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帕金森病;肾虚血瘀;补肾活血通络;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图分类号:R277.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1-0097-02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以中脑黑质和纹状体通路变性为主的慢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进行性加重、肌强直、姿势步态异常为特征。对北京、上海、西安三地29 454位年龄大于55岁受访者的调查表明,65岁以上PD患病率男性为1.7%、女性为1.6%[1]。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左旋多巴及其复合制剂治疗PD,但长期服药后会出现疗效减退、异动症、运动波动(开关现象、剂末现象)和幻觉,以及精神障碍等不良反应,仍缺乏持久有效的治疗方案。近年来,笔者在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自拟补肾活血通络中药辅助治疗PD患者34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2月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脑病科住院及门诊PD患者68例,按照门诊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40~75岁,平均(55.2±11.3)岁;病程1~6年,平均(3.6±1.8)年;Hoehn&Yahr(H-Y)分级:1~1.5级14例,2~3级12例,3.5~4级8例;双侧患病23例,单侧患病11例。对照组34例,男22例,女12例;年龄45~73岁,平均(53.6±10.9)岁;病程0.7~6年,平均(3.4±1.9)年;H-Y分级:1~1.5级16例,2~3级9例,3.5~4级9例;双侧患病21例,单侧患病13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英国帕金森病协会脑库制定的PD临床诊断标准[2]。中医诊断参照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脑病学术研讨会制订的《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3]中颤证肾虚血瘀证标准,证见形体偏瘦,面色晦暗,表情呆滞,头摇或肢体颤振日久,项背前倾,步态慌张,肢体拘挛,活动受限,言语
利,智力减退,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小便频数或淋漓不畅,舌体偏瘦,舌质紫黯或夹瘀斑,舌苔薄少或剥脱,脉细弦涩。PD病情严重程度参照H-Y分级标准[4]。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40~75岁;PD病情符合H-Y分级第1~4级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能遵嘱完成疗程者。
1.4 排除标准
帕金森综合征;伴随其他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如肝豆状核变性、肝性脑病、脑干病变、小脑疾患、慢性脱髓鞘病变、多发性硬化等;有严重的肝、肾、造血系统疾患或恶性肿瘤、精神障碍者。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按照PD治疗指南用药原则[5]给予多巴丝肼片(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30198,规格250 mg)、卡左双多巴控释片(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00087,规格250 mg)抗PD基础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通络中药。方药组成:熟地黄20 g,生地黄15 g,制何首乌20 g,炙龟甲(先煎)15 g,白芍30 g,枸杞子20 g,丹参15 g,当归10 g,桃仁10 g,钩藤(后下)30 g,全蝎5 g,僵蚕10 g。每日1剂,水煎取300 mL,早晚分2次温服。
2组合并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病者,均常规服用降糖及降压药物。2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观察。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指标
①采用国际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4]对2组治疗前后分别评分。UPDRSⅢ为运动检查,用于评定PD患者的运动功能,观察指标共14大项,27小项,每一小项分为5级(0~4分),0分为正常,4分最重,总分108分。总分值越高表示病情越重。②采用计分法,测定患者手部动作,头、颈部、肢体拘挛、运动姿势,步态和上肢协调动作,头和肢体震颤等10项内容,每项内容按症状严重程度分别计0~3分不等,总积分作为功能障碍总积分,并计算改善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③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2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3]中老年颤证相关标准,根据功能障碍总积分改善率评定疗效。临床痊愈:改善率为100%;显效:改善率为50%~99%;有效:改善率为20%~49%;无效:改善率<2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4.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34例,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2.4%;对照组34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4.7%。2组总有效率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说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4.2 2组治疗前后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UPDRS评分均等,病情轻重程度相似。治疗后,2组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治疗组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4.3 2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34例,出现恶心欲呕3例,流涎2例,低血压1例,失眠4例,抑郁症状2例。对照组34例,出现恶心欲呕5例,流涎4例,低血压6例,失眠2例,抑郁症状4例,开关现象1例。治疗组在改善PD并发症及发生不良反应方面略优于对照组(P<0.05)。 5 讨论
