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女心中的太阳

来源 :江门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k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有一种爱,不图任何回报,也不需要索取,只知道无私地奉献——那就是父母给予子女的爱。
  
  —— 作者题记
  
  一
  
  1990年3月6日傍晚,在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一户农家里,随着一声洪亮的婴儿啼哭声,一个新生命降生到这个世界上。当接生婆马大娘把婴儿裹在襁褓里抱出房间时,在堂屋里焦急等候的成富走过去问:“马大娘,生的是个儿子吧?”马大娘说:“成富,恭喜你啊,是个千金。”
  听说又是个女儿,成富的情绪瞬间降到了冰点,眉头也皱成了一个“川”字。他的弟弟成兵在旁边看到哥哥愁眉不展的样子,知道大哥一心想生个儿子。大哥已经有两个女儿。为了生这个孩子,嫂子四处躲避计划生育人员,没想到生的还是女儿。成兵对成富说:“大哥,如果你不想要这个女儿,就把她送人抚养吧!邻村的胡沿河夫妻一直没有生育,你把女儿送给他们,相信我的侄女不会吃亏。”
  听到弟弟的主意,成富紧锁的眉头稍微舒展了一下,他对弟弟说:“那这件事情就麻烦你去帮我跑一趟,我已经没有精力管这件事情了。”
  然而,当成兵向胡沿河夫妻说明来意时,胡沿河并不同意,他说他们家太穷了。成兵便把胡沿河的意思转达给大哥成富,成富就叫弟弟请胡沿河夫妻到家里来吃饭。
  在饭桌上,成富对他们说:“胡哥,其实我也是为了你们夫妻着想啊!人人将来都需要老有所依,有个孩子也好有人照顾你们。”这些话无疑是踩到胡沿河夫妻的痛处。两口子还是没有开口说话。见夫妻俩犹豫不决的样子,成富又说,“只要你们同意收养我女儿,我会拿一部分抚养费出来,等于我们共同养她。”最后夫妻俩同意了收养成富的女儿。
  就这样,这个出生才三天的女婴被抱养到了胡家,取名胡小英。胡沿河家里真的很穷,只有一间堂屋和两间茅草房。他们买来廉价的奶粉喂养他们的宝贝。胡小英老是在晚上吵夜,为了照顾她,金文香每天晚上便把胡小英放在摇篮里不停地摇,胡小英在摇篮一摇一晃中慢慢地入睡。
  就在胡小英满月后不久的一天,金文香给胡小英喂奶粉时,发现孩子的眼睛流眼泪,打算送孩子上医院。但上医院的钱从哪里来呢?夫妻俩只好把家里上百斤红薯担到街上卖,卖完才赚了二十几元,怎够去看病呢?拖了几天,胡小英的眼睛开始看不见东西了,心急如焚的夫妻俩便找邻居借,可是邻居怕他们还不起,就推说没有钱。为了借到钱,胡沿河的脚都跑肿了,终于借来了几十元。夫妻俩冒着酷暑把养女送到白花医院。医生检查了胡小英的眼睛后,对他们摇了摇头说:“这个孩子我们这里治不了,你们还是把她送到大医院去吧!”
  听了医生的话,夫妻俩赶紧又抱着胡小英坐汽车到孔滩火车站,然后又转乘开往自贡市的火车。因为夫妻俩听说自贡妇幼保健院的医疗技术好。当他们把胡小英送到自贡市妇幼保健院时,一名老医生惋惜地对夫妻俩说:“你们送来得太迟了,你们对这个孩子不要抱太大的希望,我开几服药给你们拿回家试试吧。”
  临走时,老中医告诉他们,孩子的病是由于长期营养不良造成的。虽然胡小英不是夫妻俩的亲生孩子,但夫妻俩日夜照顾着这个养女,早已把她当成了亲生女儿。当听到医生这样说,金文香的眼泪唰唰地流了下来,而不善于表达的胡沿河抱着养女默默地说不出话。夫妻俩含泪把养女抱回了家。金文香小心翼翼地将医生开的药煎好,用勺子一勺一勺地喂女儿。也许是夫妻俩的爱心感动了苍天,也许是命运多舛的孩子天生命大,胡小英竟然在养母的精心照料下奇迹般地慢慢好了起来,夫妻俩十分高兴。
  
