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东西确实是一种煎熬。上飞机前,在选择带什么材料来打发那段无聊漫长的时间时,我们知道这一点;当面对书桌上那堆积如山的材料时,我们同样了解这一点。但当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时,我们有时也许就忘记了,而且也想不到对阅读材料是否感兴趣会影响学生阅读的成败。
人们容易把兴趣当作一种特殊嗜好,认为这种嗜好会激发更多的注意力,使人对所阅读的材料给予更多的关注。于是,有人就会做如下假设:如果能触发学生那部分的注意力,班级将更容易管理,课堂教学也会进展更加顺利,师生都会更感愉悦。
然而,认知研究使我们了解了有关阅读的一些基本知识。当阅读时,文章的词汇与读者的经验、知识和目标在读者大脑中的网络(schema)内相互交汇,读者积极地构建意义。正是通过大脑中的网络系统,我们才明白所阅读的内容。这种阅读观认为,兴趣是个人认识机制和文章理解力之间的联系纽带。兴趣不仅仅提升注意力,它还是激发注意力和创造意义的源泉。无味的文章不会激发个人认识机制,因而也就毫无意义。
激发兴趣
要想激发学生的阅读意愿,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理解文章内容,我们必须激发他们对文章的兴趣。只有唤起他们的认识机制,他们才会感受到阅读的必要性,才能施展技能技巧,准确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
那么,什么能使阅读有趣呢?当然,文章是否有趣并不是文章本身的属性,而是读者对文章的反应。读者和文章之间有很多种关系可以激发兴趣。太多时候,在考虑什么样的文章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时,我们只想到一种关系,那就是文章内容直接与学生自己的世界息息相关。由于对文章所表达的那个世界非常了解,学生的意义理解机制各部分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协调一致,也就没有什么意义理解上的困难,而只有看到自己的世界跃然纸上的简单快乐。但是,正如并不是所有的镜子都呈现美好的画面,一个人的反应并不总是积极的。生活读物(有关邻居、父母和运动等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读物)只能暂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持续长久。而且,尽管我们可以通过完善大脑网络(schema) 来接受这些熟悉的信息,那也只能做到逐步扩大学生阅读技巧,逐步开拓学生的视野。
内在动机
其它类型的兴趣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在校学习好的或自幼痴迷读书的学生通常都会对老师所交给的阅读任务感兴趣,因为在他们看来那些阅读任务是他们在自己的学业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他们能够不断从中得到解决问题的快乐。而在课堂上,具有这种动机模式的学生为数不多;他们更容易把阅读当作是一种煎熬。但是,一旦在阅读上开始获得成功,不管有多晚,他们都会为自己阅读能力的提高而感到快乐。之后的一段时间,只要没有不能克服的技术难题,几乎任何一篇文章对他们来讲都变得趣味无穷。
我见过的另一种兴趣体现在大学生身上,来源于“上大学,成为大学生”这个行为本身,这种兴趣有助于学生们超越自我去挑战阅读自己并不熟悉的文章。对很多学生来说,考上大学就是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他们进入了智者、博学、专家的伟大世界。学生们欢欣鼓舞地想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一员,他们愿意去尝试理解陌生的程度高深的文章,因为他们把这些文章看作是真正的大学文章(college texts)——是真正有水平的文章。在大学这个人生阶段,大多数学生乐于敞开胸怀接纳新的观念、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意识层面。他们知道自己正积极地进入一个广阔的知识天地,虽然这方面的意识并不是很清晰。我们不应该浪费他们生命中这个伟大时刻,我们应该支持他们。
开发职业兴趣
