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FIP1L1-PDGFRA融合基因和转录活化因子5蛋白检测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wor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确定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HES)患者是否存在FIP1L1-PDGFRA融合基因,分析该融合基因与HES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观察并揭示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5(STAT5)在HES患者粒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HES根据Chusid标准诊断,抽提患者粒细胞总RNA并逆转录为cDNA,再用筑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目的基因;对阳性PCR产物进行直接核苷酸测序;用Western印迹技术对HES患者粒细胞中的STAT5进行检测.结果 4例HES中的3例存在异常的FIP1L1-PDGFRA融合基因,融合基因在PDGFRA基因上的断裂点均位于12号外显子;而在FIP1L1基因上的断点易变,分别位于8a号外显子,8a号内含子和8号外显子.具有FIP1L1重排者似乎容易出现心脏受累并发症.有FIP1L1-PDGFRA融合基因的3例HES患者STAT5的表达显著上调,而1例FIP1L1-PDGFRA阴性者则无STAT5表达.结论 FIP1L1-PDGFRA融合基因对于HES具有普遍性意义,FIP1L1-PDGFRA基因鉴定不仅可作为HES诊断的分子标志和格列卫治疗的分子靶标;而且,其下游信号--STAT5激活这一事实证实了HES是一种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

其他文献
目的 应用超声背向散射积分(IBS)定量分析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室超声自发性显影(SEC)与血栓形成状态.方法对76例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血液进行IBS检测.受检者分为3组:Ⅰ组,无SEC,22例;Ⅱ组,轻度SEC,33例;Ⅲ组,重度SEC,21例.结果左心室重度SEC组左心室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SEC组.Ⅰ组未发现有血栓者,Ⅱ组发现有血栓5例,Ⅲ组发生血栓16例.左心室IBS%值越高越易形成左心室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P450 3A亚家族多肽5(CYP3A5)与白血病耐药是否相关。方法 逆转录-PCR、免疫组化、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白血病细胞系CYP3A5基因的转录、表达及活性,四氮唑蓝法检测细胞系对柔红霉素(DNR)IC50值、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及DNR诱导凋亡能力。结果 K562、U937、HL-60、NB4、Jurkat5种细胞株仅K562、U937细胞转录CYP3A5基因。
目的 探讨先天性主动脉-左心室通道的影像表现和诊断特征.方法4例病人,男3例,女1例;年龄4~30岁,经超声心动图和心血管造影确诊为先天性主动脉-左心室通道.结果升主动脉造影显示主动脉根部有异常的囊袋样突出管道进入左心室腔内.1例拒绝手术,3例手术治疗,术中见升主动脉扩张,主动脉根部有一管状膨出形成隧道,引流入左心室腔,2例合并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同时行隧道修补和主动脉瓣替换术,治愈出院.结论先天
目的 观察大肠癌手术前后血清蛋白质谱的变化,从而筛选特异性蛋白标志物.方法选用IMAC#3蛋白质芯片和SELDI-TOF蛋白质芯片技术,对64例大肠癌患者和40名正常人的血清蛋白质谱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大肠癌术前血清与正常人血清蛋白质谱分析发现共有19个蛋白质表达量有明显差异.并获得分子量为5 908.55 Da等5个蛋白质组成的模板,可将大肠癌与正常人正确分组,其正确分组率分别为97.5%(56
目的 探讨股骨多段闭合骨折病人术前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创伤股骨多段闭合骨折后当天入院的病人20例,年龄19~45岁,ASAⅠ级,为试验组(Ⅰ组);选择健康成年人15人,年龄21~39岁,作为对照组(Ⅱ组);Ⅱ组于清晨空腹采上肢静脉血标本,Ⅰ组病人入院后于骨折的第2天、第6天(手术当天清晨)空腹采上肢静脉血样本,检测血栓弹力图(TEG)指标[R时间、K时间、α角、血栓最大幅度(MA)、血栓硬度(
目的 利用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CL-1)筛选对人子宫内膜癌敏感的化学药物,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Y)法体外药敏实验检测HECCL-1细胞对18种不同浓度的化学药物的敏感性。利用流式细胞仪(FCM)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并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用药前后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表达。结果 MTY法结果显示,部分化学药物可显著抑制HECCL-1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效应,敏感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