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质疑答难,为培养问题意识打好基础
质疑答难即指学生质疑问难和教师引导学生释疑解难。教师积极鼓励学生缘疑质难,或主动引导,或有意激发,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
1.学生对老师质疑。学生对老师质疑,可以是平时碰到的学习上、生活上的问题,不受时间、空间、内容的限制。提出的问题一般由学生帮助回答,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对于有的问题超出了学习的范围,教师可以设置悬念或提供有关资料引导学生去探究,对于个别后进生则可以利用课外时间亲自帮助寻找答案,激发他们对问题的兴趣。
2.学生对教材质疑。教材是教学的凭借,教科书中也有些不尽合理之处。在看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开展讨论。对此,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找出后有的还写信与编辑商榷。编辑同志来信赞赏学生肯动脑筋,善于发现问题,学生很受鼓舞。如五年级教材中出现“锦上添花”的反义词为“雪中送炭”,学生提出应该是“雪上加霜”“落井下石”等更为确切。
二、指导自学,为培养问题意识架设桥梁
1.课前自学预习要求提出问题。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一旦没有问题,学习就会中断,智慧的火花就会熄灭。因此,在开始指导自学时,可从“问题入手”,要求学生在每学一篇新课之前,先认真自学预习,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句,以及不懂的问题,把它们记在自学本上以便适时提出。
2.课内指导自学方法。学生会提问了,教师就要引导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提的问题质量如何,往往与他怎样思考有密切关系。教师可以利用授课后的点滴时间重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训练,对他们在自学预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比较,以提高学生抓住中心进行思考、提问的能力。如,每教一课后,把学生提出的问题逐个读一遍,要求他们分辨哪些问题是紧扣课文的,哪些问题是一想便能解决的,哪些问题是脱离实际的。经过长期训练,学生便会逐步懂得推敲,提问题时才会有深度。
3.鼓励探索、猜想、发现。学生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要设法鼓励学生去探索、猜想和发现,经常启发他们思考并提出问题。如《鸬鹚》一课,有学生问,渔人拿竹篙在船舷上一抹,“抹”字说明了渔人动作轻巧,对鸬鹚有着关爱之情;而鸬鹚捕鱼后,渔人却把它甩进水里。这“甩”与“抹”前后似乎有矛盾?这一问很有价值,对理解课文有帮助,我就不失时机表扬他。
4.创设“小步距”问题情境。创设“小步距”问题情境即把一个个复杂的、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分解为一个个相互联系的、较简易的问题来完成的思维过程。分解成几个小阶段,然后总结出每个阶段的有效策略。“小步距”问题情境具有针对性,有能突出重点的特点,同时要注意策略性知识和方法传授,即结合相应的专门知识,教给学生学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我们的教室》里有一句:“大黑板就像一方土地,老师在这里播撒希望的种子。”可设置问题:农民在田里耕种,希望是什么?园丁在园中浇水,希望是什么?教师在黑板上播撒知识,希望是什么?通过有序的问题铺设,难度降低,学生接受知识兴趣较高。因此,我们认为,只有问题设置正确、坡度舒缓,集“思路、学路”于一体,才能让学生产生有阶可上、步步登高的愉悦感,才能兴趣盎然地接受知识,训练能力,进而学会由小处入手思考问题。
教师平时教学中力求通过对问题意识的培养,发展学生智力,使他们思想活跃,多思勤问、敢想敢说,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进一步学习心理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作者单位:江西省信丰县西牛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徐纯军
质疑答难即指学生质疑问难和教师引导学生释疑解难。教师积极鼓励学生缘疑质难,或主动引导,或有意激发,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
1.学生对老师质疑。学生对老师质疑,可以是平时碰到的学习上、生活上的问题,不受时间、空间、内容的限制。提出的问题一般由学生帮助回答,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对于有的问题超出了学习的范围,教师可以设置悬念或提供有关资料引导学生去探究,对于个别后进生则可以利用课外时间亲自帮助寻找答案,激发他们对问题的兴趣。
2.学生对教材质疑。教材是教学的凭借,教科书中也有些不尽合理之处。在看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开展讨论。对此,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找出后有的还写信与编辑商榷。编辑同志来信赞赏学生肯动脑筋,善于发现问题,学生很受鼓舞。如五年级教材中出现“锦上添花”的反义词为“雪中送炭”,学生提出应该是“雪上加霜”“落井下石”等更为确切。
二、指导自学,为培养问题意识架设桥梁
1.课前自学预习要求提出问题。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一旦没有问题,学习就会中断,智慧的火花就会熄灭。因此,在开始指导自学时,可从“问题入手”,要求学生在每学一篇新课之前,先认真自学预习,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句,以及不懂的问题,把它们记在自学本上以便适时提出。
2.课内指导自学方法。学生会提问了,教师就要引导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提的问题质量如何,往往与他怎样思考有密切关系。教师可以利用授课后的点滴时间重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训练,对他们在自学预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比较,以提高学生抓住中心进行思考、提问的能力。如,每教一课后,把学生提出的问题逐个读一遍,要求他们分辨哪些问题是紧扣课文的,哪些问题是一想便能解决的,哪些问题是脱离实际的。经过长期训练,学生便会逐步懂得推敲,提问题时才会有深度。
3.鼓励探索、猜想、发现。学生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要设法鼓励学生去探索、猜想和发现,经常启发他们思考并提出问题。如《鸬鹚》一课,有学生问,渔人拿竹篙在船舷上一抹,“抹”字说明了渔人动作轻巧,对鸬鹚有着关爱之情;而鸬鹚捕鱼后,渔人却把它甩进水里。这“甩”与“抹”前后似乎有矛盾?这一问很有价值,对理解课文有帮助,我就不失时机表扬他。
4.创设“小步距”问题情境。创设“小步距”问题情境即把一个个复杂的、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分解为一个个相互联系的、较简易的问题来完成的思维过程。分解成几个小阶段,然后总结出每个阶段的有效策略。“小步距”问题情境具有针对性,有能突出重点的特点,同时要注意策略性知识和方法传授,即结合相应的专门知识,教给学生学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我们的教室》里有一句:“大黑板就像一方土地,老师在这里播撒希望的种子。”可设置问题:农民在田里耕种,希望是什么?园丁在园中浇水,希望是什么?教师在黑板上播撒知识,希望是什么?通过有序的问题铺设,难度降低,学生接受知识兴趣较高。因此,我们认为,只有问题设置正确、坡度舒缓,集“思路、学路”于一体,才能让学生产生有阶可上、步步登高的愉悦感,才能兴趣盎然地接受知识,训练能力,进而学会由小处入手思考问题。
教师平时教学中力求通过对问题意识的培养,发展学生智力,使他们思想活跃,多思勤问、敢想敢说,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进一步学习心理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作者单位:江西省信丰县西牛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徐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