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英美文学在后现代语境下的伦理诉求一直都被学者关注着,而且英美文学的授课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从文学批评界来看,其主要根据伦理诉求方面展开了对英美文学的分析,以此来促进英美文学的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减轻了后现代语境为英美文学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与此同时还以伦理诉求为视角分析英美文学符合社会发展的特点。
[关 键 词] 英美文学;后现代语境;伦理诉求
[中图分类号] I3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2-0059-01
一、英美文学中的道德与文学
文学作品常常具备一定的净化与教化功能,而这些功能同时也体现于英美文学当中,有传统的道德批判家会根据道德论来评论文学作品,因此,有许多英美文学作品常常无法获得正确的对待。“康德审美”被作为近代艺术批判的主要法则,文学批判与文学理论逐渐趋于较为绝对的唯美主义。所以,文学与道德间的联系也给予了否定的定义,同时也对文学的净化与教化功能方面进行了否定。直到20世纪以来,以俄国的英美结构主义、新批评以及形式主义作为代表的形式主义论再一次将伦理与文学间的联系割裂开来。以上所做出的研究都是根据审美诉求作为中心论点,对外在因素與文学的联系完全排除之后进行的,研究了文学的文本修辞、叙事方式、文学性以及审美思维等。在后现代时期,文学开始叛离伦理,这在当时以一种潮流展现出来,并且还具有非常激进的状态。实际上,无论在哪一个时代,道德价值都无法与文学分开,它是文学运用于生活间主要的纽带,同时还是文学迈进审美层面的一大重要前提。
二、英美文学中的作者与作品
在英美新批评的作用下,目前在教授英美文学时老师都会对其作品特别重视而忽视作品背后作者创作的背景,这种教法往往无法透彻地理解作品。当前有许多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所以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推荐时可以精心挑选,将最合适的作品推荐给学生来阅读,在讲解作品的过程中老师必须同时对作者的主体风貌加以分析,这种做法也是尊重学生阅读权力的表现。在学生对某一作品进行阅读时,由于对文学作品的喜爱,他们会出现一种了解作者情况的欲望,这也能帮助学生实时掌握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但是有一点必须要注意,即作品与作者在道德意识上有可能会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则不可根据作者的道德水平来评判其作品艺术价值的高低,比如培根所作出的散文非常的经典,但是其人品却让人无法理解。这时老师就必须根据伦理教育来澄清作者的立场,老师可以根据文学的文本来展开伦理批评理论,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中的真实立场与意识形态,让这些积极的伦理道德转变成学生自己的伦理素质。
三、英美文学中的道德与审美
道德与审美分开来看属于辩证关系,在英美文学中它包含着道德诉求,可是对于较优秀的文学作品而言是需要将道德判断的经验层面超越过去的。文学作品能否构成与道德因素无绝对关系,此外,道德也无法概括艺术作品的中心思想以及其思想力量。有许多非常优秀的作品在问世时给予不公正的对待,但是随着时间的沉淀,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还是突破了道德评价而名震于天下。所以审美诉求必须遵循与其对应的道德标准,帮助阅读者在对作品的整体审美过程中变得崇高起来。
四、道德的普遍性与相对性
道德一般都会具备两种特性,即普遍性与相对性。它适用于社会的相对性与特殊性中,所以文学作品也会存在相对以及特殊的道德,同时它还具有所有社会的绝对性与普遍性,由此可以看出文学作品中存在着绝对以及共同的道德。在整个文学作品当中,道德中包含的相对性能够为作品增彩,这样可以有效吸引读者的目光。在一般情况下,道德的相对性不易被阅读者接受,但是它可以当作一种较为重要的文学手段。此外,英美文学作品中所呈现的道德标准与社会以及时代的道德标准是相统一的,所以这把道德普遍性体现出来,像这类作品作者是较容易接受的。
在后现代语境下再次对英语美学的教学伦理加以强调不是为了将其回归到道德教学中,而是需要承受一些新的使命与任务。在所有英美文学中根据展现出的一些道德维度,对作品中事态的主要变化进行描述,但是其道德是不会转变的,道德与作者、作品以及文学是密不可分的,必须对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主要道德给出正确的评判,以此来帮助英美文学永久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李雯婧.基于后现代语境下的英美文学伦理诉求分析[J].求知导刊,2015(4):32-33.
[2]侯霞.基于后现代语境的英美文学教学伦理诉求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3-114.
[3]范昀.“人如何生活”论当代英美文论的伦理定位[J].文学评论,2015(5):83-90.
[4]黎明,俞泉.基于后现代语境的英美文学教学[J].文学教育(下),2015(10):69.