  二
  
  几个月后,家里实在没有钱给养女买奶粉,金文香就每天熬稀饭喂她。由于缺少营养,胡小英的头发枯黄,下巴尖得像刀削了一样。然而,不幸的命运始终不肯放过这个苦难的家庭。到胡小英两岁的时候,胡沿河不幸患上了支气管炎。他拒绝去看病,仍然带病坚持出去做农活。有一天,太阳都下山了,胡沿河出去做农活还没有回来,金文香把养女留在家里,打着手电筒去找,竟然看到丈夫昏倒在田坎边上。瘦弱的金文香当时就吓得哭了起来,她连忙叫了几个村里人帮忙把丈夫抬回了家。
  从那次以后,胡沿河再也不能干农活了,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金文香那瘦弱的肩上。金文香每天天未亮就要起床把丈夫和养女的饭做好,然后再去地里干活,忙到天黑才回家。
  胡沿河因没有钱看病,吐血吐得十分厉害。别人带一些营养品来探望他,他总是舍不得吃,留给养女吃。那时候胡小英哪里懂这些呢,爸妈给吃的她只知道吃。如果不是因为养女,也许胡沿河会多活几年。
  在胡小英三岁那年冬天,胡沿河最终没有逃过病魔的魔爪,丢下母女俩撒手而去。他走的那天天气很冷,看着走了的丈夫,金文香哭得死去活来,她一直紧紧地抓住丈夫的手不放。幼小的胡小英见妈妈哭,她也哭着问妈妈:“妈妈,你为什么哭呢?爸爸怎么不说话?”金文香听养女这样问,哭得更伤心了。
  本来家里就是一贫如洗,胡沿河又走了,这更是雪上加霜。金文香生怕养女挨冻受饿,她宁愿自己不吃饱也要让养女吃饱。丈夫走后,她原本瘦小的身子哪里经得住如此的折腾,一天中午,天气相当炎热,她竟然也昏倒在地里,是附近的乡亲见到了才把她抬回家救醒的。
  
  三
  
  金文香带着幼小的养女靠着意志力支撑了一年。邻村一个媒婆见母女俩的确艰难,便有心撮合她与邻村一个男人结合。那个男人叫程升家,7年前死了妻子,大儿子已经长大成人结了婚,并分了家,他与20岁的小儿子一起生活。刚开始,公公婆婆不同意金文香再嫁,说这样对他们家族不好,但看到母女俩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保障不了,也只好同意了。
  其实程升家的家里也不富裕,只是比胡沿河家稍微好一点点。程升家没有女儿,半路得女,他很高兴,花了500元为养女上户口。为了上户口方便,他把胡小英的名字改为程小英。那时候500元对于农村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那年春节,程小英终于穿上了新衣服。
  1994年下半年,程小英的亲生父亲成富在白花镇租了三个门面和几间民房开了一家冻猪肉食品加工厂。
  程小英的亲生父母便把程小英接到厂里去住,送她到镇上上幼儿园。每逢周六,金文香到厂里把养女接回农村。虽然亲生父母的家比程家富裕,但她却不喜欢住在亲生父母家里。因为在那里,程小英做什么事情都有些诚惶诚恐。16岁的大姐一般不和她说话,当她是陌生人。大姐初中毕业就帮助父母打理工厂。8岁的二姐正在上小学,她长得很漂亮,看得出亲生父母很喜欢她,把她当成家里的中心人物。而程小英仿佛是个多余的人。她每天放了学傻乎乎地站在厂门口,看着公路,希望养母来接她。
  有一个周六,金文香没有来厂里接程小英,她心里相当失落,只想哭。然而没过两天,程小英看到养母透过幼儿园的窗户看她,她忍不住哭了起来。下了课,她匆匆跑出去见养母,她看到养母的眼睛也湿漉漉的。金文香抱着她说,她十分想她,因为忙农活,所以没有时间来接她。程小英便哭着对养母说想回家。金文香说:“下个星期六,我一定接你回家,你在这里要听你亲妈妈的话。”看着养母慢慢离开幼儿园,程小英又哭了。
  
  四
  
  两年后,成富的冻肉厂倒闭了,程小英又回到了养父母的家。到程小英上小学的时候,家里交不起学费,程小英躲在屋里偷偷地哭,被程升家知道后,他就四处去借钱,把程小英送进了村里的小学。
  每学期开学也是程小英最难过的日子,程升家都没法凑齐她的学费,都要到学校去赊账,然后等过一段时间筹到钱再补上。
  2000年6月份,程升家为了给养女凑学费,便去附近的一家石厂抬石头。一天下午,他累得突然吐血,家里已经欠了很多外债,借钱也不好借了,金文香只好打电话给程家升在广东的二儿子。过了几天,二儿子从广东汇了300元回来。后来程小英听二哥说他当时还没有找到工作,是厚着脸皮找老乡借的。她还听二哥说,由于他只有小学文化,很难找到工作。程小英就想,要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只有发奋读书才是惟一的出路。因此,她上学相当刻苦,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都是名列前茅。
  高一下学期的一个星期天,程小英回家拿生活费,晚上在饭桌上,程升家心情很沉重地对她说:“小英,你学习成绩很好,为了不耽误你的前途,我与你妈妈商量了很久,认为你还是回到你亲生父母身边去吧。”
  这时,程小英大姐已结婚,在邻镇同丈夫一起卖猪肉,家里很富裕;二姐也大学毕业在成都找到了工作。她的亲生父母在冻肉厂倒闭后,去了温州开饭店。她听养父这样说,就哭着对他们说:“爸爸,即使家里没有饭吃,我也不愿意回到他们身边,要不我就不读了。”心地善良的程升家最见不得养女哭,他颤抖着说:“小英,不是我们不想要你,而是我们真的不想耽误你的学习啊!希望你明白我和你妈的一片苦心。”
  那晚,程小英躺在床上一夜都没有睡着,想想养父母为她已经受了那么多的苦,自己不能太自私了,该回到亲生父母那里去。然而,当程升家打电话给成富说明这个情况时,成富却说什么也不同意让亲生女儿回去。最后经过协商决定,两家轮流负担程小英一年的生活费和学费,直到程小英高中毕业考上大学,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就全部由成富支付。
  