学生们明确的未来职业目标,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即使只是些模糊的美好蓝图,那些充满希望的生活都能唤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在这个生命过渡期,学生们正抓紧时间建筑知识构架,他们认为这个知识构架是他们人生所需要的。于是,他们如饥似渴地想阅读那些与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生涯有密切关系的书籍材料,并表现出更为宽广的阅读兴趣,他们认为阅读那些书籍是自己所期望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如果他们的理想是当工程师、律师或会计师,他们也就期盼拥有工程师、律师或会计师的品位,像工程师、律师或会计师那样去着装、就餐和阅读。这种现象被社会学家们称为“先行社会化”。它可以成为具有强大威力的工具,有助于广泛开拓学生们的阅读范围。我们通常认为这种广泛阅读是教育文化的一部分,它并不一定与文学或高雅文化雷同。在我们的学生看来,相对《美国诗歌评论》而言,《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或《福布斯》( (Forbes)更体现职业文化。对未来事业的憧憬和对职业的选择便成为趣味文章的源泉。那些有趣的文章体现了他们所选择的世界,或告知学生们生活经验,或探讨他们还未确定的选择。
最终,当学生们看到文章与眼前所要完成的任务或要解决的问题之间存在关联时,文章阅读就会立刻极具吸引力,学生们就会真的被阅读内容所吸引。这时,阅读就成为他们活跃思维的一部分。如何体现自我?如何在学校生活中做到游刃有余?究竟是什么造成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们具有行为上的差异?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促使学生们即便在晦涩难懂的文章中都不断发现新观点和新信息。这些新观点和新信息有助于帮助他们理清自己的思想内容。这时,他们就成为“标准学生”的典型。
由于经历和性格各不相同,每个学生的自我认识、知识重要性的标准以及个人目标也就各不相同。然而,当我们要求学生阅读时,我们需要调动起来的正是这个具有个性特征的自我。一旦这个自我被调动起来,学生才能很快接受我们所教授的技能,才能从阅读中收获更多。但假如学生的个人兴趣没有被调动起来,学生就没有阅读动力,也就没有提高阅读能力的愿望,那也就根本谈不上什么真正的阅读了。
阅读和写作教学都需要学生大量阅读。因此,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阅读和写作教师必须利用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深浅适度的文章,还须帮助学生认识到有些乍看与自己毫不相关的文章也许到最后却能激发人的阅读兴趣。一旦我们使学生意识到文章中包含对他们来讲很重要的信息或很有趣的内容,那他们将学会克服重重困难,阅读的愿望将不可阻挡。那才叫有意思呢。
Charles Bazerman,博士,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北美新修辞学派带头人。陈会军,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外语系教授。本文编校:郑利玲
人们容易把兴趣当作一种特殊嗜好,认为这种嗜好会激发更多的注意力,使人对所阅读的材料给予更多的关注。于是,有人就会做如下假设:如果能触发学生那部分的注意力,班级将更容易管理,课堂教学也会进展更加顺利,师生都会更感愉悦。
然而,认知研究使我们了解了有关阅读的一些基本知识。当阅读时,文章的词汇与读者的经验、知识和目标在读者大脑中的网络(schema)内相互交汇,读者积极地构建意义。正是通过大脑中的网络系统,我们才明白所阅读的内容。这种阅读观认为,兴趣是个人认识机制和文章理解力之间的联系纽带。兴趣不仅仅提升注意力,它还是激发注意力和创造意义的源泉。无味的文章不会激发个人认识机制,因而也就毫无意义。
激发兴趣
要想激发学生的阅读意愿,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理解文章内容,我们必须激发他们对文章的兴趣。只有唤起他们的认识机制,他们才会感受到阅读的必要性,才能施展技能技巧,准确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
那么,什么能使阅读有趣呢?当然,文章是否有趣并不是文章本身的属性,而是读者对文章的反应。读者和文章之间有很多种关系可以激发兴趣。太多时候,在考虑什么样的文章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时,我们只想到一种关系,那就是文章内容直接与学生自己的世界息息相关。由于对文章所表达的那个世界非常了解,学生的意义理解机制各部分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协调一致,也就没有什么意义理解上的困难,而只有看到自己的世界跃然纸上的简单快乐。但是,正如并不是所有的镜子都呈现美好的画面,一个人的反应并不总是积极的。生活读物(有关邻居、父母和运动等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读物)只能暂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持续长久。而且,尽管我们可以通过完善大脑网络(schema) 来接受这些熟悉的信息,那也只能做到逐步扩大学生阅读技巧,逐步开拓学生的视野。
内在动机
