友帮助将作品进献给皇帝,最终得到皇帝召见,获得了一席官位。但即使如此,杜甫的“实诚”使他从未真正融入到官僚体系中。随着国家衰退,杜甫关于儒家伦理的梦想渐渐幻灭了。
此后,他忧国忧民之思和对宏大命题的关心,只能通过诗句来实现。
洪业对杜甫的文学成就评价非常高:“即使在成千上万的中国诗人当中,杜甫也是独一无二的。他是唯一一位随着时间流逝而名气与日俱增的诗人……若干世纪以来,总有批评家挑出这个或那个在他们心中优于杜甫的诗人。然而,绝大多数中国史学家、哲学家、诗人都把杜甫置于荣耀的最高殿堂。这是因为对他们来说,在杜甫追求诗艺最广阔的多样性和最深层的真实性之际,杜甫个人代表了最广大的同情和最高的伦理准则。”
在纪录片中,伍德如是表达:“对中国人来说,杜甫不仅仅是诗人,他一直是国家道德良心的守护者。”正如诗中所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4.横跨中西的纪录片如何克服文化差异
在东方他是不朽的;在西方,却少有人听过他的名字……这个纪录片的面世,让西方世界認识了杜甫,认识了杜甫的诗歌。相比起来,后者是更有难度的一环。翻译家许渊冲曾有言:中国古诗词往往意大于言,外文诗歌却是意等于言。两种诗歌风格,培养出两种思维定式的读者。因此,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以精确优美的方式传递给世界大众,何其难也!
克服这个难题的一种方式,是让莎剧演员“甘道夫”来朗读英译版的杜甫诗歌。正如曾祥波所说:“人在了解自己不熟悉的事物时,一般会用自己熟悉、亲切的形象、概念加以比附,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了解‘他者’。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也是如此,以莎士比亚的方式朗诵杜诗再次印证了这个道理。”
片中把杜甫放在历史视野和比较视阈中展开讲述,通过归化策略向西方观众提供可资对比的文化参照,以便于西方受众理解。例如,说到我国逾3000年的诗歌历史,比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更加古老。杜甫“生于712年,那是英国叙事长诗《贝奥武夫》的时代。杜甫的一生,经历了盛唐的倾覆”。在谈及唐朝首都长安,主持人予以说明——长安与君士坦丁堡和巴格达并列为八世纪的世界都市,而长沙——杜甫的庇护所,则被比喻为“二战时的卡萨布兰卡”。
安史之乱持续八年,据唐政府统计,有三千万人流离失所、死于战乱或饥荒。伍德解释:这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样致命。 BBC毫不吝啬地用“最伟大”来形容杜甫,不仅是对中国而言,更是放在世界文学的大范围,认为他可以与但丁、莎士比亚比肩。世上有但丁,有莎翁,还有杜甫。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说过:汉语世界与英语世界的一个遇见,是两个民族文化的一个遇见。要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听懂对方,同时听懂之后,我们还要结合在一起进行第二度甚至第三度的三维的创作,这种相遇应该是放射出了经典的新时代的光芒。这个纪录片的传播则很好地诠释了两种文化的相会相知。
5.以诗歌穿透地域、文化和民族
伍德泛舟江上前往夔州时,看到两岸的山脉和舟下的巨流,不禁叹服于大自然的力量。“Here, the giant gorges, the great river as power‐ful as an ocean. What you feel too,here in the deep gorgesisthepowerof nature.”他认为在唐代,中国的科学家不像西方人一样知晓地球的古老历史。这样的地貌,很可能给予诗人另一种理解人与时间、宇宙的思路。杜甫与自然的广阔、人力的极限达成了妥协,他在三峡留下的诗作从此以后对中国诗歌產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世界性的财富——他珍贵的几卷诗集就承载于一只小舟之中,却在西方影响了从现代主义者到平克·弗洛伊德乐队的艺术家们。
《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这部纪录片介绍了专门拍摄杜甫的原因:不仅是杜诗艺术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也是杜甫诗歌对历史的再现与表现,它们使得杜甫及其诗歌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一个代表、象征。
