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一个平台将海量信息重组得更好,然后成为高频使用时,“入口”便产生了,这种平台才会真正意义上形成“生态”。
作为商业形态的平台,很难一蹴而就,这话的意思就是:很难凭空打造出一个平台来。平台的演进大致遵循着这样一个路线:工具→渠道→平台,最终成为入口。
平台之初,是一个工具,为解决某个问题所诞生的一个软件产品:PC端互联网,你可以称之为网站,而在移动互联网里,你也可以称之为App。
一类工具产品的特点在于:如果只是用户和它两个角色,这个工具就很难完成什么东西。这一点在音乐播放器这种工具上特别明显,如果你不去找点MP3之类的音乐文件,这款播放器本身没有任何价值。
还有一类工具产品,需要用户深度参与。比如说笔记类产品、Office套装。不那么恰当地套用麦克卢汉“冷热媒介”的分法,前一类工具可视为“热工具”,后一类属于“冷工具”。热工具用户点点鼠标就可以了,冷工具需要用户开动大脑。通常来说,前者用于休闲,后者用于工作。
早年工具类软件的商业模式都是“收费”。后来有了互联网,慢慢出现了“免费+广告”或者收费的模式。如果不想看广告,交费,这也是很多共享软件走的路径。一般而言,越是复杂及越是瞄准特定人群的工具,收费的可能性越大,比如SPSS这种一般只有搞研究的人才会用的软件。复杂,意味着需要学习,学习意味着学习成本,轻易抛弃不得。特定人群意味着有特定需求,这种需求通常意义上是刚需。
但大众型的工具就不好讲了。微信之父张小龙曾经在早期做过一个邮箱客户端Foxmail,在网络人口不过数千万的当年,居然拥有500万用户,可谓是风头一时无两。但Foxmail很快沉寂了下去。类似的还有一堆下载工具,如网络蚂蚁、网络快车等。
做面向纯工具的模式很容易被大公司击溃,或者说被有其他资源的大公司利用捆绑的方式击溃。Netscape就是非常经典的例子。纯工具开始慢慢转型,一个方向就是,成为一种渠道。
举一个例子,暴风影音作为一个视频播放工具,它非常有名。不过,在2008年,暴风的冯鑫意识到了问题,据说他认为单纯为这个工具而来的用户价值只有1分(如果总分是10分的话)。后来暴风影音开始进入“视频内容供给”的领域,虽然能供应的内容总量比不过优土、搜狐、爱奇艺之类,但绕开“首播”、“独播”的高额采购,大体上也能基本满足视频观看需求。
工具升级为渠道的必经路径是,用户利用这个工具所消费的内容,与工具本身有着利益关系。作为一个音乐播放器,iTunes就和内容供应者有着很强的利益关系。事实上,我们今天已经很少把它看成是一个音乐播放器,更多的视其为一个音乐商店。到了这个份上,工具成为了渠道,用户对其依赖度会更强。
但事情没有完,因为渠道并不是平台,渠道还有再升级的可能。渠道只是单一的内容推送,尽管根据数据挖掘和分析,有可能做到所谓的精准推送,但用户的迁移成本很低。如果这个渠道不能做到垄断性优势的话,无论是在用户端的垄断,还是在合作伙伴前的垄断,被抛弃都是很常见的事。但如果在这个渠道上再置入一点东西,比如,进行“社交”,那就完全不同了。由此,渠道开始向平台转化。
所谓平台,应该包括四个元素:海量端点(在中国,可能需要一亿用户或使用者)、统一运营规则(标准化接口)、吸聚(能够让用户重度参与产生信息),以及重组。
重组是最困难的地方。微博做到了前三点,但在用户与信息的重组上出现了问题。比如说,用户被太多的无关信息所干扰,他们并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微博全盛时每天都要产生数亿条信息,重组不佳造成用户的困扰,平台优势就慢慢开始减弱。
当一个平台将海量信息重组得更好,然后成为高频使用时,“入口”便产生了。这种平台会真正意义上形成“生态”,也就是有海量的第三方进入,从中获取他们的利益,并与平台形成利益关系。成为一种生态的平台,从商业历史上看,即便出现衰落,也很难一朝覆灭,比较经典的例子是微软的Windows。反观诺基亚,虽然一度是全球手机霸主,但由于从来没有出现过诺基亚生态,从天堂堕入地狱,也就是短短几年的事。
在当下的中国互联网,真正能成为生态型平台的公司,其实非常少。坐拥数百万卖家的阿里显然是一个,3Q大战后极力推动生态建设,并握有微信这张移动互联网门票的腾讯也是一个,百度事实上只能算半个,至于其他公司,距离生态型平台的终极目标,依然道路漫长。