其它类型的兴趣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在校学习好的或自幼痴迷读书的学生通常都会对老师所交给的阅读任务感兴趣,因为在他们看来那些阅读任务是他们在自己的学业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他们能够不断从中得到解决问题的快乐。而在课堂上,具有这种动机模式的学生为数不多;他们更容易把阅读当作是一种煎熬。但是,一旦在阅读上开始获得成功,不管有多晚,他们都会为自己阅读能力的提高而感到快乐。之后的一段时间,只要没有不能克服的技术难题,几乎任何一篇文章对他们来讲都变得趣味无穷。
我见过的另一种兴趣体现在大学生身上,来源于“上大学,成为大学生”这个行为本身,这种兴趣有助于学生们超越自我去挑战阅读自己并不熟悉的文章。对很多学生来说,考上大学就是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他们进入了智者、博学、专家的伟大世界。学生们欢欣鼓舞地想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一员,他们愿意去尝试理解陌生的程度高深的文章,因为他们把这些文章看作是真正的大学文章(college texts)——是真正有水平的文章。在大学这个人生阶段,大多数学生乐于敞开胸怀接纳新的观念、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意识层面。他们知道自己正积极地进入一个广阔的知识天地,虽然这方面的意识并不是很清晰。我们不应该浪费他们生命中这个伟大时刻,我们应该支持他们。
开发职业兴趣
学生们明确的未来职业目标,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即使只是些模糊的美好蓝图,那些充满希望的生活都能唤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在这个生命过渡期,学生们正抓紧时间建筑知识构架,他们认为这个知识构架是他们人生所需要的。于是,他们如饥似渴地想阅读那些与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生涯有密切关系的书籍材料,并表现出更为宽广的阅读兴趣,他们认为阅读那些书籍是自己所期望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如果他们的理想是当工程师、律师或会计师,他们也就期盼拥有工程师、律师或会计师的品位,像工程师、律师或会计师那样去着装、就餐和阅读。这种现象被社会学家们称为“先行社会化”。它可以成为具有强大威力的工具,有助于广泛开拓学生们的阅读范围。我们通常认为这种广泛阅读是教育文化的一部分,它并不一定与文学或高雅文化雷同。在我们的学生看来,相对《美国诗歌评论》而言,《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或《福布斯》( (Forbes)更体现职业文化。对未来事业的憧憬和对职业的选择便成为趣味文章的源泉。那些有趣的文章体现了他们所选择的世界,或告知学生们生活经验,或探讨他们还未确定的选择。
最终,当学生们看到文章与眼前所要完成的任务或要解决的问题之间存在关联时,文章阅读就会立刻极具吸引力,学生们就会真的被阅读内容所吸引。这时,阅读就成为他们活跃思维的一部分。如何体现自我?如何在学校生活中做到游刃有余?究竟是什么造成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们具有行为上的差异?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促使学生们即便在晦涩难懂的文章中都不断发现新观点和新信息。这些新观点和新信息有助于帮助他们理清自己的思想内容。这时,他们就成为“标准学生”的典型。
由于经历和性格各不相同,每个学生的自我认识、知识重要性的标准以及个人目标也就各不相同。然而,当我们要求学生阅读时,我们需要调动起来的正是这个具有个性特征的自我。一旦这个自我被调动起来,学生才能很快接受我们所教授的技能,才能从阅读中收获更多。但假如学生的个人兴趣没有被调动起来,学生就没有阅读动力,也就没有提高阅读能力的愿望,那也就根本谈不上什么真正的阅读了。
阅读和写作教学都需要学生大量阅读。因此,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阅读和写作教师必须利用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深浅适度的文章,还须帮助学生认识到有些乍看与自己毫不相关的文章也许到最后却能激发人的阅读兴趣。一旦我们使学生意识到文章中包含对他们来讲很重要的信息或很有趣的内容,那他们将学会克服重重困难,阅读的愿望将不可阻挡。那才叫有意思呢。
Charles Bazerman,博士,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北美新修辞学派带头人。陈会军,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外语系教授。本文编校:郑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