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作文教学;真实体验;
阅读;表达形式;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
09(B)—0058—0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些论述体现了“生活本源”的教学观念。也就是说,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
一、丰富学生的生活,写真实体验
生活是学生习作的源泉。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让他们获得丰富、真实的写作素材,教师必须把学生从课堂中解放出来,把他们引向大自然,引向社会,让他们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聆听,用鼻子去嗅闻,用双手去记录,用心灵去感悟。学生只有体验生活,体验情感,发现新奇的事物,才能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到实践中去感受生活,教育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热爱生活,体验生活。如种植花草树木,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加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让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感受,如感受成功时的喜悦,受到表扬时的欢乐,遭遇困难和挫折时的沮丧……生活就像源头活水,为学生习作提供了丰富的写作材料,教师只有让学生感受到写作乐趣,学生才能在作文中张扬个性,展现生命的灵性。
二、广泛阅读积累,厚积而薄发
知识面狭窄,就会缺乏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因为“一个空洞的头脑是不能进行思维的”。所以,学生只有储备丰富的知识,在写作中才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受,就会有话可说。正如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怎样让学生储备丰厚的知识呢?课外阅读是学生储备丰厚知识、积累语言材料的主要途径。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如把学生一周五天的阅读内容变换花样,分类抄写在黑板一角,利用学生课前休息时间和午休后的课前十分钟让学生记一记,读一读。另外,教师要提倡五谷杂粮式的“杂读”。例如,读文学作品,能丰富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力;读科技类作品,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严谨,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热情;读历史读物,可以使学生了解历史,以古鉴今……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大量地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储备丰厚的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巩固许多常用字词,识记更多的名言警句、诗文佳作,并最终使语言的运用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不再有“无米之炊”的烦恼。
三、创设多种表达形式,抒发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要求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这无疑是对小学生作文要求的重新定位,相应淡化了语法、修辞的概念,更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少了语法、修辞的束缚,小学生的童言、童趣、童心、童真便可以灵动地飞扬起来。因此,平时在习作训练时,教师应创设多种作文形式。一方面,教师要重视话题作文,因为话题作文可以自立文意,自由表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写成不同的文体。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才华和写作优势。另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一旦被某件事或某个人所触动,就立刻自主写作。自主写作的方式很多,如自主命题、续写、扩写、瞬间接词想象等。这些方式,可以是以师生的情感互动的方式进行,也可以是学生独自进行。
四、 多样化的评价,是学生创作的动力
在作文教学中,如果教师的评价能够多样化,使学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就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要学生对作文感兴趣,教师评价交流的方式就应多肯定、多鼓励。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应采取鼓励的方法——多保留,少改动。教师应把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尽可能地挖掘出来,哪怕是一个好词或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评价应尽量多样化,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教师可以通过高分刺激法、多次加分法、分层评价法、荣誉称号法(如:作文大王、小作家……)等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感。
阅读;表达形式;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
09(B)—0058—0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些论述体现了“生活本源”的教学观念。也就是说,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
一、丰富学生的生活,写真实体验
生活是学生习作的源泉。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让他们获得丰富、真实的写作素材,教师必须把学生从课堂中解放出来,把他们引向大自然,引向社会,让他们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聆听,用鼻子去嗅闻,用双手去记录,用心灵去感悟。学生只有体验生活,体验情感,发现新奇的事物,才能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到实践中去感受生活,教育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热爱生活,体验生活。如种植花草树木,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加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让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感受,如感受成功时的喜悦,受到表扬时的欢乐,遭遇困难和挫折时的沮丧……生活就像源头活水,为学生习作提供了丰富的写作材料,教师只有让学生感受到写作乐趣,学生才能在作文中张扬个性,展现生命的灵性。
二、广泛阅读积累,厚积而薄发
知识面狭窄,就会缺乏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因为“一个空洞的头脑是不能进行思维的”。所以,学生只有储备丰富的知识,在写作中才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受,就会有话可说。正如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怎样让学生储备丰厚的知识呢?课外阅读是学生储备丰厚知识、积累语言材料的主要途径。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如把学生一周五天的阅读内容变换花样,分类抄写在黑板一角,利用学生课前休息时间和午休后的课前十分钟让学生记一记,读一读。另外,教师要提倡五谷杂粮式的“杂读”。例如,读文学作品,能丰富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力;读科技类作品,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严谨,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热情;读历史读物,可以使学生了解历史,以古鉴今……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大量地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储备丰厚的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巩固许多常用字词,识记更多的名言警句、诗文佳作,并最终使语言的运用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不再有“无米之炊”的烦恼。
三、创设多种表达形式,抒发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要求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这无疑是对小学生作文要求的重新定位,相应淡化了语法、修辞的概念,更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少了语法、修辞的束缚,小学生的童言、童趣、童心、童真便可以灵动地飞扬起来。因此,平时在习作训练时,教师应创设多种作文形式。一方面,教师要重视话题作文,因为话题作文可以自立文意,自由表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写成不同的文体。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才华和写作优势。另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一旦被某件事或某个人所触动,就立刻自主写作。自主写作的方式很多,如自主命题、续写、扩写、瞬间接词想象等。这些方式,可以是以师生的情感互动的方式进行,也可以是学生独自进行。
四、 多样化的评价,是学生创作的动力
在作文教学中,如果教师的评价能够多样化,使学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就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要学生对作文感兴趣,教师评价交流的方式就应多肯定、多鼓励。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应采取鼓励的方法——多保留,少改动。教师应把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尽可能地挖掘出来,哪怕是一个好词或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评价应尽量多样化,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教师可以通过高分刺激法、多次加分法、分层评价法、荣誉称号法(如:作文大王、小作家……)等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