[5]黄宁.基于文学伦理学的英语文学教学模式探究:以伦理小说《紫颜色》为例[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5(6):79-84.
[关 键 词] 英美文学;后现代语境;伦理诉求
[中图分类号] I3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2-0059-01
一、英美文学中的道德与文学
文学作品常常具备一定的净化与教化功能,而这些功能同时也体现于英美文学当中,有传统的道德批判家会根据道德论来评论文学作品,因此,有许多英美文学作品常常无法获得正确的对待。“康德审美”被作为近代艺术批判的主要法则,文学批判与文学理论逐渐趋于较为绝对的唯美主义。所以,文学与道德间的联系也给予了否定的定义,同时也对文学的净化与教化功能方面进行了否定。直到20世纪以来,以俄国的英美结构主义、新批评以及形式主义作为代表的形式主义论再一次将伦理与文学间的联系割裂开来。以上所做出的研究都是根据审美诉求作为中心论点,对外在因素與文学的联系完全排除之后进行的,研究了文学的文本修辞、叙事方式、文学性以及审美思维等。在后现代时期,文学开始叛离伦理,这在当时以一种潮流展现出来,并且还具有非常激进的状态。实际上,无论在哪一个时代,道德价值都无法与文学分开,它是文学运用于生活间主要的纽带,同时还是文学迈进审美层面的一大重要前提。
二、英美文学中的作者与作品
在英美新批评的作用下,目前在教授英美文学时老师都会对其作品特别重视而忽视作品背后作者创作的背景,这种教法往往无法透彻地理解作品。当前有许多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所以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推荐时可以精心挑选,将最合适的作品推荐给学生来阅读,在讲解作品的过程中老师必须同时对作者的主体风貌加以分析,这种做法也是尊重学生阅读权力的表现。在学生对某一作品进行阅读时,由于对文学作品的喜爱,他们会出现一种了解作者情况的欲望,这也能帮助学生实时掌握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但是有一点必须要注意,即作品与作者在道德意识上有可能会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则不可根据作者的道德水平来评判其作品艺术价值的高低,比如培根所作出的散文非常的经典,但是其人品却让人无法理解。这时老师就必须根据伦理教育来澄清作者的立场,老师可以根据文学的文本来展开伦理批评理论,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中的真实立场与意识形态,让这些积极的伦理道德转变成学生自己的伦理素质。
三、英美文学中的道德与审美
道德与审美分开来看属于辩证关系,在英美文学中它包含着道德诉求,可是对于较优秀的文学作品而言是需要将道德判断的经验层面超越过去的。文学作品能否构成与道德因素无绝对关系,此外,道德也无法概括艺术作品的中心思想以及其思想力量。有许多非常优秀的作品在问世时给予不公正的对待,但是随着时间的沉淀,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还是突破了道德评价而名震于天下。所以审美诉求必须遵循与其对应的道德标准,帮助阅读者在对作品的整体审美过程中变得崇高起来。
四、道德的普遍性与相对性
道德一般都会具备两种特性,即普遍性与相对性。它适用于社会的相对性与特殊性中,所以文学作品也会存在相对以及特殊的道德,同时它还具有所有社会的绝对性与普遍性,由此可以看出文学作品中存在着绝对以及共同的道德。在整个文学作品当中,道德中包含的相对性能够为作品增彩,这样可以有效吸引读者的目光。在一般情况下,道德的相对性不易被阅读者接受,但是它可以当作一种较为重要的文学手段。此外,英美文学作品中所呈现的道德标准与社会以及时代的道德标准是相统一的,所以这把道德普遍性体现出来,像这类作品作者是较容易接受的。
在后现代语境下再次对英语美学的教学伦理加以强调不是为了将其回归到道德教学中,而是需要承受一些新的使命与任务。在所有英美文学中根据展现出的一些道德维度,对作品中事态的主要变化进行描述,但是其道德是不会转变的,道德与作者、作品以及文学是密不可分的,必须对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主要道德给出正确的评判,以此来帮助英美文学永久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李雯婧.基于后现代语境下的英美文学伦理诉求分析[J].求知导刊,2015(4):32-33.
[2]侯霞.基于后现代语境的英美文学教学伦理诉求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3-114.
[3]范昀.“人如何生活”论当代英美文论的伦理定位[J].文学评论,2015(5):83-90.
[4]黎明,俞泉.基于后现代语境的英美文学教学[J].文学教育(下),2015(10):69.
[5]黄宁.基于文学伦理学的英语文学教学模式探究:以伦理小说《紫颜色》为例[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5(6):7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