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化痰逐饮法论治痰湿体质型胸痹

来源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aden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胸痹;痰湿体质;化痰逐饮法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8-0090-03
  目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包炎、风湿性心瓣膜病、梅毒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二间瓣脱垂综合征等疾患,是临床常见病,尤其冠心病严重及人类的健康。该病主要以胸闷、短气、心痛彻背等为主要临床表现,随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因此积极治疗,尤其是早期干预治疗在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找到一个有效简便的方法尤为重要。对于早期冠心病,现代医学无特效疗法,然而中医学参照胸痹(心痛)辨证施治,可获良效,且具有简、便、验特色,值得推广。
  1胸痹病机以痰为要
  胸痹是由多种原因导致心脉痹阻,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徹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发病机制主要见于。
  1.1年老体虚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年过半百,肾气渐衰。若肾阳虚衰则不能鼓动五脏之阳,导致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血脉失于温煦,鼓动无力而痹阻不通;若肾阴亏虚则不能滋养五脏之阴,可导致心阴内耗,心阴亏虚,心脉失于濡养而致痹;或阴虚火旺,灼津成痰,痰浊痹阻心脉,发为胸痹。
  1.2饮食不当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脾失健运,聚湿成痰,上犯心胸,清阳不展,气机不畅,心脉痹阻,而成胸痹;或痰浊久留,痰瘀交阻,亦成本病;或饱餐后中气受阻,气机不利,气血运行不畅而发本病。
  1.3情志失调忧思伤脾,脾运失职津液不得输布,聚而成痰,痰浊阻滞,气血不畅,心脉痹阻,发为胸痹。或与怒伤肝,肝失疏泄,肝气郁滞,甚则气郁化火,灼津生痰,气滞痰浊痹阻心脉,而成胸痹。
  1.4寒邪内侵素体阳虚,胸阳不振、阴寒之邪乘虚而入,寒凝气滞,痹阻胸阳,血行不畅,痹阻心脉,而成胸痹。
  以上为古人对胸痹的病机概括,总少不了痰瘀。笔者从长期的临床工作中体会到,古今有别,对于冠心病的病机认识亦应与时俱进,随着现代社会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饮食作息等习惯的改变,现代人的体质与古人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学习紧张,加之今人饮食作息习惯的改变,嗜烟好酒,嗜食辛辣肥甘之品,形体肥胖,脾胃受损,痰湿内生,瘀阻于脉,而致胸痹。自古就有肥人多痰湿,如《内经》中有“肥人”、“肥贵人”、“脂人”之说,即指体内痰湿较盛之质。《格致余论》:“肥人多痰”、“肥人湿多”,《丹溪治法心要》:“肥白人多痰湿”,《张聿青医案》:“第体丰者多湿多痰”。《素问·通评虚实论》:“消瘅仆击,偏枯痿厥,甘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因此结合体质学研究对冠心病患者早期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2化痰逐饮法历史渊源及依据
  《黄帝内经》认为,病由寒气客于经脉,经脉闭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素问·脉解论》认为:“所谓胸痛少气者,水气在脏腑也,水者阴气也,阴气在中,故胸痛少气也。”可见,《黄帝内经》认识到寒凝、气滞、血瘀都是胸痹(心痛)的重要发病因素。《内经》虽把痰饮列作胸痹心痛的病因,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载“民病饮积心痛”,关于胸痹心痛的病机,虽然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素问·痹论》曰“心痹者,脉不通”,但并无专篇论述其病机。直到《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提出“夫脉当取太过与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首次明确提出“阳微阴弦”是形成胸痹的主要病机。《内经》虽论积饮心痛,但未出治法,直到《金匮要略》才正式创造化痰逐饮方药。原文第4条:“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金匮要略》创立桂枝生姜枳实汤、栝楼薤白半夏汤,首次应用化痰逐饮药物,但总以宣痹通阳为目的,理论上未形成独立的治法。《金匮要略》中,仲景用三薤白汤为主方,以通阳散结、豁痰化饮,其论述较详细,主药以瓜蒌(古作“栝蒌”)、薤白、桂枝。《金匮要略》原文第3条“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本条胸痹是由于胸阳不振,痰浊上乘,肺气失其肃降和阳虚邪闭,气机不通所致,故用通阳散结,豁痰下气法。如《金匮要略》原文第4条“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5条“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本条胸痹是胸阳不振,停痰蓄饮所致,故用通阳开结,泄满降逆法。第9条“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第10条“心伤者,其人劳倦……心中痛”,另短气病,见于《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第2条“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此处“平人”指平时貌似无病之人,突然发生胸中满闷,短气,甚至呼吸困难,既无表证,又无“阳微阴弦”的虚象,可能是痰浊、瘀血、宿食等有形之实邪,阻碍了胸中气机的升降,故曰“实也”。