  五
  
  2007年春节后,程升家带着妻子金文香到河北砖厂打工。这样程小英每月都要去她大姐家里拿生活费,她的亲生父母每月把钱寄到她的大姐那里。大姐对她相当冷淡,在她心中好像程小英不是她的亲妹妹。程小英还记得初三上半年开学的时候,养父又在为学费犯愁。养父想到程小英大姐家里经济比较宽裕,就带着程小英到她大姐家里去借钱。程小英的大姐就是不借。最后,父女俩空手回家。那一刻,大姐已经伤透了程小英的心。
  学校经常要买学习资料,程小英不敢叫大姐给钱,于是只好求助在河北的养父母。在与养父通电话的过程中,程小英陆续了解到养父母在河北砖厂吃了很多苦。河北的风沙很大,春节过后还是寒风刺骨,刚到河北砖厂的养母脸上就脱了皮,痛得不得了。在砖厂装窑,养父母每天凌晨两点多就要冒着刺骨的寒风起床去上班。
  养父母在河北砖厂苦干了近一年,12月份,砖厂的窑停火了,他们才回家。当程小英回到家看到养父母因劳累过度更加憔悴时,她伤心地哭了起来。养父母告诉她说他们这次在河北挣了5000元,在回到宜宾的时候差点被一个骗子骗去,幸好养父反应快。
  养父母回到家后,成富突然不同意再支付亲生女儿的学费与生活费用。他说他在外面遇到了地痞,被人砍伤了。程小英不知亲生父亲说的到底是真还是假,当她再打电话给亲生父亲时,成富连电话都不接了。
  程小英上高中的一切费用又落在了年迈的养父母身上。
  程小英读高三时,听说大学生可以贷款读书,她就对养父说,不要再为她操劳了,高考后,她上大学的学费自己贷款。程升家同意了程小英的想法,他们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再供养女上大学了。
  程小英知道养父母为她付出了太多太多,不能挣钱的她从养父每月给她的250元生活费中挤出一点,给养父母买一包奶粉,略表心意。看着养女如此懂事,程升家和金文香心里也倍感欣慰。
  2009年高考过后,程小英被成都医科学院护理专业录取。她打电话给她的亲生父亲,可成富听到是女儿打来的电话,便急匆匆挂断,以前承诺女儿上大学的一切费用由他支付成了空头支票。程小英在广东的二哥听说小妹考上了大学,便给她汇了300元,以示祝贺。
  现在,程小英已经是成都医科大学大一的学生。班主任张洪是一位很好的老师,他得知程小英的实际情况后,帮她联系助学贷款,还努力帮她争取奖学金,同时还帮她联系勤工俭学,以完成她的大学学业。
  当然,程升家与妻子金文香仍在家里辛勤地劳动,给养女的学费和生活费做后盾。
  注:文中除程升家、金文香、程小英为真名外,其余均为化名。
  