本病属中医学“颤证”、“震颤”等范畴。其病位在脑,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基本病机为肝肾下虚,阴血不足,水不涵木,肝阳偏亢,肝风内动,筋脉失养则躯体震颤、肌肉强直;复加肾精不足,阴虚津亏,脉络失充,血脉滞涩,瘀血内停,痰瘀互结,终使脑髓失养,脑脉失荣更致本病病程迁延,缠绵难愈。本病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肝肾亏虚为本,风痰瘀阻为标。治疗则以补肾活血通络为主。方中熟地黄、生地黄、制何首乌功专补肾益精、滋阴养血、固本培元,用为君药。炙龟甲、白芍、钩藤、枸杞子益肾填精、养血柔肝、熄风定颤,不仅协助君药加强固本培元之力,又可缓解强直、震颤等症状;丹参、当归、桃仁养血活血、化瘀通络,诸药共为臣药。久病入络,一般草木之药难中肯綮,故加用全蝎、僵蚕搜风通络之品,取其行走攻窜之性,加强涤痰祛瘀、搜风剃络之功。诸药相合,共奏补肾益精、养血柔肝、活血定颤、熄风通络之功。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补肾活血通络中药治疗PD,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还可缓解机体因服用多巴制剂而引起的恶心、呕吐、头晕、精神障碍、失眠等不良反应,可起到明显的增效减毒作用。
参考文献:
[1] Zhen-Xin Zhang, Gustavo C Roman, Zhen Hong, et al. Parkinson's disease in China: prevalence in Beijing, Xian, and Shanghai 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J]. Lancet,2005,365(9459):595-597.
[2] Hughes AJ, Daniel SE, Kilford L, et al. Accuracy of clinical diagnosis of 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a clinico pathological study of 100 cases[J].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1992,55(3):181-184.
[3]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脑病学术研讨会.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15(4):39-40.
[4] 陈海波.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9,18(1):61-62.
[5] Olanow CW, Watts RL, Koller WC. An algorithm (decision tre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 (2001):treatment guidelines[J]. Neurology,2001,56(11 Suppl 5):1-88.
中图分类号:R277.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1-0097-02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以中脑黑质和纹状体通路变性为主的慢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进行性加重、肌强直、姿势步态异常为特征。对北京、上海、西安三地29 454位年龄大于55岁受访者的调查表明,65岁以上PD患病率男性为1.7%、女性为1.6%[1]。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左旋多巴及其复合制剂治疗PD,但长期服药后会出现疗效减退、异动症、运动波动(开关现象、剂末现象)和幻觉,以及精神障碍等不良反应,仍缺乏持久有效的治疗方案。近年来,笔者在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自拟补肾活血通络中药辅助治疗PD患者34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2月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脑病科住院及门诊PD患者68例,按照门诊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40~75岁,平均(55.2±11.3)岁;病程1~6年,平均(3.6±1.8)年;Hoehn&Yahr(H-Y)分级:1~1.5级14例,2~3级12例,3.5~4级8例;双侧患病23例,单侧患病11例。对照组34例,男22例,女12例;年龄45~73岁,平均(53.6±10.9)岁;病程0.7~6年,平均(3.4±1.9)年;H-Y分级:1~1.5级16例,2~3级9例,3.5~4级9例;双侧患病21例,单侧患病13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英国帕金森病协会脑库制定的PD临床诊断标准[2]。中医诊断参照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脑病学术研讨会制订的《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3]中颤证肾虚血瘀证标准,证见形体偏瘦,面色晦暗,表情呆滞,头摇或肢体颤振日久,项背前倾,步态慌张,肢体拘挛,活动受限,言语
利,智力减退,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小便频数或淋漓不畅,舌体偏瘦,舌质紫黯或夹瘀斑,舌苔薄少或剥脱,脉细弦涩。PD病情严重程度参照H-Y分级标准[4]。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40~75岁;PD病情符合H-Y分级第1~4级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能遵嘱完成疗程者。
1.4 排除标准