《太平圣惠方》在“胸痹疼痛、痰逆心膈不利方”中继承仲景栝楼薤白半夏汤方意,又增生姜、枳实温化痰饮,使化痰逐饮之力加强。明清以前的相关方剂中,宽胸理气、祛痰利湿类药物占绝对优势。明清以后,由于瘀血体质的增多、瘀血学说的兴起,医家联系“津血同源”之论,多认为痰瘀交阻是胸痹、心痛的重要原因。如《古今医鉴·心痛》中说:“心脾痛者……素有顽痰死血”。《柳选四家医案·继志堂医案》中也说:“胸痛彻背名胸痹,痹者胸阳不旷,痰浊有余也,此病不唯痰浊,且有痰血,交阻膈间,方用全栝楼、薤白、旋覆花、桃仁、红花、瓦楞子、元明粉合二陈汤。”这种痰瘀同治的方法沿用甚广。而《张氏医通·胸痹》则另有见地,将“痰积胸痹”分为虚实两端,提出“一病二治”。实痰外溢者以薤白桂枝解散之,虚痰内结者以人参理中清理之。由此可见,历代医家虽各有见地,但对胸痹、心痛的认识,普遍重视痰浊内阻的体质特征。总之从元代罗天益至近代冉雪峰等医家,分别提出用失笑散、小陷胸汤合活血通利之剂以治疗胸痹。《医林改错》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胸痹心痛等等,为治疗该病开辟了广阔的途径。现代医家李聪甫、邓铁涛、朱曾柏等对本病的治疗多从脾胃着手,以调理脾胃化痰饮、消瘀血均获良效。   3痰湿体质的调理
  体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生命现象,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这种特质决定着人体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其病变类型的倾向性。体质的差异现象是先天因素与多种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人类体质间的共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则是绝对的。运用中医中药的优势即辨证观念与整体观念对痰湿体质的患者早期干预研究,使其发病因素得到及时遏制,使机体气血调和,阴阳平衡,发挥治疗未病的特色。研究体质的分类,就必须对复杂的体质现象进行广泛的比较分析,然后甄别分类,把握个体的体质差异规律及体质特征,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调理原则遵循因人制宜;标本兼顾;健脾利湿;行气化痰;温肾固本为调体大法,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常见胸痹患者的证型治法如下。
  3.1燥湿化痰注重脾胃对于湿痰证,寒热不典型者。证见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恶心呕吐、胆怯易惊、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惊悸不安,眩晕,舌苔白滑或腻,脉滑。应以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本证饮食不慎,饥饱失常,脾胃损伤。脾失健运,湿无以化,湿聚成痰,郁积而成。停胃令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阻于胸膈,气机不畅,则感痞闷不舒;留注肌肉,则肢体困重;阻遏清阳,则头目眩晕;痰浊凌心,则为心悸。治宜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以二陈汤为基础方加减化裁。方中半夏辛温性燥,善能燥湿化痰,且又和胃降逆,橘红既可理气行滞,又能燥湿化痰。两药相配,寓意有二:一为等量合用,不仅相辅相成,增强燥湿化痰之力,而且体现治痰先理气,气顺则痰消之意;二为半夏、橘红皆以陈久者良,而无过燥之弊,此为本方燥湿化痰的基本结构。佐以茯苓健脾渗湿,渗湿以助化痰之力,健脾以杜生痰之源。煎煮时加生姜,既能制半夏之毒,又能协助半夏化痰降逆、和胃止呕;复用少许乌梅,收敛肺气,与半夏、橘红相伍,散中兼收,防其燥散伤正之虞,均为佐药。以甘草为佐使,健脾和中,调和诸药。燥湿理气祛已生之痰,健脾渗湿杜生痰之源,共奏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本方加减化裁,可用于多种痰证。治湿痰,可加苍术、厚朴以增燥湿化痰之力;治热痰,可加胆南星、瓜蒌以清热化痰;治寒痰,可加干姜、细辛以温化寒痰;治风痰眩晕,可加天麻、僵蚕以化痰熄风;治食痰,可加莱菔子、麦芽以消食化痰;治郁痰,可加香附、青皮、郁金以解郁化痰;治痰流经络之瘰疬、痰核,可加海藻、昆布、牡蛎以软坚化痰。因本方性燥,故燥痰者慎用,吐血、消渴、阴虚、血虚者忌用本方。
  3.2温化寒痰注重脾肾寒痰证胸满不舒,或喜唾涎沫。怕冷,四肢不温,易感冒,咳痰量多,清稀色白,舌苔白滑,脉弦滑。
  本证多因脾肾阳虚,气化失常,寒湿内生,聚湿成饮,郁于胸中饮阻气机,故胸满不舒;饮邪犯胃,则喜唾涎沫。寒饮犯肺所致,寒饮停肺,宣降违和,故咳嗽痰多、清稀色白;治当温阳化饮。治疗以苓甘五味姜辛汤合肾气丸为主加减化裁,既温肺散寒以化饮,又温运脾阳以化湿,同时温补肾阳。细辛,取其辛散之性,温肺散寒,助干姜温肺散寒化饮之力;为防干姜、细辛耗伤肺气,又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与干姜、细辛相伍,一温一散一敛,使散不伤正,敛不留邪,且能调节肺司开合之职,为仲景用以温肺化饮的常用组合。使以甘草和中调药。综观全方,具有温散并行、开合相济、肺脾同治、标本兼顾的配伍特点,堪称温化寒饮之良剂。同时附子大辛大热,为温阳诸药之首;桂枝辛甘而温,温化痰饮,乃温通阳气要药;二药相合,补肾阳之虚,助气化之复,复以茯苓健脾渗湿,化饮利水,一以导水饮之邪从小便而去,一以杜绝生饮之源,合干姜温化
  渗利,健脾助运。再以泽泻、茯苓利水渗湿,丹皮苦辛而寒,擅入血分,合桂枝则可调血分之滞,为制诸阴药可能助湿碍邪之虞。诸药合用,助阳之弱以化水,滋阴之虚以生气,使脾肾阳气振奋,气化复常,则诸症自除。若痰多欲呕者,加半夏以温化寒痰,降逆止呕;咳甚喘急者,加杏仁、厚朴以降气止咳;脾虚食少者,可加人参、白术、陈皮等以益气健脾。若夜尿多者,宜肾气丸加五味子;小便数多,色白体羸,为真阳亏虚,宜加补骨脂、鹿茸等,加强温阳之力。