如同影片所指出的,杜甫不仅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他更是一个伟大文明的道德情感的阐发者,在塑造民族的价值观念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伍德认为:“在西方文化文明,没有一个可以与他对比的形象,一个体现了整个民族共同的道德情感的人。”生在那个多元包容的大唐,杜甫的个人悲悯却更为广泛,并且具有穿透地域、文化和民族的力量。
著名作词人姚谦曾说:“诗歌的阅读就是让阅读者有很多的联想,用来对照自己的生活经验,这是诗歌在所有文学里面最有力量的一个原因。”在疫情肆虐全球的深重危机之下,杜甫以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形象站立起来。BBC选择在此时上映此片,在一定程度上传达了现代社会面对危机时,所需要的一种公共精神。因此,除了回首杜甫的生平与诗作,也许我们还能够以此观望自己的生活与内心,用一份公共性的思考,去回应这位伟大的先人。
【来源】微信公众号:凤凰网文化。
【阅读导引】近日,西方首部关于杜甫的纪录片在BBC上映。在纪录片中,主持人迈克尔·伍德通过走访留下过杜甫足迹的城市、山川,还原了这个“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历经坎坷的一生。同时,穿插在这些回访镜头中的,是由“甘道夫”扮演者所朗读的杜甫诗作。这位出演过众多莎士比亚剧作的国宝级男演员,用浑厚的莎腔附着了杜甫诗歌独特的力量。伍德说,在采访拍摄中,他深刻感受到中国古老的诗歌传统仍在传承。除了纪录片导演,伍德还是曼彻斯特大学公共历史学教授,以及英中了解协会主席。伍德说,他在不断探寻中国文化的魅力。“我坚信文化交流能消除偏见,促进不同民族互相理解。”在伍德看来,杜甫的诗句千古流传,是因为诗中所表达的人性最闪光的部分,比如忠诚、友谊、博爱、坚韧、良知,能够跨越语言、种族和时间。他相信,即便诗句从中文翻译到英文会损失部分意境,也不会影响西方观众的理解。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为这部适时上映的纪录片赋予了独特的意义,我们得以趁机回顾这位在苦难中站立起来的“文化形象”,并以此观照自己所处的时代与生活。
2020年4月6日,BBC推出一部关于我国“诗圣”杜甫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这部纪录片取名于英语世界第一本研究杜甫的同名专著《Du Fu:China’s Great‐est Poet》,由洪业(洪煨莲)撰写,1952年出版,至今仍被海外推崇为研究杜甫最权威性的著作。该纪录片便是以洪业的著作为蓝本。
这是杜甫的生平与诗歌,第一次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给西方世界。
本片的主持人、也是脚本的撰写者,是BBC最受欢迎的主持人之一、曼彻斯特大学公共历史教授、中英了解协会主席迈克尔·伍德(Michael Wood),他曾制作超过120部历史纪录片。除了优秀的履历之外,他与中国早有渊源。在2016年伍德创作的讲述中国历史的纪录片《中国故事》中,他从中华起源时期的商周秦汉,一路讲到20世纪的中国。这部在豆瓣获得7.9分的纪录片,被网友称为“最亲华”的中国历史概述,在英国掀起一阵热潮的同时,也向西方世界重塑了真实的中国形象。
《杜甫》的取景和情节走向,贯穿在迈克尔·伍德走访中国,重走杜甫生前的足迹的历程中——从杜甫的出生地河南巩义,行经他青年时期壮游天下时经过的龙门、曲阜,然后回到西安——杜甫求仕之地,再到成都、奉节、白帝城、长沙、湘江。在与历史交错重叠的过程中,迈克尔·伍德带领镜头,记录下了一个个曾留下杜甫印记的城市、地点或山川,重现了杜甫从出生到入仕,从开元盛世到战乱流离的经历,回溯了诗人颠沛流离的一生。
除了横向的空间维度和纵向的时间维度之外,纪录片还穿插了一个静态的机位:在斑驳的墙壁前方,朗读杜甫的诗歌。而这位朗读者,正是英国国宝级演员、《指环王》中甘道夫的扮演者伊恩·麦克莱恩。
麦克莱恩曾出演众多莎士比亚剧作,纪录片中,他用浓厚的莎腔朗诵了《壮游》《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等15首杜甫的诗文译作。《每日电讯报》对此的评论是:“麦克莱恩爵士以一种平静、娓娓道来的风格朗诵杜甫的诗,让我们感受到它们的美。”