  责 编:谢荔翔
  评选好稿移动、联通、小灵通用户请发短信到07503377394,截止时间:3月26日。
其他文献
大学毕业后,我听说本地广播电视报社要招聘一名编辑,于是就去报了名。老总四十岁左右,很潇洒。他见过我的应聘资料后就很客气地对我说,报社正缺你这样既能写又能编的编辑,学的又是中文专业。他说我来后,负责社会新闻版和文学版的编采工作,工资每月1300元。  我从小喜欢写文章,大学时在各种报刊上也发过不少文章。能到报社来工作,说心里话,我一千个激动,一万个高兴,别说一千三,就是五百,我也答应,毕竟这项工作很
期刊
儿子杰10岁了,一天,我意外地通过电脑和他视频。杰说:“妈妈,你在哪里啊?我好想你哟!我想你都快想疯了!你什么时候回来呀?”面对杰的揪心追问,我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去面对他。  说到儿子,就要说到我的婚姻,我的婚姻有点坎坷。我20岁那年,稀里糊涂就嫁给了一个本地姓黄的男人,一年后,我们有了女儿文文。那时因为结婚、生孩子,还有黄的妈妈去世,我们欠下了一大堆债务。在家里,我们不会什么手艺,挣不到钱,为了还
期刊
时值七月,烈日炎炎。  本来说好要和姐姐一起去上海看世博会的,可姐姐因为生意忙,又怕热惧晒,最后竟然改主意说不去了。对世博憧憬已久的我,为此还跟姐姐吵了一架,最后一气之下,在七月中旬的一天,独自买好了车票,简单收拾了一番,便背起旅行包,踏上了开往上海南站的火车。  世博园的壮观美丽自是不必多言的,那天烈日当空,气温颇高,园内人流如织,摩肩接踵,各大热门馆前排的队伍,早已蜿蜒成了长长的好几排。早已被
期刊
天亮前,母亲走到窗前唤醒了我。我们要赶场镇上开来的汽车,赶到南方一个叫清远的地方去。  在清远买房后,我决意要把母亲从四川接去同住。父亲去世后,我和弟弟一直在外打工,留下母亲留守老家。母亲总是宽慰我们说一切皆好。但我们又岂能安心?每每念及乡下的母亲,面对其乐融融的小家,我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原本打算把新居买回老家,但母亲拒不同意。她总说别人的儿子在上海买屋了在西安定居了……“我的儿子也该有这个志气
期刊
借上南方出差的机会,恰好去拜访一位多年不见的朋友。下了火车,他接上我,带我去吃当地的夜宵。  这座沿海城市具有典型的南方生活气息,湿腥的海风迎面扑来,高大的椰子树婆娑摇曳,虽说已过了晚上十点,大排档上仍然坐满了裸背赤脚的食客,或高谈阔论,或划拳猜令,喧闹声不绝于耳。  朋友带我找了个搭着简易大篷的大排档,算是闹中取静了,点上酒肴,我们俩便开瓶痛饮起来。因多年未见,相谈甚欢,正聊得起劲儿,门帘一挑,
期刊
休息那天,我无意中闲逛到了一个花鸟市场,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跟着前行,只见大街两边全是卖花鸟鱼虫的店铺。  突然,一声嘹亮的哀鸣像尖利的钉子般凿进我的耳朵,从小就听惯了各种各样鸟鸣声的我,马上分辨出这是一种名叫“白面鹞”的鸟的叫声。循着声音,我好快就找到了它,只见它被装入鸟笼中挂在一间鸟店门前的一条横梁上。和它并排挂在一起的还有麻雀、绿绣眼、画鹛、白头公、树鹨、斑鸠……眼前各种各样的鸟,就连出生在
期刊
我热爱旷野间一缕微风吹向苍茫  我热爱窗子外一帧暮色渐稠成夜  我热爱草叶上一滴露水映照晨曦  我热爱春天的一群蜜蜂搬运花香  我热爱土地里一粒种子羞怯的探出头来  我热爱墙角下一队蚂蚁忙碌的来来往往     我热爱一朵小花带给我小小的芬芳  我热爱一棵小草带给我小小的绿意  我热爱一首小诗带给我小小的抒情  我热爱一篇小文带给我小小的宁静  我热爱一小杯酒带给我小小的醉  我热爱一小勺糖带给我小
期刊
如果我先你而去  可以想象,你在我的墓前  用只有我才能听懂的语言骂我  ——死鬼,你一生的大恶  就是在一个人的心里,藏了把锋利的刀  然后见你,挥动衣袖  一遍又一遍地,拂净碑上的尘埃    姐姐  姐姐,这个清风明月的夜晚  真的不适合想你  想你一次,我心上的结痂  就被揭开一次  你曾经那么高大,填满我的心  现在你却变得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小  我担心迟早有一天  你会小成一枚锋利的针 
期刊
已经到了城市不口渴的天气  依然有那么多反季节开花的汗水  爬满每一个额头和身体长成的小树  这些移动的精灵们用一部分青春  装满他们手中各自的包裹  这些无根的精灵们借助一辆辆巴士  成吨成吨地运送各自的体力和  落脚点    不是候鸟挪窝也不是蚂蚁搬家  大包小包从四面八方赶过来的家乡话  拥挤在句子以外的人群里  背包或者是不背包的汉子  操着浓重北方口音哭闹的小孩  有祖籍或者是没有祖籍的
期刊
日子的瓦罐上  满是新生的裂痕与旧伤  但日子仍然在继续    脸朝明天  一些心形的叶片  让日子满脸肃穆    是的,日子的盐  在更多的时候  给予生命的只是平静的守候    而不是翻滚的波涛  从头到脚  让爱脉脉回流  (518052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园北区朗山一路意中利科技园弗雷通信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