  总之痰湿体质是人群中常见的体质类型之一,其发病倾向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应当及早进行干预。痰湿体质的调理应因人制宜、标本兼顾原则及综合调理方法展开。
  4存在的问题
  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是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基础上,多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传统危险因素中性别、年龄和心血管家族史为不可逆性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多可以改善或者消除。对可逆转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早期识别、进而早期干预。西医学目前除了对血脂、高血压病及吸烟等有效的控制,无其他特效疗法。运用中医中药对冠心病患者早期干预,具有明显优势。一是人们对亚健康意识不强,不能急早进行干预,且依从性差;二是宣传不够,尤其是一些打着中医养生旗帜,谋取不法私利,败坏中医名誉;人们对疾病缺乏认识,尤其是广大农村基层群众,推广开来有一定难度;三是证型不统一,这也是中医特色之处,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因此应用好化痰逐饮法治疗胸痹,为人民健康造福。
  (收稿日期:2014-05-26)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内侧髌股韧带的自体半腱肌腱等长重建与缝合修复两种手术技术治疗髌骨脱位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40例髌骨脱位患者,采用缝合修复手术的20例为缝合组,采用韧带重建的20例为重建组,检测两组术后3,14d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观察比较两组手术前后适合角(CA)、外侧髌股角(LPA)、髌骨外移率(LS),术后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术前CA、LPA、LS比较差异无统计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属于一种围术期血液保护措施,其具有降低并发症、减少异体输血、改善微循环灌注、经济实用、操作方便的特点,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临床上围术期急性等
目的对比研究应用23 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经巩膜或角膜切口摘出后段眼内异物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后段眼内异物采用23 G微创玻璃体切除异物摘出手术34例(34只眼),随机分两组。A组经巩膜切口摘出异物,B组经角膜切口摘出异物。对比研究两种不同术式术中出现葡萄膜、玻璃体脱出及异物脱落情况,术后门诊随访3~12个月,对比研究视网膜脱离、眼压、视力、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情况。结果所有异物均顺利摘出,A组17例
目的前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术中前房注射曲安耐德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40例(40只眼)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0只眼)和对照组(20只眼),所有患眼均行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毕试验组前房内注射曲安耐德2 mg,对照组不行曲安耐德注入。比较两组术后视力、眼压、角膜及前房反应的情况。结果术后视力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3、7 d试验组前房
期刊
妖娆的胸部曲线,是女性最引以为傲的资本,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拥有傲人的"胸器".不过,隆胸术的出现让世界各地为胸部扁平而苦恼的女性看见了曙光.随着手术安全性能越来越高,效
到了秋天,水水的肌肤是每个人都想留住的。但是,虽然每天也在进行努力的保养,可效果却感觉差强人意。所以,如果你没有具备那些经得起推敲的“天生好肌肤”,那就让自己变得勤快一些,每晚给自己一个护肤SPA吧。    简易SPA    每晚20~30分钟  这是最普通的晚间护肤,专门为那些喜欢在护肤工作上节约时间的MM设计的,切不可在这个基础上再“偷时减料”了。  它勉强能与“SPA”沾上边,只是因为一切都
期刊
氩氦刀冷冻技术是近年兴起的微创肿瘤疗法之一,可作为手术切除的辅助疗法,有效消融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1-2]、肺癌[3]和前列腺癌[4]等恶性肿瘤.目前该技术开始运用于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肿瘤[5],并多见于治疗胰体尾部肿瘤。
目的 探讨老年眼部整形患者采用四步法眼袋整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眼袋整形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 总结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补片治疗硬化性苔藓样病所致前尿道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补片治疗硬化性苔藓样病所致前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8~40个月,15例患者术后4周拔除尿道支架管,术后2个月排尿通畅,最大尿流率17.6~41.7 ml/s,平均28.6 ml/s;术后3个月出现尿道狭窄2例,间断予以尿道扩张3~6个月后排尿通畅.结论 脱细胞异体真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