这部纪录片还邀请了哈佛大学汉学家宇文所安、牛津大学刘陶陶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曾祥波、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杨雨,带来多重视角的专业解读。宇文所安认为杜甫和但丁、莎士比亚同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诗人,是他们界定了伟大诗人的标准。
曾祥波在接受采访时说:“一个小时的纪录片不可能完全涵盖杜甫的生平与诗歌,只能按照编导的思考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从呈现的纪录片来看,这种选择的态度是诚恳而非猎奇的。”
从原著到创作团队再到拍摄手法,我们至少可以窥见一二:《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这部纪录片,尽力去立体化地还原杜甫跌宕起伏而又丰富多彩的一生。
2.杜甫的生与诗
唐代文化高度繁荣,杜甫的文学灵感,离不开幼时接触过的多元艺术形式。杜甫与音乐、舞蹈的邂逅,可从他幼时看过的开元盛世“唐宫第一舞人”公孙大娘的演出说起。她善舞剑器,舞姿惊动天下,观者如山,无人能及。而当杜甫晚年再次看到其弟子李十二娘的演出同样惊世骇俗,遂写下《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
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公孙大娘是唐代著名的舞蹈家,杜甫自述,开元五年(717年,杜甫当时5岁),他曾在郾城看过她的剑器浑脱舞,惊为天人,当时就为她的舞姿所倾倒。时隔50年,他又在夔州看见其弟子李十二娘舞剑器,回忆起幼年時看公孙大娘舞蹈时惊心动魄的场面,写下了这首充满沧桑和兴亡之感的诗。
这首诗在杜甫诗集中意义重大,是杜甫大历二年(767年)在夔州时所作。和杜甫幼时相比,此时的唐朝已盛极而衰,“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虽然舞姿尚在,但世事翻覆,杜甫的心情也像那衰败的国运,最终以忧伤收场。
当晚年杜甫举家迁至长沙时,他的心情好起来了。他在此地发现了一个同样也在避难的艺术家、音乐家和诗人群体,并且其中一些在北方时已经结识。杨雨教授认为这个时期是杜甫具有创造性的一个时期,即便生活依然艰难,但痛苦中的火苗特别能够打动人。他的复苏精神在合作中与其他艺术家融为一体,他们一起将这首诗谱曲歌唱。
谈及杜甫的“与朋友交”,不能不提到杜甫人生中的挚友——李白。比杜甫年长11岁的李白,可谓是杜甫的良师益友,为他带来了无穷的灵感启发——尤其是在“对叙事艺术细节的刻画上”。正如纪录片中所说,30岁那年与李白的会面改变了杜甫的一生。
那时正当杜甫短暂当官后对仕途失去了信心,两个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灵魂相遇了——李白热衷于追求天人合一的妙境,而杜甫则更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大幸事,也是杜甫一生中最珍贵的记忆,他先后写了15首诗献给李白,纪录片中提到了如下几首:《赠李白》《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梦李白(其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
这首《梦李白(其一)》写得尤其深沉悲凉,杜甫与这位人生至交(至少在他看来是这样)虽仅一度相逢,但这段朝夕相处的时光却让他终生难忘。在为挚友所写的诗作中,多首写到了李白进入自己的梦境,可见思念之深之切。乾元二年(759年)流寓秦州时,杜甫得知李白因卷入王室权力斗争而被流放的遭遇后,更加频繁地梦到了李白,他无比思念这位精神上的兄长: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最后一句“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表面意思是“水深浪阔,旅途请多加小心,不要失足落入蛟龙的嘴里”。而李白后来死于醉后“揽月落水”,几乎跟他诗中担心出现的场景一致,这也可以算是一种“诗谶”吧?