帕金森综合征;伴随其他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如肝豆状核变性、肝性脑病、脑干病变、小脑疾患、慢性脱髓鞘病变、多发性硬化等;有严重的肝、肾、造血系统疾患或恶性肿瘤、精神障碍者。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按照PD治疗指南用药原则[5]给予多巴丝肼片(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30198,规格250 mg)、卡左双多巴控释片(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00087,规格250 mg)抗PD基础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通络中药。方药组成:熟地黄20 g,生地黄15 g,制何首乌20 g,炙龟甲(先煎)15 g,白芍30 g,枸杞子20 g,丹参15 g,当归10 g,桃仁10 g,钩藤(后下)30 g,全蝎5 g,僵蚕10 g。每日1剂,水煎取300 mL,早晚分2次温服。
2组合并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病者,均常规服用降糖及降压药物。2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观察。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指标
①采用国际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4]对2组治疗前后分别评分。UPDRSⅢ为运动检查,用于评定PD患者的运动功能,观察指标共14大项,27小项,每一小项分为5级(0~4分),0分为正常,4分最重,总分108分。总分值越高表示病情越重。②采用计分法,测定患者手部动作,头、颈部、肢体拘挛、运动姿势,步态和上肢协调动作,头和肢体震颤等10项内容,每项内容按症状严重程度分别计0~3分不等,总积分作为功能障碍总积分,并计算改善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③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2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3]中老年颤证相关标准,根据功能障碍总积分改善率评定疗效。临床痊愈:改善率为100%;显效:改善率为50%~99%;有效:改善率为20%~49%;无效:改善率<2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4.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34例,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2.4%;对照组34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4.7%。2组总有效率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说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4.2 2组治疗前后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UPDRS评分均等,病情轻重程度相似。治疗后,2组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治疗组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4.3 2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34例,出现恶心欲呕3例,流涎2例,低血压1例,失眠4例,抑郁症状2例。对照组34例,出现恶心欲呕5例,流涎4例,低血压6例,失眠2例,抑郁症状4例,开关现象1例。治疗组在改善PD并发症及发生不良反应方面略优于对照组(P<0.05)。 5 讨论
本病属中医学“颤证”、“震颤”等范畴。其病位在脑,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基本病机为肝肾下虚,阴血不足,水不涵木,肝阳偏亢,肝风内动,筋脉失养则躯体震颤、肌肉强直;复加肾精不足,阴虚津亏,脉络失充,血脉滞涩,瘀血内停,痰瘀互结,终使脑髓失养,脑脉失荣更致本病病程迁延,缠绵难愈。本病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肝肾亏虚为本,风痰瘀阻为标。治疗则以补肾活血通络为主。方中熟地黄、生地黄、制何首乌功专补肾益精、滋阴养血、固本培元,用为君药。炙龟甲、白芍、钩藤、枸杞子益肾填精、养血柔肝、熄风定颤,不仅协助君药加强固本培元之力,又可缓解强直、震颤等症状;丹参、当归、桃仁养血活血、化瘀通络,诸药共为臣药。久病入络,一般草木之药难中肯綮,故加用全蝎、僵蚕搜风通络之品,取其行走攻窜之性,加强涤痰祛瘀、搜风剃络之功。诸药相合,共奏补肾益精、养血柔肝、活血定颤、熄风通络之功。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补肾活血通络中药治疗PD,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还可缓解机体因服用多巴制剂而引起的恶心、呕吐、头晕、精神障碍、失眠等不良反应,可起到明显的增效减毒作用。
参考文献:
[1] Zhen-Xin Zhang, Gustavo C Roman, Zhen Hong, et al. Parkinson's disease in China: prevalence in Beijing, Xian, and Shanghai 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J]. Lancet,2005,365(9459):595-597.
[2] Hughes AJ, Daniel SE, Kilford L, et al. Accuracy of clinical diagnosis of 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a clinico pathological study of 100 cases[J].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1992,55(3):181-184.
[3]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脑病学术研讨会.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15(4):39-40.
[4] 陈海波.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9,18(1):61-62.
[5] Olanow CW, Watts RL, Koller WC. An algorithm (decision tre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 (2001):treatment guidelines[J]. Neurology,2001,56(11 Suppl 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