作为商业形态的平台,很难一蹴而就,这话的意思就是:很难凭空打造出一个平台来。平台的演进大致遵循着这样一个路线:工具→渠道→平台,最终成为入口。
平台之初,是一个工具,为解决某个问题所诞生的一个软件产品:PC端互联网,你可以称之为网站,而在移动互联网里,你也可以称之为App。
一类工具产品的特点在于:如果只是用户和它两个角色,这个工具就很难完成什么东西。这一点在音乐播放器这种工具上特别明显,如果你不去找点MP3之类的音乐文件,这款播放器本身没有任何价值。
还有一类工具产品,需要用户深度参与。比如说笔记类产品、Office套装。不那么恰当地套用麦克卢汉“冷热媒介”的分法,前一类工具可视为“热工具”,后一类属于“冷工具”。热工具用户点点鼠标就可以了,冷工具需要用户开动大脑。通常来说,前者用于休闲,后者用于工作。
早年工具类软件的商业模式都是“收费”。后来有了互联网,慢慢出现了“免费+广告”或者收费的模式。如果不想看广告,交费,这也是很多共享软件走的路径。一般而言,越是复杂及越是瞄准特定人群的工具,收费的可能性越大,比如SPSS这种一般只有搞研究的人才会用的软件。复杂,意味着需要学习,学习意味着学习成本,轻易抛弃不得。特定人群意味着有特定需求,这种需求通常意义上是刚需。
但大众型的工具就不好讲了。微信之父张小龙曾经在早期做过一个邮箱客户端Foxmail,在网络人口不过数千万的当年,居然拥有500万用户,可谓是风头一时无两。但Foxmail很快沉寂了下去。类似的还有一堆下载工具,如网络蚂蚁、网络快车等。
做面向纯工具的模式很容易被大公司击溃,或者说被有其他资源的大公司利用捆绑的方式击溃。Netscape就是非常经典的例子。纯工具开始慢慢转型,一个方向就是,成为一种渠道。
举一个例子,暴风影音作为一个视频播放工具,它非常有名。不过,在2008年,暴风的冯鑫意识到了问题,据说他认为单纯为这个工具而来的用户价值只有1分(如果总分是10分的话)。后来暴风影音开始进入“视频内容供给”的领域,虽然能供应的内容总量比不过优土、搜狐、爱奇艺之类,但绕开“首播”、“独播”的高额采购,大体上也能基本满足视频观看需求。
工具升级为渠道的必经路径是,用户利用这个工具所消费的内容,与工具本身有着利益关系。作为一个音乐播放器,iTunes就和内容供应者有着很强的利益关系。事实上,我们今天已经很少把它看成是一个音乐播放器,更多的视其为一个音乐商店。到了这个份上,工具成为了渠道,用户对其依赖度会更强。
但事情没有完,因为渠道并不是平台,渠道还有再升级的可能。渠道只是单一的内容推送,尽管根据数据挖掘和分析,有可能做到所谓的精准推送,但用户的迁移成本很低。如果这个渠道不能做到垄断性优势的话,无论是在用户端的垄断,还是在合作伙伴前的垄断,被抛弃都是很常见的事。但如果在这个渠道上再置入一点东西,比如,进行“社交”,那就完全不同了。由此,渠道开始向平台转化。
所谓平台,应该包括四个元素:海量端点(在中国,可能需要一亿用户或使用者)、统一运营规则(标准化接口)、吸聚(能够让用户重度参与产生信息),以及重组。
重组是最困难的地方。微博做到了前三点,但在用户与信息的重组上出现了问题。比如说,用户被太多的无关信息所干扰,他们并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微博全盛时每天都要产生数亿条信息,重组不佳造成用户的困扰,平台优势就慢慢开始减弱。
当一个平台将海量信息重组得更好,然后成为高频使用时,“入口”便产生了。这种平台会真正意义上形成“生态”,也就是有海量的第三方进入,从中获取他们的利益,并与平台形成利益关系。成为一种生态的平台,从商业历史上看,即便出现衰落,也很难一朝覆灭,比较经典的例子是微软的Windows。反观诺基亚,虽然一度是全球手机霸主,但由于从来没有出现过诺基亚生态,从天堂堕入地狱,也就是短短几年的事。
在当下的中国互联网,真正能成为生态型平台的公司,其实非常少。坐拥数百万卖家的阿里显然是一个,3Q大战后极力推动生态建设,并握有微信这张移动互联网门票的腾讯也是一个,百度事实上只能算半个,至于其他公司,距离生态型平台的终极目标,依然道路漫长。