公元755年,安禄山发动的叛乱发生,随后杜甫一家人向北出发逃离战乱。
流亡生涯的开始标志着杜甫生命的转折点的出现,也是他诗歌的最大分水岭——杜甫成了最广大劳苦大众的一员,切身感受着战争和国家的没落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次年,杜甫在逃难中被俘,这使他与家人远离,被禁长安。看着长安的月亮,他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是世上最深情的文字,诗人自己身处巨大的危险和无尽的孤独中,最牵挂的却是妻子的孤寂。情深至极之处,他仿佛看到月光中清丽绝伦的妻子抬头望月,思念夫君。心中默念:什么时候,我们能够重逢呢?而重逢带给我们的,可能也未必是欢乐,而只是悲欣交集的泪水吧。
这个时期,杜甫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家人的牵挂,同时也通过战争与悲苦的经历成为了伟大的诗人。在一定程度上,苦难造就了杜甫诗歌的巅峰。
之所以能够达到巅峰,是因为苦难在杜甫眼中,从来都不是个体性的。相比于自身,杜甫更愿意用他纪实性的诗句,书写当下的穷苦大众。
公元759年,杜甫举家向西去往秦州(今天的天水),随即又南下,最终到达成都。朋友给了他一小块城外的土地,他在此搭建茅屋——这个茅屋后来成为了中国最著名的文学朝圣地之一,世称“杜甫草堂”。成都的生活使杜甫成为一位农民诗人,痛苦的同时,也在自然和日常的行为中寻找美感。
对自然能量最充分的吸收,是766年杜甫到达夔州(今奉节白帝城)之后。在此地暂住之时,杜甫在山坡上为自己修了个小农庄,种菜、养鸡、写诗,并且惊人地高产,共作诗430余首,占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其中就包括“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千古名句。杜甫的天赋正是创造性的,充满了想象力的自由,挣扎于日常的偶然性并试图从中找寻意义。
旅居两年后,杜甫把住所交给邻居,然后启程前往长沙。在长沙的生活也是杜甫晚年中难得的心情得以舒缓的一段生活。但好景不长,随着杜甫交好的一个地方官被敌军杀害,当地也逐渐陷入混乱。杜甫又和家人回到船上继续漂泊,他试着将家庭带到湘江上游,那里有他一位当官的叔叔。但最终因身体捱不住,于770年冬天逝世。
就像伍德所说,将杜甫的地位仅仅限制于一个诗人,就低估了他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杜甫的诗歌不仅实现了个人情感的书写,同时也象征了整个文明在道德上的感悟能力。宇文所安教授认为:杜甫的经历最终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情感辞典的一部分。
3.不只是伟大的诗人,也是道德的守护者
片中,主持人伍德来到杜甫的朝圣地——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孔子的教诲中关于善、仁、忠的理念是杜甫一生的指导观念。他曾前往首都长安,期待成为一名政府官员。这是关于成功、权力和名声的梦想,伍德把他的观念解读为“乌托邦式的”。
杜甫曾怀揣着为国效力的理想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落第之后,他通过朋友帮助将作品进献给皇帝,最终得到皇帝召见,获得了一席官位。但即使如此,杜甫的“实诚”使他从未真正融入到官僚体系中。随着国家衰退,杜甫关于儒家伦理的梦想渐渐幻灭了。
此后,他忧国忧民之思和对宏大命题的关心,只能通过诗句来实现。
洪业对杜甫的文学成就评价非常高:“即使在成千上万的中国诗人当中,杜甫也是独一无二的。他是唯一一位随着时间流逝而名气与日俱增的诗人……若干世纪以来,总有批评家挑出这个或那个在他们心中优于杜甫的诗人。然而,绝大多数中国史学家、哲学家、诗人都把杜甫置于荣耀的最高殿堂。这是因为对他们来说,在杜甫追求诗艺最广阔的多样性和最深层的真实性之际,杜甫个人代表了最广大的同情和最高的伦理准则。”
在纪录片中,伍德如是表达:“对中国人来说,杜甫不仅仅是诗人,他一直是国家道德良心的守护者。”正如诗中所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4.横跨中西的纪录片如何克服文化差异
在东方他是不朽的;在西方,却少有人听过他的名字……这个纪录片的面世,让西方世界認识了杜甫,认识了杜甫的诗歌。相比起来,后者是更有难度的一环。翻译家许渊冲曾有言:中国古诗词往往意大于言,外文诗歌却是意等于言。两种诗歌风格,培养出两种思维定式的读者。因此,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以精确优美的方式传递给世界大众,何其难也!
克服这个难题的一种方式,是让莎剧演员“甘道夫”来朗读英译版的杜甫诗歌。正如曾祥波所说:“人在了解自己不熟悉的事物时,一般会用自己熟悉、亲切的形象、概念加以比附,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了解‘他者’。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也是如此,以莎士比亚的方式朗诵杜诗再次印证了这个道理。”
片中把杜甫放在历史视野和比较视阈中展开讲述,通过归化策略向西方观众提供可资对比的文化参照,以便于西方受众理解。例如,说到我国逾3000年的诗歌历史,比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更加古老。杜甫“生于712年,那是英国叙事长诗《贝奥武夫》的时代。杜甫的一生,经历了盛唐的倾覆”。在谈及唐朝首都长安,主持人予以说明——长安与君士坦丁堡和巴格达并列为八世纪的世界都市,而长沙——杜甫的庇护所,则被比喻为“二战时的卡萨布兰卡”。
安史之乱持续八年,据唐政府统计,有三千万人流离失所、死于战乱或饥荒。伍德解释:这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样致命。 BBC毫不吝啬地用“最伟大”来形容杜甫,不仅是对中国而言,更是放在世界文学的大范围,认为他可以与但丁、莎士比亚比肩。世上有但丁,有莎翁,还有杜甫。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说过:汉语世界与英语世界的一个遇见,是两个民族文化的一个遇见。要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听懂对方,同时听懂之后,我们还要结合在一起进行第二度甚至第三度的三维的创作,这种相遇应该是放射出了经典的新时代的光芒。这个纪录片的传播则很好地诠释了两种文化的相会相知。
5.以诗歌穿透地域、文化和民族
伍德泛舟江上前往夔州时,看到两岸的山脉和舟下的巨流,不禁叹服于大自然的力量。“Here, the giant gorges, the great river as power‐ful as an ocean. What you feel too,here in the deep gorgesisthepowerof nature.”他认为在唐代,中国的科学家不像西方人一样知晓地球的古老历史。这样的地貌,很可能给予诗人另一种理解人与时间、宇宙的思路。杜甫与自然的广阔、人力的极限达成了妥协,他在三峡留下的诗作从此以后对中国诗歌產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世界性的财富——他珍贵的几卷诗集就承载于一只小舟之中,却在西方影响了从现代主义者到平克·弗洛伊德乐队的艺术家们。
《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这部纪录片介绍了专门拍摄杜甫的原因:不仅是杜诗艺术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也是杜甫诗歌对历史的再现与表现,它们使得杜甫及其诗歌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一个代表、象征。
如同影片所指出的,杜甫不仅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他更是一个伟大文明的道德情感的阐发者,在塑造民族的价值观念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伍德认为:“在西方文化文明,没有一个可以与他对比的形象,一个体现了整个民族共同的道德情感的人。”生在那个多元包容的大唐,杜甫的个人悲悯却更为广泛,并且具有穿透地域、文化和民族的力量。
著名作词人姚谦曾说:“诗歌的阅读就是让阅读者有很多的联想,用来对照自己的生活经验,这是诗歌在所有文学里面最有力量的一个原因。”在疫情肆虐全球的深重危机之下,杜甫以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形象站立起来。BBC选择在此时上映此片,在一定程度上传达了现代社会面对危机时,所需要的一种公共精神。因此,除了回首杜甫的生平与诗作,也许我们还能够以此观望自己的生活与内心,用一份公共性的思考,去回应这位伟大的先人。
【来源】微信公众号:凤凰网文化。
【阅读导引】近日,西方首部关于杜甫的纪录片在BBC上映。在纪录片中,主持人迈克尔·伍德通过走访留下过杜甫足迹的城市、山川,还原了这个“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历经坎坷的一生。同时,穿插在这些回访镜头中的,是由“甘道夫”扮演者所朗读的杜甫诗作。这位出演过众多莎士比亚剧作的国宝级男演员,用浑厚的莎腔附着了杜甫诗歌独特的力量。伍德说,在采访拍摄中,他深刻感受到中国古老的诗歌传统仍在传承。除了纪录片导演,伍德还是曼彻斯特大学公共历史学教授,以及英中了解协会主席。伍德说,他在不断探寻中国文化的魅力。“我坚信文化交流能消除偏见,促进不同民族互相理解。”在伍德看来,杜甫的诗句千古流传,是因为诗中所表达的人性最闪光的部分,比如忠诚、友谊、博爱、坚韧、良知,能够跨越语言、种族和时间。他相信,即便诗句从中文翻译到英文会损失部分意境,也不会影响西方观众的理解。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为这部适时上映的纪录片赋予了独特的意义,我们得以趁机回顾这位在苦难中站立起来的“文化形象”,并以此观照自己所处的时代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